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谈工业工程_第1页
日本教授谈工业工程_第2页
日本教授谈工业工程_第3页
日本教授谈工业工程_第4页
日本教授谈工业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2/32日本教授谈工业工程--访狄原洋太郎阎中鲜、王瑞刚狄原洋太郎教授是日本电气通信大学信息工程系主任,培养过不少中国学生,并多次来华讲学,最近我们在与他座谈,狄原洋太郎先生谈了以下一些看法。1.什幺是工业工程在日本,工业工程称为经营工学。但真正称经营工学的,只有4所大学,而包含工业工程容的有80多所大学。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工业工程学科称经营管理,包括: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和数学。工业工程是一门管理技术,它以一门工程学专业为基础,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其中最基础的应是机械工程。但无论以何门工程学专业为基础,机械、电子和信息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知识。2.为什幺要应用工业工程最近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主要原因之一是日元升值,出口的产品太贵,缺乏竞争力。例如,美国汽车的成本低于日本,其一辆汽车的成本大约是95万日元,而日本却要120万日元。当初,美国人为了降低汽车的成本,运用工业工程方法,解体日本汽车,逐个分析、比较每个零件,努力降低每个零件的造价,而这方是30年前日本人用来对付美国人的。现在美国人成功了。降低产品的成本。主要是提高日产量。日本的东海牌打火机很有名,生产过程无人化,产量很高,大约90~100日元一个。汽车厂要做到这一点,相当不容易。因为各公司相互竞争,零件不通用,产量都上不去。现在为了共同的利益,日本的丰田、尼桑、本田、马自达等公司通过协会进行交流,希望尽量提高零件的标准化程度和互换性。家用电器产品的情况也是一样。有人认为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其实不一定。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捣那幺多品种。品种多了就要增加制造成本。而且配件不通用,修理起来很困难。另外,不少人认为,功能越多越好。其实,许多产品功能太多,很多难以用上,为了这些不必要的功能,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延长生产周期。所以,产品的功能一定要适合用户的需要。由此可见,要降低产品成本,①行业部要协调统一,提高标准化程度;②企业部尽量降低成本。相比之下,后者做起来简单一点。方法是:工业工程(IE)、质量控制(QC)和价值工程(VE)。这些技术原来在日本很盛行。工业工程最初是作业研究,后来随着企业生产的自动化,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少了,作业研究便逐渐冷落。50年代,日本进行车间的作业研究时非常认真,结果产品质量提高了,并打入了国际市场。现在回忆起来很值得反思,要肯定IE、QC和VE这些技术的作用。目前,日本社会对这些管理技术的应用,不如以前那幺热衷,使用的方法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一是大家太忙,忙于生产;二是日本的产品还很畅销;三是人员在不断地更换,原来从事工业工程的人都退休了,年轻的一代又末按上。大企业还有专人从事工业工程,有科长、股长:小企业管理人才则比较缺乏,有的只用QC没有用IE和VE。日本的许多年轻人并不知道何谓工业工程,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教育问题。日本人喜欢新东西,新名词,喜欢学习国外的东西,例如: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目的很热门.其实应用并不多。CIM的思想是很好的,比如它的信息系统,将库存、价格、物流……这样一个综合系统的各种信息有效地迅速传递。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例如交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工业工程的思想,要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改善作业,降低费用,提高效率,提高效益,特别是提高人的工作效率。现代工厂中,车间用人少了,而从事产品设计和设备维修的人却多了。设计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如何应用工业工程来改善作业,提高效率,是一个新课题。其实,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应用工业工程的原理是一样的,那就是进行功能的分析、质量功能的分解和提高效率的分析。工业工程强调以人为中心。人的功能是工作。要研究如何提高人的工作欲望。要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研究和评价对象(操作人员)的最佳的速度和最经济的速度,做到消耗能量最少,而速度最高、最持久。例如,人走路,最佳的速度是4.8km/h.即80m/min,高于或低于该速度都是不经济的。人类工效学、生理学和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能否怀着非常愉快的心情去工作。