《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整理)第06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工程2021/7/261(最新整理)第06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工程2021/7/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2021/7/26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20《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7/263《马克思主义哲学》2021/7/263第六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2021/7/264第六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2021/7/264

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21/7/265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二、矛盾的同一性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当我们的认识由事物的现象深入到本质时,就会形成关于矛盾的观念。

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2021/7/266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2021/7/266《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这就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2021/7/267《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这就张载从矛盾学说的高度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思想,认为事物“动非自外”,内部对峙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张载2021/7/268张载从矛盾学说的高度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思想,认为事物朱熹把“一物两体”进一步概括为“一分为二”,并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凡物皆有两端”,并且“独中又自有对”。朱熹2021/7/269朱熹把“一物两体”进一步概括为“一分为二”,并认为万物“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形成最美的和谐”、“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2021/7/2610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黑格尔自觉地意识到“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去把握对立面”是辩证法的“最重要的方面”,并认为对立统一是一切概念的本性,矛盾构成了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中一切事物的本质、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力。黑格尔2021/7/2611黑格尔自觉地意识到“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去把握对立面”是辩证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是用来表达、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的概念。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一切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关系就是发生在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便不能构成矛盾。同时,构成矛盾的对立面又是相互规定中的存在,二者相互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2021/7/2612马克思、恩格斯:2021/7/2612注意: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要注意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开来。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过程中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它同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造成的逻辑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2021/7/2613注意: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要注意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开来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0102统一性斗争性2021/7/261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0102统一性斗

统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矛盾的同一性又被称作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012021/7/2615统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斗争性2021/7/2616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2021/7/2617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对立面的斗争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更重要的是,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事物质变过程中。2021/7/2618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如何去做: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需要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要把握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还要理解矛盾系统中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作用及其关系。2021/7/2619如何去做: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需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2021/7/2620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2021/7/2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共时性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处处有矛盾;从历时性看,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021/7/2621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2021/矛盾是一切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本质。任何矛盾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不但要认识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对立、冲突形式,而且要注意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和谐状态。2021/7/2622矛盾是一切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本质。2021/7/矛盾存在的特殊性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同。在每一领域、每一事物及其运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既有性质上的共同性,即共性,又有特殊性,即个性,从而体现出矛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2021/7/2623矛盾存在的特殊性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首先,每一种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其次,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最后,每一个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2021/7/2624首先,每一种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2021/7/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相互转化2021/7/262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一相互转化2021/7/262如何去做: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就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谓两点论,就是在工作、生活中,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注意次要矛盾;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

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2021/7/2626如何去做: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总结: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原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体现并贯彻了这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2021/7/2627总结: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原理运用到实际一、质、量、度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第二节量变质变规律2021/7/2628一、质、量、度第二节量变质变规律2021/7/262一、质、量、度

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定性研究定量研究2021/7/2629一、质、量、度

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适度原则2021/7/2630适度原则2021/7/2630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量变即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021/7/2631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二、量变与质变及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2021/7/2632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2021/7/2632

总结: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包含的。正是因为有以往的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间断性。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与飞跃、连续与间断的统一。2021/7/2633总结: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01量变的复杂性02质变的多样性2021/7/2634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01量变的复杂性02质变的多样

量变的复杂性

量变引起质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因数量增减而引起的质变;二是因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排列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量变的复杂性还体现在量变的过程中包含着质变,即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情况: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2021/7/2635

