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2PAGE东莞市常平医院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建设单位:东莞常平医院评价单位:常德市双赢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O一三年七月
一、建设项目概况东莞市常平医院位于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原板石大道82号),中心地理坐标为22°58'14.50"N,114°0'44.44"E,始建于1958年,1998年元月迁入新址(已做环评与环保设施已验收,详见附件6),定编床位为365个,内设有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及重症医学科等科室,是常平镇唯一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公立非营利性现代化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该医院实力雄厚,设33个临床专业和8个辅助检查治疗科室,并有4个专业获暨南大学硕士导师资格,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百家文明医院”、“东莞市文明标兵单位”、“东莞市医院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东莞市常平医院原有病床使用非常紧张,医疗用房严重不足,病区不能按专业分科设置,且布局和流程欠规范,其原有规模已不能满足市民就医住院需要,院内“人满为患,一号难求,一床难求,走廊加床”的现象时常困扰着院领导。为适应东莞市现代医疗卫生发展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解决公众就医住院难等问题,经向东莞市卫生局申请并批准(详见附件4),2008年东莞市常平医院新增投资8500万元扩建住院部,总病床位增至700张(新增335张)。扩建后,项目总用地面积72243.50m2,总建筑面积77512m2(扩建面积38751m2),绿地率46.91%,容积率0.96,建筑密度20.8%,机动车总泊位为347个(地面停车场)。主要建设内容:新建住院楼(16+1层)。二、工程分析(一)现有工程污染源现有工程污染源汇总详见表2-1至表2-3。表2-1现有工程废气污染源汇总序号污染物产生量(t/a)去除量(t/a)外排量(t/a)1CO1.34501.3452NOx0.18100.1813HC0.17000.1704SO20.00700.0075烟尘0.00700.0076油烟0.07100.0717H2S0.00300.0038NH31.59101.591表2-2现有工程水污染源汇总表序号污染源产生量(t/a)去除量(t/a)外排量(t/a)1污水排放量138712.410138712.412CODCr15.8811.264.623BOD54.852.772.084NH3-N2.731.251.485SS4.133.250.886粪大肠菌群685000个/L-183个/L表2-3现有工程固废污染源汇总序号污染源产生量(t/a)处置量(t/a)外排量(t/a)1生活垃圾57.157.102餐余垃圾202003医疗固废60.560.504污泥4.454.450(二)改扩建后污染源本项目营运期污染源汇总详见表2-4至表2-6。表2-4改扩建后营运期废气污染源汇总序号污染物产生量(t/a)去除量(t/a)外排量(t/a)1CO1.34501.3452NOx0.26000.2603HC0.17000.1704SO20.2800.285烟尘0.03000.0306油烟0.0710.0530.0187H2S0.005基本去除08NH32.818基本去除0表2-5改扩建后营运期水污染源汇总表序号污染源产生量(t/a)去除量(t/a)外排量(t/a)1污水排放量256670.190256670.192BOD518.9815.133.853CODCr29.3920.848.554SS7.646.021.625NH3-N5.062.322.746粪大肠菌群685000个/L--183个/L表2-6改扩建后营运期固废污染源汇总序号污染源产生量(t/a)处置量(t/a)外排量(t/a)1医疗固废115.98115.9802生活垃圾109.50109.5003污泥8.538.5304餐余垃圾20200三、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NO2、SO2、PM10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要求;NH3、H2S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要求,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能达到相应的功能区要求,且具有较大环境容量;臭气浓度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2、地表水质量现状寒溪河水质较差,因受上游来水及两岸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生活污水影响,CODcr、NH3-N、BOD5、DO、TP、TN等6项因子均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3、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差,因受公园路与常东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较为严重,东面昼、夜均已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南面夜间略有超标。4、地下水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环境较好,所有监测指标均达到Ⅲ类标准值。因此,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基本没有受到周围污染源的影响。四、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是噪声和扬尘的影响较为明显。但项目施工期已结束,施工影响已消失,没有被投诉现象,故不对其影响进行分析。该项目设计当中应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综合防治、注重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原则,需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则该项目在施工期间产生的环境污染可以得到控制,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五、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5.1水环境影响评价近期: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池处理;传染科病房产生的含传染性病毒特殊废水经三级化粪池、消毒池处理;含酸性特殊废水经中和处理;预处理后的污水与其它医疗废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采用防腐防渗漏带盖桶单独收集含汞、含铬、含氰化物的特殊废水,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医院污水经污水处理站二级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综合医疗机构的排放标