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四孔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立交四孔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立交四孔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立交四孔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立交四孔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复堆河立交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江苏新东方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六月二日复堆河立交箱涵基坑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立交四孔箱涵位于复堆河(K6+794--K7+014段)与规划疏港航道相交处,下穿疏港航道,单孔尺寸为4.5m×2m,箱涵段长度为150.21m,挡墙长度15.68m。拟建箱涵底板标高为-2.0m~-5.8m,基坑开挖深度约7.5m。根据相关规范和地勘报告,箱涵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均为乙级,抗震设防类别属标准设防类。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一)工程地质箱涵场地地势较平坦,局部有所起伏,交通便利,现为空地,该场地地面标高在1.39~2.24m左右(1985国家高程基准)。处于苏北滨海平原,第四纪以来地壳运动以沉降为主,第四纪地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形成广阔的平原地貌,本区地貌类型为海相沉积平原区,钻探深度范围内表层素填土下为海相沉积物。(二)场地土层分布根据地勘报告,拟建场地地基土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素填土:灰褐色,潮湿,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大量植物根茎,松散,土质不均匀。层底标高:0.77~1.24m,层厚:0.6~1.0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2,淤泥质粘土:灰褐色,饱和,流塑,质地较纯,土质较均匀。层底标高:-0.76~-0.23m,层厚:1.0~1.9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3,砂质粉土:黄灰色,湿~很湿,稍密,夹较多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层厚约5~10mm,具层理,土质欠均匀。层底标高:-2.31~-1.73m,层厚:0.7~1.2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3A,淤泥质粉质粘土:黄灰色,饱和,流塑,不均匀夹粉土薄层,土质欠均匀。层底标高:-1.81~-1.39m,层厚:0.5~0.8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4,淤泥质粉质粘土:黄灰色,饱和,流塑,夹少量粉土薄层或团块,土质欠均匀。层底标高:-3.93~-3.21m,层厚:1.1~1.9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5,粘质粉土:黄灰色,湿~很湿,稍密,夹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层厚约3~5mm,具层理,土质不均匀。层底标高:-5.43~-4.01m,层厚:0.0~1.9m。该层土分布不均,局部缺失。6,砂质粉土:黄灰色,湿~很湿,中密,局部稍密,局部夹少量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土质欠均匀。层底标高:-8.36~-7.74m,层厚:1.5~3.0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6A,粘质粉土:黄灰色,湿~很湿,稍密,夹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夹粉砂团块或薄层,土质不均匀。层底标高:-7.86~-6.01m,层厚:0.7~2.1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7,粘质粉土:黄灰色,湿~很湿,稍密,局部中密,夹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不均匀夹砂质粉土团块或薄层,土质不均匀。层底标高:-9.76~-8.59m,层厚:0.5~1.4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8,砂质粉土:黄灰色,湿,中密,局部密实,局部夹少量粘性土薄层,土质欠均匀。