量变的复杂性

量变引起质变主要有两种形式

质变的多样性

质变过程中又具有量的特征。质变具有的量的特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旧质的量在新质中仍然保持着,但发生了变化。二是随着新质的产生而出现了旧质所没有的量的规定性,即新的量。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到另一种质的转化形式,表现为飞跃。从新质代替旧质的激烈程度来看,飞跃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形式。质变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社会领域的飞跃不同于自然领域的飞跃。2021/7/2636质变的多样性2021/7/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肯定与否定二、否定之否定三、否定性的辩证法2021/7/2637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肯定与否定二、否定之否定三、否定性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一、肯定与否定2021/7/2638一、肯定与否定2021/7/2638肯定与否定的关系: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2021/7/2639肯定与否定的关系:2021/7/2639事物内部同时包含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来说,否定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出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包含肯定于自身的否定称为“辩证的否定”。2021/7/2640事物内部同时包含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我们不仅要一般性地看到辩证否定的双重性,而且要深入分析辩证否定双重性之间的关系。“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的要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要素”。在辩证否定中,克服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辩证否定的作用就是要克服旧事物,保留是在克服的基础上实现的。总结:2021/7/2641我们不仅要一般性地看到辩证否定的双重性,而且要深入分析辩证否否定之否定“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要经历从潜在到展开及尖锐化再到矛盾解决这样三个阶段。二、否定之否定2021/7/2642否定之否定“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事物发展的三个环节:矛盾的开始矛盾的展开矛盾的解决否定(对立的尖锐)否定之否定(“对立尖锐”的解决)2021/7/2643事物发展的三个环节:否定(对立的尖锐)否定之否定(“对立尖锐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重复性的统一,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的否定得以实现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任何事物都是因自身固有的矛盾而引起运动变化发展,引起自我否定的。2021/7/2644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重复性的统一,表否定之否定这一普遍规律在人类实践活动中通过“否定性的辩证法”表现出来。三、否定性的辩证法2021/7/2645三、否定性的辩证法2021/7/2645“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黑格尔2021/7/2646“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当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并把物质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时,否定性的辩证法就获得了一个现实的基础,成为一种“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马克思2021/7/2647马克思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当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对自然的否定性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的存在使人的活动本身发生异化,即劳动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异化的扬弃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性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过程,而是一个客观的实践活动的矛盾运动过程。这一过程的结果和目的(内在的)是扬弃这个基础本身以及扬弃过程的这种形式”。2021/7/26482021/7/2648总结:从异化的产生到异化的扬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一种现实的否定性的辩证法,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对立统一的辩证法。2021/7/2649总结:从异化的产生到异化的扬弃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本章关键词矛盾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质量度质变量变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否定性的辩证法2021/7/2650本章关键词矛盾对立统一2021/7/2650一、名词解释矛盾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否定性的辩证法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2.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3.试论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4.怎样理解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思考题2021/7/2651一、名词解释思考题2021/7/26512021/7/26522021/7/2652(最新整理)第06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工程2021/7/2653(最新整理)第06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工程2021/7/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2021/7/2654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20《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7/2655《马克思主义哲学》2021/7/263第六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2021/7/2656第六章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2021/7/264

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021/7/2657第一节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二、矛盾的同一性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矛盾即对立统一。当我们的认识由事物的现象深入到本质时,就会形成关于矛盾的观念。

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2021/7/2658一、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2021/7/266《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这就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2021/7/2659《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阖一辟谓之变”,这就张载从矛盾学说的高度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思想,认为事物“动非自外”,内部对峙的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张载2021/7/2660张载从矛盾学说的高度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思想,认为事物朱熹把“一物两体”进一步概括为“一分为二”,并认为万物“无独必有对”,“凡物皆有两端”,并且“独中又自有对”。朱熹2021/7/2661朱熹把“一物两体”进一步概括为“一分为二”,并认为万物“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形成最美的和谐”、“我们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赫拉克利特2021/7/2662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黑格尔自觉地意识到“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去把握对立面”是辩证法的“最重要的方面”,并认为对立统一是一切概念的本性,矛盾构成了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中一切事物的本质、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力。黑格尔2021/7/2663黑格尔自觉地意识到“从对立面的统一中去把握对立面”是辩证

马克思、恩格斯:矛盾是用来表达、说明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本质的概念。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一切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两个方面构成的,矛盾关系就是发生在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没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便不能构成矛盾。同时,构成矛盾的对立面又是相互规定中的存在,二者相互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2021/7/2664马克思、恩格斯:2021/7/2612注意: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要注意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开来。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过程中的自相矛盾。辩证矛盾则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它同思维过程中由于违反逻辑规则而造成的逻辑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2021/7/2665注意: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要注意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开来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0102统一性斗争性2021/7/2666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0102统一性斗