准后,尾水入寒溪河;集中收集初期雨水,沉淀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远期:单独收集含汞、含铬、含氰化物的特殊废水,交有资质单位处理;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池处理,传染科病房产生的含传染性病毒特殊废水经三级化粪池、消毒池处理,与医疗废水一起经强化效果的一级消毒处理设施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预处理标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Ⅱ时段三级标准;预处理达标后的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行东莞市常平西部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中的一级B标准后,尾水排入寒溪河;集中收集初期雨水,沉淀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措施得力的情况下,对周围的水环境影响比较小。该项目完成后运行产生的废水为703.07m3/d,占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的1.18%。因此,项目废水在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对污水处理厂产生大的影响,也不会对寒溪河造成明显影响。5.2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备用发电机尾气发电机组燃油采用优质0#柴油(含硫量约为0.035%),常平镇供电比较正常,备用柴油发电机的启用次数不多。发电机尾气原始浓度未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二级排放限值。发电机燃油尾气经水喷淋处理达到林格曼黑度小于1级后,经烟道引至所在建筑物天面(新住院楼)排放,排气筒高约45m。且备用发电机尾气排放口于2010年月6已经通过环保设施监测验收。因此,备用发电机尾气对周边空气环境没有明显不良影响。油烟项目内油烟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油烟净化器的净化效率不小于75%)与活性炭除臭系统,处理后经楼内专用烟管道引至所在建筑(食堂)楼顶排放,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分别为1.08mg/m3与,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相应限值(小于2mg/m3)。重新布局排气筒烟道,应远离并背向实习生住宿楼,距离不应小于20m,排气筒高约15m,符合《饮食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554-2010)中“油烟排放口与住宅楼距离不应小于20m”的要求,对实习生住宿楼及周围空气环境影响不大。3、垃圾房恶臭垃圾房只设置一扇门(平时是关闭的),其余三面均为密闭的,同时本环评建议建设单位每天对垃圾房喷洒生物除臭剂除臭,垃圾房产生的恶臭量少,对周围影响较小。4、污水处理站恶臭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为防恶臭及病毒从医院水处理构筑物表面挥发到大气中而造成二次传播污染,在各处理池收集系统采用UV膜加钢结构密封(曝气池密封后由2支DN160PP管收集(一支用于机械通风,一支用于输送恶臭);其他池均用密封罩密封,由1支DN160PP管收集;消毒脱氯房用DN500PP管收集;管路均设置风门调节控制),集中收集的恶臭经生物除臭池除臭(生物滴滤床位于实习生住宿楼楼顶),处理后经实习生住宿楼楼顶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约15m,并在污水处理站附近喷洒生物除臭剂除臭。5、垃圾房恶臭垃圾房只设置一扇门(平时是关闭的),其余三面均为密闭的,同时本环评建议建设单位每天对垃圾房喷洒生物除臭剂除臭,垃圾房产生的恶臭量少,对周围影响较小。5.4固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收集,清运;污泥定期清掏,并交由东莞市安德宝医疗废物环保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医疗固废按《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本书的建议等具体措施进行收集、贮存、转运;过期药品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餐余垃圾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固体废物处置率达到100%,不会对周围产生不利影响。5.5地下水污影响评价本项目地下水主要污染源为化粪池、污水管线中污水、污水处理站及垃圾收集房等废液下渗。这些下渗液通过垂直渗透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经吸附、转化、迁移和分解后输入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SS等。项目场地为粘土层,其渗透系数为0.05m/d,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级,说明浅层地下水不太容易受到污染,对浅层地下水的污染较小。根据工程分析可知,建设单位在施工设计之初,对项目内排水进科学设计,能及时排出,减少雨水、污水停留时间,防止其下渗;对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线设计了防渗层(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不应小于5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若采用复合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2cm/s,人工合成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天然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30cm);医院设有医疗固废暂存间与垃圾暂存区,医疗固废暂存间约为10m2(面积较小),用于暂存医疗固废,地面设有防渗层,而垃圾暂存区地面仅为普通硬化,不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对防渗层相关要求。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进一步做好项目内排水设计,减少雨水、污水停留时间,防止其下渗。2、对新建污水处站及垃圾暂存间设计防渗层(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天然材料防渗层厚度不应小于50cm,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若采用复合防渗层,渗透系数不大于10-12cm/s,人工合成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天然材料层厚度不应小于30cm)。3、加强对垃圾收集管理,严禁在垃圾收集房内对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所有垃圾采用防渗桶存放,及时清运垃圾。4、对项目内裸露空地进行绿化或硬化,减少裸露面,防止污水下渗。