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白音诺尔说明书1000_第1页
工学白音诺尔说明书1000_第2页
工学白音诺尔说明书1000_第3页
工学白音诺尔说明书1000_第4页
工学白音诺尔说明书10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总论1.1 概述1.1.1矿区自然地理及经济条件(1)矿区位置与交通条件白音诺尔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87km,有砂石路面公路相通,林东镇距赤峰市272km,为柏油公路,集(宁)通(辽)铁路经林东镇并设车站。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18°51′30″~118°54′30″,北纬44°26′00″~44°27′30″。(2)矿区自然地理矿区附近人烟稀少,距最近村庄腰而嘎查13km,矿区内山峦起伏,次生林茂密,气温变化较大,冬季寒冷,夏季较凉爽,春秋多季风,元月平均气温-14.1℃,最低气温-39.6℃,七月份平均气温22.45℃,冰冻期从10月至翌年4月,最大冻土深度2.5m,平均年降雨量337.9mm,雨季多在6—8月。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3)区域经济矿区内除砖石外,其粮食、蔬菜、日用品及设备、原材料等均需由林东及赤峰供应。1.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基础资料(1)白音诺尔铅锌矿于2002年2月28日印发的《关于开展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三期扩建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委托书》。(2)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于1998年7月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白音诺尔铅锌矿二期采选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书》。(3)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于2000年4月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白音诺尔铅锌矿二期扩建南选厂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内蒙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所提交的《白音诺尔铅锌矿南北矿带勘探地质报告》。(5)现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6)国家及地区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1.2企业现状采矿(1)矿山现状矿山始建于1979年,规模50t/d。1982年扩建Ⅳ~Ⅷ矿体,1984~1987年扩建为300t/d。1988年矿山开发南矿带Ⅲ号矿体,竖井开拓至950m中段,竖井φ4.5m,配有2号双罐笼,井深105.3m。1992年10月矿山扩建为500t/d,93年达600t/d,其中南区500t/d,北区100t/d。矿山采用分段空场法和浅孔溜矿法采矿。98年底矿山进行二期工程改扩建设计,设计规模1500t/d,采用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其中露采规模500t/d,地下开采1000t/d,露采服务年限6-7年。露天开采结束后,全部为地下开采,地下开采规模1500t/d,其中南矿带1200t/d,北矿带300t/d。设计采用竖井开拓,竖井提升系统采用罐笼——箕斗互为平衡提升的混合提升方案,该竖井承担1500t/d矿石和300t/d废石,人员材料和设备的提升任务。混合井井筒直径φ5m,井底标高584m,箕斗提升高度491m,罐笼提升高度为473m,提升容器为7m3底卸式箕斗和双层罐笼,罐笼底板面积3600×1600mm,提升机选用JKM3.25×4(I)C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电机功率800KW。(2)采矿方法设计采用分段空场法和浅孔留矿法采矿。(3)坑内运输南北矿带中段采用ZK7-6/250电机车牵引12辆1.2~6矿车,废石由ZK3-6/250电机车牵引10辆YFC0.7-6矿车组成。(4)坑内破碎由于采用底卸式箕斗提升,坑内650m阶段设破碎站,装备一台1500×8000重型板式给矿机和900×1200破碎机,破碎机最大给矿粒度500mm,破碎后的最大排料粒度为250mm。(5)坑内排水坑内排水泵房设在850m水平,选用3台150D-30×8型水泵,水泵主要工作参数为流量Q=155m3/h,扬程H=232m,功率N=180KW,正常涌水时,一台工作、一台检修、一台备用。选矿厂现状白音诺尔铅锌矿现有两座选矿厂,北选厂和南选厂,北选厂生产能力为150t/d、南选厂为二期工程扩建选厂,改造后生产能力达1500t/d。矿石破碎工艺为二段一闭路碎矿流程,磨矿工艺为一段闭路磨矿,浮选工艺为优先浮选流程。其中铅系统: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四次精选;锌系统: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四次精选。