层底标高:-15.98~-15.71m,层厚:3.4~7.2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8A,粘质粉土:黄灰色,湿~很湿,稍密,局部中密,夹淤泥质粉质粘土薄层,不均匀夹砂质粉土团块或薄层,土质不均匀。层底标高:-14.68~-13.03m,层厚:0.0~3.3m。该层土分布不均,呈透镜体发育。9,淤泥质粉质粘土:黄灰色,饱和,流塑,夹少量灰色粉砂薄层,见云母碎屑,土质较均匀。层底标高:-24.63~-23.54m,层厚:7.7~8.8m。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10,粉砂:灰黄~灰色,饱和,中密,局部密实,粒级配良好,粘粒含量平均值为7.3%,局部夹粘性土薄层或团块,土质欠均匀。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钻至自然地面下40.00m未钻透。(三)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1、地基评价根据地勘报告,地基虽属软土地基,但地基土层成层性较好,层位基本稳定,单一土层强度差异不大。第1层素填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土质松散,不均匀;第2层淤泥质粘土和第3A、4、9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含水率高,高压缩性,抗剪强度及承载力较低,为本场地主要的不良地质层;第3层砂质粉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呈稍密状态,强度较低,中压缩性,土质欠均匀;第5层粘质粉土分布不均,呈稍密状态,强度较低,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匀;第6层砂质粉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呈中密状态,局部稍密,强度较高,中压缩性,土质欠均匀;第6A层粘质粉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呈稍密状态,强度较低,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匀;第7层粘质粉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呈稍密状态,局部中密,强度较低,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匀;第8层砂质粉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呈中密状态,局部密实,强度较高,中压缩性,土质欠均匀;第8A层粘质粉土分布不均,呈稍密状态,局部中密,强度较低,中压缩性,土质不均匀;第10层粉砂场地内普遍分布,呈中密状态,局部密实,中压缩性,土质欠均匀。2、地基土承载力的特殊性根据地勘报告地基特殊性岩土有:第1层素填土: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分布于该场地地表,松散,土质不均匀,基槽开挖时易产生坍塌与渗水现象。第2层淤泥质粘土和第3A、4、9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呈流塑状,含水率高,高压缩性,重度小,渗透性低,抗剪强度及承载力均低,且灵敏度高,层厚较大,具有一定的流变与触变性,为海相沉积,具水平状微层理,这四层土为该场地主要不良地质层,极易引起拟建建筑物产生过大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采用挤土或部分挤土桩时极易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挤土效应等不利影响。第2、3A、4层土为为欠固结土。(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区域性气象资料场地地处江苏东部,东濒黄海,西襟湖荡,水域宽广,气候温和,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径流量丰富,海岸线长。气候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年降水日100~115天,年平均降水量900~1066mm,降水集中期在6~9月,其中7月份最多,达197~28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在1386~1537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14.5℃,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日照时数为2199~236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09~218天。