本文摘自于《工业工程与管理》如果你不了解工业工程在做些什么,请参考以下所述;如果你清楚工业工程的发展与前景,请对照以下所述:<><平凡的勇者>天下文化出版耀东着壹、前言贰、工业工程是诊断工厂、改善企业体质的医生参、年轻的IE朋友,应充实自己的涵与实力肆、新时代IE应扮演更广泛的角色伍、结语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应培养世界观的气质,切忌划地自限,坐井观天,如此才能打破国有限资源与狭小市场的瓶颈,寻求更佳的生产与贸易机会。壹、前言回顾我国工业升级的轨迹,四十年来从以廉价劳工带动工业发展的劳力密集产业逐渐进入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产业,塑造了令人骄傲的经济成果,使整个国家繁荣富裕。但目前外在环境面临新台币大幅升值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之压力,在环境又遭遇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与劳资纠纷等问题,使得国工商业的发展受到相当大的打击与困扰,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企业要求生存,寻求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要本身有所突破,脱胎换骨,提高竞争能力,进而进军国际市场,整个国家的经济才有希望。话虽然简单,但做起来可能是困难重重。现有的工业要如何突破呢?我个人的看法是要:提高生产力生产高附加价值产品往高科技产业发展要工业升级、生产力有所突破,工业工程工作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说各种企业必须应用工业工程的技术,将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彻底加以合理化,使企业的体质更为强壮,才能恶劣的环境下,走更长远的路。PS:此篇为78年3月18日于交大的演讲贰、工业工程是诊断工厂、改善企业体质的医生我特别要强调企业之改善需从根本做起,也就是说要从管理化着手。目前无论中小型企业,甚至大型企业的经营,在管理上、制造上、行销上有很多不符合合理化的要求,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生产、行销阶层,都未达合理化的地不,又如何要求工业升级,要求工业脱胎换骨呢?但企业对现存的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往往有如病人不了解自己的病因,甚至拒绝承认自己有病,工业工程师就要如同医生一般去诊断病因,对症下药。从现代工业工程教育可以看出工业工程师是通才,他对一般工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均应尽有所涉猎,由于所学的广泛性,使他对企业每一个部门的工作都有能力去进行客观的了解,掌握每一个部门与其间的利害关系与不合理之处,进一步提出医治、改善的建议,最能面面俱到。而且就业务特性来说,举凡能够降低成本、改善工作、增进效率、提高士气与效率的业务,莫不是工业工程师热衷研究评估的围,只要企业的高层主管会用工业工程师,他就能进行综合客观的了解与评估,进一步求得最佳的处方。参、年轻的IE朋友,应充实自己的涵与实力要做好一名优秀称职的企业诊断医生,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加强个人的能力,我在此有几点意见提供诸位参考:一、管理与工程知识要专精广博在学校研习求学期间,应把握每一个机会,加强充实自己的学识,无论在传统工业技术,如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分析.工厂布置等要精通,对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如作业研究、线性规划、数里统计分析等更要努力钻研,做到专而精的程度。更由于将来的工作可能涉与电机、化工、机械、土木、计算机等围,所以对这些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因为不广又不精,在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时就会感到不顺遂。另外除了工业工程技术与各项工程知识外,对于最新的管理新知更要有所认识涉猎,尤其财务与成本会计方面更是不可忽视都要了解。工业工程师在任何机构或工厂服务,是要解决整体性问题的.如果只求生产制造过程的合理化,而一般行政管理、销售作业与通路、信息网络不能合理化,即使再勤奋也是枉然。工业工程师有了以上认知,也可促使上司、老板改变观念与接受建议,配合达成目标。工业工程的接触面很广,是一门既困难又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个人认为工业工程师离开学校后,不但要全心全力做好本身的工作外,对工程与管理未来的趋势特别要随时留意探讨,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是现实的、激烈的、是瞬息万变的,也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所以光以在校所学已不足以应付现代企业的要求。二、加强人际关系的培养工业工程师想要达成任务目标,除了专精广博,需要创新力以外,对于人际关系要注意培养,非要具有高超的说服力不可。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积极向上的,而不是乡愿讨好。