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运动副?运动副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2、平面机构中的低副和高副各引入几个约束?3、机构自由度数和原动件数之间具有什么关系?4、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你家中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二、选择题1、两个构件直接接触而形成的(),称为运动副。a.可动联接; b.联接; c.接触2、变压器是()。a.机器; b.机构; c.既不是机器也不是机构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a.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b.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c.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4、图1-5所示两构件构成的运动副为()。a.高副; b.低副5、如图1-6所示,图中A点处形成的转动副数为()个。a.1; b.2; c.3选择题答案1、A2、C3、C4、B5、B第2章平面连杆机构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连杆机构?连杆机构有什么优缺点?2、什么是曲柄?什么是摇杆?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是什么?3、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基本形式?4、什么叫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动角和压力角?压力角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何影响?5、什么叫行程速比系数?如何判断机构有否急回运动?6、平面连杆机构和铰链四杆机构有什么不同?7、双曲柄机构是怎样形成的?8、双摇杆机构是怎样形成的?9、述说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与由来。10、导杆机构是怎样演化来的?11、曲柄滑块机构中,滑块的移动距离根据什么计算?12、写出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急回特性系数的计算式?13、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什么会产生急回运动?14、已知急回特性系数,如何求得曲柄的极位夹角?15、平面连杆机构中,哪些机构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出现急回运动?16、平面连杆机构中,哪些机构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死点”位置?17、曲柄摇杆机构有什么运动特点?18、试述克服平面连杆机构“死点”位置的方法。19、在什么情况下曲柄滑块机构才会有急回运动?20、曲柄滑块机构都有什么特点?21、曲柄滑块机构与导杆机构,在构成上有何异同?二、选择题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当(d.摇杆)为主动件时,(c.曲柄)在运动中才会出现“死点”位置。a.连杆b.机架c.曲柄d.摇杆e.连架杆2、能产生急回运动的平面连杆机构有()a铰链四杆机构 b.曲柄摇杆机构 c.导杆机构d.双曲柄机构e.双摇杆机构 f.曲柄滑块机构3、能出现“死点”位置的平面连杆机构有()a.导杆机构b.平行双曲柄机构c.曲柄滑块机构d.不等长双曲柄机构4、铰链四杆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时,机构()a.有曲柄存在b.不存在曲柄5、当急回特性系数为(c)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a.K<1b.K=1c.K>16、当曲柄的极位夹角为(θ≠0º)时,曲柄摇杆机构才有急回运动。a.θ<0ºb.θ=0ºc.θ≠0º7、当曲柄摇杆机构的摇杆带动曲柄运动时,曲柄在“死点”位置的瞬时运动方向是()a.按原运动方向b.反方向c.不定的8、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演化而来的。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9、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做()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0、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为机架,这个机构叫做()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1、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的长度之和,最短杆是连架杆,这个机构叫做()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2、平面四杆机构中,如果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最短杆是连杆,这个机构叫做()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13、()等能把转动运动转变成往复摆动运动。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e.摆动导杆机构f.转动导杆机构14、()能把转动运动转换成往复直线运动,也可以把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转动运动。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e.摆动导杆机构f.转动导杆机构15、()等能把等速转动运动转变成旋转方向相同的变速转动运动。a.曲柄摇杆机构b.不等长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e.摆动导杆机构f.转动导杆机构16、有四根杆件,其长度分别是:A杆20mm,B杆30mm,C杆40mm,D杆50mm。请画图表示怎样互相联接和选择机架才能组成以下各种机构:a.曲柄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17、曲柚摇杆机构的传动角是()a.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的余角;b.连杆与从动摇杆之间所夹的锐角; c.机构极位夹角的余角。18、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论以哪一构件为主动件,都不存在死点位置。a.双曲柄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曲柄摇杆机构。选择题答案1、d2、b.c.f3、c.b4、b5、c6、c7、c8、a9、b10、c11、a 12、c13、a14、d15、b.f16、17、b18、a第3章凸轮机构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与连杆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缺点是()。A.惯性力难以平衡B.点、线接触,易磨损C.设计较为复杂D.不能实现间歇运动2与其他机构相比,凸轮机构最大的优点是()。A.可实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B.便于润滑C.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D.