统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矛盾的同一性又被称作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012021/7/2667统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斗争性2021/7/2668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2021/7/2669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趋势。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事物的量变过程中。对立面的斗争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更重要的是,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事物质变过程中。2021/7/2670同一性与斗争性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三个如何去做: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需要理解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的关系。要把握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还要理解矛盾系统中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作用及其关系。2021/7/2671如何去做:要把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需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2021/7/2672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2021/7/2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从共时性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处处有矛盾;从历时性看,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2021/7/2673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意义:2021/矛盾是一切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本质。任何矛盾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我们不但要认识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对立、冲突形式,而且要注意矛盾发展过程中的和谐状态。2021/7/2674矛盾是一切现实存在着的事物及其运动过程的本质。2021/7/矛盾存在的特殊性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同。在每一领域、每一事物及其运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既有性质上的共同性,即共性,又有特殊性,即个性,从而体现出矛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2021/7/2675矛盾存在的特殊性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但现实中的矛盾却各不相首先,每一种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其次,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最后,每一个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具有特殊性。2021/7/2676首先,每一种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2021/7/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相互转化2021/7/267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一相互转化2021/7/262如何去做: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就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谓两点论,就是在工作、生活中,既要把握主要矛盾,又要注意次要矛盾;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次要方面。

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2021/7/2678如何去做: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总结: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原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体现并贯彻了这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2021/7/2679总结: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原理运用到实际一、质、量、度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第二节量变质变规律2021/7/2680一、质、量、度第二节量变质变规律2021/7/262一、质、量、度

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有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定性研究定量研究2021/7/2681一、质、量、度

作为哲学范畴,质是指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中。度就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就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适度原则2021/7/2682适度原则2021/7/2630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

量变即量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质变即质的变化,是指事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二、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021/7/2683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或形式。二、量变与质变及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2021/7/2684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2021/7/2632

总结: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包含的。正是因为有以往的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间断性。发展是量变与质变、渐进与飞跃、连续与间断的统一。2021/7/2685总结:发展是渐进与飞跃的统一、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01量变的复杂性02质变的多样性2021/7/2686三、量变的复杂性与质变的多样性01量变的复杂性02质变的多样

量变的复杂性

量变引起质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因数量增减而引起的质变;二是因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排列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量变的复杂性还体现在量变的过程中包含着质变,即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有两种情况:一是阶段性部分质变,二是局部性部分质变。2021/7/2687

量变的复杂性

量变引起质变主要有两种形式

质变的多样性

质变过程中又具有量的特征。质变具有的量的特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旧质的量在新质中仍然保持着,但发生了变化。二是随着新质的产生而出现了旧质所没有的量的规定性,即新的量。质变是事物从一种质到另一种质的转化形式,表现为飞跃。从新质代替旧质的激烈程度来看,飞跃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形式。质变的多样性还体现在,社会领域的飞跃不同于自然领域的飞跃。2021/7/2688质变的多样性2021/7/

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肯定与否定二、否定之否定三、否定性的辩证法2021/7/2689第三节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肯定与否定二、否定之否定三、否定性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一、肯定与否定2021/7/2690一、肯定与否定2021/7/2638肯定与否定的关系: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肯定的一面是一种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也就是肯定。2021/7/2691肯定与否定的关系:2021/7/2639事物内部同时包含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来说,否定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出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包含肯定于自身的否定称为“辩证的否定”。2021/7/2692事物内部同时包含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我们不仅要一般性地看到辩证否定的双重性,而且要深入分析辩证否定双重性之间的关系。“辩证法自身包含着否定的要素,并且这是它的最重要的要素”。在辩证否定中,克服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辩证否定的作用就是要克服旧事物,保留是在克服的基础上实现的。总结:2021/7/2693我们不仅要一般性地看到辩证否定的双重性,而且要深入分析辩证否否定之否定“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一个极其普遍的、因而极其广泛地起作用的、重要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要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