工业工程师是为达到整体最高利益来替大家服务,并不是讹传的「当恶人,得罪员工」或「剥削劳力」,乃是为了健全企业体质,为了长远利益,以「菩萨心、霹雳手」,求得真正之整体性效果.依我个人的经验,不论从事公民营企业、政府行政工作或个人事业,一定要得民心,才能成功。因为今天你不能争取、获得你的上司、老板的信赖,纵然具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落得怀才不遇罢了。所以心理学、行为科学也是必要专心研习的课目。三、培养整体系统的理念现代企业日趋庞大复杂,工业工程师必须突破过去的观念,而经常以整体系统的理念,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于每一个整体系统是由许多子系统所构成,子系统彼此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子系统的最佳对策,对整体系统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正所谓「见树不见林」。以前大家常强调要「把事情作对」(dothethings right),今后我们应该特别强调「做对事情」(dotherightthings)。整体系统的观念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概念,例如一个涉与好几个单位、好几方面专业人员知识的整体性问题,就必须由工业工程师幕僚群来参与,以整体系统的观念来寻求一个最佳的决策,去折冲、协调、拟定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必然更为落实可行。四、追求永无止境的合理化企业要万年长青,需要不断成长发展,从根本改善体质着手,而工业工程师的工作目标是坚持原则、追根究底,追求永无止境的合理化,也就是秉持「好还要更好」的理念,因为今天所做的合理化,随着法律规定、政治因素、经济情势、社会环境、科技发展之变迁,到了明天、后天也许就变成不太合理,甚至完全不合理了,而企业体质的好坏跟合理化的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这点工业工程师应有深切的认识。肆、新时代IE应扮演更广泛的角色工业工程必须随时代的需求而变化,在企业脱胎换骨后,未来我国工业的经营型态与经营环境将由传统性工业迈进高科技工业,国家经济将进入世界性经济体系,单一生产方式也会转入多角化生产方式,面对未来的环境,IE的英文第一个「I」字要变得更有意义。「I」字可以代表:Integration:是将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整合Information:是信息系统的应用Intelligence:是发挥高度的智能Interaction:是协调沟通与团队精神的发挥Idea:是创造力的发展International:是国际观的心胸与视野换言之,未来的工业工程师可扮演的角色将更为广泛,依个人认为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整合系统的设计者与管理者由于未来得企业将变得更精密、更复杂,所以需要能充分运用计算机整合制造系统之工程师,来整合复杂的业务,这种工作最适合由工业工程师来担任,因为工业工程师懂生产、懂财务、懂计算机、懂管理,他能够将合理化以后的各项作业设计围自动化操作系统,减少人力作业,解决复杂的问题。由于自动化作业需要依靠人类设计软件,才能依照人类作业计画操作,故人脑仍优于计算机,但计算机作业速度快,可解决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让计算机和人脑一样,不但能提供意思指令,还能交谈、学习和记忆,这种技术就是目前正起步发展的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他可以提供设计、规划、诊断、控制等多项作业。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将是未来制造和管理自动化的主流,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必须善加运用,也就是说未来的工业工程师不仅是个着重方法改善的「测量科学家」,而且要做个兼顾工程设计与管理的系统整合者。二、长期计画的规划者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必须要预测由某些事务的变动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影响,也必建立适当的目标,以与达成目标的方法与手段,这些都有赖事前的长期计画。长期计画必须运用策略规划的学识与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就现在或将来可能发生的状况,经过归纳演绎的推理方法而做成。长期计画是要对未来的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使组织中各单位可以朝共同的目标进行。长期计画要具有连续性,随着企业经营方式与其性质而异,工业工程师在企业主管的妥善运用下即可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与条件,做有效的规划,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能够预计运用有限资源的计画是最佳的计画。三、多角化经营的构想者展望未来,企业欲单靠产销单一种产品或业务获得利润将渐形困难。当今世界上经营成功的企业,很少是单靠生产单一产品而生存的。例如美国钢铁公司与奥地利的VOEST钢厂,其钢厂营收值已降至总营收50%以下。日本各大钢厂纷纷致力开发高附加价值新材料,且将其事业重新定位为「原材料综合供货商」,不以供应钢铁材料为已足。