由于东临黄海,海洋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具海洋性暖湿季风气候,也可属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本区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强对流天气经常出现,冰雹、龙卷、暴雨等气象灾害发生强度大、频率高;又因地处里下河腹地,东临黄海,地势低平,防御能力先天不足。特别是在多雨之年,西面客水压境,天上暴雨倾注,东部海潮顶托,外洪内涝,形成淮河中、下游和里下河地区的“洪水走廊”。2、场地地表水本工程场地影响范围内除复堆河在排干、疏浚外无地表水系发育。3、场地地下水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其次为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9层及其以上土层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水位呈季节性变化,其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和侧向迳流;承压水赋存于第10层粉砂层中,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同一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其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迳流,地下水迳流缓慢,处于相对停滞状态。本工程采用桩基,建筑物基础埋深约7.5米,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承压水为赋存于第10层土中的地下水。场地孔隙潜水标高在0.51~0.59m左右、稳定地下水位标高在0.71~0.79m左右。场地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为1.88m,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为1.90m,历史最低地下水位为0.45m,年变化幅度约为1.25m。对于赋存于第10层土中的承压水水头标高为0.30~0.50m,近期3~5年内该层承压水最高地下水位为0.55m。场地环境地质条件为温带湿润区湿、很湿的弱透水土层,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干湿交替时具中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时具微腐蚀性。根据地勘报告: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若有任务要求须专门论证。(五)基坑开挖与支护1、基坑周边环境建盐城新滩产业区启动区防洪排涝工程-复堆河立交箱长度为150m,箱涵底板标高为-2.0m~-5.8m,基坑开挖深度约6.2米,基坑周围均为空地。2、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第1、2、3、3A、4、5、6、6A层土。其中第1层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土层结构松散,不均匀,孔隙率大,渗透性高,抗剪强度低,基坑开挖时易产生坍塌及渗水现象;第2层淤泥质粘土、第3A、4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呈流塑状态,含水率高,压缩性高,重度小,渗透性较低,抗剪强度及承载力均低,且灵敏度高,具有一定的流变与触变性,基坑开挖时极易产生坍塌或塑性挤出;第3、6层为砂质粉土,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开挖时极易产生流砂、流土、管涌等渗透性破坏;第5、6A层为粘质粉土,渗透系数高,具有较好的透水性,开挖时极易坍塌。本工程基坑底部位于第6、6A层土中,这两层土在坑内外水头压差作用下易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等渗透性破坏,应予以重视。本场地地下水水位高,特别是丰水季节常接近地表,暴雨时常被淹没。拟建场地孔隙潜水的初见地下水位标高在0.51~0.59m左右、稳定地下水位标高在0.71~0.79m左右。拟建场地近期内年最高地下水位为1.88m,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为1.90m,历史最低地下水位为0.45m,年变化幅度约为1.25m。对本工程有影响的承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10层土中的地下水,第10层土中的承压水水头标高为0.30~0.50m,近期3~5年内该层承压水最高地下水位为0.55m。复堆河立交箱涵基础底板埋置标高约-5.8m,底板坐落在第6、6A层土上,对基坑开挖有影响的承压水含水层为赋存于第10层土中的承压水(层顶板标高-24.63~-23.54)。承压水顶板-23.54m基坑底土抗突涌稳定。