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1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2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3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4页
兰亭集序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课文对译素材档案佳作欣赏专题四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第17课兰亭集序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1◎第16课《逍遥游(节选)》◎第17课《兰亭集序》◎第18课《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我为什么而活着》◎第16课《逍遥游(节选)》2兰亭集序复习课件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山水人生1.初次见你是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绝美之景,绝美之词,绝美之字,山阴的山水收获了你一生最大的馈赠,成就了你“书圣”的美名。流觞曲水,诗酒做伴,愉快而有意韵。然而你偏要去思考人生的痛,偏要在这山水中留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千古独语。他们说,你是跳出山水望人世山水人生5的悲观者。我却说,这恰恰是你融入山水话人生的旷达。你没有仿效阮籍的放声嚎哭,没有选择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参透了人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哀,却仍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任历史的长河无情地冲刷!——唐静《山水寄人生》的悲观者。我却说,这恰恰是你融入山水话人生的旷达。你没有仿效62.尘世的庸俗忙碌中,我们变得虚饰矫情,生活成了出演技巧和经验的舞台,我们活得忘记了为什么活。对于我们的生命,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贴近山林大地,归于平淡和纯朴是至关重要的。月光里,山水间,云水间,是千年的变化,在月夜里,在寂静里,我找到了与灵魂的契合,找到了可以与之对话的自然风2.尘世的庸俗忙碌中,我们变得虚饰矫情,生活成了出演7景,忘记了一切烦忧,仿佛山中只有我一人,身心被放逐在空旷的山林里。这样的夜,灵魂在独立行走,唯你一人独享,淡化了生存意外的欲念,感觉了彻底置身于自然的舒畅。生命的内涵得到了充实,生命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扩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山水与人是“知己”。——高翠萍《太液澄虚月影宽》景,忘记了一切烦忧,仿佛山中只有我一人,身心被放逐在空旷的山8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世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士族名门,东晋政治家王导之侄。朝廷召他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书圣——王羲之9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二圣”。东晋文坛盛行骈文,他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文风清洗,不尚辞藻。代表作品: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请帖》《表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10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的王羲之,邀集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11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诗汇编成集,题名“兰亭集”,由王羲之将各人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还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这就是《兰亭集序》。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12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序13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14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5晤见面取取向晤见面取取向16地方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地方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17用来……一个发语词与名词的组合形容时间短暂用来……一个发语词与名词的组合形容时间短暂18襟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襟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19地方下一等编次行军途中的驻地地方下一等编次行军途中的驻地20到达情趣长高修葺到达情趣长高修葺21汲引拉开牵,拉,引申为调转引见、延请拉汲引拉开牵,拉,引申为调转引见、延请拉22一个,一块相同动词,把……看做一样一个,一块相同动词,把……看做一样23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代词,与“托”构成名词性词语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语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代词,与“托”构成名24动词,往,达到,得到代词,那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往,达到,得到代词,那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25喝酒使……流使……放纵,使……奔驰喝酒使……流使……放纵,使……奔驰26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大事把……看做平等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大事把……看做平等27把……看做一样把……看做一样28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判断)2.修禊事也(“……也”表判断)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为”判断动词,表示判断)4.其致一也(“……也”表判断)5.齐彭殇为妄作(“为”判断动词,表示判断)五、文言句式29(二)省略句1.(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略主语“众人”)2.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3.列坐(于)其次(省略“于”)4.放浪(于)形骸之外(省略“于”)(二)省略句30(三)状语后置句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作状语,应修饰动词“会”,意为“在会稽山北面的兰亭集会”)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于”与“所遇”构成的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放在动词“欣”前,意为“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三)状语后置句313.不能喻之于怀(介词“于”与“怀”构成的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放在动词“喻”前,意为“在心中明白、理解”)

4.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于”与“斯文”构成的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放在动词“有感”前,意为“对这本诗文集产生感慨”)3.不能喻之于怀(介词“于”与“怀”构成的介词结构短32兰亭集序复习课件33[内容提要]《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抒发了作者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内容提要]《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34[结构概览][结构概览]35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自然情趣的一项是 ()①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②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流觞曲水④丝竹管弦之盛⑤惠风和畅⑥品类之盛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36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①④⑤解析:③④均为人类的生活情趣,非自然情趣。答案:CA.①②③ B.②③④37兰亭集序复习课件38C.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D.兰亭集会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未过分表露,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可见文字格调淡雅,这也是作者思想性格的体现。解析:首段文字并未交代聚会的过程。答案:BC.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39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3.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作者伤感情绪的一组是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不知老之将至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⑤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40A.①②⑤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③④⑤解析:①说明生活乐趣,②说明人们的性情有别。答案:DA.①②⑤ B.②④⑤41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2C.因为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所以作者以“死生亦大矣”抒发了对死生的感慨。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解析:第二段文字以抒情、议论为主。

