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人类罹患癌症的必然趋势
人类与癌症的斗争已有几千年了。在我国,早在距今约3500多年的殷周时代,古人对肿瘤就有所发现,殷商甲骨文已有“癌”的病名;约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周礼.天官》中,记着“疡医下士八人,掌管肿疡......等病”;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把肿瘤称为昔瘤,肠覃……。过去有一种比较认同的说法,古时候人类患癌症的很少。为何科技与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反而癌症发病率会越来越高呢?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可能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从能量守恒定律的推论及大量的临床统计结果表明:人类罹患癌症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个观点似乎残酷了点,可目前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
酶化学医学理论从系统化学的角度揭示了癌细胞的起源,认为年龄、社会自然环境变化(包括化学、物理、环境等污染以及生活方式等)不仅是导致癌症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而且从热力学定律的角度看,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加剧,人罹患癌症的几率不仅增大而且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请看下面的数据。
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有1270万人患癌,死亡人数高达760万。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比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加起来还要多。2010年死于癌症的人比1990年多38%,从580万人上升到800万人。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刊登的7项研究汇总指出,到2010年,男性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与1970年相比已上升了11.1年,女性上升了12.1年。研究报告说,2010年,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占据每三例死亡中的两例,而1990年的比例仅为二分之一。2010年全球死于癌症的人比1990年多38%,从580万人上升到800万人。上周,我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了《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其中披露,全国估计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人-8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50岁以前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但男性4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死亡率有较大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癌症死亡约占全部癌症死亡的63%以上,死亡率达1%。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呢?
癌症与人的寿命延长有关
人是生物界能垒最高的生物,热力学定律告诉我们:能垒越高的系统,其稳定性也越差,或者说能垒的降低是一自发趋势,因为任何一个系统都趋向于取得最低的能量状态。当人的寿命越长时,随着机体组织中细胞、尤其是功能干细胞随着细胞繁殖代数的增多,有机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受所处反应环境影响后(如不健康饮食带来的体内代谢后的酸性废弃物,如肉类、奶制品等高能焓的高蛋白食物及经常亢奋性体质),其稳定性随之下降(200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关于细胞的稳定性试验--很好的说明了此点),人体整体上从高能垒向低能垒变化(解体)的趋势,表现的就越明显。同时,任何一种结构都有一个稳定性的半衰期(岩石还会粉化),当人的寿命越长时,随着越来越接近细胞中DNA的稳定极限,出现空间异构后生成异常细胞的几率也就越大(此点也说明了遗传因素对人的寿命影响,细胞增殖速率越大,DNA的稳定极限就越短,比较人类与动物的寿命及龟类的长寿—细胞可以休眠)。还有一点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华人科学家刘实证实细胞是生殖而不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分裂,即老细胞生新细胞,而科学界的共识是:虽然人体细胞繁殖的极限为200代,但由于人体内所有的正常细胞都配备一种自动的自我摧毁机制,实际上在经过大约60次分裂之后,细胞基本都死亡了。因此人的寿命越高,细胞繁殖的代数也就越多,当然也就越易接近细胞繁殖的极限,其DNA的异构化几率也愈高,即癌细胞出现的几率也愈高。另外每代细胞在生殖时,其基因都多多少少会因反应环境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差异,即一代一代在漫长的复制过程中,DNA会受环境等影响(因不同人体内环境不同)多少会发生变化,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细胞的繁殖代级的增大,异构化程度累积性放大,随着“模板”的标准化程度因“损耗”而降低,异化细胞产生的几率也会升高。即在细胞的生殖过程中,DNA模板变异越大,那么体内产生歧化反应的几率也越大。此时,任何诱导因素的存在,都会加大不规范细胞产生几率,因为DNA在复制过程中的变化,即模板的变化只会朝着细胞耗能越低即越简单的方向发展(细胞结构越简单,维持该系统稳定存在所需的能量也就越少)。显而易见,癌细胞是比体细胞简单的一类细胞,因此它的能垒低、耗能少,所以比正常的体细胞更容易合成、寿命更长。并且,按照化学热力学规律,这种因能级因素产生的变异会使细胞在整体上朝着结构越来越简单的反应方向发展。因此,在人体内形成能垒更低、耗能更少的癌细胞反应是一个必然的反应方向;当癌细胞的数量积聚到一定规模,形成肿瘤,即癌症发生。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人体内的细胞繁殖过程中还会产生另外一种情况,如果用个比喻的话,就好比一个木匠师傅做模板,然后交给徒弟们按模板原样复制一样。当师傅在做模板时,可能很偶然的因素一分神(比如一些内、外在的因素影响),做出的模板其中一个出了瑕疵(例如功能干细胞在复制时发生变异或是基因片段损伤),于是在徒弟们各自照着模板复制时,出了瑕疵的模板也被按原样进行复制(变异的细胞形成癌症干细胞,并被一直复制下去),这样,复制出的有瑕疵的模板就越来越多,而由此生成了变异细胞——癌细胞,当体内的癌细胞增殖到一定规模时,癌症也会发生—即由多功能干细胞到成体干细胞或专一干细胞分化时产生了变异的现象,此种情况的发生存在于先天基因稳定性不足时,即癌症的发生存在着遗传倾向。