从动件的行程可较大3()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恒等于常数。A.摆动尖顶推杆B.直动滚子推杆C.摆动平底推杆D.摆动滚子推杆4对于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来讲,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偏置直动推杆与对心直动推杆相比,两者在推程段最大压力角的关系为()关系。A.偏置比对心大B.对心比偏置大C.一样大D.不一定5下述几种运动规律中,()既不会产生柔性冲击也不会产生刚性冲击,可用于高速场合。A.等速运动规律B.摆线运动规律(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C.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D.简谐运动规律(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6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A.增大基圆半径B.改用滚子推杆C.改变凸轮转向D.改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7.()从动杆的行程不能太大。A.盘形凸轮机构 B.移动凸轮机构 C.圆柱凸轮机构8.()对于较复杂的凸轮轮廓曲线,也能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运动规律。A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平底式从动杆9.()可使从动杆得到较大的行程。A.盘形凸轮机构 B移动凸轮机构 C.圆柱凸轮机构10.()的摩擦阻力较小,传力能力大。A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平底式从动杆11.()的磨损较小,适用于没有内凹槽凸轮轮廓曲线的高速凸轮机构。A.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平底式从动杆12.计算凸轮机构从动杆行程的基础是( )。A基圆 B.转角 C轮廓曲线13.凸轮轮廓曲线上各点的压力角是( )。A.不变的 B.变化的14.凸轮压力角的大小与基圆半径的关系是( )。A基圆半径越小,压力角偏小 B.基圆半径越大,压力角偏小15.压力角增大时,对( )。A.凸轮机构的工作不利 B.凸轮机构的工作有利C.凸轮机构的工作无影响16.使用()的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与实际轮廓曲线是不相等的。A尖顶式从动杆 B.滚子式从动杆 C平底式从动杆17.压力角是指凸轮轮廓曲线上某点的()。A.切线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 B.速度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C.法线方向与从动杆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18.为了保证从动杆的工作顺利,凸轮轮廓曲线推程段的压力角应取()为好。A.大些 B.小些19.为保证滚子从动杆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不“失真”,滚子半径应()。A.小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份的最小曲率半径B.小于凸轮实际轮廓曲线外凸部份的最小曲率半径C.大于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外凸部份的最小曲率半径20.从动杆的运动速度规律,与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A.同一个概念 B.两个不同的概念21.若使凸轮轮廓曲线在任何位置都不变尖,也不变成叉形,则滚子半径必须( )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A.大于B.小于C.等于22.凸轮轮廓曲线没有凹槽,要求机构传力很大,效率要高,从动杆应选( )。A.尖顶式 B.滚子式 C.平底式一、单项选择题1B2A3C4D5B6A7.A8.A9.C10.B11.C12.A13..B14..B15.A16.B17.C18.B19.A20.B21.B22.C二、问答题1.什么样的机构是凸轮机构?2.凸轮机构的功用是什么?3.什么样的构件叫做凸轮?4.凸轮的种类有哪些?都适合什么工作场合?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有几种?各适合什么工作条件?6.凸轮轮廊曲线是根据什么确定的?7.从动杆的运动速度规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8.凸轮的压力角对凸轮机构的工作有什么影响?9.什么叫基圆?基圆与压力角有什么关系?10.从动杆的等速位移曲线是什么形状?等速运动规律有什么缺点?11.凸轮机构的从动杆为什么能得预定的要求?12.在什么情况下凸轮机构从动杆才能得到运动的停歇?13.基圆在凸轮结构中有何意义?14.滚子式从动杆的滚子半径的大小,对凸轮工作有什么影响?15.某一凸轮机构的滚子损坏后,是否可任取一滚子来替代?为什么?16.凸轮压力角太大有什么不好?17.凸轮压力角越小越好吗?为什么?第4章齿轮机构一、复习思考题1.要使一对齿轮的瞬时传动比保持不变,其齿廓应符合什么条件?2.渐开线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重要性质?试根据渐开线性质来解释以下结论:(1)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线是一条直线;(2)渐开线齿廓传动时,其瞬时传动比保持不变;(3)渐开线齿条的齿廓是直线;(4)齿条刀具超过N1点的直线刀刃不能范成渐开线齿廓;(5)一对互相啮合的标准齿轮,小齿轮齿根齿厚比大齿轮齿根厚度小。3.节圆和分度圆有何区别?压力角和啮合角有何区别,在什么条件下节圆与分度圆重合以及啮合角与分度圆压力角相等。4.什么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如令一对标准齿轮的中心距略大于标准中心距,能不能传动?有什么不良影响?5.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什么?满足正确啮合条件的一对齿轮是否一定能连续传动?6.何谓理论啮合线段和实际啮合线段?何谓重合度?重合度等于1和小于1各会出现什么情况?重合度等于2表示什么意义?7.何谓根切想象?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根切现象?根切的齿轮有什么缺点?根切与齿数有什么关系?正常齿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根切的最少齿数是多少?8.什么叫标准齿轮?什么叫标准安装?什么叫标准中心距?9.渐开线齿轮的齿廓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一对互相啮合的渐开线齿轮,若其齿数不同,齿轮渐开线形状有什么不同?若模数不同,但分度圆及压力角相同,齿廓的渐开线形状是否相同?若模数、齿数不变,而改变压力角,则齿廓渐开线的形状是否相同?10.有两对标准安装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中一对的有关参数为:m=5mm,=1,α=20°,Z1=24,Z2=45;另一对的有关参数为:m=2mm,=1,α=20°,Z1=24,Z2=45,试问这两对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哪一对大?11.若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εα=1.4,它是否表示在一对齿轮的啮合过程中,有40%的时间在啮合区内有两对齿啮合,而其余的60%的时间只有一对齿啮合?12.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尺寸中共有几个圆?哪些圆可直接测量?哪些圆不能直接测量?二、选择题1.