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2.3_第1页
1.《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2.3_第2页
1.《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2.3_第3页
1.《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2.3_第4页
1.《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1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FORMTEXTB66FORMTEXT     DBFORMTEXT43DBFORMTEXT43/FORMTEXTXXXXX—FORMTEXT2022FORMTEXT     FORMTEXT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FORMTEXT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MixedForestofCunninghamialanceolataandPhoebebourneiFORMTEXTFORMDROPDOWNFORMTEXT(本稿完成日期:2022年12月)FORMTEXT202-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3/XXXXX—2020目  次前  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3.1混交林 13.2大苗 14立地质量要求 15林地清理与整地 25.1林地清理 25.2整地 25.3挖穴 26苗木准备 26.1杉木苗 26.2闽楠苗 27混交林营造 27.1混交比例与混交模式 27.2回土与施基肥 27.3初植密度 27.4造林时间 37.5栽植方法 38抚育管理 38.1抚育与除草 38.2抹芽与修枝 38.3间伐 39主伐 310病虫害防治 310.1茎腐病 310.2梢象鼻虫 411档案管理 4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局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永州市金洞国有林场、蓝山县荆竹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功秀、李铁华、文仕知、杨丽丽、及利、张心艺、游美、李若楚、钱越、肖青发、刘福军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杉木-闽楠混交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培育目标、立地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技术、林窗面积控制技术、人工控制更新技术、抚育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闽楠次生林人工促进更新。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LY/T1607造林作业设计规程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混交林mixedstand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大苗largeseedlings在苗圃培育时间2年或2年以上的苗木。立地质量要求杉木-闽楠混交林造林地应选在地位指数18以上的地块,且适合闽楠生长。丘陵、低山皆可,山地一般在山坡中下部或山谷,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通气透水良好的红壤、黄红壤和山地黄壤上较好,改造地要求的详细条件见表1。表1杉木-闽楠混交林造林地选择条件表项目立地条件地形与地貌丘陵、低山,海拔200m~800m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pH值:微酸性至中性质地:壤土、粘壤土紧实度:疏松至稍紧实,通气透水性良好立地类型Ⅰ(优良立地)阴坡、半阳坡下部,山谷,坡度小于15度;土层厚80cm以上,黑土层厚度25cm以上Ⅱ(适宜立地)阴坡、半阳坡中下部,山谷,坡度小于25度;土层厚60cm以上,黑土层厚度15~25cm林地清理与整地林地清理林地清理时,清除杂草、灌木,严禁炼山。在人工造林前1~2个月,砍除造林地上的全部杂草、灌木,沿林地等高线按2m一带归带,将砍倒的杂灌草堆放在带的上下两边。整地砍杂除灌后,沿清理带中间进行带状整地,带宽1m~1.2m,整地应对带内的土地进行全面翻耕和整地,翻耕深度20cm即可,表层土壤应细碎、平整。挖穴在整好的带状地上,按2m的间距挖穴,穴的规格一般不低于50cm×50cm×50cm。苗木准备苗木的质量控制按GB/T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与DB430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湖南)执行。杉木苗杉木可以采用1年苗,也可以使用2年生及其以上的大苗进行造林。闽楠苗闽楠应采用2年生及其以上的大苗进行造林。种子随采随处理。混交林营造混交比例与混交模式混交比例为7杉3闽楠或6杉4闽楠。采用行状混交,即分别按7杉3闽楠(2杉1楠2杉1楠3杉1楠)、6杉4闽楠(1杉1楠2杉1楠1杉1楠2杉1楠)进行排列。回土与施基肥先回表土15cm左右,每穴施复合肥200g~300g,与土适当混匀后,再将土全部填入,将穴填平。初植密度按初植间距2m×2m进行造林,即2500株/hm2,造林按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进行。造林时间从12月底苗木休眠期开始,至翌年春萌芽前均可造林。造林最晚不能迟于3月底。栽植方法裸根苗栽植应剪除过长根系,闽楠应剪除3/4叶片,苗木根系需打泥浆,裸根苗采用“三覆二踩一提苗”的通用造林方法。容器苗或带土球的苗造林(也要适当剪除部分枝叶,除叶量约1/3左右),要确保容器或土球不散,在栽植时免去“一提苗”的过程。“二踩”一定注意在容器基质或土球的周围轻踩,使容器基质或土球与穴中的土壤充分密接。培土高度以高于苗木出圃土痕或容器苗原基质表面3cm~5cm为宜。大规格的苗木造林要根据情况采用3~4根木桩做为支架扶干防风倒。抚育管理抚育与除草造林后第1~7a,每年抚育2次,分别于5月、9月各抚育1次,5月以劈除杂灌木为主,9月以全面锄草结合扩穴培土,培土高度为5~7cm。抹芽与修枝造林后的第1~7a于生长季节经常对闽楠进行抹芽,抹除强势侧枝顶芽、次顶梢及剪除病虫枝。冬季进行修枝,剪除闽楠基部萌芽条、树冠下部受光差的枝条和上部竞争枝及病虫枝,修枝高度控制在树高的1/2以内。对被病、虫、机械损伤等破坏主干的2~4a生植株,宜截干促萌重新定干培养。间伐在造林后的第9年进行第1次间伐,保留密度为1750株/hm2(其中杉木1050~1225株/hm2、闽楠700~525株/hm2)、15年进行第2次间伐,保留密度为1300株/hm2(其中杉木790~850株/hm2、闽楠510~450株/hm2)、21年进行第3次间伐,保留密度为1040株/hm2(其中杉木590株/hm2、闽楠450株/hm2)和28年进行第4次间伐,保留密度为900株/hm2(其中杉木450株/hm2、闽楠450株/hm2),留下的林木全部作为大径材进行培育。主伐在35~40年,通过择伐全部主伐杉木,留下闽楠继续培育,一般在60~80年对闽楠进行主伐。病虫害防治杉木与闽楠病虫害不多,不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如下。茎腐病闽楠优势发生茎腐病。发病严重时,导致幼苗茎基部变黑腐烂,病株下部叶片发黄叶缘变褐色,随即枯萎,此病病源为土壤习居性菌,圃地积水、土壤过湿或连续高温,植株生长不良,容易发病,土壤瘠薄,有机质少,也易感病。防治方法:对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播种更新的林窗内的当年生幼苗,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5克喷粉。梢象鼻虫以幼虫钻蛀嫩梢危害,使被害梢枯死,对高生长及干形发育有较大影响。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3月闽楠抽梢时,成虫产卵于新梢中,卵孵化后,幼虫在当年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