3、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根据该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地基土层主要由素填土和软弱土组成,结合周边环境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综合该基坑周边环境,本工程基坑可能的破坏模式主要有:倾覆破坏、滑移破坏、持力层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破坏、深层剪切破坏。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侧壁安全等级诸因数,拟采用分级放坡开挖型式与坑内管井降水相结合,坑内辅以明沟排水、集水井降水。管井降水时应减缓降水速度,均匀出水,减少地下水对含水层的潜蚀作用;水位降深控制在基坑开挖面下不小于1.0米,降水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颗粒的流失;边界外侧地面做砼面层和排水沟以防地表水渗入。管井应连续运转,尽量避免间歇和反复抽水;并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监测主要以基坑内外土体的水平、竖向位移、邻近地面的沉降和裂纹、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有无渗漏、冒水、突涌、冲刷的现象发生。4、抗浮设计水位的取值根据水文观测资料,场地历史最高洪水位为3.25m,历史最高地下水位为1.90m,另因本场地在夏秋季洪水多发季节经常发生农田水浸现象,根据JGJ72-2004第8.6.2条条文说明,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坑外地面标高。本工程基坑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历史最高洪水位与本场地坑外地面标高中较小值。基坑施工初期,可通过采取降水措施解决地下水对底板产生上浮作用。5、基坑设计参数基坑设计参数详见下表:基坑设计参数层号重度抗剪强度指标(UUU)抗剪强度指标(CCq)渗透指标(cm//s)r(kN/m3)CK(kPa)ΦK(度)CK(kPa)ΦK(度)垂直KV水平KH1(17.3)(9.8)(4.5)(10.8)(9.0)(4.75×10--4)(6.12×10--3)216.115.00.88×10--78.47×10--7318.314.520.611.622.96.31×10--54.68×10--43A16.614.51.7(13.2)(6.8)5.15×10--62.38×10--5416.615.01.713.37.04.95×10--62.55×10--5518.325.57.323.411.15.23×10--53.80×10--4618.4(18.0)(23.0)15.426.73.77×10--52.57×10--46A18.525.76.624.011.86.40×10--54.20×10--4718.626.27.46×10--52.36×10--4818.6(16.9)(27.5)4×10--54.28×10--48A18.524.27.523.411.63.52×10--53.06×10--4916.67.54.53×10--73.46×10--6注:1、表中参数系根据室内试验结果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取值,()中数据为工程经验值,第2、3A、4层土为欠固结土。2、采用表中数值时应考虑基坑开挖后边界条件和地下水条件改变的影响,并结合支护结构型式计算模型、地下水控制方式等因素作合理调整。6、施工注意问题1、因本地区在春冬季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故本工程基坑在春冬季施工为宜,若在夏秋洪水多发季节施工时,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开挖方案,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防止雨水流入(及渗漏到)坑内,必须将雨水排到基坑影响范围之外。3、基坑周边超载不得超过设计荷载限制条件。4、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化设计与信息化施工,加强观测,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立即查清原因,待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挖土施工。5、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坑、浇注垫层封闭基坑,防止暴晒或雨水浸泡而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工程施工。6、基础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对施工肥槽进行回填。回填时应采用分层夯实,并应满足设计密实度的要求。回填土不得用腐植土、冻土。7、基坑开挖前应制定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坡体及坑口周边地面位移、开裂、沉降、坑底及地下水位变化及周边建(构)筑物等设施的沉降和位移等进行监测。三、施工场地条件复堆河东侧弃土堆高2.5m左右,平均宽度22米左右,长度250m。