5.6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建设之初,项目西面与南面均为空地,未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现有的污水处理站,与实习生住宿楼(15m)、东田翠湖湾小区(105m)的距离均大于10m;拟建污水处站离最近敏感目标(实习生住宿楼)约为12m,均符合《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大于10m);医院内感染科位于住院大楼B区1楼,与最近敏感目标(东田翠湖湾小区)约为28m,符合《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中的“七、应远离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设施或场所。在综合医院内设置独立传染病区时,传染病区与医院其他医疗用房的卫生间距应大于等于20m,传染病区宜设有相对独立的主入口。”但本项目位于常平镇,属于乡镇医院,应执行《村镇规划卫生标准》中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距离为100m”,所以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应设为100m。医院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含病菌与污水处理站恶臭,而传染病科病房及手术室产生的废气均经紫外线消毒器与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HEPA)灭菌,空气较为洁净。因此,本项目产生的主要空气污染物为污水处理站恶臭,卫生防护范围为以恶臭排气筒为圆心,半径为100m的圆形范围内,详见卫生防护范围图附图12。根据卫生防护包络图可知,医院内的实习生住宿楼位于包络线范围内,因此该医院达不到《村镇规划卫生标准》所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100m)。医院实习生住宿楼已建成投入使用,重建成本高;医院内各建筑均已建成,没有合适的空地用来新建实习生住宿楼或迁建污水处理站。因此,迁建实习生住宿楼或者污水处理站存在实际问题,必需对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进行收集,有效处理,由无组织排放转成有组织排放或者零排放。六、外(内)污染源对该项目的影响分析项目内发停车场、水泵、空调等噪声经治理后,不会对该项目内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污水处理站与垃圾房产生的恶臭等经过处理,不会对该项目内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和建议建设单位按本报告提出的对策采取防护措施,加强绿化,以尽可能减轻内环境污染对该项目影响。本项目位于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原板石大道82号),东、北面与公园路(13m)相邻,东面与常平消防中队(17m)相靠,南面隔常东路(48m)与东莞市常平镇黄水职业中学(116m)相望,与常平交警大队(7m)、欧亚国际酒店(27m)相邻,西面为东田翠湖湾(9m)、路南天驾校训练场(0m)。因此,本项目来自外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为噪声(常东路与公园路交通噪声、南天驾校训练场汽车的噪声、欧亚国际酒店噪声等)。根据本项目监测报告可知(详见3.3.3节),西面、北面、医院内昼、夜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东面昼、夜间均已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南面昼间略有超标。表明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较差,东面与南面受公园路与常东路交通噪声的影响较为严重,而受南天驾校训练场汽车的噪声、欧亚国际酒店噪声的影响不大。七、规划相符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的“三十六、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业26.全科医疗服务和29.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要求。根据《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的“二十五其它服务业13.基本医疗、计划生育、预防保健服务设施建设”,符合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位于东莞市东城区东城东路1号,根据《东莞市建设用地规划批准书》(批准书号为01591与01591)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土地使用证》[东府国用(2001)字第特19000200843号与第特19000200844号],项目所在地地号为1902129402079与1902129402080,属于医疗卫生用地C5(详见附件2~附件5),与东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根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知,东莞市未来五年的医疗卫生发展的要求与总体目标为2015年千人医生数(人)由2010年的2人上升至2.6人,并提出从健全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四个方面提高卫生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机构,加快开成多元办医格局。常平医院是常平镇唯一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公立非营利性4、符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要求《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年修订版报批稿)中规定,综合医院应建设污水、污物的处理设施,污水的排放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存放与处置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项目有完善的水处理及医疗废物处置的系统,可以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项目根据规定的要求,结合本身的发展需要,按照规定的建设标准,规划住院用房、公共活动场所,有关配套设施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的数量与面积,以实用、经济、适度超前为基本原准则,既要确保建设病房楼具有必须的功能和较完善的设施,又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减少投资。