浮选系统的产品方案为铅精矿、锌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均采用先浓缩再过滤两段脱水流程。南选厂主要设备碎矿:PEF600×900颚式破碎机1台,H4800圆锥破碎机1台,2YA1548圆振动筛1台,500×750颚式破碎机一台,φ900圆锥破碎机一台。磨矿:φ2100×3000格子型球磨机2台、φ2100×3000溢流型球磨机1台、φ2700×4000溢流型球磨机1台、φ2000螺旋分级机2台、φ1200双螺分级机1台、φ350水力旋流器8台、φ1200×2400溢流型球磨机1台、φ1500×3000溢流型球磨机1台、φ150水力旋流器2台(其中一台备用)、φ250水力旋流器2台(其中一台备用)。浮选:BS—K8浮选机11台、SF-4.0浮选机18台、BS-K4浮选机18台、SF-2.8浮选机22台。脱水:φ9000高效浓缩机1台,φ9000高效化改造浓缩机1台、GW-20圆筒过滤机1台,HTG—24陶瓷过滤机1台。1.2.3供电现有电源是从距该矿选矿厂约34公里处的碧流台变电所引66kv架空线路至选厂,导线LGJ-120,作为企业主电源。矿区内原有总降压变电所一座,安装2台变压器,一台8000KVA、一台3150KVA,变比66/10.5KV。用10KV电压向矿区供电。矿区已设置一座2x700KW柴油发电机组,当正常电源发生故障时,柴油发电机主要供给井下水泵及提升机等用电。尾矿本次扩建前,矿山已进行了两期建设,尾矿库分为Ⅰ#、Ⅱ#两库址。Ⅰ#库位于选矿厂东南约1.5km处,属山谷型尾矿库。尾矿初期坝为风化料堆筑;坝顶标高988m,坝底标高967m,坝高21m,内外坝坡分别为1:2,1:2.5,坝长400m。该库设计总坝高为53m,其总库容864万m3,现尚有库容约700万m3。Ⅱ#库作为备用库址位于Ⅰ#尾矿库东南侧。与Ⅰ#库毗邻,该库坝高50m时,形成库容515万m3。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把白音诺尔铅锌矿设计并建成一个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生产操作自动化、管理科学化、高效益的矿山企业,根据白音诺尔铅锌矿的意见和要求,同时结合该矿的具体情况,本设计所遵循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原则是:(1)用建设现代企业的模式,全面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在着重抓好采、选主体专业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矿山现有设施及设备,以达到节省建设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2)在北京院二期扩建形成的基础上,以现保有储量为依据,结合远景,在工程设计中,采矿的主要控制工程和选矿的主要设备选型应留有余地。同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方案,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各专业的工程设计,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设备选型应先进可靠,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设备制造厂家,严把质量关。(5)生活区和综合办公等方面,充分利用矿区已形成的卫生、文教、通讯、商业等生活福利设施,以节省建设投资。(6)设计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少占农田及复垦、节约能源、节约水资源及环境保护等项方针、政策。1.4 地质资源1.4.1地质资源1972~1979年辽宁省第二地质大队,内蒙112队地质队在矿区开展地质普查,1980年转为详查。并于1989年底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91~1994年,内蒙第三地质勘查院对北矿带79-125线间的17、18、19号矿体群进行勘探。同时,对南矿带73-97线1093-1000m标高1号矿体及0-57线1060-950m标高的2、3、3-4号矿体进行勘探。于1995年3月分别提交了《北矿带17、18、19号矿脉群勘探地质报告》及南矿带1号矿体(1093-1000m标高),2、3、3-4号矿体(1060-950m标高)储量升级说明书,并于1995年6月内内蒙储委批准。白音诺尔铅锌矿床属浅成——超浅成岩浆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为一大型铅锌矿床,其矿体数量多、形态复杂,常成群成带分布。依据地质因素及矿体分布特征,矿区划分为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长1100m、宽200-400m,北矿带长1300m、宽600m,相距400m。全区共探获160余条矿体,其中北矿带108条,南矿带55条,北矿带主要工业矿体有6条,编号为17、18、18-3、18-5、19及19-4号,南矿带主要工业矿有7条,编号为1、1-1、2、3、3-1、3-2及3-4。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产出,总体走向NE,倾角50°~80°,主矿体长120~540m,斜深163~418m,矿体厚度0.7~35.66m。