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寄生性鱼病种类及其中草药防治策略,渔业论文_第1页
常见的寄生性鱼病种类及其中草药防治策略,渔业论文_第2页
常见的寄生性鱼病种类及其中草药防治策略,渔业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的寄生性鱼病种类及其中草药防治策略,渔业论文我们国家因寄生虫引起的鱼类流行病近年来发生频繁,部分地区鱼类寄生虫病引起的鱼类死亡率20%~30%,严重者高达9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宏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2018年全国水产养殖发生94种疾病,华而不实24种寄生虫病,可见鱼类的寄生虫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成为制约我们国家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下用于治疗鱼类寄生虫病的主要是高锰酸钾、敌百虫、硫酸铜等化学药物,固然杀虫效果较好,但是毒性大,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中草药因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天然环保、无残留等优点,被作为绿色药品广泛应用于水产动物养殖保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的很多学者对中草药防治寄生性鱼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一定的进展。本文以常见的寄生性鱼病种类进行综述,并对中草药防治此类病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扼要概述,以期为养殖户在寄生性鱼病的防治工作中提供参考。1原虫病1.1小瓜虫病小瓜虫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鱼类寄生虫,对寄主无选择性,常见淡水鱼类都可感染。大量寄生鱼体表、鳍条或鳃部时,布满无数白色小点,故又叫白点病。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腐败、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流行于初冬、春末发,繁衍适宜水温为15~25℃。鉏超等选用包括槟榔、贯众、大黄在内的20种不同中草药,通过观察其不同浓度的水提物对小瓜虫成虫、包囊和幼虫的离体杀灭实验效果。结果0.1g/L槟榔和乌梅对各个阶段的虫体均有杀灭效果,0.1g/L大黄和黄芩1h内对幼虫有杀灭效果,1.0g/L浓度能杀灭成虫和包囊,表示清楚槟榔、乌梅、大黄、黄芩的杀虫效果相对较好;贯众、乌药、枳壳等13种中药浓度到达10、50或100g/L才具有一定杀虫作用,但效果不很显着;熟地黄、茯苓和黄芪即便浓度到达100g/L时,也不能杀灭虫体。周智勇等使用复方中草药对患小瓜虫病的养殖鱼类进行内服治疗,连续投喂6~7d,病鱼死亡明显下降,食欲加强,活动恢复正常,镜检鱼鳃未发现小瓜虫或偶然发现个别虫体。雷曼红用不同浓度的青篙素浸泡患有小瓜虫病的雅鱼和金鱼,在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变化,浓度为1mg/L青篙素对小瓜虫的作用快,2h后可见很多虫体从鱼体脱落、死亡,浓度为0.05mg/L的青篙素对鱼身上的小瓜虫的作用较弱,但能杀灭脱落下来的虫体。1.2车轮虫病车轮虫在海水鱼类中主要寄生在鳃上,在淡水鱼类还发现寄生在皮肤、膀胱、输尿管等处。当少量寄生时,不显异常感觉和状态,但大量寄生时,刺激鳃丝大量分泌粘液,构成一层粘液层,鳃上皮增生,呼吸困难,衰弱而死。车轮虫大量繁衍引起淡水鱼苗、鱼种致死率很高。流行的高峰季节为4~11月,繁衍适宜水温为22~29℃。吴伟等将印楝素设置成0.2、0.4、0.6、0.8mg/L等4个不同浓度组,用于防治车轮虫病鱼,用药后连续观察3d,结果发现,4组病鱼鳃上的车轮虫数分别减少了40%、60%、75%和92%,得出印楝素对车轮虫的杀灭作用浓度呈正相关。田海军等将感染车轮虫的草鱼投放在加有不同浓度的苦参提取物的水体中,控制养殖水体条件,显微镜下定期观察鱼体上的车轮虫数量,统计杀虫率和一周后各试验组的病鱼死亡率。结果12mg/L浓度的苦参提取物6h杀虫率54.3%,12h杀虫率为100%;10mg/L浓度苦参提取物6h杀虫率34.3%,12h的杀虫率为82.9%左右;6mg/L浓度苦参提取物6h杀虫率20%,12h的杀虫率为37.1%。1.3斜管虫病斜管虫常寄生在鱼苗、鱼种的鳃和体表上,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皮肤外表构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组织被毁坏,靠近塘边浮在水面作侧卧状,呼吸困难,衰弱而死。