八、公众参与所有被调查者对该项目的建设是支持的,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能一定程度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但同时受访群众也对项目建设(施工及投产)对周围环境会产生的环保问题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营运期的医疗废水、恶臭等产生的环境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污染,保护周围环境,建议建设单位认真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遵循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并认真落实,以减少项目施工期和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九、总量控制指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通过预测计算,该项目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限值要求的前提下,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其污染物的排放,使其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合理的、环境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之内。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可知,“十二五”期间国家对CODCr、NH3-N、SO2、NOx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目前国家、广东省及东莞市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废水污染物指标为CODCr、NH3-N。因此,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CODCr、NH3-N、SO2、NOx。表9-1项目排放总量表项目要素污染物排放量单位水废水总量256670.19t/at/aCODcr8.55t/at/aNH3-N2.74t/at/a大气NOx0.260t/aSO20.028t/a十、风险评价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或其他的一些突发性事故会导致环境风险物质泄漏到环境中,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甚至恶性循环化以及其他的环境毒性效应。该项目风险源有:1、带有致病性微生物病人存在着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产生环境风险的潜在可能;2、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事故状态下的排污;3、医疗废物在收集、贮存、运送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4、感染病区传染性病毒传波产生的环境风险。因此,本评价主要对医院营运期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及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的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十一、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评价结论项目在施工及营运期均较好地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进行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在建筑材料的选取、节能、节水、污染物产生量控制及废物综合利用等均满足清洁生产需要,并将清洁生产的原则贯穿于施工与营运的全过程。因此,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在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了生态、节能、节水目标,确保项目具有较高的循环经济水平。十二、综合结论东莞市常平医院改扩建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于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原板石大道82号),符合常平镇土地利用规划。环保措施按本“报告书”要求,污染物排放严格执行现阶段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项目实施后各污染物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小,能满足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当地公众赞成本工程的建设。工程贯彻“清洁生产、污染全程控制、达标排放”的环保方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了减小项目建设和营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项目建设和营运过程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根据环评要求,落实“三废治理”费用,做到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后应保证足够的环保资金,确保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地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2、加强环境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环保意识;3、搞好医院绿化,实施清洁生产,使之美化和净化工作环境;4、保证环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正常维修保养的一系列工程程序,确保设备完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综上所述,本评价报告认为,建设项目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只要建设单位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对项目产生的污水、噪声以及固体废弃物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达标排放,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水平,并满足相关排放标准和环境标准要求。该项目只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认真执行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加强监督管理,所产生的污染物做到达标排放,其建设和投入运行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在满足环境管理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项目所在地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50000)项目所在地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50000)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50000)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1:50000)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外接市政雨水渠污泥脱水及暂存间分为生活垃圾区与医疗固废区拟建事故池事故池拟建污水处理站传染科通风口附图2项目四至图拟建污水处理站冷却塔位置发电机排气筒油烟排气筒污水排放口污水排放口,外接市政雨水渠污泥脱水及暂存间分为生活垃圾区与医疗固废区拟建事故池事故池拟建污水处理站传染科通风口附图2项目四至图拟建污水处理站冷却塔位置发电机排气筒油烟排气筒内容总结