渐开线上任意一点法线必()基圆。a.交于 b.垂直于 c.切于2.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基圆上压力角。a.相等 b.不相等 c.不等于零d.等于零3.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a.不相等 b.相等4.渐开线齿廓的形状与分度圆上压力角大小()。a.没关系 b.有关系5.分度圆上的压力角()20°时,齿根变窄,齿顶变宽,齿轮的承载能力()。a.大于 b.小于 c.较大 d.降低6.对于齿数相同的齿轮,模数(),齿轮的几何尺寸及齿形都越大,齿轮的承载能力也越大。a.越大 b.越小7.对于模数相同的齿轮,如果齿数增加,齿轮的几何尺寸(),齿形(),齿轮的承载能力()。a.增大 b.减小 c.没变化8.标准压力角和标准模数均在()上。a.分度圆 b.基圆 c.齿根圆13.齿轮工作的平稳性精度,就是规定齿轮在一转中,其瞬时()的变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a.传动比 b.转速 c.角速度17.一对标准渐开线齿轮啮合传动,若两轮中心距稍有变化,则。a.两轮的角速度将变大一些 b.两轮的角速度将变小一些c.两轮的角速度将不变18.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a.必须使两轮的模数和齿数分别相等。b.必须使两轮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c.必须使两轮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相等。19.一对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a.εa>1 b.εa=1 20.对于正常齿制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而言,避免根切的最小齿数为()。a.16 b.17 21为保证齿轮传动准确平稳,应()。a.保证平均传动比恒定不变b.合理选择齿廓形状,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22.一对渐开线齿轮啮合时,啮合点始终沿着()移动。a.分度圆 b.节圆 c.基圆公切线23.()是利用一对齿轮相互啮合时,其共轭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的。a.仿形法 b.范成法24.()是利用具有与被加工齿廓的齿槽形状完全相同的刀具直接在齿坯上切出齿形的。a.仿形法 b.范成法25.范成法多用于()。a.单件生产 b.批量生产26.利用范成法进行加工,若刀具的模数和压力角与被加工齿轮相同,当被加工齿轮齿数变化时,()。a.应更换刀具 b.不用更换刀具27.渐开线上某点的压力角是指该点所受正压力的方向与该点()方向线之间所夹的锐角。a.绝对速度 b.相对速度 c.滑动速度 d.牵连速度28.渐开线标准齿轮是指m、α、、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圆齿厚()齿槽宽的齿轮。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小于且等于29.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是实际啮合线段与()的比值。a.齿距 b.基圆齿距 c.齿厚 d.齿槽宽30.用标准齿条型刀具加工α=20°的渐开线标准直齿轮时,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为()。a.14 b.15 c.16 选择题答案:1.c2.bd3.a4.b5.bd6.a7.acc8.a9.a10.a11.a12.a13.a17.c18.b19.a20.b21.b22.c23.b24.a25.b26.b27.a28.c29.b30.d例解1.齿距、模数和压力角之间有何关系?分度圆上的模数和压力角为什么要标准化?模数相同的标准齿轮有哪些尺寸相同?答:为了测量、计算和加工方便,分度圆上的模数和压力角要标准化。模数相同的标准齿轮齿厚、齿槽宽、齿顶高、齿根高和分度圆齿距相同。2.如果齿轮齿条机构非标准安装时,其节圆、节圆压力角、啮合线、啮合角有无变化?答:无变化。3.当的正常齿渐开线标准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和基圆相重合时,其齿数应为多少?又若齿数大于求出的数值,则基圆和根圆哪一个大?答:Z=42。根圆大。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各是什么?一对齿轮如果m和a不相等是否就一定不能正确啮合?答:正确啮合条件是:m1=m2,。连续传动条件是ε≥1。不一定,只要就能正确啮合。5.用变位齿轮传动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避免根切?除了避免根切以外,变位齿轮传动还有哪些应用?答:不仅仅是为了避免根切。除此以外,还用来提高齿轮强度和配凑中心距。6.为什么一对软齿面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硬度不应完全相同?这时大、小齿轮硬度差值多少才合适?一对硬齿面齿轮是否也要硬度差?答:因为小齿轮的循环次数比大齿轮的多并且齿根厚度比大齿轮的薄。HBS1=HBS2+(30~50)。硬齿面不需要考虑硬度差。7.一对直齿圆柱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与齿轮的哪些几何参数有关?在哪一点啮合的接触应力最大?通常接触强度计算时又是算哪一点的接触应力?为什么?答:在载荷和材料一定时,影响齿轮接触强度的几何参数有直径d或中心距a、齿宽b、齿数比u、和啮合角,其中影响最大的是d或a。小齿轮在单对齿啮合区下界点处的接触应力最大。但当Z1>20时,该点的接触应力与节点的接触应力相差不大,由于点蚀常发生在节点附近,且该点齿廓曲率半径计算方便,故通常按节点来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第5章轮系一、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应用轮系?试举出几个应用轮系的实例?2.何谓定轴轮系?何谓周转轮系?行星轮系与差动轮系有何区别?3.什么叫惰轮?它在轮系中有什么作用?4.定轴轮系的传动比如何计算?式中(-1)m有什么意义?5.定轴轮系末端的转向怎样判别?例解1.所谓定轴轮系是指在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经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轮系;周转轮系是指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绕另一个齿轮轴线转动的轮系。2.一个基本的周转轮系是由一个系杆,若干个行星轮和不超过二个与行星轮啮合的中心组成的。3.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称为差动轮系,而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称为行星轮系。4.复合轮系是指既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由几个基本周转轮系组成的复杂轮系。复合轮系传动比的正确计算方法是:1)正确区分各基本轮系;2)列出各基本轮系传动比计算方程式;3)建立各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4)将各基本轮系传动比计算方程式联立求解,得到复合轮系的传动比。5.图示为锥齿轮组成的周转轮系。已知Z1=Z2=17,Z2′=30,Z3=45,若1轮转速n1=200r/min,试求系杆转速nH。解答:1.判定轮系类型,确定传动比计算式轮系类型—因在一轮系运转时,齿轮2和2′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不固定,且齿轮3固定不转动,故为行星轮系;传动比公式—系杆转速nH须通过行星轮系的转化轮系(假想定轴轮系)传动比公式求得。2.确定系杆转速nH1)转化轮系传动比公式:2)nH与n1的转向相反。6.