西侧也有弃土。复堆河目前已通流。基坑开挖前需要将两侧弃土清运至对基坑影响范围之外。东侧弃土运到土海堤东侧,西侧弃土运到对基坑影响范围之外。河口离东侧堆脚约23m左右,西侧为空旷开阔地。适宜放坡开挖。第二章总体施工安排搭设临时设施、水电接入。基坑开挖前,首先开挖导流渠(有效通流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导流渠通流后箱涵两端填筑围堰:顶宽:5-6m,坡比:1:5,顶高:比正常年份丰水位高1m左右。围堰底脚距离箱涵100m左右、离基坑上口70m左右。开挖导流渠在河西侧开挖导流渠,其横断面通流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导流渠最近处离基坑100m左右。围堰截流采用粘土围堰截流(围堰顶宽5-6米,坡比1:5,兼做施工便道但不许重型施工机械停放、通行),围堰稍呈弧形,圆心指向箱涵方向。围堰截流后先用大口径轴流泵或潜水泵抽除围堰内部河水。土方开挖首先将河两侧弃土运至对基坑影响范围之外。本基坑工程线性延伸,长约300m,分段施工。素土采用挖掘机挖土,每个作业面挖掘机5-7台(1台超长臂挖掘机)、接力传土转运。东侧土运到海堤堆东侧。西侧土运到河西岸离基槽口50m以外堆放,堆放高度不超过1.5m。降、排水:贯穿施工整个过程,直至回填为止。采用坑内轻型井点或管井降水。基坑顶硬化:C15硬化基坑顶,且远离基坑中心方向返水,将雨水等外来水排到对基坑影响范围之外.坑底浆砌排水明沟和集水井。坑底排水明沟距离坡脚20cm、箱涵2m。集水井间距20m-50m,井深1-2m左右。监测:从施工开始直至基坑回填结束为止。施工通道:在箱涵东侧,设置施工通道。临边围护:四周搭设封闭栏杆(距离基坑上口1m)。5米范围内禁止堆荷、禁止停放重型施工机械。第三章基坑开挖与护坡设计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范围的土层主要为粉土和淤泥,地质条件差,同时基坑深度较大。因此,基坑开挖坡比必须要适应地质状况,确保基坑安全可靠。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进行,并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且不应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土方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0m),不得超挖、反坡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层必须及时刷坡,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坡.在斜坡上方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应连续设置,其顶面应向外倾斜,以防土坡水流入挖方场地。但坡度陡于1/5或在软土地区,禁止在挖方上侧弃土。或在弃土堆与挖方场地间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场地。C区(基坑最深处)基坑口宽度68.5m[(10.95+3+15.5m+1.5m+3.25m)×2=68.4m]。离河两岸开挖面基坑深度约6.2m。按二级放坡“分层”开挖,第一级平台设计在±于0.00米左右,第二级设计在原地面在1.30米左右。坡比为1:2.5,下分级平台不小于1.5m。在C区开挖的同时沿箱涵纵轴线方向向两端对称开挖,开挖平面基本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备注:河上口30m、河东岸离东堆脚23m】A区放坡开挖(不分级),基坑口宽度47.5m[(10.95m+3m+9.75m)×2=47.5m],与B区衔接。B区与A区交界处基坑口宽度47.5m[(10.95m+3m+9.75m)×2=47.5m],与C区交接处为68.5m。沿着A区向C区方向看:B区呈梯田状,从上往下分五级开挖,每级台阶高约68cm、每级平台基本水平,以便桩机施工。B区左右两侧:局部分级开挖(同C区),仍然按三级放坡,坡比仍与C区相同,与C区平缓衔接。A、B、C三区机械开挖土方时,应在基坑底预留20~30cm厚的土层,严禁挠动基底原状土。然后申请有关单位验槽(地勘报告要求)。验槽合格后方可下道工序施工(人工开挖到设计标高)。然后第一时间用水泥土硬化、整平,以便桩机施工。开挖后及时打桩,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开挖的弃土向两侧运送(运到对基坑影响范围外即两侧堆外)。挖机将“泥浆泵无法冲挖”的土,全部用挖机开挖。基坑里用“长臂挖机”开挖,尽量避免对原状土的扰动次数。如果条件许可,采用铲运机或小型运输机械运土。如果条件不允许,采用挖机长龙“接力”运土。当挖到“砂土层”时,改用“泥浆泵冲挖”,弃土一步到位。必要时,挖机配合。泥浆泵冲挖步序:两端各两台向箱涵中心方向冲挖,C区布置两台向箱涵两端方向冲挖。弃土全部放到河岸西侧。冲挖面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护坡:厚薄膜覆盖,纵向铺设。薄膜上口水泥浆压封20cm-30cm,薄膜纵向搭接宽度至少5cm,搭接处水泥浆压封。最下一层及平台挂网喷浆。薄膜下口置于水泥护坡上,至少20cm,水泥浆压封。