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专题研究报告1
中国电信:基础通信中军,云网融合先驱基础通信中军,云网融合先驱:从中国联通收购
CDMA业务后,中国电信从
2008
年
开始提供移动服务。此后,中国电信将移动服务和固网、IPTV服务捆绑,扩大了移动
用户群。截至
2021
年
7
月底,其移动和固网用户市场份额分别为
22.5%和
34.1%,都
位列三大运营商中第二的位置。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机遇,全面实施“云改数转”
战略,立足于自身在数据中心和宽带领域的优势,持续加大云计算和
IDC业务的投入力
度,三家运营商中产业互联网业务体量最大。发布股权激励,回
A发行引入战投改善治理:公司
2002
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完成回
A发行后,公司控股股东电信集团仍持有公司
62.82%的股权,股权结构集中,国资委为
公司实际控制人。2021
年
2
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建议向最多共约
8300
名核心骨干人
员授予最多约
24.12
亿股股票增值权。2021
年
8
月,公司完成回
A发行,发行
104
亿
股,募资
471
亿元,并引入华为、B站、安恒信息、深信服等战投,进一步改善治理。21H1
营收及业绩表现亮眼,大幅上调全年指引:2020
年
A股中国电信1实现营收
3899
亿元,同比增长
4.8%,实现归母净利润
208.5
亿元,同比增长
1.6%,业绩端增速较慢
主要由于公司年内计提减值近
51
亿元。在行业格局持续改善,政企数字化转型加速落
地的背景下,21H1
实现营收
2175
亿元,同比增长
13%;归母净利润
177
亿元,同比
增长
27%;剔除资产出售的调整净利润
163
亿元,同比增长
17%。2021
年中报推介材
料中,公司大幅上调了年初制定的经营收入、产业数字化收入、净利润、利润派息率等
指标的全年指引。传统业务趋于稳定,产业互联网新动能蓄势待发:结构上来看,2014-2019
年公司营收
主要由移动数据业务驱动增长。由于来自中国移动的竞争压力加剧,公司固网宽带接入
及固话业务占比有所下滑,但高附加值的智慧家庭收入占比提升,整体结构向好。2018
年之后公司信息及应用服务(主要包含产业数字化类业务)加速发展,成为新动能。进
一步拆分
2020
年产业数字化业务,其中
IDC业务占
33%,数字化平台业务占
25%,
行业云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至
13%,专线业务占
24%。移动业务发展迅猛,智慧业务促价值提升移动业务:行业价值回归,公司份额持续提升
。韩国
5G用户
DOU远高于
4G,国内流量增长空间可观:2019
年
4
月商用
5G以来,
韩国无线用户
DOU增长明显提速。2020
年受疫情影响,韩国移动通信使用减少,相应
地
DOU增长有所放缓,从月份数据上来看,涨跌互现。对比之下,2021
年前
6
个月来
看,韩国
5G用户
DOU均值超过
25GB/户/月,且整体来看韩国
5G用户平均的流量弹
性是
4G用户的
2.8
倍。我们预计伴随
5G应用爆发及用户渗透率的提升,国内
DOU仍
有显著上升空间。电信移动用户份额持续增长,5G用户渗透率领先:中国电信是
4G时代以来国内移动
业务增长最快的运营商,公司借助家宽+移动的融合套餐持续拓展移动用户,国内移动
用户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由
2016
年
1
月的
15.5%扩大至
2021
年
7
月的
22.5%,移
动用户总数达到
3.65
亿户;此外,开启携号转网以来
2020
年中国电信成为唯一一家净
携入的运营商。自
2019
年取得
5G牌照之后,公司大力投入
5G用户规模发展。截至
2021
年
7
月,中国电信
5G移动套餐用户数为
1.38
亿户,5G用户渗透率为
37.9%。2019
年行业取消市场份额考核,2020
年以来伴随行业竞争趋缓,行业低价套餐取消,
通信服务价值回归。且公司披露
4G用户迁移至
5G后
ARPU值提升了
10%,5G套餐
用户渗透率的提升或进一步驱动移动业务
ARPU提升。21H1公司移动
ARPU实现
2.9%
的同比增长,移动业务收入达
979
亿元,同比增长
8.2%,重返增长通道。进一步拆分来看,流量业务
ARPU重返高增长通道,非流量业务降价空间有限:我们将
公司的移动业务收入拆分为手机上网收入(即流量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包含语音及
短信等收入)。依据手机接入流量和用户数,2020
年以来
DOU同比增速基本稳定在
30%-40%的区间,而流量资费的下滑明显放缓,流量业务
ARPU或于
2021