有人会问,古代也有六七十岁甚至更高寿的老人,为何发生癌症的没有现代这么多呢?古代由于物质条件落后,加之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人的平均寿命普遍很低,以至于人体中的癌细胞还没有积累到显现出来的规模时,人的生命就终结了,虽然也有高寿人群但相对数量很小,而且也没有统计数据。而现代社会随着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平均增加很多(据资料介绍,我国即使在解放前的人平均寿命也只有35岁,而现在北京人平均寿命已经超过75岁了)。如果把细胞繁殖代数、寿命、能垒及更大的影响因素-由各种化学方法合成的衣食住行环绕的生活--结合起来考虑,现在只是由于随着人均寿命比古代的延长,细胞复制代级变大、而且现代人类体内条件更适合细胞繁殖过程中的变异,因此,罹患癌症的几率就有了明显地提高。另外,古代癌症发病少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下面要说到的,古代人口少、密度也低,自然环境相比现在要好的多,而且没有现代工业革命所造成的污染,外部环境诱因少了很多。
癌症与社会自然环境变化有关
1942年,美籍德裔医生威廉·休珀(WilhelmHueper)出版了一本厚达近千页的《职业肿瘤与相关疾病》一书,主张癌症蔓延的原因在于“现代化人工环境的兴起”。燃料、防腐剂、炸药、塑料、化肥、杀虫剂、溶剂、橡胶、树脂、颜料、油漆、人造纤维、建材、放射性物质、食品添加剂、药物、卫浴用品等等,数以千计的东西都是他眼中的致癌物。虽然休珀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但由此人们开始认真探索外部环境和癌症的关系。如今,人们越来越感到现代科技在带给人们方便和享受的同时,其副作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本人曾接受研究一例急性髓系M2白血病,因发病机理的探讨才发现其诱因为使用了劣质的牙齿矫正装置近二年,牙龈发炎造成重金属中毒;同样,几年前媒体报道,一皮革制品厂大量女工因长时间呼吸车间的含有高浓度芳香烃空气而大面积罹患白血病,芳香烃致白血病的机理在于对激素的影响)癌症的另一个诱发因素,即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人类生存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太阳能以人类生存的储能方式固定下来的过程。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的生殖也是无限的,但人类生活的环境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就像人们对水的认识那样,以前也曾以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实际上却并非如此。为了让地球养活更多的人类,或者说人类为提高生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无限的需求——衣食住行以及享受等等,人类只得依靠非自然手段引入繁多的各种诱因。人是自然界中能垒最高的生物,最不稳定的生物,最易生病的生物,维持这么庞大数量的高能垒的生物(人类),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造成环境恶化;同时为了维持人体的稳定,人类消耗自然界产物的时候,为达目的就要人为的干预自然界的食物链,这样就相当于在人体之内引入了很多非人体必需的有机、无机物,造成人体的小环境的化学污染,这种污染必然影响到人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或者说影响到细胞的复制过程(生殖过程),这些化学污染实际就是细胞生殖过程中歧化反应的诱导因素。那么环境越差,诱导因素越多,细胞在生殖过程中,出现异化现象的几率也就越高,人们患癌症的几率也就越大,这也是在污染严重的地区人们患癌症越多的原因。
人类密度的增大、活动的增多,导致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大环境的改变影响人体小环境内的自然生化反应,这些都成为影响人体歧化反应诱导因素,导致人体出现癌症几率越大。
综上所述,人罹患癌症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绝非耸人听闻。跟人的生、老、病、死遵循自然规律一样,人类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缓这个趋势的发生速度,降低对大自然索取的程度,但不可能完全的人为阻止这个趋势的发生。您如果仔细看过《癌细胞的起源新解》一文,就会发现人得癌症有着必然性。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相对远离癌症
医学专家认为,目前至少有30%的癌症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加以预防。12月23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调研国家癌症中心建设情况时说,目前我国肿瘤防控面临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我国疾病谱发生深刻变化,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最大的健康杀手,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癌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主导原因为不良生活方式,所占比例高达80%。专家提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节约、最有效的预防举措,可以降低癌症发生的概率。对此,我们的建议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抽烟,多运动等),尽量远离污染,关注你吃的东西,饮食方面尽可能少食用加工链长的食品。
人的一生身体状态不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沟通技能训练》课件-第九章 营销沟通
- 全国安全员报考试题及答案
- 数据结构试题详解及答案
- 数学极值题目及答案
- 四川联考申论试题及答案
- 体质指数题目及答案
- 典当流通管理办法
- 养犬管理暂行办法
- 兽药管理管理办法
- 内派老师管理办法
- 《业务员基本素质》课件
- 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 2024太阳能电池搬运吊装合同
- 成人高考成考英语(高起专)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
- GB/T 2423.17-20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设计导则
- 市场调研表格模板
- JJG(交通) 187-2023 水泥混凝土搅拌机
- (高清版)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核设施退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格式和内容(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