答案:AC.因为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所以作者4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4C.“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感受中的一份对人生的热爱与执著。D.这段文字主要写作者对死生之事发出兴尽悲来的感慨,最后阐明兰亭宴集的原因。解析:这段文字最后阐明的是作序的缘由。答案:DC.“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体现了作45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6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7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8兰亭集序复习课件49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0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1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2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4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5兰亭集序复习课件56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文章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时,侧重于写景、叙事,第二、三段侧重于抒情、议论。而又能以情一以贯之:由“乐”写到“欣”和“快”,是情;由“欣”和“快”转为“痛”和“悲”,是情。这突出了主线,作者不但将“情”字一再点明,而且用“感”“兴”再三强调。这样不仅脉络分明,重点突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诗的韵味。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57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本文虽然是书序,但作者能够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一般。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583.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而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3.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59兰亭集序复习课件60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虽然也有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感叹,但更流露着一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对生命的向往和执著的热情。王羲之指出了“一死生”、“齐彭殇”这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何尝不是另一种诗意。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虽然也有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61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诗意地生活”、“生命的价值”、“守望心灵的家园”等相关话题或立意的作文写作中。哲人的话说得好,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精神家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来展示我们生命的意义。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诗意地生活”、“生命的价62[应用片段]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莺飞草长的花季,兰亭边的小溪,荡漾着诗意的涟漪,飘荡着书法的粗犷。圣地会稽,诗文相遇,大墨诡奇,墨香飘逸,竹林葱郁,溪水汩汩,把酒临风,赋彩天地。只是俯仰之间,一切皆为陈迹,而你,在用一生的心血书写自己。从小就拿住笔管,为自己书写华丽的篇章,先是墨池,而后墨溪,在无数次的洗笔之后,狂草的墨迹终于形成。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兰亭集序》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应用片段]63北大:孝敬父母是一条底线日前,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该规定引发了很大争议。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称,“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是一条禁止性的规定,但不能被反过来解读。北大:孝敬父母是一条底线64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荐的标准,北大在此过程中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孝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一个对父母感恩的人,相对而言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也会比较容易培养出责任感,“这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我认为对此不应当存在分歧。如果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学校长推荐到北大来就读,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者应尽的责任”。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65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用数字去量化和标准化。事实上,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66[热评]北大“孝道入考”,这既是一种眼光,但也是一种尴尬,它考了学生,也考了家长和学校,更考了现有教育体制下的种种观念误区和教育弊端。[热评]北大“孝道入考”,这既是一种眼光,但也是一67珍惜生命

佚名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像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生命