(1)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东莞市常平医院原有病床使用非常紧张,医疗用房严重不足,病区不能按专业分科设置,且布局和流程欠规范,其原有规模已不能满足市民就医住院需要,院内“人满为患,一号难求,一床难求,走廊加床”的现象时常困扰着院领导
(2)但项目施工期已结束,施工影响已消失,没有被投诉现象,故不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中西药养护技术与方法药品养护-药品养护的概念
药品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研究药品储存养护技术和储存药品质量变化规律,防止药品变质,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一门实用性技术科学。
药品养护-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
各种药品的功能是由药物本身性质所决定的,每种药物的内在成分与其他物质一样,时刻在不断运动和变化,这就构成了它在贮藏期间引起变化的内在因素,加上自然条件的影响,必然发生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变化。而这些相互影响又互为关联的变化,要求人们不仅要了解掌握药品内在质变的形式。同时还需要了解自然条件(如温度、湿度、空气等)变化的规律。
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药品养护是一项涉及到质量管理、仓储保管、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按照工作性质及岗位职责的不同,要求各相关岗位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保证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药品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审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考核。
养护人员负责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定期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及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的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结构、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变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
重点养护品种范围一般包括: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养护员按照“三三四”原则,每月对在库药品质量(药店陈列药品)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养护检查记录。
(三三四原则全称应该叫做:三三四药品质量循环检查法。方法是将在库药品分为A、B、C3类,每类分别占总库存的30%、30%、40%左右,然后每个月检查一类,3个月就可将在库药品检查完一遍,总计1年检查4遍。)
中药的采购与贮藏与养护
第一节中药饮片的采购和验收
验收药品应当做好验收记录,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到货日期、验收合格数量、验收结果等内容。验收人员应当在验收记录上签署姓名和验收日期。
中药材验收记录应当包括品名、产地、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中药饮片验收记录应当包括品名、规格、批号、产地、生产日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到货数量、验收合格数量等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当记录批准文号。
第二节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一、饮片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
1.虫蛀: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
大黄、白芷、桑螵蛸、北沙参、娑罗子、前胡
虫蛀大白纸,桑蛸杀娑湖
2.泛油:含挥发油:当归、丁香
含脂肪油:柏子仁、桃仁、杏仁
含糖: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
白(柏)杏归香桃,二冬赎(熟)精牛
3.霉变:陈皮、独活、前胡、佛手
4.变色
由浅变深: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
由深变浅:黄芪、黄柏
由鲜艳变暗淡: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
5.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砂仁
6.风化:胆矾、硼砂、芒硝
7.潮解:青盐、咸秋石、芒硝
8.粘连: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
9.腐烂:鲜类药
二、中成药贮存中常见质量变异现象
虫蛀:蜜丸、水丸、散剂、茶曲剂
霉变:蜜丸、膏滋、片剂
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
挥发:芳香水剂、酊剂
沉淀:药酒、口服液、针剂
第三节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6个)
1.水分高:虫蛀、霉烂、潮解、软化、粘连
低:风化、走味、泛油、干裂、脆化
2.淀粉虫蛀、霉变
3.黏液质发霉、生虫
4.油脂产生异味:桃仁、杏仁
引起酸败现象:刺猬皮、狗肾
5.挥发油气味散失:白芷、当归、荆芥、薄荷、肉桂、樟脑、姜黄、山奈
6.色素发霉变色:月季花、玫瑰花
二、环境因素(8个)
1.温度生虫、发霉;水分蒸发;气味散失;成分变化;酸败泛油;黏结成块
2.湿度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70%以下
高:吸潮变质;低:风化
3.日光变色、气味散失、挥发、风化、泛油
4.空气泛油、虫蛀、霉变
5.霉菌霉变、腐烂变质
6.害虫虫蛀
7.包装容器
8.贮存时间
第四节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一、中药材和饮片的贮藏
■饮片库房室温控制在25℃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
■阴凉干燥处:含挥发油类(薄荷、当归、川芎、荆芥)