年重返高
增长通道。此外依据收入和用户数我们测算得非流量业务
ARPU降幅逐步收窄,未来降
价空间或有限。因此未来几年移动业务
ARPU持续回升是可以预见到的。为什么我们看好未来几年中国电信
ARPU持续反转?:截至
2021H1
中国电信移动用
户同比增长
5.5%,DOU同比增速约在
37%,我们保守假设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
移动用户数同比增速
4%/2%/1%;移动业务
DOU同比增速
37%/36%/35%,维持在
30%-40%的区间;手机流量资费同比降幅在
22%/21%/20%,延续降幅收窄;非流量业
务
ARPU同比降幅在
6.0%/5.5%/5.0%,延续降幅收窄,可以推算得到
2021
年/2022
年
/2023
年整体移动业务
ARPU同比增速将达到
3.2%/4.1%/5.0%,呈现持续强劲增长。固网业务:固网千兆已来,智慧业务促价值提升政策驱动固网迈入千兆时代,智慧家庭空间广阔:伴随“双
G双提”行动、“双千兆”
计划等重大政策的提出,国内固网宽带加速迈入千兆时代。截至
2021H1,千兆以上接
入用户数达
1423
万户,占比达
2.8%,在本年净增的固网宽带用户数中占比达
30%。
据华为全球产业联盟白皮书预测,到
2025
年,千兆家庭宽带的普及率将达到
30%。伴
随
AIoT在室内普及加速,家宽业务将从“单体智慧”向“全屋智慧”演进,据
Ovum预测,
2020年国内智慧家庭市场规模达183亿美元,2025年或达537亿美元,CAGR达24%,
未来五年中国智慧家庭用户将增至
5
亿户,公司智慧家庭业务有望持续受益。固网用户份额小幅萎缩,用户数保持稳健增长:作为此前中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中国
电信在固网宽带覆盖范围以及网速和稳定性方面均具有优势。虽然中国移动利用其庞大
的移动用户基数积极扩张其固网用户规模,并从
2018
年开始超越中国电信成为最大的
固网运营商,但中国电信在过去的
5
年中仍保持固网用户数量的稳健增长。截至
2021
年
7
月底,中国电信的固网宽带用户数达到
1.65
亿,国内用户数市场份额为
34.1%。大力发展智慧家庭业务增强客户粘性,带动业务价值提升:由于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叠
加中国移动在固网市场上通过激进的补贴政策压低价格,2019
年之前,公司固网业务
ARPU呈现下滑。但
2020
年以来,伴随行业从竞争走向竞合,公司固网业务
ARPU值
降幅明显收窄。为了发展服务生态系统和巩固客户黏性,2019
年
5
月率先发布智慧家
庭产品和能力体系,2020
年公司的智能家庭平台连接设备数同比增长
61.5%,智慧家
庭业务收入达到
111
亿元,同比增长
37.5%,驱动固网业务综合
ARPU值提升,2020
年固网业务综合
ARPU值升至
44.4
元,较
2019
年提升
4.2%。产业数字化进行时,高投入奠定领军地位5G驱动产业数字化呈现规模化应用:
目前中国已培育工业互联
网平台超过
100
个,重点平台的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突破
69
万台,5G等数字技术与
制造、港口、电力、矿山等场景的融合应用已取得良好实践效果,涌现出机器视觉检测、
精准远程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智能理货物流、无人巡检安防等一系列应用成果,呈现
规模化应用的趋势。2020
年中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
31.7
万亿元,占
GDP比重为
31.2%,
同比增长
10.3%,占数字经济比重由
2015
年的
74.3%提升至
2020
年的
80.9%。
产业数字化行业集中度较低,运营商优势特征鲜明:由于产业数字化仍在快速推广阶段,
且产业体系涉及软硬件、感知和传输、平台、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
包括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商、互联网公司和垂直行业企业,集中度较低,电信运营商
主要优势聚焦在全网资源、下沉运维能力和客户资源禀赋。公司
Capex投入向产业数字化方向倾斜: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包括
IDC、行业云、组
网专线、物联网,数字化平台、系统集成服务以及其他信息化服务。21H1
公司产业数
字化收入达到
501
亿元,同比增长
16.8%,全年目标同比增速超
20%。从资本开支结
构看出,2021
年公司将加大产业数字化资本投入,占资本开支比例从
2020
年的
15.6%
提升至
2021
年的
25.3%,金额上增长至