甚至大胆的往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方向去发展。工业工程师应随着企业的成长变化,分析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参与多角化经营的评估工作,从技术层面、财务层面、效益层面等方面评估,提供具体可行的构想与建议。四、多专长人力管理的促成者将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必定会越来越复杂,必须以多种专业技能始能合理解决,例如欲寻求提高营业量,可能要从组织人力、财务、生产设备与技术、品管、销售通路、广告等多方面着手研讨,而这些研讨项目均各有不同的专门方法。在人力市场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企业用人必定会越来越精简,为了达成企业目标,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各种不同的专长,工业工程师即需研究如何将各职位的人加以重组,使每个人可以做好几种不同的工作,让企业的人力运用更有弹性,更有效率。五、高阶层决策的顾问者政府各阶层机关首长面对各种政策或执行方案,企业高阶层主管面对各种经营决策或执行计画,常涉足好几个彼此制衡或互相冲突或观点互异的单位,他必须在各部门各持己见后,明察秋毫而与时的做一结论。但是由于周围环境复杂,又必须兼顾短程和长程的利益,尤其是各部门为了自身的利害关系,往往会站在本位的立场曲意矫饰,更使得机关首长或企业高阶层主管在做判断时显得力不从心,个人的才智、经历受到相当的挑战。未来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对这些问题,高层决策者即可运用工业工程师以公正、忠实、客观的精神发挥调和的功能,提供主管最佳的方案,也就是说要做一个高阶层主管的得力助手。伍、结语未来企业的竞争会更趋激烈,生存的环境会更艰困,工业工程师要协助企业突破种种困难险阻,必定要面临更重大的挑战。展望未来,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围,不但普与于政府与工商企业界,也深入日常生活领域中,而且通讯网络技术迅速的发展,将使原各自独立计算机系统能互相沟通,交换信息,缩短人类互相沟通的距离与空间,工业工程师必须掌握时代的脉动,加紧研习计算机信息科学,尤其是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更要精心钻研,以便将来能灵活运用在工作上。此外,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应培养世界观的气质,切忌划地自限,坐井观天,如此才能打破国有限资源与狭小市场的瓶颈,着眼于国际的主要生产与消费市场,如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以与广大的未开发区域,寻求更佳的生产与贸易机会,也就是说要有胸怀世界的抱负,协助企业强健体质,生产一流的产品,行销全世界,使我国的经济持续成长、繁荣。工业工程中成功者的准则 [德]H.-J.Bullinger 可斌译、列平校摘要:公司创新势在必行,这主要取决于信息流自动化,例如计算机集成的能力。其成功应用的关键是使员工具备合格条件和适应新的要求,以与继续培训。换言之,人员的素质和主动性,并对此作与早考虑是非常重要的。有鉴于此,建立了使公司得以成功的10条准则。关键词:准则、信息流自动化、组织、人员素质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它们的生产和组织结构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发展到这一步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外部不断增长的需求对于工厂部增值过程的影响。如果我们扪心自问,在过去几年公司的创新被公认为是成功的话,则得到的结论是,真正的新事物是与物流并驾齐驱的信息流自动化的能力。然而,工业中计算机集成的意义远不只是技术问题,它的成功应用关键是,使员工具备合格条件和适合新的要求,以与继续培训。在创新技术计划中,人员的素质问题从一开始就应予考虑。当一个新技术已经被引人或者一个机构已经被建立并即将定局时才开始使员工具备合格条件,这就为时太迟了。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计划概念,它保证在技术体系确定之前就己有合格的员工,鉴于这个理由,作者试图建立使公司得以成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10条准则: 1.信息作为生产要素; 2.生产即服务; 3.如何选择恰当的优先考虑事项; 4.整体观点; 5.加强概念规划阶段; 6.跨专业的团队组织; 7.扩展传统的目标系统; 8.系统优化取代局部优化; 9.根据对工作单元的通盘考虑建立机构; 10.继续培训作为长远投资。 1.信息作为生产要素信息流的自动化始于生产计划。它支持了计算机集成计划过程,包括:产品设计、研究与开发、工艺计划、调度、控制和计算机集成质量保证系统。看来,一个公司的任何一个业务功能无不由于采用CIM方法而得到了改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当前的情况,我们会发现应用CIM的数量仍然与发表文章的频数不成比例。通常,对于一个小公司或中型公司,要花好几年来引进集成生产控制系统。于是一些人开始怀疑。CIM能否很快地按它的全部功能建立起来。但是。从长远观点看,这些怀疑和反映不会使信息流自动化停滞不前。如果要问公司为什幺要引人CIM系统的理由,我们知道,他们需要缩短生产时间以与使公司更具有柔性以获得竞争优势。