■凉爽处:矿物类(硼砂、芒硝)
■石灰保存:牛黄、人参
■易燃物品:硫黄、火硝、樟脑
■毒性药品:单独存放
■密封保存:动物类、矿物类
二、中药材和饮片的养护
1.传统养护技术(6个)
清洁养护法、除湿养护法、密封(密闭)养护法、低温养护法、对抗同贮法、高温养护法
■清洁养护法:清洁卫生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
■除湿养护法:
1.通风法
2.吸湿防潮法:生石灰块、无水氯化钙
■密封(密闭)养护法:是贮藏的基本方法
■低温养护法:2~10℃,具有防霉、防虫、防变色、防走油,主要用于贵重药材保存,如哈蟆油、银耳、人参、菊花、陈皮、山药、枸杞子(<-4℃可使害虫致死)
■高温同贮法:可有效防治虫害的侵袭。高于40℃害虫停止发育,高于50℃,害虫将在短时间死亡。含挥发油的饮片烘烤温度不宜超过60℃
对抗同贮法
2.现代养护技术(8个)
干燥养护技术
气调养护技术
60Co-γ射线辐射杀虫灭菌养护技术
包装防霉养护法
气幕防潮养护技术
蒸气加热养护技术
气体灭菌养护技术
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
三、中成药的养护
应密闭贮存:散剂、胶剂、膏药、软膏、鼻用制剂、栓剂、凝胶剂
应密封贮存:丸剂、片剂、煎膏剂、合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注射剂、酒剂、露剂
温度低于30℃的剂型:胶囊剂、栓剂
遮光:软膏剂、注射剂、酊剂、流浸膏与浸膏剂、凝胶剂、眼用制剂
四、中国药典凡例
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
阴凉处:不超过20℃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2~10℃
常温:10~30℃
检查日期、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单位、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批准文号、有效期、质量状况、养护措施、处理结果。
养护员:
表格中除:检查日期、质量状况、养护措施、处理结果、养护员栏要手工填写外,其余电脑自动可生成。
检查日期:从打印时间开始填写至下月几号为止,看有多少页平均后连续填写时间也可,但不能填写一样的时间;
质量状况:填写“无异常”;
养护措施:可填写“效期催销”、“翻垛”、“通风”等,视具体需要养护情况而定;
处理结果:“继续销售”;
养护员:要签完整名字。
二)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1、养护储存的合理性
药品养护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对在库药品的分类储存、货垛码放、垛位间距、色标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巡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确保药品按规定的要求合理储存。
2、仓储条件监测与控制
药品仓储条件的监测与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库内温湿度、药品储存设备的适宜性,药品避光和防鼠等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措施的运行状态。
为保证各类库房的温、湿度符合规定的要求,仓库保管人员要在养护员的指导下,有效地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发现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或接近临界值时,或接近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保温等措施进行有效调控,并予以记录。对库房的温、湿度条件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一般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为确保仓库温湿度条件的全天候监控,药品控制企业在节假日也应安排值班人员,对仓库的储存条件进行监控。
3、库存药品质量的循环检查
养护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定期对库存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循环检查,循环养护检查一般按季度进行。购进药品应在入库后三个月起进行第一次库存药品检查。养护时应做好养护记录,对养护中的药品质量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当气候条件出现异常变化,遇高温、严寒、雨季或发现药品有质量变化迹象时,应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或全面检查;为避免漏查,应严格规定检查顺序,如:按每个货架、货垛顺时针检查等;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包装情况、外观性状,对易变质药品、储存期较长、近效期不足一年的药品或其它应检查的药品,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有效的管理。
4、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
药品养护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包括技术操作、设施设备、药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养护员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核实、处理,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采取措施对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改进,从而有效地控制药品储存质量。
养护员对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应悬挂醒目的黄色标牌,并暂停发货,上报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处理。
(三)药品养护档案与信息
为给药品养护工作提供系统、全面的管理依据,不断提高药品养护的技术水平,企业应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收集、分析、传递养护过程中的信息资料,从而保证药品养护质量系统的有效运行。
1、药品养护档案
企业应结合仓储管理的实际,本着"以保证药品质量为前提,以服务业务经营需要为目标"的原则,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药品养护档案是在一定的经营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连续观察与监控,总结养护经验,改进养护方法,积累技术资料的管理手段。其内容包括药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等。药品养护档案的品种应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一般应按年度调整确定。
2、养护质量信息