220
亿元,同比增长
66.4%。云计算:政策驱动云化提速,云网融合助力领跑政策红利驱动云建设提速,IaaS依旧是主要市场:国内政企上云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疫
情防控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政务云建设进程提速;同时也受益于企业降本提
效的客观需求,国内企业上云不断提速。据信通院数据,2020
年中国公有云市场呈现
爆发式增长,规模达
1277
亿元,同比增长
85.2%,其中
IaaS、PaaS和
SaaS市场分
别增长
97.8%、145.3%和
43.1%;私有云市场规模达
814
亿元,同比增长
26.1%。据
赛迪顾问数据,2020
年国内政务云市场规模达到
653.6
亿元,同比增长
42.3%,其中
IaaS、PaaS和
SaaS分别占比
79.7%、2.7%和
17.6%。垂直行业加速上云,云网融合场景或增加:从发展趋势来看,2020
年垂直行业对云原
生的接受度显著提升,金融、制造、服务业、政务、电信等行业的应用占比都有所攀升,
用户生产环境中中小集群规模(100
节点内)同比下降明显,百节点以上规模占比全线
上升,规模化应用持续。企业上云扩大云网融合需求,2020
年超过半数的企业对本地
数据中心与云资源池间的互联(混合云)需求强烈。公司入局云计算较早,资源池建设完备,提升产品自主产权比例:一直以来中国电信立
足于自身在数据中心和宽带领域的优势,云计算布局早,目前在全国
31
省已建设超过
110
个天翼云资源池。早在
2009
年电信就成立了“翼云计划”项目组,着手研究云计
算的技术和运营问题。2011
年
8
月,正式发布天翼云的战略规划。2012
年
3
月,成立
云计算公司,主要运营云主机、云网络、云存储、云数据库以及云应用等产品。2013
年,
开始规模提供云计算服务,正式发布“天翼云”品牌,华为是核心合作伙伴,为电信提
供技术支撑。2015
年
8
月,中国电信提出“云网融合,安全可信”的“超级混合云”概
念。2018
年,天翼云完成“2﹢31﹢X”一省一池的资源整体布局。近年来电信在
PaaS和
SaaS层逐步增加自主产权的产品,2018
年推出自主产权的云化
PaaS平台应用于
福建
IT互联网化试点和天翼物联网使能平台,2020
年发布天翼云会议
2.0
产品。云计算实力国内领先,受益于政务云浪潮:2018
年,中国电信提出构建“三朵云”网络架
构,将“上云”作为自己业务的一个重点,打造了云翼、云道、云眼、云桥四个集中的上
云基础平台,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据信通院数据,2020
年天翼云在中国公有云
IaaS市场位列第二,份额为
13.3%,政务云的公有云市场份额行业第一。2021H1,得益于
政务云市场的全面爆发,中国电信云业务收入
140
亿元,同比增长
109%,规模超过
2020
年全年体量。IDC:行业高景气延续,公司维持体量第一IDC行业长期高景气趋势不改。从市场规模来看,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
年全
球
IDC市场规模达到
6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2019
年国内的
IDC市场规模约
104.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6%,预计到
2024
年国内的
IDC市场规模将达到
272.41
亿美元,维持高增长态势。高激增流量趋势决定需求端高景气。从需求端来看,5G时代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
联网等新型应用的发展及云计算驱动的流量爆发仍是未来行业发展核心,另外随着新应
用普及,以字节、快手、美团、拼多多为主的内容服务提供商强势崛起,且大量需求集
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业绩有望持续爆发。公司为国内第一大
IDC厂商,客户及带宽资源优势显著:中国电信
IDC业务体量国内
位列第
1,截至
2021H1
拥有
700
数据中心,43
万机架,上架率
70%。2021H1
实现
IDC业务收入
161
亿元,同比增长
10.5%;2021
年公司计划保持
IDC的高投入,计划
新增
5.2
万机架(其中
2.2
万自建),机架体量超过移动和联通。相较其他第三方
IDC玩家,中国电信作为运营商,具备强大的互联网接入能力、不断丰富的产品组合、安全
可靠的服务保证以及强大的客户资源。控费降本逐见成效,共建共享红利延续格局改善带动营销削减,电信控费降本逐见成效:我们选取港股电信的数据做分析,考
虑到港股运营商财报将营业成本和费用融合再按大类拆分,或更能反映整体成本费用端
变化情况。从
2016-2018