对于我们作为一个主要研究人员素质的研究所而言,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是:──组织结构、工作容以与最后的但并非不重要的人员素质意味着什幺?──哪些参量确定了CIM对一个公司通向成功之路的正面效应?对德国公司的调查表明,现在他们最大的障碍既不是缩短生产时间,也不是解决公司软件系统中的接口向题。意想不到的是,超过30%的公司将以下诸问题排在最前面:人员素质、乐于接受新事物和主动性。这意味着在引进CIM系统时,必须尽早考虑组织方面的问题。技术和组织必须与对员工的需求相适应,这就是对员工主动性和素质的要求。 2.生产即服务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准则涉与在一个企业结合生产任务要考虑的事情是什幺。工业界越来越认识到生产即服务。市场上剧烈的竞争条件迫使公司面临如何改组的问题,从而使传统的企业转变成为面向客户的眼务机构。将公司改建成较小的组织单元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已与功能信息、通信系统并行地走在前头。显然,较小的组织单元更富有柔性以与易于管理。但是,信息和通信网络的有效配合如果得不到保证的话,这也将无济于事。例如,一个柔性制造单元是指能实现面向产品和技术的组织单元。不断增加的柔性与较短的响应时间就是我们所赢得的。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3.如何选择恰当的优先考虑事项遗憾的是许多公司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由战略来支配规划,而是将组织机构和人员素质问题引向技术问题。就多数而言,规划受技术所支配。这就产生了围绕技术而组成的机构--这个机构必然受到不利的和无柔性的条件的牵制。看来,所需要的人员素质各方面协调的集成,且与新工作容相适应,几乎是不可能的.将来,员工必需的素质应于事先明确。组织应该包括这一方面的容,然后相应选定新的技术,当然这将是一件困难的任务。但是这种优先考虑应该是有可能做到的。与过去相比,对人员的要求必须从更高的高度上成为公司战略的组成部分。 4/5.整体观点和加强概念规划阶段为了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整体观点是必不可少的。将系统术规划从组织与人事方面分离开来已到时间了。为避免误解,要指出的是,这里并不在谈论这样一个概念,即每一个部门都要任命一位代表,致使问题复杂化,而是在规划时尽可能早地考虑来自各个部门的推动力和建议,然后发展成一个适应性好的规划体系(图2)。加强概念规划阶段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因为只要是修改纸上的东西,其耗费就低得多,可以忍受。在各种不同的项目中已经采用了IAO模式。此IAO模式是基于这样一种想法:为了在以后能获得快速进展和较高利润的更大利益,在规划早期阶段的附加投资应是可以接受的。工业工程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在中国──-易初摩托车的成功实践王毅东一、精益生产和工业工程在中国应用的趋势中国在很长时期中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僵化体制下的工业生产方式忽视了“效率”、“效益”,致使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低下。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体制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根本变化,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开始进入中国工业领域,汽车工业总公司近年来推行以精益生产为主要容的“危机管理”,桑塔纳轿车生产成本连年下降5%,劳动生产率连年提高5%。中国二汽在变速箱厂推行精益生产1年,产量比原设计能力翻一番,流动资金和生产工人减少50%,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一汽变速箱厂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半年中产值增长44.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37%,人均创利增长25.1%。推广应用工业工程(简称IE)和精益生产方式(简称LP)等先进管理技术,使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中国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并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找到了一条捷径。二、IE与LP和ISO9000的关系观点之一:IE是LP的工程基础,推进LP应先从IE入手精益生产是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专家对日本“看板生产”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在适当时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零、部件);“益”即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总之,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IE则是为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IE世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运用IE量的作业研究、动作研究、时间研究技术,使精益生产始终站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生机勃勃、卓有成效。