按照GSP规定,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的质量信息。以便质量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储存药品质量信息,合理调节库存药品的数量,保证经营药品符合质量要求,其报告内容应汇总该经营周期内经营品种的结构、数量、批次等项目,统计并分析储存养护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的相关指标,如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比率,进而提出养护工作改进的措施及目标。
(四)、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1、影响药品质量的内在因素
a、易水解的药品当药品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酯、酰胺、酰肼、醚、苷键时,易发生水解反应。如青霉素的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在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发生分解反应和分子重排反应,其分解产物与分子重排物均无抗菌作用。故青霉素只能制成粉末,严封于容器中贮藏。
b、易被氧化的药品当药品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巯基、香胺、不饱和碳键、醇、醚、醛、吡唑酮、吩噻嗪等基团时,易发生氧化反应。如氯丙嗪属于吩噻嗪类化合物,在日光、空气、湿气的作用下易变质失效,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2、药品的物理性质与质量的关系
a、挥发性系指液态药品能变为气态扩散到空气中的性质。具有挥发性的药品如果包装不严或贮存时的温度过高,可造成挥发减量,如乙醇、薄荷等在常温下即有强烈的挥发性,还可以引起燃烧和爆炸。
b、吸湿性系指药品自外界空气中不同程度地吸附水蒸气的性质。药品的吸湿性并不限于水溶性药品,某些高分子药品和水不溶性药品同样可以吸湿,但当含有少量的氯化镁等杂质时,则表现出显著的吸湿性。
c、吸附性药品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特殊臭气的性质被称为药品的吸附性。例如淀粉、药用碳、滑石粉等因表面积大而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从而使本身具有被吸附气体的气味,亦称"串味"。
d、冻结性以水或乙醇作溶剂的一些液体药品遇冷可凝结成固体,这种固体会导致药品的体积膨胀而引起容器破裂。
e、风化性有些含结晶水的药品在干燥空气中易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变成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或粉末,称为"风化"。风化后的药品的药效虽然未变,但影响使用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品可因此而超过剂量,造成医疗事故。
f、色、嗅、味药品色、嗅、味是药品重要的外观性状,也是药品的物理性质之一,当色、嗅、味发生变化时,经常意味着药品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们是保管人员实施感官检查的重要根据。如维生素C片由白变黄,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阿司匹林片出现针状结晶或浓厚的醋酸味,是由于因吸湿而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了水杨酸和乙酸;某些药品的异臭、异味可能是微生物所引起发酵、腐败等。
此外,药品的熔化性、溶解性等均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内在因素。
2、影响药品质量的外在因素
影响药品质量的外在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对药品的影响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互相促进、互相作用而加速药品的变质和失效。因此,我们所采取的保管措施也应是综合性的。
(1)、空气
空气是不同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以及氩、氖、氪、氙等稀有元素。此外,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在被污染的空气中还混杂有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氯化氢等有害气体。与药品的质量有关的主要是氧、二氧化碳。
a、氧
许多具有还原性药品,可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发生分解、变色、变质,甚至产生毒性。如异丙肾上腺素被氧化后,可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此时即不可供药用。
b、二氧化碳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使某些药品因发生碳酸化而变质。如某些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易吸收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盐;磺胺类钠盐与二氧化碳作用后,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游离磺胺而结晶析出。
(2)、温度
温度在药品的保管养护中是重要条件之一,它与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干燥的固体药品受温度影响的程度远比吸潮或呈液体状态的药品小的多。
a、温度升高可加速药品的变质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在室温下保管容易失效,需要低温冷藏(2~10℃);可加速药品的挥发与风化如咖啡因可失去分子中的结晶水;可破坏药品的剂型如可使栓剂、胶囊剂软化变形,使糖衣片粘连,使软膏剂熔化分层等。
b、温度过低可使一些生物制品、含蛋白制剂、乳剂及胶体制剂析出沉淀或变性分层,如甲醛溶液在9℃以下易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孕期营养门诊营养指导
- 青年员工培训总结
- 糖尿病足护理关键技巧分享
- 大学团支部介绍
- 校园校对足球训练
- 消化性溃疡疾病症状与护理建议
- 开发信外贸产品介绍
-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 描述路线图方法
- 新近员工安全教育训练
- 《无人驾驶车辆理论与设计》教学大纲
- 儿童儿童矮身材临床诊治矮身材临床诊治
- 招标文件范本三篇
- 心衰病例分享演讲比赛课件
- JT-T-1344-2020纯电动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资料
- ISO 15609-1 2019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和评定-焊接工艺规程-电弧焊(中文版)
- 2024年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考试题库含答
- 《劳动》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9 学做刺绣
- 妇产科专科的发展与建设规划
-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