年,港股中国电信剔除终端销售成本的经营费用
CAGR达到
6.3%,而
2018-2020
年
CAGR降至
3.7%;拆分来看,折旧及摊销/网络运营及支撑/人
工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SG&A)2016-2020
年
CAGR分别为
7.4%/6.1%/4.9%/-0.6%,
其中销售及管理费用(SG&A)在
19
年以来持续减少,或主要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改善
下,营销费用开支持续下降。横向对比,对比三大运营
2016-2018
年和
2018-2020
年
2
个时间段的经营费用增速,中国电信费用增速下降最多,控费降本逐见成效。共建共享由
5G延伸至
4G,开支节省红利延续:2019
年
9
月,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签
订了
5G共建共享的合作协议。5G之外,电信和联通在
4G领域也推进县城、乡镇农村
覆盖互补、低业务量站址合并。截至
2021H1,双方已累计开通
5G共享基站
46
万站,
累计节省投资超
860
亿元,节省电费塔租和运维成本每年或达
80
亿元,累计共享
4G基站
46
万站,累计节省投资超
240
亿元。4G&5G基站共建共享合计累计节省开支超
1100
亿元。2
重申运营商行业政策、经营、估值三大拐点2019
年政策拐点:存量博弈终结,竞争迈向竞合瓶颈:人口红利逐步见顶,流量红利快速消化
。传统
C端业务人口红利逐步见顶:从用户数增量来看,自
2019
年以来,三大运营商的
两大传统业务(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新增用户数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根据世界银
行的数据,截至
2019
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
120.4
部/百人,宽带用户渗
透率已达到
31.34
户/百人,接近主流发达国家水平,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已不大。2015
年以来“市场份额考核”促成运营商行业红海竞争:自
2015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明
确促进提速降费的五大具体举措以来,2017
年取消语音漫游、2018
年取消流量漫游费
对行业影响深远,电信服务从价格上已经不区分本地和全国之分,公众和企业选择电信
服务时,价格成为主要考量。省公司普遍面临
KPI增长考核,尤其用户份额指标,发展跨省用户是最有效方式,三大运营商的
31
个省公司,从经营实体市场竞争看,其实已
经成为
93
家运营商,低价套餐频现,运营商行业格局演变为
93
家公司的充分竞争。近
3
年流量红利基本被资费下滑充分消化:2019
年移动流量平均资费降至
5
元/GB,
约为
2017
年的
1/4.46,基本抵消流量增长的红利。固定宽带方面,2019
年的平均资费
已降至
2014
年的十分之一。近
3
年来三家运营商移动及固网业务
ARPU持续下滑。转折:行业恢复理性,通信服务价值回归运营商取消“不限量”套餐,行业恢复理性,通信服务价值回归。2019
年
3-6
月,中央
巡视组提出整改要求。2019
年
8
月,三大运营商披露中报营收史上首次同时下滑。2019
年
9
月,行业竞争环境迎来诸多重大变革:1)三大运营商陆续取消“不限量”套餐;2)
取消市场份额考核;3)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宣布开展
5G共建共享合作。2018-2021
年
“提速降费”政策力度呈现由紧至松,2020
年起政府工作报告不再强调移动流量降费,行
业恢复理性竞争,通信服务价值回归。2020
年经营拐点:基本面持续反转,新动能蓄势待发反转:营收及
ARPU拐点已现,经营持续改善2020
年
ARPU拐点已现,21H1
改善逻辑加速兑现:在竞争缓和的背景下,三大运营
商低价套餐相继取消,带动移动和固网
ARPU持续改善。此外,从单客户价值来看,中
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5G移动用户
ARPU较迁移前分别提升
5.9%、10%,5G渗透率改善也进一步驱动运营商
ARPU提升。21H1
移动/电信/联通的移动业务
ARPU分别同比增
长
3.8%/2.9%/8.6%,呈现加速改善态势,我们以月度的电信业务收入减去新兴业务收
入,再除以移动+固网用户的总和来测算
ARPU,测算传统电信业务
ARPU于
2020
年
5
月开始重返增长区间,2021
年增长呈现进一步提速。三大运营商成本费用端持续改善:2019H2
以来伴随行业竞争趋缓,中国移动、中国电