日本企业在运用IE方面有极大的创造,使得精益生产不仅带来了生产组织方式的质变,而且带来了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外协作管理、与用户关系等一连串带根本性的企业组织体制、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变化和企业经营价值观的重大改变,其中最受影响的还包括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国在学习、推广LP的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结合IE分析,从IE分析人手。观点之二:在中国贯彻ISO9000,其前道工序是IE.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产品(含劳务)质量与形成产品质量所有环节的保证措施所制订的国际通用标准。我个人以为,企业贯彻ISO9000的实质无非是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科学制订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来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当我们了解了IE涵和外边,不难理解,IE是贯彻ISO9000的前道工序,只有通过群众性地找问题、提问题、改善操作、优化管理,最终对形成产品质量的所有工序、环节、作业都作了改进,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标准,才是高质量的、可操作的、有群众基础的,,就事论事搞贯标文件,很有可能是原有的、落后的、不合理的操作和管理程序的简单描述或翻版、,国际上某些企业贯标取证后,产品质量并未根本解决的事实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贯彻ISO9000也应从IE基础做起。三、-易初摩托车的成功实践-易初摩托车(简称上易公司)系汽车工业总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易初投资各出资50%合资经营的企业,于1985年开业。主要生产幸福125和幸福250两大系列10多个品种的摩托车。1994年年产30万辆,1995年年产达40万辆以上。公司合资以来,产量增加了10多倍,产品远销阿根廷、尼日利亚、伊朗、土耳其等国。自1986年始,年年被评为“市先进技术企业”,1987年以来,连续7年荣获“全国十大最佳合资(生产型)企业”的殊荣;是中国目前大型的中外合资专业摩托车生产制造公司。上易公司从1993年底开始精益生产推广IE。(1)工作举措 *目标明确使万元工业净销售量、各类生产要素利用率在同行业中以与较开展IE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针对本公司生产能力瓶颈和实物质量失控这两个最紧迫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IE,推进精益生产。实现物流理顺利作业优化,向精益生产靠拢。具体讲就是组织了以降低库存为目标的准时化生产和以优化作业、提高劳动效率为目标的作业分析和MOD法。动作分析全面实现了业配套适时供货(即准时成套供货)。 *专群结合即专家咨询和全员参与相结合。本公司两次邀请了德国SES专家前来帮助推进IE,吸收了工程技术大学、金陵股份等专家一起对现场进行IE诊断、咨询。我们还仿效日本企业的作法,在全员参与上下功夫,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作业分析。通过全员培训,把工序分析方法告诉每一个员工,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应用IE原理和方法,从而对每一道操作工序进行深人地分析,不间断地优化。 *整体推进,全面提高要素的利用率 1994年,本公司侧重于劳动组织整顿、质量主体和现场管理职能转移、质量能力评审和ISO9000要素分析部之审核,以与迸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实行了维修区域管理制、运载工具集中制、产品质量现场巡查制等,初步达到了IE所要求的要素优化配合和要素效能提高的目的,对精益生产产生了整体效应。(2)具体操作 *进行工序分析,实现生产作业系统的优化在推进日益生产的过程中,运用IE工序分析方法通过对整个制造过程的分析、产品/材料的流程分析、多人作业程序分析和布置与线路分析,初步实现了生产作业系统的优化。 I“一个流” 按照物流管理的最短化原则和生产流与物流相一致的原则.工厂对部分车间传统的单机生产方式进行了试点改革,即生产工序间实行“一个流”生产(见图1)。“一个流”的主要含义是指每道工序加工完一个制件后立即流到下一个工序。在“一个流”的生产组织中应用动作分析方法使原来的不均衡、次序不规的生产流程得以改进。例如,在冲压车间建立了生产流水线,使原来分散在各处的单机集中在流水线旁,从作业首道至末道的全过程通过流水作业来完成。 II准时化生产在“一个流”的基础上,1995年一季度在工厂围开展了以准时化为标准的生产方式。