此病流行广泛危害较大,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控制,死亡率超过80%,流行于初冬和春季,繁衍适宜水温为12~18℃。石宏武等在实验室条件下分离培养鲤斜管虫,并进行体外试验,通过细胞计数及目测法比拟贯众、苦楝皮、青蒿、鹤虱、槟榔、苦参6种中草药的抗原虫效果,结果药物浓度2.750g/L的苦楝和5.670g/L的苦参的效果最好,虫体在12h就有少量的解体,48h无虫存活,全部构成囊状物。1.4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种类很多,主要有野鲤碘孢虫、椭圆碘孢虫、鲤单极虫和中华尾孢虫等。粘孢子虫可寄生鱼体各个器官,引起皮肤病、鳃病、肠道病、疯狂病、脏器病变,病鱼鳃组织局部充血呈紫红色或淡红色或溃烂,整个鳃瓣上布满胞囊,使鳃盖闭合不全,眼球外突,极度瘦弱,呼吸困难而死。孢子虫病每年5~7月或当年10月至翌年2月对鱼种的危害严重,发病率达40%~50%,死亡率达50%~70%。田海军等用黄柏、茯苓、百部、苦参、苦楝、贯众、青蒿、槟榔煎熬制成不同浓度的复方合剂,用于治疗鲫鱼粘孢子虫病的探究,36h后观察,药物浓度为5.0mg/L时鱼体白点基本脱落,未检测活的虫体。2蠕虫病2.1指环虫病指环虫主要寄生于链、鳙及草鱼等鳃上。当大量寄生时,病鱼黑瘦,鳃丝苍白,黏液增加,组织增生,鳔前大后小,鳃盖张开,呼吸困难而死。大量寄生可使苗种大批死亡。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危害各种淡水鱼类,流行于春末夏初,繁衍适宜水温为20~25℃。王高学等研究了22种植物提取液以及青蒿素等6种植物化合物对感染有指环虫的金鱼杀虫作用,48h后取金鱼全鳃制片显微镜下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两面针、吴茱萸等7种植物提取液杀虫率均为80%,川楝素杀虫率为100%。王高学等研究了29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金鱼、鲢、鲤、草鱼及欧洲鳗鲡指环虫的杀灭作用,结果银杏外种皮等中草药48h内最高杀虫率超过70%,银杏外种皮、博落回杀虫率达100%。王高学等研究了2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感染有指环虫的金鱼的杀虫作用,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黄花烟草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48h对指环虫的最高杀灭浓度为100mg/L,杀灭率达90%。田海军等将感染有指环虫的锦鲤浸泡在用黄柏、茯苓等中草药煎熬成不同浓度的复方制剂中,观察鱼鳃上的指环虫数量,统计杀虫率,结果8mg/L的复方中草药药液对指环虫的杀灭效果最好,6h内的杀虫率为20%~50%,24h时对指环虫的杀灭活性最高,杀灭率达100%。暨杰通过对42种中草药对指环虫杀灭活性评估试验,结果表示清楚肉桂、乌药、土荆皮的提取物分别在200、40、100mg/L浓度下杀虫率到达了100%。郝冰通过对牵牛子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并进行杀虫活性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牵牛子提取物浓度700.0mg/L时,对金鱼的48h杀灭率为100%,在浓度400~600.0mg/L浓度范围内,其杀虫活性到达8.2%~16.7%。在浓度为900.0mg/L时,能够引起供试金鱼的死亡,死亡率达100%。田渭花等制备长柄扁桃叶粗提物,并测定各粗提物杀灭指环虫虫活性,48h长柄扁桃叶在浓度2g/L时,最高杀虫率均达100.0%,且对金鱼未产生致死作用。2.2绦虫病常见的绦虫有头槽绦虫、舌型绦虫、许氏绦虫。寄生于草鱼、团头鲂、青鱼、鲢、鳙、鲮的肠内。病鱼黑瘦,不摄食,离群独游,口常张开,腹部膨大、眼球突出,伴有恶性贫血现象。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于6~8月,尤其在广东、广西两省最为流行,死亡率可达90%。李树荣等用不同浓度的复方葫芦茶水提取液驱除中华许氏绦虫的效果试验,3d后观察鱼鳃虫体,药液浓度为0.5%和1.0%的复方葫芦茶水提取液作用的鱼鳃已趋于正常,但超过2.0%则对鱼有一定的毒性。吴萍等取贯众、荆芥、苏梗、苦楝树根皮(比例为16∶5∶5∶5)煎煮药汁(用3倍于总药量的水量煎至原水量的1/2时倒去药汁,再重复煎第2次),按50kg鱼用药290g的量拌入饲料投喂,连喂6d后观察,鱼体绦虫基本未见。李明锋等在鱼类头槽绦虫病防治研究中,每100kg鱼天天用复方中草药580g(贯众∶土荆介∶苏梗∶苦楝树皮=16∶5∶3∶5)煎煮汁拌饲连续投喂6d后,鱼体生长良好。王春华等以鹤虱、槟榔、贯众、大黄、甘草等中草药调制成颗粒状药饵,天天全池投药一次,7d为一个疗程治疗草鱼头槽绦虫病,结果投药后天天的草鱼死亡数逐步减少,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头槽绦虫病的感染率下降到4.7%,并伴有体内毛细线虫被驱出的现象,进而有效地阻止了此种寄生虫病的继续蔓延。