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现代史考纲知识点一.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联合反扑。内容:余粮收集制等。作用: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2、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开始实行。内容:实行粮食税等。影响: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二.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1、成就⑴在短短时间内,有9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⑵机械制造、化学、汽车、航空、冶金、石油、电力等一系列工业部门建立;⑶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2、弊端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体制:⑴在经济建设上,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⑵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评价:⑴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⑵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三.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1、凡尔赛和约(P12)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和约主要内容有:(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等。2、九国公约(P14)1922年2月,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从而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四.评价罗斯福新政。(P20)背景: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目的:救治经济危机。开始标志: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新政”。核心内容:《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历史作用:“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五.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力量,并采取种族灭绝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屠杀约600万犹太人。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六.以慕尼黑会议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P36)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予以“国际保证”。实质:《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英法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取得与德意侵略者的妥协,但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影响:《慕尼黑协定》签字后,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便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从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七.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1939年9月1941年6月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舰队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八.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宣言》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九.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最终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它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美英(3)攻克柏林战役:1945年4月底,苏军对柏林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在苏军的攻势下,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事以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而宣告结束。(识图;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十.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1、原因: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2、特点:(以外向型经济为主)①经济迅猛发展,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②新的科技革命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③对外直接投资大大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资本输出不断扩大。十一.知道欧洲联盟(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马约”→欧洲联盟欧洲共同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十二.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1、原因:①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②民主改革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③重视科技、发展教育④非军事化政策2、史实:①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②70年代以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奉行不同于美国的中东政策。90年代要求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十三.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实现改革⑴经济上: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战略”;但未收到预期效果,经济发展每况愈下。⑵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了。苏联解体(1991年)。⑴过程:①“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移到了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手中;②1991年12月,11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告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⑵影响: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即两极格局崩溃。十四.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目的: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时间:1968年起。内容:⑴经济:把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商品生产、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⑵政治:注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作用:使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国家政局也长期保持稳定。匈牙利的改革进展顺利,经济发展平稳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被称为稳健改革的“匈牙利模式”。匈牙利也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未达到预期目的十五.
以印度等国为例,简述亚洲国家实现国家独立和走上民族振兴道路的概况。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尼赫鲁是印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独立后实行五年计划等措施,印度经济有了长足进展,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印度的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十六.简述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非洲:20世纪50年代初,北非首先开展了民族独立运动。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拉美:⑴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傀儡政府取得真正的独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⑵二战后,巴拿马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不断高涨,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1999年,从美国的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的斗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颐指气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十七.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1、杜鲁门主义的形成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2.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8个国家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十八.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1、概况:⑴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⑵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⑶中国和苏东加入市场经济体系之中。⑷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到了“国际生产”时代。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影响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⑵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⑶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⑷还可能带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追赶或超越;⑸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它也必然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十九.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的特点。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以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突破为代表;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1、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立了全国性航空订票系统,形成计算机网络的雏形。现在,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2、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基因工程。1953年,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测定,开创了现代生物学的新时代。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获得成功,使人类有可能按照自身的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讲义)-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专用)
- CN120208785A 一种碳酸二乙酯热泵精馏装置及工艺
- 老年人保健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2025年高考生物专项复习原卷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专练:短文填空20篇(含答案)
- CN120198213A 基于穿透监管的自适应风险评估调整方法及系统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Unit 10 期末复习之作文书面表达范文
- 配送员礼仪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版水电费远程抄表与用户服务合同
- 2025年企业研发项目抵押借款合同
- 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1部分:蚯蚓养殖和粪污处理
- 机电安装验收证明书
- 熟识邮轮客舱房态讲解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1水到哪里去了》课件
- 项目验收签收单
- 食品公司员工培训计划书
- 万达宝软件逻辑计算笔试题
- 2023流域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编制导则
- 小班社会《我爱我的幼儿园》课件
- 腹腔镜下嵌顿疝的治疗
- 用户需求驱动产品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