分析与思考:1)何谓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i13H与i13是否相等?2)能否用i12H计算式中的转向关系,求上题解图所示周转轮纱中行星轮2的转速n2?为什么?答:1)给整个周转轮系加上一绕系杆的固定轴线转动的公共角速度(-ωH),转化而得的假想定轴轮系称为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i13H与i13不相等,因为i13H=n1H/n3H≠i13=n1/n3。2)不能用i12H计算式求解n2。因轮2的轴线与中心轮和系杆的轴线不平行,它们的角速度不能按代数量进行加减,即:ω2H≠ω2–ωH,故不能用i12H的计算式求解n2。7.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1为双头左旋蜗杆,转向如图示,蜗轮2的齿数为Z2=50;蜗杆2′为单头右旋蜗杆,蜗轮3的齿数为Z3=40;其余各轮齿数为:Z3′=30,Z4=20,Z4′=26,Z5=18,Z5′=28,Z6=16,Z7=18。试求传动比i17及n7的方向。解答:1.判定轮系类型,确定传动比计算式轮系类型—因在轮系运转时,所有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但有轴线相互不平行的空间齿轮传动,故为空间定轴轮系。因此其转向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确定。第九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选择填充题(1)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B、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C、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D、静载和变载都可能产生变应力(2)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应为材料的()。A、屈服极限B、疲劳极限C、强度极限D、弹性极限(3)在有限寿命疲劳极限中,表示寿命计算的()。A、循环次数B、循环基数C、寿命指数D、循环特性第10章连接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当螺纹公称直径、牙型角、螺纹线数相同时,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比粗牙螺纹的自锁性能。A.好B.差C.相同D.不一定2用于连接的螺纹牙型为三角形,这是因为三角形螺纹。A.牙根强度高,自锁性能好B.传动效率高C.防振性能好D.自锁性能差3若螺纹的直径和螺旋副的摩擦系数一定,则拧紧螺母时的效率取决于螺纹的。A.螺距和牙型角B.升角和头数C.导程和牙形斜角D.螺距和升角4对于连接用螺纹,主要要求连接可靠,自锁性能好,故常选用。A.升角小,单线三角形螺纹B.升角大,双线三角形螺纹C.升角小,单线梯形螺纹D.升角大,双线矩形螺纹5用于薄壁零件连接的螺纹,应采用。A.三角形细牙螺纹B.梯形螺纹C.锯齿形螺纹D.多线的三角形粗牙螺纹6当铰制孔用螺栓组连接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时,该螺栓组中的螺栓。A.必受剪切力作用B.必受拉力作用C.同时受到剪切与拉伸D.既可能受剪切,也可能受挤压作用7计算紧螺栓连接的拉伸强度时,考虑到拉伸与扭转的复合作用,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倍。A.1.1B.1.3C.1.25D.0.38采用普通螺栓连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时,。A.螺栓的横截面受剪切B.螺栓与螺栓孔配合面受挤压C.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D.螺栓受拉伸与扭转作用9在下列四种具有相同公称直径和螺距,并采用相同配对材料的传动螺旋副中,传动效率最高的是。A.单线矩形螺旋副B.单线梯形螺旋副C.双线矩形螺旋副D.双线梯形螺旋副10在螺栓连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A.提高强度B.提高刚度C.防松D.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11在同一螺栓组中,螺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均应相同,这是为了。A.受力均匀B.便于装配.C.外形美观D.降低成本12螺栓的材料性能等级标成6.8级,其数字6.8代表。A.对螺栓材料的强度要求B.对螺栓的制造精度要求C.对螺栓材料的刚度要求D.对螺栓材料的耐腐蚀性要求13螺栓强度等级为6.8级,则螺栓材料的最小屈服极限近似为。A.480MPaB.6MPaC.8MPaD.0.8MPa14不控制预紧力时,螺栓的安全系数选择与其直径有关,是因为。A.直径小,易过载B.直径小,不易控制预紧力C.直径大,材料缺陷多D.直径大,安全15对工作时仅受预紧力F′作用的紧螺栓连接,其强度校核公式为≤≤[σ],式中的系数1.3是考虑。A.可靠性系数B.安全系数C.螺栓在拧紧时,同时受拉伸与扭转联合作用的影响D.过载系数16紧螺栓连接在按拉伸强度计算时,应将拉伸载荷增加到原来的1.3倍,这是考虑的影响。A.螺纹的应力集中B.扭转切应力作用C.安全因素D.载荷变化与冲击17预紧力为的单个紧螺栓连接,受到轴向工作载荷作用后,螺栓受到的总拉力F0+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或等于18一紧螺栓连接的螺栓受到轴向变载荷作用,已知Fmin=0,Fmax=F,螺栓的危险截面积为AC,螺栓的相对刚度为KC,则该螺栓的应力幅为。A.B.C.D.19在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中,为提高螺栓的疲劳强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螺栓刚度Cb,减小被联接件刚度CmB.减小Cb,增大CmC.增大Cb和CmD.减小Cb和Cm20若要提高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的疲劳强度,则可。A.在被连接件间加橡胶垫片B.增大螺栓长度C.采用精制螺栓D.加防松装置21有一单个紧螺栓连接,要求被连接件接合面不分离,已知螺栓与被连接件的刚度相同,螺栓的预紧力为,当对连接施加轴向载荷,使螺栓的轴向工作载荷与预紧力相等时,则。A.被连接件发生分离,连接失效B.被连接件将发生分离,连接不可靠C.连接可靠,但不能再继续加载D.连接可靠,只要螺栓强度足够,可继续加载,直到轴向工作载荷F接近但小于预紧力的两倍。22对于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连接,若轴向工作载荷F在0~1000N之间循环变化,则该连接螺栓所受拉应力的类型为。A.非对称循环应力B.脉动循环变压力C.对称循环变应力D.非稳定循环变应力23对于紧螺栓连接,当螺栓的总拉力F0和残余预紧力F″不变,若将螺栓由实心变成空心,则螺栓的应力幅与预紧力会发生变化,。A.增大,应适当减小B.增大,应适当增大C.减小,应适当减小D.减小,应适当增大24在螺栓连接设计中,若被连接件为铸件,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作沉头座孔或凸台,其目的是。A.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B.便于安装C.为安置防松装置D.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二、问答题41常用螺纹按牙型分为哪几种?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42拧紧螺母与松退螺母时的螺纹副效率如何计算?哪些螺纹参数影响螺纹副的效率?43螺纹连接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44为什么螺纹连接常需要防松?