准时化生产,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人、机、料、法、环为管理容,采用拉动式生产的管理方式,它是精益生产的援助。通过以总装车间为龙头,采取下道向上道要料,上道按下道的需行“拉动式”生产,从而取消了工厂部的在制品仓库,实现了物流最短化。 III铲运集中制对物流进行科学分析,对公司铲运(铲车、电瓶车运输)方式实行集中管理,即将人员、车辆集中到归口部门,以收料方为主管部门,对各自管辖的车辆和人员统一调度使用,完成各自围的搬运作业。 *进行作业分析,改进作业方法 I设备一级管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实行准时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工厂对各车间机修力量分散;各自为政,设备滥、迭、多,占地面积大,维修人员工作量普遍不足等弊端,实施设备区域维修集中管理。每一区域配备了机、电工程师,从原有的“坐诊”制改为“出诊”巡访制,即通过预防性维修来确保工厂设备的正常运行。 II适时供货在准时化生产的基础上,从1994年10月起开展适时供货的试点工作。适时供货是指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人、财、物、时间、空间进行优化组合,做到以必要的劳动确保在适当的时间,按适当的数量提供必要的材料和零部件,以期达到杜绝超量供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供货方式。①工厂总装、部装车间的各主要零件。按生产需求和适时供货的栗求,分别制订了作业标准。②改变配套件的送货方式,加强了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检查,制订了定期定量指标,做到既保证生产,又定时、定点、定量供货。 III看板管理看板是精益生产方式实现从后道向前道工序取货的“拉动式”的准时化生产所采用的工具,看板管理就是用看板来实现准时化生产的管理方法。本公司在车间之间、工序之间应用看板这一管理工具,严格控制物流的时间和数量,实行在必要的时候必要数量的零件到达必要的需求场地。 *进行动作分析,形成最经济的作业方法通过对操作者的作业动作进行细微的分析,力求省去不合理的、浪费的动作,制定出轻松、安全、正确、高效率的动作序列.以形成最经济的作业方法。①提高人工作业率,对试点车间的每个操作岗位进行动作分析,寻找每个动作的有效性。通过标准作业卡,将操作者的行为标准化.并从人工作业率角度进行工艺调整。②进行影像分析对试点车间的每个工位操作全过程的所有动作进行录像,并用慢镜头逐个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改进。③合理分解时间定额,重新组合部分车间定额时间的构成要素,制订出新颖的机动时间作考核标准。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IE思想,调动全体员工的最大积极性。1995年,试行开展了“以我为中心,寻找本岗位各种不合理因素”为主题容的TEAM活动,从最基层、最基础做起,来带动全面性、全员性TEAM活动的推进。目前已设立50多个TEAM。此外,还注意在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和贯标工作中贯彻IE思想,优化管理流程。目前公司正在推行MRPII的管理方法,已完成仓库管理模块。使仓库物资流动的信息即时地被控制和反馈。在贯彻ISO9000国际质量保证标准中,应用IE的作业分析方法,消除原文件中冗余的工作,提高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并用IE分析来规定质量活动的程序文件,以确定每次质量工作的最终方案。(3)效果 *万元产值占用生产资金下降15%,生产过程在制品资金周转天数加快31.4%。 *工厂在1995年产量比1994年增加30%的基础上,1~6月的存货资金比1994年平均每月下降129万元。 *原有各类铲车、电瓶年41辆,运输人员48人;现在车辆减至30辆,人员减至32人,铲运量和车辆使用率比以前提高85%以上。 *精简维修和管理人员24人(为原来的42%),压缩各类维修设备56台{为原来的37%),减少维修场地1351m2。实现全厂设备故障停机率低于1%,关键设备低于0.5%。,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关键设备达100%,设备维修准点率达100%。 *公司外配套零件的适时供货率达到95%,月平均库存资金下降161万元,周转天数缩短5天。 *壳体车间现场在制品从原先的5000件减少到现在的500件。 *原来排气管生产组有90只工位器具用来工位之间传递和堆放半成品、成品。现在只需22只工位器具。 *焊接车间通过动作分析,去掉10个不必要的动作,劳动生产率提高30%。 *提出合理化提案120条,完成TEAM成果40余个。本文原载于《工业工程与管理》 6.跨专业的团队组织不强调集成的概念就无法谈论CIM。遗憾的是,我们的公司仍然处于妒忌成性的部门主义的氛围中。部门主义完全与集成思想相背。所以,CIM是对战略、组织和技术的挑战(请注意这里的顺序)。三者相互不可替代。作者要进一步指出,不应低估上述顺序的影响,它已被证明是十分重要的。当前,跨专业的团队组织还远未达到其应有的效率。平时,如果你发现一个质量上的缺点,每一个部门就都急于表明这不是他们造成的。因而,追查了很多部门的工作后,得到的结论是无人对事故负责,而问题仍然未能解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一种不同的考虑问题的概念。这就是,必须将局部认识问题转移为全局认识问题(图3)。 7.扩展传统的目标系统以上方面在公司自然会影响到对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