68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为向上爬绞尽多少脑汁?为挣大钱煞费多少心血?其实,与其说你赚了大钱,倒不如说你为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说生命是世界上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69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许多人宁愿用它换取那些所谓的财富,却把全部生命耗费在名声、权力或金钱的积蓄上。他们临终时却如此悔叹:“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最宝贵的财富,是由于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唯有生命只是一70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走向死亡,就开始与死亡做一生的搏斗。所以活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命能够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着怎样的韧性,其实我们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们更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试失败、晋升受挫、邻居失和、家庭矛盾、恋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许多鸡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乱而导致生命危机:活着,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远活着,生命从它诞生的那一71自杀或杀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感叹说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话“船板下面是地狱”。只是一板之隔,生死两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心中存着“现在是生命最后的一刻”,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也不会惊慌失措。自杀或杀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总结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后都感叹72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实地活着,且活得尽可能地精彩。珍惜生命的人为数不多。每一次风雨之后,让心灵感受生命拔节的人更为寥寥无几。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便负有严肃的生命使命,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实地活着,且活得尽可能地精彩。珍惜73生命是宝贵的,谁开得起玩笑?生命又是残忍的。想不到,多年以后,台湾女作家三毛,竟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匆匆逝去,在很风光和精力旺盛地展开着自己人生的时候遽然消失,好像是留给后人一种思索,又好像无从把握生命的重量。这是无法承受也得承受的现实。生命是宝贵的,谁开得起玩笑?生命又是残忍的。想不到,74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是的,生命是一种承诺——一种对父母、对亲友、对社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美丽的承诺。生命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目的。每个人的生命态度各有不同,我想这也未尝不可。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都是带着某种使命而生于世上的极其宝贵的人。人绝不能为外界而活着,而应为自己的生命而活下去。爱因斯坦说过:“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是的,75生命一旦结束,便无法复生,一去不返了,所以生命是无价之宝,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既然如此,我们应在有生之年,善用上苍赋予的生命,为自己,也为社会作出点贡献,才不至于辜负那些为我们生命存活付出心血的人。生命一旦结束,便无法复生,一去不返了,所以生命是无价76[赏析]对于生命,很多人迷惘,很多人不解,很多人都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人为什么要面对生活如此多的烦恼?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是为自己活着,还是为了别人而活着?一串串的问题、一个个问号悬挂在脑海。而本文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其实,生命是一种承诺,“一种对父母、对亲友、对社会,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美丽的承诺”,人为了这一承诺,更要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赏析]对于生命,很多人迷惘,很多人不解,很多人都77点击下图片进入“应用体验之旅”点击下图片进入“应用体验之旅”78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应用体验之旅片段背诵资料助读整体把握文本层析课文对译素材档案佳作欣赏专题四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第17课兰亭集序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领悟学海览胜积累写作点滴79◎第16课《逍遥游(节选)》◎第17课《兰亭集序》◎第18课《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我为什么而活着》◎第16课《逍遥游(节选)》80兰亭集序复习课件81兰亭集序复习课件82山水人生1.初次见你是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绝美之景,绝美之词,绝美之字,山阴的山水收获了你一生最大的馈赠,成就了你“书圣”的美名。流觞曲水,诗酒做伴,愉快而有意韵。然而你偏要去思考人生的痛,偏要在这山水中留下“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千古独语。他们说,你是跳出山水望人世山水人生83的悲观者。我却说,这恰恰是你融入山水话人生的旷达。你没有仿效阮籍的放声嚎哭,没有选择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参透了人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哀,却仍旧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任历史的长河无情地冲刷!——唐静《山水寄人生》的悲观者。我却说,这恰恰是你融入山水话人生的旷达。你没有仿效842.尘世的庸俗忙碌中,我们变得虚饰矫情,生活成了出演技巧和经验的舞台,我们活得忘记了为什么活。对于我们的生命,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贴近山林大地,归于平淡和纯朴是至关重要的。月光里,山水间,云水间,是千年的变化,在月夜里,在寂静里,我找到了与灵魂的契合,找到了可以与之对话的自然风2.尘世的庸俗忙碌中,我们变得虚饰矫情,生活成了出演85景,忘记了一切烦忧,仿佛山中只有我一人,身心被放逐在空旷的山林里。这样的夜,灵魂在独立行走,唯你一人独享,淡化了生存意外的欲念,感觉了彻底置身于自然的舒畅。生命的内涵得到了充实,生命的外延在这里得到了扩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山水与人是“知己”。——高翠萍《太液澄虚月影宽》景,忘记了一切烦忧,仿佛山中只有我一人,身心被放逐在空旷的山86书圣——王羲之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世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士族名门,东晋政治家王导之侄。朝廷召他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书圣——王羲之87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二圣”。东晋文坛盛行骈文,他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文风清洗,不尚辞藻。代表作品: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请帖》《表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王羲之擅长书法,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88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胜。其地有湖,“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号曰兰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中原士族在山水清丽的会稽广置园田别墅。风景幽绝的兰亭,就成为当时的社会名流们集会游玩的地方。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相当于郡太守)的王羲之,邀集兰亭,是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的名89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会者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事后将诗汇编成集,题名“兰亭集”,由王羲之将各人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还作序一篇,记述其事,并抒写内心感触,这就是《兰亭集序》。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集会,作曲水流觞之饮。当时要求与90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序91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92兰亭集序复习课件93晤见面取取向晤见面取取向94地方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地方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95用来……一个发语词与名词的组合形容时间短暂用来……一个发语词与名词的组合形容时间短暂96襟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襟怀抱负这次集会的诗文97地方下一等编次行军途中的驻地地方下一等编次行军途中的驻地98到达情趣长高修葺到达情趣长高修葺99汲引拉开牵,拉,引申为调转引见、延请拉汲引拉开牵,拉,引申为调转引见、延请拉100一个,一块相同动词,把……看做一样一个,一块相同动词,把……看做一样101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代词,与“托”构成名词性词语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语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代词,与“托”构成名102动词,往,达到,得到代词,那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动词,往,达到,得到代词,那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103喝酒使……流使……放纵,使……奔驰喝酒使……流使……放纵,使……奔驰104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大事把……看做平等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和年长的人大事把……看做平等105把……看做一样把……看做一样106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判断)2.修禊事也(“……也”表判断)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为”判断动词,表示判断)4.其致一也(“……也”表判断)5.齐彭殇为妄作(“为”判断动词,表示判断)五、文言句式107(二)省略句1.(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省略主语“众人”)2.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3.列坐(于)其次(省略“于”)4.放浪(于)形骸之外(省略“于”)(二)省略句108(三)状语后置句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作状语,应修饰动词“会”,意为“在会稽山北面的兰亭集会”)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于”与“所遇”构成的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放在动词“欣”前,意为“对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三)状语后置句1093.不能喻之于怀(介词“于”与“怀”构成的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放在动词“喻”前,意为“在心中明白、理解”)