按防松原理,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45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中哪些主要是针对静强度?哪些主要是针对疲劳强度?46对于受轴向变载荷作用的螺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小螺栓的应力幅σa?47为什么对于重要的螺栓连接要控制螺栓的预紧力F′?控制预紧力的方法有哪几种?1.单项选择题1A2A3B4A5A6D7B8D9C10C11B12A13A14A15C16B17C18C19B20B21D22A23D24A第11章齿轮传动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B、C、D中选一个答案)1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齿面胶合B.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D.轮齿塑性变形2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A.齿面胶合B.齿面疲劳点蚀C.齿面磨损D.轮齿疲劳折断345钢齿轮,经调质处理后其硬度值约为。A.45~50HRCB.220~270HBSC.160~180HBSD.320~350HBS4齿面硬度为56~62HRC的合金钢齿轮的加工工艺过程为。A.齿坯加工→淬火→磨齿→滚齿B.齿坯加工→淬火→滚齿→磨齿C.齿坯加工→滚齿→渗碳淬火→磨齿D.齿坯加工→滚齿→磨齿→淬火5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A.45钢B.ZG340-640C.20CrD.20CrMnTi6齿轮传动中齿面的非扩展性点蚀一般出现在。A.跑合阶段B.稳定性磨损阶段C.剧烈磨损阶段D.齿面磨料磨损阶段7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A.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B.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C.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D.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8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若z1=18,z2=72,则这对齿轮的弯曲应力。A.σF1>σF2B.σF1<σF2C.σF1=σF2D.σF1≤σF29对于齿面硬度≤350HBS的闭式钢制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A.轮齿疲劳折断B.齿面磨损C.齿面疲劳点蚀D.齿面胶合10一减速齿轮传动,小齿轮1选用45钢调质;大齿轮选用45钢正火,它们的齿面接触应力。A.σH1>σH2B.σH1<σH2C.σH1=σH2D.σH1≤σH211对于硬度≤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一般。A.先按接触强度计算B.先按弯曲强度计算C.先按磨损条件计算D.先按胶合条件计算12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A.两者硬度相等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D.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13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A.直径dB.模数mC.齿宽bD.齿数z14某齿轮箱中一对45钢调质齿轮,经常发生齿面点蚀,修配更换时可用代替。A.40Cr调质B.适当增大模数mC.仍可用45钢,改为齿面高频淬火D.改用铸钢ZG310-57015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齿数Z1,的原则是。A.Zl越多越好B.Zl越少越好C.Z1≥17,不产生根切即可D.在保证轮齿有足够的抗弯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选多些有利16在设计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中,直径一定时应取较少的齿数,使模数增大以。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B.提高轮齿的抗弯曲疲劳强度C.减少加工切削量,提高生产率D.提高抗塑性变形能力17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增大模数时,则可以。A.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B.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C.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D.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18轮齿的弯曲强度,当,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A.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B.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时C.模数不变,增大直径时D.齿数不变,增大模数时19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采取的方法。A.采用闭式传动B.增大传动中心距C.减少齿数D.增大模数20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直径一定时,减小齿轮的模数、增加齿轮的齿数,则可以。A.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B.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C.改善齿轮传动的平稳性D.减少齿轮的塑性变形21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YFa与无关。A.齿数z1B.变位系数xC.模数mD.斜齿轮的螺旋角β2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Fa只取决于。A.模数mB.齿数ZC.分度圆直径D.齿宽系数23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A.使传动平稳B.提高传动效率C.提高齿面接触强度D.便于安装,保证接触线长度24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50mm、齿宽b1=55mm,大齿轮分度圆直径d2=90mm、齿宽b2=50mm,则齿宽系数。A.1.1B.5/9C.1D.1.325齿轮传动在以下几种工况中的齿宽系数可取大些。A.悬臂布置B.不对称布置C.对称布置D.同轴式减速器布置26设计一传递动力的闭式软齿面钢制齿轮,精度为7级。如欲在中心距a和传动比i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齿面接触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增大模数(相应地减少齿数)B.提高主、从动轮的齿面硬度C.提高加工精度D.增大齿根圆角半径27今有两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轮1的模数m1=5mm、Z1=25,齿轮2的m2=3mm、Z2=40,此时它们的齿形系数。A.YFa1<YFa2B.YFa1>YFa2C.YFa1=YFa2D.YFa1≤YFa228斜齿圆柱齿轮的动载荷系数K和相同尺寸精度的直齿圆柱齿轮相比较是的。A.相等B.较小C.较大D.