信和中国联通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从季度趋势来看,2019Q3
以来中国联通销售费用
率呈现反季节性的下滑。我们认为伴随行业从竞争全面转向竞合,三大运营商将继续压
缩包括佣金,代理费,终端补贴等营销支出,销售费用率有望持续改善。5G投资回报周期或拉长,国内运营商年均资本开支压力缓解:从移动网络的投资节奏
来看,过去为了实现追赶,国内三大运营商从
3G发牌到
5G发牌,仅仅用了十年时
间,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走完这一过程则用了近
20
年的时间(以
Verizon为例大约是
17
年)。从全球目前
5G网络铺设和商用的进度来看,国内运营商从
3G到
5G时期已实现
从落后到赶超,背后的成本是运营商作为网络投资的主体压缩了
3G和
4G网络的投资
回报期,我们预计
5G投资回报周期有望拉长,运营商年均资本开支压力有望缓解。突破:产业互联网或为新动能5G时代运营商迎来业务新模式:我们认为
5G时代运营商业务重心或转向政企市场,
发展产业互联网业务,产业互联网指的是企业借力
5G、云计算、AI、大数据、物联网等
新兴数字技术,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政企市场离散性和个性化程度高,运营
商形成“网络+云/IDC+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通过各个环节业务之间的高协同性,构
筑竞争壁垒,深度参与企业上云价值链,有望成为运营商新的增长动能。产业互联网业务增速更快,占比持续提升:考虑到各家运营商对产业互联网的定义有所
不同,我们将通信服务中刨去移动通信,固网语音,固网宽带这三项传统业务之外的收
入归为“产业互联网”业务。2021H1
大运营商“产业互联网”合计实现收入
1611
亿元,
同比增长
27.7%,同期传统业务同比增长
9.6%。2021H1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
动“产业互联网”收入占营收比例分别达到
30.8%、24.4%和
12.1%,相较
2020
年提升
4.3pct、2.1pc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流行业面试指南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法院系统书记员招聘面试模拟题及备考建议
- 2025年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专业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3年度重庆移通学院单招《物理》综合提升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财务会计经理专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儿科处方审核要点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2月抚州市直遴选面试真题带答案详解
- 2026年中考语文现代诗歌专项复习强化训练(含答案解析)
- 2023年度上海建桥学院单招《英语》考前冲刺试卷(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2024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安全》试题及参考答案
- 07J912-1变配电所建筑构造
- 地铁车站的类型课件讲解
- 石膏深加工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年产2万吨α石膏粉及20万吨高性能β石膏粉生产线项目)
- 板底加钢梁加固方案
- 全球及中国通用闪存存储(UFS)市场、份额、市场规模、趋势、行业分析报告2024-2030年
- 年产 2.5 万吨橡胶促进剂 CBS、1.7 万吨橡胶促进剂 TBBS 及 1.5 万吨橡胶促进剂 M 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
-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钳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及其答案
- 预约登记表格模板
- 船舶公司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 癌痛三阶梯治疗及阿片类镇痛药的合理使用
- 特斯拉更换电池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