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_第1页
《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区县:武清区学校:雍阳中学学科:音乐姓名:李红杰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抓住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驻守在人文学科的音乐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一)、保护学生好奇心,凝聚个人创新特质。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追问和了解,能够促使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学生探究音乐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让其创新特性有显示的可能。(二)、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具备全身心投入不断创新的个性特质。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和不断创新。其实老师能做的、该做的就是为其提供时空环境。(三)、倡导学生富有挑战性,表现个性特质。倡导更多的学生富有挑战性,表现个性特质。(四)、适度鼓励冒险性,磨练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过程的实践与参与中不断磨练其创造性,成就其创造性。在音乐教学中因地制宜、因生制宜才能成就音乐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首的观念;才能培养出勇敢、有信心、独立性强、敢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的学生;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充满辉煌。雨果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就让我们将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在音乐教学过程的始终。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人们常把国外的教育归于“散养”,而国内的教育属于“笼养”。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和医学奖的得主近一半是美国人;经济学奖的2/3是美国人。难道美国教育是培养天才的教育吗?笔者认为西方的教学注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我们往往陷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所有学生统一思想,只有一个衡量标准,这样肯定会忽略学生个性的差异,以至于放弃了创新精神的培养。此番想法并非“厚此薄彼”,而是想到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驻守在人文学科的音乐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体现在创新个性上,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独立性强、有好奇心、有想象力、有挑战性、敢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等。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也身体力行着很多尝试,笔者也感触良多。一、保护学生好奇心,凝聚个人创新特质。好奇心是对事物特别是新鲜、独特的事物充满好奇,有兴趣,喜欢追问和了解。在音乐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其追问和了解,能够促使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学生探究音乐文化内涵,这样才能让其创新特性有显示的可能。在教学中准确及时的把握学生好奇心的动向是能否保护其好奇心的关键。我曾经听过一节常态音乐课,本来老师是要讲《长江两岸》一颗,结果在课前的几句导语中则透露出对某种音乐的不喜欢,甚至是厌恶,导致某些学生的好奇心被泯灭,很多学生因为老师的偏好而失去了学习外国音乐文化的机会。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本来该学习《非洲的灵感》一课,课前我听了听,乱糟糟的效果实在是心烦,所以还是共同来学习我们本民族的音乐《长江两岸》------我想:如果老师能够从hipo入手,跟学生讲,你们最爱听的带有此风格的流行歌曲就是起源于非洲音乐,我想学生的心里是非常好奇的,如果节选一首周杰伦的《牛仔很忙》,他会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说唱与非洲音乐文化在哪里有联系,他会始终敏感、尖锐、富有兴趣和兴致的投入音乐学习中,从而凝聚更多的新奇感,形成个性创新特质。二、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具备全身心投入不断创新的个性特质。想象力指的是一个人的思维空间和人格空间博大,善于把相距遥远的事物联系起来并善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意见。我记得有这样一课我请学生分组表现回声,可以利用任何形式。这下学生可沸腾了,一会说:老师,借我们扫帚用用行吗?一会又来一个:老师,您有废纸吗?给我们来点儿?再过会儿墩布也被拿走了----我心里琢磨这些学生要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呀?5分钟后我就明白了。一组上来先声夺人每人都说:“嗨!大山你好,我来了!”不过力度是一个比一个弱;二组则只有两个人作为代表来表现,一个在前面拿着扫帚,另一个则用墩布接在扫帚后面左右摇摆,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老师认为学生在捣乱,而我心里暗暗叫绝,学生想到用造型来表现声音的弥散;三组只派一个代表,跟我说:“老师我用钢琴来表现”。只听得琴声犹如瀑布袭来,继而波浪滔天,转而水流湍急,进而缓缓潺潺,赢得了全班的热烈掌声;最后一组我以为技穷了吧,谁能想到他们竟然站了4排,每排的人数是递减的,然后手里拿着被撕成丝带一样的废纸,此时我就不能不叫好了。课后真后悔没把打击乐器准备好,要是有的话,不知道学生会怎么别出心裁的表现回声呢!难怪门德尔松说:“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的多。”这节课中学生抓住了音乐要素中的力度和速度,用墩布和扫帚来表现回声,他们的想象力不可谓不新,而同学们的赞许也充分证明了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和不同意见。这样怎能不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和不断创新。其实老师能做的、该做的就是为其提供时空环境。三、倡导学生富有挑战性,表现个性特质。敢于发表评论,尤其敢于提出不同看法是富有挑战的。在赏析《婚礼进行曲》一课中,我要求学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带给了你怎样的情绪?听必一学生说:音乐舒缓,优美,很庄重,能想象出情侣牵手走在红地毯上;这时班上很多人的表情显出他们的赞同,还有一个小男孩的眼神表现出不满,我直接叫他说说感受。他说:我可听不出像是婚礼的场合,跟葬礼似的,音乐一点都不喜气,太沉闷。这时全班哄堂大笑起来,我知道这是持相反意见的人所表现出的反驳。我机警的选择了挑战大多数意见。因为我认为这个男孩是敢于挑战的,善于创新的学生。所以我安排学生在聆听了《婚礼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后,对比两首乐曲的相同点:庄重,舒缓。并引申到我国的民族乐曲《喜洋洋》欢快、热烈,探究民族文化对音乐的影响。外国人认为婚礼和葬礼是神圣的,庄重的,所以《婚礼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都有庄重,舒缓的特性;而我国则以为婚礼是喜气洋洋的,必须以欢快热烈的音乐方能表现出这种心情。得到这样的结论后同学们都心悦诚服了,小男孩脸上不见了桀骜不驯。这样倡导了更多的学生富有挑战性,表现个性特质。四、适度鼓励冒险性,磨练学生的创造性。处事大胆果断,敢于担风险,有胆识,尤其是敢于干大事、成就大事,不见小利小好就满足,有一股勇往直前不达理想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在音乐教学中这种性质尤其表现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某国家的一节音乐课上音乐教师要教一个舞蹈,舞蹈共有四个动作:向左移三步;向右移三步;右手脱帽、弯腰行礼;将礼貌扔向空中并捡回。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左手摘帽,有的右手执帽;有先向左移动;也有先向右移动的;有的弯腰,有的正起身,于是胳膊碰胳膊,屁股撞头,那场面可以用混乱不堪来形容。放在中国,老师肯定就声嘶力竭的喊了:你怎么是先右移?你怎么是先扔帽子?----在责备声中,做第二遍时学生肯定是连动都不敢动了。而隔着国情和民风,孩子们满脸汗水和喜悦,老师自信并微笑。如果我们能够向国外的教师学习,允许学生个性的表现,支持他大胆的设想,我们中国孩子的创造性不也就与日俱增了吗?高尔基说:“在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的积累去补充。”所以我在执教《天山之春》一课中,设置了很多学生参与,感受、体验音乐情绪、风格的活动,准备了很多学生能够使用的新疆打击乐器,利用乐器掌握节奏特点,学生在拿着手鼓表现空拍的时候笑得阳光灿烂;学跳新疆舞中,动肩、动脖学生憨态百出,有的学生还能自己创编简单动作,我不是见好就收,而是让他教会大家,并且歌、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