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控制策略,生态环境论文_第1页
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控制策略,生态环境论文_第2页
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控制策略,生态环境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控制策略,生态环境论文内容摘要:草原生态系统是西部地区分布最广也最易遭到毁坏的生态系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要对中国西部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建设,人们需要明确草原的作用,探明草原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现存问题及其诱因,进而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坚持恢复植被和保持水土,阻止土地进一步沙漠化。同时,要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将生态保卫与可持续经济发展并重,促进中国西部的整体发展。本文关键词语: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控制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草原系统和各种资源系统的应用效率,支撑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草原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卫的核心对象之一,同时也是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屏障。加强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卫,既能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又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总方向相契合。1草原生态系统现在状况草原生态系统是以各种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共同构成的复合型生态系统,草原属于一种非常有开发前景的可再生资源。它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还有利于维护陆地生态环境,拥有调节气候、滋养水源、减缓地表冲刷、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条件、净化大气、绿化环境等众多作用。但是,草原生态系统当前存在很多问题,人们采用粗放式的草原开发利用形式,过于重视短期利益,造成自然环境恶化。面对草原生态系统正在逐步退化这一事实,人们必须果断采取措施,保卫草原生态环境[1,2]。2西部地区草原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地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保卫生态环境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基本目的。西部地区的草原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大河起源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尔班通古特沙漠等大型沙漠的周围,因而成为一道天然的陆地生态屏障,不仅极大地保卫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改善我们国家整体生态环境。各地生态环境相互关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我们国家东部地区环境变差,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人们要改善西部自然条件,优化西部草原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卫的有机统一。西部地区的草原生态保卫与建设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我们国家边境的稳定。我们国家很多少数民族生活在西部草原牧区,依靠草原资源来维持生活和发展经济,畜牧业成为其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牛羊肉、奶制品、羊毛和羊绒产自西部地区。近年来,我们国家西部草原牧区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60%。畜牧业已经逐步成为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拥有宏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加强对西部地区草原保卫与建设,能够有效改善畜牧业发展条件,加快农业构造调整进程,使农牧民的收入有所增长,更快脱贫,尽早实现各民族共同富有的目的[3,4]。3西部草原生态环境的现存问题3.1草原荒漠化严重当前,西部地区草原草场退化、荒漠化和盐碱化现象非常严重。当下,大量草原开场退化,退化程度轻重不等。除此之外,老鼠泛滥导致草原生态恶化,出现大量寸草不生的鼠荒地。当前,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带和河谷草地普遍呈现退化态势。调查显示,受人们过度利用影响,西部牧区三化(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草原面积持续增加,大约占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轻度退化的草地生产力较以往明显下降;中度退化草地培育优势种的能力下降,培养出少部分不可食的牧草甚至是毒草;重度退化草地培育的草种大多数为不可食用草和毒害草。草地植被覆盖率大幅降低,地表裸露面积越来越大,因而极易遭到大风或水流的侵蚀[5,6]。我们国家草原荒漠化面积约为40万km2,面临沙漠化威胁的草原约30万km2。当前,很多地区草地出现沙漠化,造成草地被严重毁坏。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我们国家草原荒漠界限已经向东推移80km,表示清楚很多草原出现沙漠化问题。因草场退化或沙化,部分牧民难以维系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打工。3.2草原面积变小西部地区人工草地建设速度和对现有草场的改进速度远远赶不上草场退化速度。现如今,人们已经加大对缺水草地和无人区草地的开发和研究力度,局部地区可利用草原面积会有所增加,但草原资源总体呈减少趋势。西部地区每年约增加1.3万km2的草原,而退化或沙漠化的草原面积高达2万km2,远超增加的草地面积。20世纪60年代以来,内蒙古和新疆两地的草原面积已经减少将近20万hm2。近二十年来,甘肃省甘南州的天然草原面积缩减了13%,消失的草原有一小部分用于开垦农田和建设城市,大部分由于严重的退化、沙漠化和盐碱化而成为废弃的裸地,失去利用价值,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7,8]。3.3草原植被盖度降低,质量下降西部草原的原生植被逐年退化,植被稳定性降低,覆盖率下降,物种数量下降,很多物种失去栖息地,造成物种丰富度指数下降。盲目开发和利用草原,导致优质草场被毁坏,影响物种的多样性,严重毁坏西部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由于三化问题,甘南草原植物群落构造发生明显变化,优良牧草比例大幅下降,劣质牧草和毒害草的比例却明显上升。据测定,甘南亚高山草甸未遭到毁坏时,植被覆盖率高达80%,现如今该地草场已重度退化,植被覆盖率显着降低[9,10]。3.4水资源日渐干涸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草原逐步丧失水源内涵修养能力,使得河流流量下降,很多小溪、湖泊干涸。同时,地表失去植被保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甘肃甘南州沼泽草甸区气候枯燥,当地河流、湖泊长期干涸,使得湿地大面积消失,而土地盐碱化也导致土地生产力进一步下降,黄河干流的补给量也因草原退化和降水量减少而有所下降。青海湖周边的流沙面积已达765km2,海北州海晏县滨湖沙化最为严重,沙丘和流沙面积高达695km2;同时,青海湖的水位也大幅度下降,而且下降速度呈逐年递增趋势。据调查,一般草地的水土流失率远低于裸地,通常仅为裸地水土流失率的千分之一左右,因而草地本来具有较高的水源内涵修养能力。但是,受草地遭严重毁坏影响,很多草原的水源内涵修养能力大幅度降低,导致水土流失愈发频繁[11,12]。4保卫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4.1实行草地承包责任制要想落实草地承包责任制,首先必须明确草原牧民的草地使用权。国家应当将可用草地长期承包给牧民,确立草地有偿使用制度,使牧民树立责任感和责任感,合理利用草原,做到开发与保卫并重,防止过度放牧,调动牧民保卫草原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相关管理部门要确定载畜量、出栏率和使用费,同时监督牧民严格根据相关标准来进行生产;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对畜种接种疫苗,统一组织抗灾工作,统一对牧民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因地制宜地制定草原保卫规范,并设立督察组监督牧民严格遵守。4.2以草定畜,防止过度放牧要想实现以草定畜,首先要控制放牧量,减轻草场压力,防止放牧量超过草原的承载量。放牧强度对草地退化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实行以草定畜的制度,关键在于衡量草地的多少和牧草质量,并以此为根据来确定家畜饲养量。草原相关主管部门对既定的草地载畜量进行核实,严格控制放牧数量,并对放牧过度的牧民进行处理惩罚,确保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同草地的产草量和牧草质量,人们能够制定详细的放牧标准,使得草原在不受毁坏的范围内实现充分开发和利用。4.3建设人工草地当下,人们能够建设人工草地,地形要相对平坦,土壤内部条件要符合整体发展需求,以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和牧草质量。建设人工草地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牧草,人们要根据草种的耐寒能力、产草量、生长周期和质量等指标对不同的牧草品种进行综合测评。同时,要对牧草种子进行适宜的技术处理,保障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提高种子的成活率。最后,还要注意利用人工草地的方式、次数和时长。结束语改善生态环境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提高草原承载能力的主要方式。人们要摒弃以毁坏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形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西部地区既要保证经济发展,又要保卫生态环境。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草原农业生态系统,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加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有的目的。以下为参考文献[1]张苏琼,阎万贵.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J].草业学报,2006,(5):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