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感知觉-2_第1页
第一节感知觉-2_第2页
第一节感知觉-2_第3页
第一节感知觉-2_第4页
第一节感知觉-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几种复杂的知觉及其机制1、深度知觉---距离知觉也称深度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认识事物的真面貌。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来自剌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1)大小:如果认为两个物品大小接近时,产生网像较大的就被知觉解释为较近。

(2)视野中的高度:在视野中远处物品通常位置较高。

(3)遮挡:视野中远物是被近物遮挡的,部分被遮挡就成为一个很好的深度线索。1

(4)线性透视:平行的铁轨向远处延伸时,会趋向于相交,因此两条直线越趋向接近,就表示距离越远。

(5)纹理变化:近处物体纹理清晰、细节分明,远处组织纹理模糊,清晰度减低。

(6)光照与阴影:日常生活中光线多自高处向下照射,因而阴影与光照的位置也成了深度知觉线索。第二、来自视觉线索本身的深度线索

眼睛在注视物体时,为了使进人眼内的光线聚焦在网膜上,调整水晶体曲度的活动称为调节。在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为了使网像同时落在两个网膜的中央,两条视线必须向注视点集中,这时操纵眼球的肌肉活动称为幅合。调节与幅合活动是自动进行的,它们引起的各种神经活动是深度知觉的重要线索。22、运动知觉

人在知觉事物时可以获得物体位移及移动速度的信息称为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飞行中的运动知觉图)33、时间知觉

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

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1)对时间的分辨:指按时间顺序把不同的活动区分开;(2)对时间的确认:如知道今天是2001年7月25日,现在是早晨7点;(3)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如知道这个约会已经进行了1小时;(4)对时间的预测:如知道3天后要参加高考。4五、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5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6(二)社会认知的过程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2、信息的整合过程(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7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A.Ladins,1957〉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吉姆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例如,第一段中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去上学,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店铺里的熟人说话,与新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第二段中说吉姆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他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打招呼等。在实验中,卢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8

第一组,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二组,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

第三组,只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组,只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9

让四组被试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某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等,则大部分被试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知觉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叫做近因效应。10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11(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心理学家戴恩等人(K.Dion,etal,1972)晕轮效应实验无魅力者中等者有魅力者受欢迎性56.3162.4265.39婚姻的美满0.370.411.70职业地位1.702.022.25做父母的能力3.914.553.54社会职业幸福5.286.346.37一般幸福8.8311.6011.60结婚的可能性1.521.832.1712情人眼里出西施13(3)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14三、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2.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3、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154、绝对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视觉30英里以外的一烛光听觉安静环境中20英尺以外的手表滴答声味觉两加仑水中的一匙白糖嗅觉弥散于6个房间中的一滴香水触觉从一厘米距离落到你脸上一个苍蝇的翅膀16------刚刚能引起感觉变化的最小刺激量(韦伯定律△I/I=K,其中,I为原刺激量、△I为差别阈限、K为常数)5、感觉的差别阈限感觉K(韦伯分数)音高0.003亮度0.017重量0.020响度0.100皮肤压觉0.140咸味0.200176.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7、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量上都成反比关系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生物学意义

一般情况,感觉的强度随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刺激的强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或低于一定的限度,感觉将不再增加和不能引起感觉。大脑皮层一定单位时间内,只接受对其生活意义大的冲动刺激,而抑制其余刺激。感受性可通过练习而提高。18感觉欺骗—弱的阈下刺激在大脑产生优势灶◐弱的阈下声音刺激-----强迫性语言(对正常语言不关心)◐弱的阈下光线刺激-----幻视◐弱的阈下触觉刺激-----衣服与皮肤(歪曲触觉)199、感觉的适应

-----相同的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的感受器,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触觉适应很易,温度觉适应显著,嗅觉非常迅速,听、痛不显著,视觉复杂。

10、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20感觉对比有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变化。例如,黑人的牙齿总是给人以特别洁白的感觉,“月明星稀”也是同时对比产生的结果。先后对比是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感受性变化。例如,吃糖之后吃苹果,会觉得苹果酸;吃了苦的中药后再喝白开水也会觉得甜;身穿沙背心、腿绑沙袋练习跑步,脱掉这些重物后会顿觉特别轻快,这些都是先后对比产生的结果。

对比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错觉。

2110.感觉的相互作用

---一种感觉,在其它感觉的影响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

感觉补偿:感觉补偿是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