2.3棘头虫病棘头虫常寄生在鱼肠中。病鱼的食欲严重减退,生长遭到影响,肥满度降低,但一般情况下尚不会危及其生存。病鱼解剖后肉眼可见肠内有白色条状蠕虫,能收缩,棘头虫吻部牢固地钻进肠粘膜内汲取营养。春夏为感染流行季节,发病6~11月。喻运珍等观察了槟榔、博落回、肉桂等2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寄生于黄鳝肠道内棘头虫的体外杀灭活性,结果大部分中草药有明显的杀虫效果,且皂荚、蓖麻子、仙鹤草、陈皮、肉桂、博落回5种中草药提取物杀虫效果最好,均可在4h内杀灭棘头虫。3寄生甲壳类病3.1锚头鱼蚤病锚头蚤常寄生于鱼鳃、皮肤、鳍、眼、口腔、头部等,造成周围组织红肿发炎,伤口溢血,最初呈现不安,食欲减退,继而身体消瘦,游动延迟缓慢。此病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病情严重池塘感染率可达95.0%以上,四五只虫寄生时即能引起病鱼死亡。锚头蚤流行季节为4~11月,繁衍适宜水温为20~25℃。王玉群以18种中草药粗提物对锚头鳋无节幼体的毒性试验结果为主要评价标准挑选出了4种有效杀虫中草药,进而比拟了4种中草药不同提取物的杀虫效果,结果4种中草药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其24h杀虫活性存在如下关系:苦糠皮粗提物<博落回粗提物<仙鹤草粗提物<苦参粗提物。3.2中华鱼鳋病中华鱼蚤病分布广,北起黑龙江,南到广东均有发病。该病流行时间长,4~10月为流行季节,6~9月为流行高峰。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加,鳃丝末端发白。大量寄生时,鳃上缘长了很多白色小蛆,故名鳃蛆病。中华鱼蚤仅寄生于草鱼、督鱼和赤眼鳟。病鱼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露出水面,故又称尾巴病。病鱼身体消瘦,生长受阻乃至死亡。王桂宏等选用川楝皮、苦参、百部、使君子等中草药制成合剂进行草鱼寄生的锚头鳋和中华鳋的试验,当质量浓度为0.25mg/L,用药64h后,鱼体寄生虫基本死亡,效果明显。经300余户鱼农6万余亩的田间试用,有效率95%以上,提高亩产效益30%左右。4小结寄生虫在鱼体各部位均可寄生,但多寄生于体表和鳃上。除斜管虫等少数寄生虫可在较低水温(12~20℃)繁衍外,多数寄生虫在夏秋季节随水温增高,生长、发育和繁衍加速,数量扩增,导致寄生虫病的发生。寄生虫损害力具有差异性,对鱼类的威胁程度不同:当鱼体少量寄生虫寄生时,也会造成严重病害或死亡,如锚头蚤、鱼虱等;大量出现造成鱼类流行病,引起鱼类大批死亡的寄生虫,如斜管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等。当寄生虫数量到达或超过其危害域值时,均会构成鱼类病害,直至死亡。因而,加强鱼病流行期的预防,控制病原体数量是防治病害的关键。用于寄生性鱼病防治的中草药繁多,如槟榔、贯众、博落回、苦参、百部、苦楝、茯苓、牵牛子等;有些中草药对多种寄生虫具有杀灭作用,如槟榔、苦参对小瓜虫和车轮虫都有应用;中草药对寄生鱼鳃、鳍、体表等部位的寄生虫一般煎汁泼洒外用,对体内寄生虫一般采用煎汁或粉碎后拌入饲料中投喂的方式方法来防治;中药药对粘孢子虫病、棘头虫病以及寄生甲壳类病的研究与应用并不多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当中草药药液浓度为2~10mg/L时,用药24~72h后,大都即可到达防治效果,甚至能在2~6h内即可到达杀灭效果。因而,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的防治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加强中草药对寄生性鱼病的研究与应用,对防治寄生性鱼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为参考文献:[1]吴淑勤,王亚军.我们国家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现在状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水产,2018,(8):9-10.[2]陈爱平,刘富林,吴凡修.2018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情况与2018年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水产,2018,(3):56-59.[3]温周瑞.鱼类寄生虫病流行规律及预测预报方式方法讨论[J].水产养殖,2020,34(10):35-39.[4]鉏超,张华而不实,罗芬.20种中草药杀灭离体小瓜虫的药效研究[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