薄膜中间:间隔施放水泥饼,以防风吹起鼓。排水设置:坑底:浆砌排水明沟距离坡脚20cm、箱涵1m-2m;集水井:间距20-50m,井深2m左右。②基坑顶:C15硬化且远离基坑中心方向返水、硬化外缘周边设置截水明沟,将外来水排到施工影响区域外。人行通道:在坡面上适当位置搭设人行云梯或设置混凝土人行通道台阶。施工通道:宽4m,位于箱涵东侧、东堆西侧、由南向北,设置施工通道,起点位于东堆上(南端挡墙起点处)、终点位于C区坑底。临边防护:基坑上口周边及施工通道两侧1m处搭设防护栏杆,悬挂警示标志。5米范围内禁止堆荷、禁止停放、通行重型施工机械。交通管制:两侧堆进行交通管制,东侧堆在业主许可后方可封路。第四章降、排水措施鉴于本工程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条件较差、施工现场距离河涌较近,且又适逢梅雨季节,因此,降、排水是本工程“重中之重”项目了,必须将降、排水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直至箱涵体达到抗浮强度且回填到1/3箱涵高度以上方可停止。我们将采用“导流、截水、降水、排水”等措施,确保本工程施工顺利、万无一失!“降水”主要是“降潜水、承压水”。基坑“降水”措施方案一管井降水。根据现场“夹层土、水平渗透系数小、垂直渗透系数相对较好”这一现状,采用:管井降水。管井布置:位于C区、B区边坡最下一层平台上(平台1.5m宽、管井布置后水泥硬化),间距20m-40m左右,深度井管下端距垫层不小于4m。方案二轻型井点配合“HYPERLINK"/doc/6808402.html"砂桩”降水。“井点管”下端距垫层不小于2m,间距800—1600,位于C区、B区边坡最下一层平台上(平台1.5m宽、井管布置后水泥硬化),呈一字型排列(通道口两侧长度不小于10m)。如场地粘土层较厚,这将影响降水效果,因为粘土的透水性能差,上层水不易渗透。采取套管和水枪在井点轴线范围之外打孔,用埋设井点管相同成孔作业方法,井内填满粗砂,形成二至三排HYPERLINK"/doc/6808402.html"砂桩,使地层中上下水贯通。在抽水过程中,由于下部抽水,上层水由于重力作用和抽水产生的负压,上层水系很容易漏下去,将水抽走。降承压水如果基坑底“隆起”有超过“警戒线”的“趋势”时,适时在坑内采取“管井”降水,降低“承压水”水头压力,以防“隆起、突涌”。(二)排水①排坑外水沿基坑顶四周C15硬化,硬化外侧浆砌350×350㎜的截水明沟,防止地表水流向基坑。将外来水排到基坑影响范围之外。②排坑底水沿坑底四周“浆砌”排水沟进行基坑内导水,排水沟离坡脚20-30cm,断面取0.3×0.3m,坡度为0.5%,集水井隔20m-50m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的直径为1.0m,深度随挖土的加深适当设置。用水泵不间断地抽出集水井内水,确保地下水位在施工面下0.5m-1m以下。经过沉砂池沉淀后排入河体。③排雨水下雨时,配备大口径水泵抽基坑内雨水,必须确保基坑内无积水。同时配备发动机组,以防停电。派专人轮流值班抽水:定岗、定位。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基坑施工于2014年5月29日开工,2010年6月29日竣工。第六章施工开挖平面图一、施工开挖平面见附图第七章资源配置一、投入机械、设备及物资主要施工机械投入计划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单位备注1234567089一、投入人员1234第八章监测控制措施基坑监测要求1、监测内容(1)基坑周边沉降及位移监测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采用J2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垂直位移。基坑开挖期间每开挖一层观测2次或每天观测2次,时间为上午开工前,下午收工后。监测数值表监测项目警戒值控制值危险值土体沉降35mm40mm50mm土体水平位移35mm40mm50mm(2)地下水位监测观测孔成孔口径φ90,深15米,全长置入口径φ48PVC管(钻眼、外包塑料滤网);1米以下PVC管与钻孔间隙间填砾、1米以上至孔口填膨润土并用水泥砂浆抹面;PVC管口配保护盖。(3)坑底隆起、突涌监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每开挖一层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一、监测方案设置基坑监测设置序号观测项目数量单位备注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移及沉降350点观测点距20米2基坑地下水位350孔观测点距20米,深深度为15米二、监测技术要求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监测主要以基坑“内、外”土体的水平、竖向位移、基坑周边地面的沉降和裂纹、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有无渗漏、冒水、突涌、冲刷的现象发生。(一)点位布施1、平面控制点设置平面控制网点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4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平面控制网(3点)。