可能大、也可能小29下列的措施,可以降低齿轮传动的齿面载荷分布系数Kβ。A.降低齿面粗糙度B.提高轴系刚度C.增加齿轮宽度D.增大端面重合度30齿轮设计中,对齿面硬度≤350HBS的齿轮传动,选取大、小齿轮的齿面硬度时,应使。A.HBS1=HBS2B.HBS1≤HBS2C.HBS1>HBS2D.HBS1=HBS2+(30~50)31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与模数mn不变,若增大螺旋角β,则分度圆直径d1。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增大或减小32对于齿面硬度≤350HBS的齿轮传动,当大、小齿轮均采用45钢,一般采取的热处理方式为。A.小齿轮淬火,大齿轮调质B.小齿轮淬火,大齿轮正火C.小齿轮调质,大齿轮正火D.小齿轮正火,大齿轮调质33一对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面产生疲劳点蚀时,通常发生在。A.靠近齿顶处B.靠近齿根处C.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D.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34一对圆柱齿轮传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仅将齿轮传动所受的载荷增为原载荷的4倍,其齿面接触应力。A.不变B.增为原应力的2倍C.增为原应力的4倍D.增为原应力的16倍35两个齿轮的材料的热处理方式、齿宽、齿数均相同,但模数不同,m1=2mm,m2=4mm,它们的弯曲承载能力为。A.相同B.m2的齿轮比m1的齿轮大C.与模数无关D.m1的齿轮比m2的齿轮大36以下的做法不能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承载能力。A.d不变而增大模数B.改善材料C.增大齿宽D.增大齿数以增大d37齿轮设计时,当因齿数选择过多而使直径增大时,若其他条件相同,则它的弯曲承载能力。A.成线性地增加B.不成线性但有所增加C.成线性地减小D.不成线性但有所减小38直齿锥齿轮强度计算时,是以为计算依据的。A.大端当量直齿锥齿轮B.齿宽中点处的直齿圆柱齿轮C.齿宽中点处的当量直齿圆柱齿轮D.小端当量直齿锥齿轮39今有四个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已知齿数z1=20、z2=40、z3=60、z4=80,模数m1=4mm、m2=3mm、m3=2mm、m4=2mm,则齿形系数最大的为。A.YFa1B.YFa2C.YFa3D.YFa440一对减速齿轮传动中,若保持分度圆直径d1不变,而减少齿数和增大模数,其齿面接触应力将。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略有减小41一对直齿锥齿轮两齿轮的齿宽为b1、b2,设计时应取。A.b1>b2B.b1=b2C.b1<b2D.b1=b2+(30~50)mm42设计齿轮传动时,若保持传动比i和齿数和不变,而增大模数m,则齿轮的。A.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提高B.弯曲强度不变,接触强度提高C.弯曲强度与接触强度均不变D.弯曲强度提高,接触强度不变1、单项选择题1C2A3B4C5D6A7D8A9C10C11A12B13B14C15D16B17B18D19B20C21C22B23D24C25C26B27B28B29B30D31A32C33D34B35B36A37B38C39A40C41B42A二、问答题101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开式、闭式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有什么不同?设计准则通常是按哪些失效形式制订的。102齿根弯曲疲劳裂纹首先发生在危险截面的哪一边?为什么?为提高轮齿抗弯曲疲劳折断的能力,可采取哪些措施?103齿轮为什么会产生齿面点蚀与剥落?点蚀首先发生在什么部位?为什么?防止点蚀有哪些措施?104齿轮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胶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齿面抗胶合能力?105为什么开式齿轮齿面严重磨损,而一般不会出现齿面点蚀?对开式齿轮传动,如何减轻齿面磨损?106为什么一对软齿面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硬度不应完全相同?这时大、小齿轮的硬度差值多少才合适?硬齿面是否也要求硬度差?107齿轮材料的选用原则是什么?常用材料和热处理方法有哪些?108进行齿轮承载能力计算时,为什么不直接用名义工作载荷,而要用计算载荷?109载荷系数K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考虑什么因素的影响?110齿轮设计中,为何引入动载系数Kv?试述减小动载荷的方法。111影响齿轮啮合时载荷分布不均匀的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可使载荷分布均匀?112简述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轮齿产生疲劳折断的部位、成因及发展过程,并绘出简图表示。设计时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防止轮齿过早发生疲劳折断?113直齿圆柱齿轮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时,其危险截面是如何确定的?114齿形系数YFa与模数有关吗?有哪些因素影响YFa的大小?115试述齿宽系数的定义。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16试说明齿形系数YFa的物理意义。如果两个齿轮的齿数和变位系数相同,而模数不同,试问齿形系数YFa是否有变化?117一对钢制标准直齿圆柱齿轮,z1=19,z2=88。试问哪个齿轮所受的接触应力大?哪个齿轮所受的弯曲应力大?118一对钢制(45钢调质,硬度为280HBS)标准齿轮和一对铸铁齿轮(HT300,硬度为230HBS),两对齿轮的尺寸、参数及传递载荷相同。试问哪对齿轮所受的接触应力大?哪对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高?为什么?119为什么设计齿轮时所选齿宽系数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120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压力角为,模数为m,齿数为z1、z2(z1<z2=。另有一对标准斜齿圆柱齿轮,法向压力角为αn,模数为mn,齿数为z3、z4(z3<z4)。且=n,m=mn,z1=z3,z2=z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试证明斜齿轮比直齿轮的抗疲劳点蚀能力强。122在设计闭式软齿面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若σHP与不变,主要应增大齿轮的什么几何参数,才能提高齿轮的接触强度?并简述其理由。123一对渐开线圆柱直齿轮,若中心距、传动比和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齿轮的齿数,试问对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各有何影响?124一对齿轮传动,如何判断其大、小齿轮中哪个齿面不易出现疲劳点蚀?哪个轮齿不易出现弯曲疲劳折断?理由如何?125试说明齿轮传动中,基节误差引起内部附加动载荷的机理。如何减少内部附加动载荷?128什么叫齿廓修形,正确的齿廓修形对载荷系数中哪个系数有较明显的影响?129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抗弯曲疲劳强度相等的条件是什么?130一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抗接触疲劳强度相等的条件是什么?131有两对齿轮,模数m及中心距a不同,其余参数都相同。