4.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于”与“斯文”构成的介词结构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放在动词“有感”前,意为“对这本诗文集产生感慨”)3.不能喻之于怀(介词“于”与“怀”构成的介词结构短110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11[内容提要]《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抒发了作者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内容提要]《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112[结构概览][结构概览]113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自然情趣的一项是 ()①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②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流觞曲水④丝竹管弦之盛⑤惠风和畅⑥品类之盛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114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⑤ D.①④⑤解析:③④均为人类的生活情趣,非自然情趣。答案:CA.①②③ B.②③④115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16C.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D.兰亭集会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未过分表露,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可见文字格调淡雅,这也是作者思想性格的体现。解析:首段文字并未交代聚会的过程。答案:BC.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117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3.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作者伤感情绪的一组是 ()①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②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③不知老之将至④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⑤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118A.①②⑤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③④⑤解析:①说明生活乐趣,②说明人们的性情有别。答案:DA.①②⑤ B.②④⑤119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0C.因为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所以作者以“死生亦大矣”抒发了对死生的感慨。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解析:第二段文字以抒情、议论为主。

答案:AC.因为当前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所以作者121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2C.“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感受中的一份对人生的热爱与执著。D.这段文字主要写作者对死生之事发出兴尽悲来的感慨,最后阐明兰亭宴集的原因。解析:这段文字最后阐明的是作序的缘由。答案:DC.“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体现了作12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4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5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6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7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8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29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30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31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32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33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34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文章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时,侧重于写景、叙事,第二、三段侧重于抒情、议论。而又能以情一以贯之:由“乐”写到“欣”和“快”,是情;由“欣”和“快”转为“痛”和“悲”,是情。这突出了主线,作者不但将“情”字一再点明,而且用“感”“兴”再三强调。这样不仅脉络分明,重点突出,而且能以情动人,具有诗的韵味。1.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135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本文虽然是书序,但作者能够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一般。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1363.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而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3.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137兰亭集序复习课件138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虽然也有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感叹,但更流露着一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对生命的向往和执著的热情。王羲之指出了“一死生”、“齐彭殇”这种虚妄的人生观,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何尝不是另一种诗意。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虽然也有人生苦短、生命易逝的139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诗意地生活”、“生命的价值”、“守望心灵的家园”等相关话题或立意的作文写作中。哲人的话说得好,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自己的精神家园。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纷繁芜杂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来展示我们生命的意义。应用角度:这则材料可用于与“诗意地生活”、“生命的价140[应用片段]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莺飞草长的花季,兰亭边的小溪,荡漾着诗意的涟漪,飘荡着书法的粗犷。圣地会稽,诗文相遇,大墨诡奇,墨香飘逸,竹林葱郁,溪水汩汩,把酒临风,赋彩天地。只是俯仰之间,一切皆为陈迹,而你,在用一生的心血书写自己。从小就拿住笔管,为自己书写华丽的篇章,先是墨池,而后墨溪,在无数次的洗笔之后,狂草的墨迹终于形成。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兰亭集序》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应用片段]141北大:孝敬父母是一条底线日前,北大公布的《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该规定引发了很大争议。昨日,北大招办负责人回应称,“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荐”是一条禁止性的规定,但不能被反过来解读。北大:孝敬父母是一条底线142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荐的标准,北大在此过程中不比较谁更孝敬父母,但孝不孝敬父母却是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的一条底线。一个对父母感恩的人,相对而言对他人、对单位、对社会,也会比较容易培养出责任感,“这是做人的起码良知,我认为对此不应当存在分歧。如果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也可以被中学校长推荐到北大来就读,我们就没有尽到教育者应尽的责任”。该负责人称,此次校长实名推荐制首次提出了学生不得被推143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不是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用数字去量化和标准化。事实上,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有时候只要看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情况就一目了然,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之所以要明确这一规定,是因为现在很多学生智商可能很高,成绩可能非常优秀,但对父母和他人充满了冷漠,认为所有人都该为他服务,北大不欢迎这样的学生”。该负责人承认,为孝敬父母制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标准很困难144[热评]北大“孝道入考”,这既是一种眼光,但也是一种尴尬,它考了学生,也考了家长和学校,更考了现有教育体制下的种种观念误区和教育弊端。[热评]北大“孝道入考”,这既是一种眼光,但也是一145珍惜生命

佚名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贺拉斯告诉我们:“每天都想像这是你最后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将越显得可欢恋。”这句话是让我们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生命

146殊不知,生命是残疾的。微观看,人生短暂,仅那么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么意外,恐怕还活不到那么久,然而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又有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