平面控制点做法:埋设反射棱镜。2、水准基点设置水准基点即高程起算点,埋设于基坑影响范围之外。水准基点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4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首层柱上,被选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必须采用桩基础,并已建成多年,沉降已经稳定。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独立高程网(3点)。3、监测点(孔)埋设4、基坑周围土体测斜孔埋设共设置500孔。孔位距支护结构1~2m,钻孔口径为130mm,孔深约为20m,终孔后,下入测斜管,孔壁回填细砂。做法详见“测斜孔大样图”。5、基坑外地下水位观测孔埋设沿基坑缘外侧设500个观测孔,孔位距基坑缘2~5m。做法:先在设计点位钻孔,孔深约15m,口径为110mm,然后下入2吋pvc过滤管(包网),填砾,洗井,并测得孔内稳定水位。详见“水位观测孔结构示意图”(三)施测技术要求1、水平位移基准网在基坑围护结构边沿设置工作基点P(测站点),在基坑开挖土方前,观测A、B、C(两个夹角和三个边长),求得P点的本期坐标;往后的每次观测均需求得P点的本期坐标。2、垂直位移基准网采用独立高程网,按一级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对3个水准基点BM1、BM2、BM3的高程联测,求得每个点的高程最可靠值。3、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小角法观测。水平位移值可按以下公式计算:d—水平位移—两次观测其水平角差值(")—常数,其值为206265D—从测站点到观测点的距离水平角观测限差如下: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差6";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内2C互差差13";同一方向值各测回回互差8"。距离采用全站仪(测测距精度±(2mm+22ppm*DD))监测,按按二级电磁波波测距精度施施测。4、测斜用测斜仪测量支护护结构(土体体)的深部侧侧向变形。测测量时首先将将测头导轮卡卡置在预埋测测斜导管的导导槽内,轻轻轻将测头放入入测斜导管中中,放松电缆缆使测头滑至至孔底,记下下深度标志。当当触及井底时时,应避免激激烈的冲击,测测头在孔底停停置5minn,以便在孔孔内温度下稳稳定。将测头拉起至最近近深度标志做做为测读起点点,每0.55米测读一个个数,利用电电缆标志测读读测头至导管管顶端为止,每每次测读时都都应将电缆对对准标志并拉拉紧,以防读读数不稳。将测头掉转1800°重新放入测斜导管中,将其其滑至孔底,重重复上述操作在在相同的深度度标志测读,以保证测量精度,导轮轮在正反向导槽的读数将抵消或或减少传感器的偏值和轴对准所造成成的误差。5、地下水位观测用水位计量测地下下水埋深hi,与基坑开开挖前地下水水的初始埋深深h0比较,hi-h0即为地下水水位下降值,精精度为±5mm。6、沉降观测(主要要为箱体的沉降观观测)按一级沉降观测的的要求进行,高高程观测仪器器为DS05精密水准仪仪,水准尺为为铟钢尺。并并要求视距长长≤30m,前后视距距差≤0.7m,前后视距距累计差≤1m,视线高度≥0.3m,基辅尺分分划读数较差差≤0.3mm,基辅尺尺分划高程较较差≤0.5mm。水准路路线环线闭合合差≤±0.3mmm(n代表测站数数)。三、监测组织项目经理部专门成成立了测量组组,以项目总总工程师为直直接领导。监监测小组人员员名单见下表表监测小组人人员表序号人员职务主要职责1明荣千项目副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监测工作作。2王祚波工程部长负责监测管理工作作。3陈建测量组长负责监测方案实施施,监测数据据的分析。4王守军测量员监测方案实施,资资料整理。(2)监测组主要职责责:①项目总工负责监测测方案的审查查;②技术主管负责监督督监测方案的的执行;③测量组负责监测方方案的安排与与实施,包括括量测断面选选择、测点埋埋设、日常量量测、资料管管理等;负责责及时进行量量测值的计算算、绘制图表表。并快速、准准确地将信息息(量测结果果)反馈给现现场施工指挥挥部,以指导导施工。=4\*GB3④现场监控量测,按按监测方案认认真组织实施施,并与其它它环节紧密配配合,不得中中断。四、观测频率各监测项目在基坑坑开挖前应测测得稳定初始始值,且不应应少于2次;从基坑土方开挖期期间,每1~3天观测1次,稳定后后每5~7天观测1次。当大暴雨、结构变变形超过有关关标准或场地地条件变化较较大时,应加加密观测;当当有危险事故故征兆时,则则需进行连续续监测。监测工作以仪器测测量为主,并并与日常逻视视工作相结合合,施工期间间,做好现场场监测点的保保护工作,每每次监测前,对对所使用的控控制点进行校校核,发现有有位移,要按按布网时的测测量精度灰复复。施工中要及时观测测和反馈信息息,定期分析析监测报告,及及时发现报告告存在问题,监监测报告每周周报送业主和和监理,由于工地现场施工工情况变化,具具体测量时间间、测量次数数将根据施工工场地条件、现现场工程进度度、测量反馈馈信息和工地地会议纪要相相应调整,在在施工过程中中,发现异常常情况时,及及时各监理报报告,并书面面报告业主,及及时采取有效效的措施保证证施工人员的的安全。