试问它们的接触疲劳强度是否相同?如果模数不同,而对应的节圆直径相同,又将怎样?132一对齿轮传动中,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是否相等?如大、小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情况相同,它们的许用接触应力是否相等?如许用接触应力相等,则大、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是否相等?136为什么在传动的轮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侧隙?侧隙选得过大或过小时,对齿轮传动有何影响?137在什么情况下要将齿轮与轴做成一体?为什么往往齿轮与轴分开制造?138要求设计传动比i=3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选择齿数zl=12,z2=36,行不行?为什么?139现设计出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常齿),其参数为m=3.8mm,z1=12,=23°。试问:(1)是否合理,为什么?(2)若不合理,请提出改正意见。140设计一对闭式齿轮传动,先按接触强度进行设计,校核时发现弯曲疲劳强度不够,请至少提出两条改进意见,并简述其理由。141在齿轮设计中,选择齿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第12章蜗杆传动一、选择题1与齿轮传动相比较,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A.传动平稳,噪声小B.传动效率高C.可产生自锁D.传动比大2阿基米德圆柱蜗杆与蜗轮传动的模数,应符合标准值。A.法面B.端面C.中间平面3蜗杆直径系数q=。A.q=dl/mB.q=dlmC.q=a/dlD.q=a/m4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直径系数q,将使传动效率。A.提高B.减小C.不变D.增大也可能减小5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传动效率。A.提高B.降低C.不变D.提高,也可能降低6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加蜗杆头数,则滑动速度。A.增大B.减小C.不变D.增大也可能减小7在蜗杆传动中,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减少蜗杆头数,则。A.有利于蜗杆加工B.有利于提高蜗杆刚度C.有利于实现自锁D.有利于提高传动效率8起吊重物用的手动蜗杆传动,宜采用的蜗杆。A.单头、小导程角B.单头、大导程角C.多头、小导程角D.多头、大导程角9蜗杆直径d1的标准化,是为了。A.有利于测量B.有利于蜗杆加工C.有利于实现自锁D.有利于蜗轮滚刀的标准化10蜗杆常用材料是。A.40CrB.GCrl5C.ZCuSnl0P1D.LY1211蜗轮常用材料是。A.40CrB.GCrl5C.ZCuSnl0P1D.LYl214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A.增大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15提高蜗杆传动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是。A.增大模数mB.增加蜗杆头数C.增大直径系数qD.减小直径系数q16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A.蜗杆断裂B.蜗轮轮齿折断C.磨粒磨损D.胶合、疲劳点蚀17用计算蜗杆传动比是错误的。A.i=ω1/ω2B.i=/C.i=D.i=18在蜗杆传动中,作用在蜗杆上的三个啮合分力,通常以为最大。A.圆周力FtlB.径向力Fr1C.轴向力Fa119下列蜗杆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a)d1=mq;(b)d1=m;(c)d1=d2/i;(d)d1=m/(itan);(e)d1=2a/(i+1)。其中有是错误的。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0蜗杆传动中较为理想的材料组合是。A.钢和铸铁B.钢和青铜C.铜和铝合金D.钢和钢1、选择题1B2C3A4B5A6A7C8A9D10A11C14B15B16D17D18A19D20B二、问答题47蜗杆传动具有哪些特点?它为什么要进行热平衡计算?若热平衡计算不合要求时怎么办?48如何恰当地选择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12、蜗杆头数和蜗轮齿数,并简述其理由。49试阐述蜗杆传动的直径系数q为标准值的实际意义。50采用什么措施可以节约蜗轮所用的铜材?51蜗杆传动中,蜗杆所受的圆周力Ft1与蜗轮所受的圆周力Ft2是否相等?52蜗杆传动中,蜗杆所受的轴向力Fa1与蜗轮所受的轴向力Fa2是否相等?53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常用于什么场合?54采用变位蜗杆传动的目的是什么?变位蜗杆传动中哪些尺寸发生了变化?55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传递大功率时很少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56对于蜗杆传动,下面三式有无错误?为什么?(1);(2);(3);57蜗杆传动中为何常用蜗杆为主动件?蜗轮能否作主动件?为什么?58为什么要引入蜗杆直径系数q?如何选用?它对蜗杆传动的强度、刚度及尺寸有何影响?59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导程角γ的大小对效率有何影响?60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自锁条件是什么?61蜗杆减速器在什么条件下蜗杆应下置?在什么条件下蜗杆应上置?62选择蜗杆的头数和蜗轮的齿数应考虑哪些因素?63蜗杆的强度计算与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有何异同?第13章带传动选择题:1.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A.带传动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带的线速度C.带的紧边拉力2.设计带传动时,考虑工作情况系数KA的目的是()。A.传动带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B.多根带同时工作时的受力不均C.工作负荷的波动3.V带的楔角为40°,为使带绕在带轮上能与轮槽侧面贴合更好,设计时应使轮槽楔角()。A.小于40°B.等于40°C.大于40°4.在下列传动中,平均传动比和瞬时传动比均不稳定的是()。A.带传动B.链传动C.齿轮传动5.用张紧轮张紧V带,最理想的是在靠近()张紧。A.小带轮松边由外向内B.小带轮松边由内向外C.大带轮松边由内向外6.带在工作时受到交变应力的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A.带进入小带轮处B.带离开小带轮处C.带进入大带轮处.某7带传动中主动轮传递的转矩为70N·m。已知主动抡的直径为200mm,初拉力为800N,则紧边拉力为()。A.950B.1150C.1500传动带在工作时,要受到离心应力的作用,离心应力通常是()。A.出现于绕在带轮上的带体B.均匀地分布在整根带各处C.不均匀的分布在整根带各处9、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带在带轮上打滑C带的弹性滑动D、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A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B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C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普通V带轮的槽楔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少而()。