五、工期根据工程的具体进进度跟进监测测。六、安全监测信息化化处理及监测测流程监测的目的主要是是为施工安全全提供准确、快快速的信息,以以便及时对可可能出现的险险情作出预测测、预报,并并及时将成果果反馈给决策策层,从而改改进施工方案案和采取处理理措施,以避避免事故的发发生。资料要要求必须准确确和迅速,为为达到这个目目的,现场监监测仪器必须须采用高精度度设备,并由由经验丰富的的专业测量人人员完成,测测量结果应及及时送入计算算机进行处理理。本工程规规模大,监测测周期长,拟拟成立一个专专业测量小组组,配备高性性能计算机和和监测设备各各一套。根据据设计要求及及有关规范规规程,相应的的报警值暂定定如下:根据设计文件和相相关工程经验验,相应的警警戒值暂定如如下:观测项目警戒值(mm)控制值(mm)危险值(mm)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移304050基坑顶部土体沉降降304050基坑地下水位100020003000测量完毕,将实际际测值与允许许值进行比较较,预测变形形发展趋向,及及时向有关部部门汇报。若若发现位移变变化较大,立立即向有关部部门报告,并并提供报表。测测量结果正常常,则在测量量结束后2天内提供报报表一式四份份。测量工作作结束后提交交完整的观测测报告。以达达到信息化施施工的目的。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施一、安全施工措施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为组长的施工工现场安全文文明领导小组组,项目经理理为项目安全全生产第一责责任人,对工工程施工生产产安全负有直直接的领导责责任。牢固树树立“安全为了生生产、生产必必须安全”、“安全第一,预预防为主”的思想。1、在工地适当位置置设置足够安安全标志,在在基坑顶部周周围要设置围围护栏,人员员上下要有专专用爬梯。配配备专职安全全督导员,消消除事故隐患患,做好安全全文明三级教教育和施工前前的安全技术术交底。2、特种工人必须持持证上岗,机机械设备操作作人员(或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专门训练,熟熟悉机械操作作性能,经专专业管理部门门考核取得操操作证或驾驶驶证后上机(车)操作;机械械设备要有年年检合格证。3、开始挖土前,需需对机械进行行检查,完工工后对机械进进行保养,施施工中按安全全操作系统进进行机械操作作。4、晚上施工时,照照明系统必须须保持良好状状态,照明要要充足。5、因场地内地质条条件较差,土土方开挖过程程中必须切实实保证机械人人员施工安全全,由专人负负责指挥挖机机操作,挖掘掘机上基坑必必须保证有足足够的安全坡坡度,挖掘机机行走地方土土层必须有足足够的强度,强强度不够的地地方,必须采采取措施,铺铺设钢板、碎碎石、砂袋等等。6、进入施工现场人人员,应按规规定佩戴安全全劳保用品,严严禁赤脚或穿穿拖鞋上班,有有关作业人员员必须做好交交接班手续,班班组应定期进进行安全活动动,并做好安安全检查记录录。7、开展安全文明日日检、周检、月月检制度,发发现安全隐患患及时督促整整改;配足专专职安全员和和安全协管员员,做到每个个施工点有一一名安全协管管员。8、搭设临边防护栏时时,必须符合合下列要求::(1)防护栏杆应有上、下下两道横杆及及栏杆柱组成成,上杆离地地面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地面高度为0.5~0.6m。(2)基坑四周固定时时,可采用钢钢管并打入地地面50~70cm深。钢管离离边口的距离离,不应小于于150cm。(3)栏杆杆柱的固定及及其与横杆的的连接,其整整体构造应使使防护栏杆在在杆上任何处处,能经受任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当栏栏杆所处位置置有发生人群群拥挤、车辆辆冲击或物件件碰撞等可能能时,应加大大横杆截面或或加密柱距。9、挖土施工安全要要求:(1)使用时间较长的临临时性挖方,土土坡坡度要根根据工程地质质和土坡高度度,结合当地地同类土体的的稳定坡度值值确定。(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到下分层分段段进行,并随随时作成一定定的坡势以利利泄水,且不不应在影响边边坡稳定的范范围内积水。(3)在斜坡上方弃土时时,应保证挖挖方边坡的稳稳定。弃土堆堆应连续设置置,其顶面应应向外倾斜,以以防山坡水流流入挖方场地地。但坡度陡陡于1/5或在软土地地区,禁止在在挖方上侧弃弃土。在挖方方下侧弃土时时,要将弃土土堆表面整平平,并向外倾倾斜,弃土表表面要低于挖挖方场地的设设计标高,或或在弃土堆与与挖方场地间间设置排水沟沟,防止地面面水流入挖方方场地。第十章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方方针与原则发生事故时应遵循循“保护人员优优先,防止和和控制事故的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分级负责、区区域为主、单单位自救与社社会救援相结结合”的原则。达达到控制事故故,有效地抢抢救伤员,减减少事故损失失,防止事故故扩大。抢险原则:在1000%安全的情况况下,予以抢抢险。否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