A、增大B、减少C、不变V带轮槽楔角φ与V带楔角θ之间的关系()。A、φ=θB、φ>θC、φ<θ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A、增大传动比B、加大传动中心距C、选用更达截面型号的V带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A、F1+F2B、(F1-F2)/2C、(F1+F2)/2D、F1-F2要求单根V带所传递的功率不超过该单根V带允许的功率P0,这样,带传动就不会发生()失效。A、弹性滑动B、疲劳断裂C、打滑和疲劳断裂D、打滑E、弹性滑动和疲劳断裂在普通V带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则v2<v1,其速度损失常用滑动率表示。ε值随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加而()。A、增大B、减少C、不变设计V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过小(<120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A、增大中心距B、减少中心距C、减小带轮直径18、带传动的传动比与小带轮的直径一定时,若增大中心距,则小带轮上的包角()。A、减少B、增大C、不变19、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A、包角太小B、初拉力F0太小C、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不等D、传动过载二、选择题1、A2、C3、A4、A5、C6、A7、B8、B9、C10、C11、B12、C13、C14、D15、C16、A17、A18、B19、C四、简答题1.带传动是如何工作的?有哪几种类型?带传动为什么要定期张紧?有哪些张紧方法?带传动有哪些优缺点?2.带传动的紧边与松边有何关系?3.平皮带与V形带在条件相同时?哪个传递动力大?为什么?4.最大应力包括哪几部分?出现在何处?5、何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带绕过主动轮时,带速是落后还是超前轮速?6计算带许用功率时,为什么要对基本额定功率进行修正?7.对小带轮的包角有何限制?可采取哪些措施可增大包角?四、简答题:1.带传动是如何工作的?有哪几种类型?带传动为什么要定期张紧?有哪些张紧方法?带传动有哪些优缺点?答:带以一定的预紧力紧套在两个带轮上,由于预紧力的作用,带和带轮的接触面上就产生了正压力。主动轮和带产生的摩擦力驱使带运动,带和从动轮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力,带作用在从动轮上的摩擦力带动从动轮运动。在带传动中,常用的有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嘁带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各种材质的带都不是完全的弹性体,在变应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的运转后,就会由于弹性变形而松弛,使传动能力降低。为了保证带传动的能力,应定期检查,如果发现不足时,必须张紧,才能正常工作。带传动的优点:带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造价低廉,以及缓冲共振,还可以对电机过载保护。缺点:带易磨损,寿命短,产生弹性打滑,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2.带传动的紧边与松边有何关系?答: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二者的临界值的关系为:F1=F2*e^(f*α)3.平皮带与V形带在条件相同时?哪个传递动力大?为什么?答:V带大,当量摩擦系数大。4.最大应力包括哪几部分?出现在何处?答:最大应力包括拉应力,弯曲应力,离心应力。带中可能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论处。5、何谓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带绕过主动轮时,带速是落后还是超前轮速?答: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称为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弹性滑动是带传动的固有现象。落后。6计算带许用功率时,为什么要对基本额定功率进行修正?答:考虑到传动比不等于1时,带在大带轮的弯曲应力较小,固在寿命相同条件下,可增大传递的功率。7.对小带轮的包角有何限制?可采取哪些措施可增大包角?答:带轮的包角一般大于等于120度,至少大于90度。要增大包角有两种方法:1)增大中心距2)在带的松边外侧加张紧轮。第14章轴一、单项选择题1工作时只承受弯矩,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A.心轴B.转轴C.传动轴D.曲轴2采用的措施不能有效地改善轴的刚度。A.改用高强度合金钢B.改变轴的直径C.改变轴的支承位置D.改变轴的结构3按弯扭合成计算轴的应力时,要引入系数α,这α是考虑。A.轴上键槽削弱轴的强度B.合成正应力与切应力时的折算系数C.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循环特性不同的系数D.正应力与切应力方向不同4转动的轴,受不变的载荷,其所受的弯曲应力的性质为。A.脉动循环B.对称循环C.静应力D.非对称循环5对于受对称循环转矩的转轴,计算弯矩(或称当量弯矩),应取。A.≈0.3B.≈0.6C.≈1D.≈1.36根据轴的承载情况,的轴称为转轴。A.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B.只承受弯矩不承受转矩C.不承受弯矩只承受转矩D.承受较大轴向载荷二、单项选择题1A2A3C4B5C6A三、问答题12轴受载荷的情况可分哪三类?试分析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的受载情况,说明它们各属于哪类轴?13为提高轴的刚度,把轴的材料由45号钢改为合金钢是否有效?为什么?14轴上零件的轴向及周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德镇市中医院检验报告书写考核
- 南昌市中医院妊娠合并症管理考核
- 萍乡市中医院财政项目资金申报与绩效评价试题
- 扬州市中医院造口患者心理支持考核
- 南京市人民医院全髋关节置换术主刀资质评审
- 无锡市人民医院电极阻抗控制专项考核
- 南京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发展性照顾实施考核
- 苏州市中医院核医学科年度质量与安全评估
- 宿迁市中医院布加综合征诊疗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与数字化转型运营策略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新思想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电视广告片制作合同(专题)5篇
- 桥梁墩柱施工质量检查标准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知道网课《计算机硬件技术(上海电力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生产异常处理方法及流程
- 第9课瓶花雅事第一课时课件-浙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移民中介服务协议书
- 怀集科四考试题目及答案
- TCRES0019-2023风力发电机组叶片螺栓组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