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有流纹质凝灰熔岩、大理岩结晶灰岩等,除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外,矿岩均属坚硬~半坚硬岩组、岩体中等完整。矿石中主要有益组份为Pb、Zn,伴生有益组份为Ag、Cd。1.4.2地质储量详查地质报告送审稿所计量的储量经修正后,储量总计:C+D级矿石量3246.18万t,铅金属量715421.57t、锌金属量1773325.03t,铅平均品位2.2%、锌平均品位5.4%。1995年3月提交的北矿带79-125勘探线17、18、19号矿脉群勘探地质报告及南矿带1号矿体1093-1000m米标高,2、3、3-4号矿体1060-950标高储量说明书,共探明B+C+D级矿石量1081万t。铅金属量319244t,锌金属量814258t,铅平均品位2.95%,锌平均品位7.53%。截止2001年末,全区保有储量为:B+C+D级矿石量15922990t铅金属量341072t,锌金属量975485t,铅平均品位2.14%,锌平均品位6.13%。1.4.3设计利用储量本设计在矿床保有地质储量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矿山生产期间矿体储量发生负变的问题。依据矿山提供的各开采中段生产现状资料,经与地质探矿资料对比分析、且参照南矿带储量升级工作范围内升级前后矿体储量变化情况(矿石量负变11.6%、Pb+Zn金属量负变3.1%),设计确定全区各矿体储量利用率为85%。经核算设计利用储量为:B+C+D级矿石量13264118t,Pb金属量290484t、Zn金属量820559t,Pb平均品位2.19%、Zn平均品位6.19%。1.5扩建方案1.5.1企业组成本工程为采、选联合企业,其辅助公用设施包括总图运输、电力、自动化仪表及电信、给排水、采暖、通风及除尘、工业建筑和环境保护等。1.5.2工作制度企业采用连续工作制,采选车间年工作33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职能科室采用间断工作制,每天一班,每班8小时。其他辅助车间工作制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1.5.3扩建规模及产品方案根据白音诺尔铅锌矿的设计委托以及设计所利用的地质储量,采选扩建新增规模确定为1000t/d。矿山最终产品为铅精矿和锌精矿。1.5.4厂址根据目前矿区的总体布局,设计经多方案比较,确定的扩建采选厂址仍在南区。采矿工业场地设在1号矿体东侧,采用平硐、主副井对南北矿带进行联合开拓。扩建的1000t/d选矿厂布置在现有选矿厂东侧山坡上。1.5.5设计方案白音诺尔铅锌矿三期扩建工程规模为2500t/d,南选厂2002年6月扩建改造后,生产规模达到1500t/d。因此,本次可研仅针对南选厂进行新增1000t/d规模的工程设计。通过我院工程技术人员现场踏勘,在认真分析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所提交的工程设计报告的基础上,经过全面的技术经济论证,主要工程的设计方案具体如下:1.5.5.1采矿(1)开拓方式采用平硐、主副井开拓方案。即利用现有混合井为主井,提升矿石和废石,主井附近新建副井,提升人员和材料。(2)采矿方法采用浅孔留矿法和分段采矿法采矿。(3)坑内运输各中段矿石由ZK7-6/250电机车牵引12辆YCC1.2-6矿车运输,其中1050m2号主运平硐运至选矿厂,其它各中段矿石运至主矿石溜井。各中段废石由ZK3-6/250电机车牵引10辆YFC0.7-6矿车运输,其中1050m1号主运平硐运至废石场,其它各中段矿石运至主废石溜井。(4)坑内通风单翼对角抽出式通风系统。由1号平硐,经副井进入各中段,污风由南北端部风井排出。(5)坑内供排水根据采矿要求,矿山改扩建后,坑内用水总量为750t/d,主供水管由主井送下,向阶段巷道各用水点供水并设减压阀减压,使水压减到满足要求为止。本次设计仍采用接力排水,前期利用矿山现有设施,后期在600m中段新建水泵房,650m中段水通过泄水孔排至600m中段,经一段泵送至700m中段水泵房,并利用现有排水系统排出地表。1.5.5.2选矿在深入分析白音诺尔铅锌矿矿石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类似矿山成功的生产实践,为了加大科技含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选矿厂的主要生产工序,设计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同时扩建规模确定为1000t/d,与二期扩建的1500t/d南选厂形成2500t/d生产规模。(1)破碎为了降低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设计选用了国外先进的高效节能破碎设备.破碎工艺为三段一闭路碎矿流程(粗碎设在井下),破碎产品粒度12~0mm,简化了流程并实现多碎少磨。(2)磨矿与浮选磨矿:采用一段闭路磨矿,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5%。铅中矿再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5%,锌粗精矿再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95%。浮选:根据现生产厂工艺流程及生产效果,本次设计采用优先浮铅再浮锌的优先浮选流程。其中铅系统: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四次精选;锌系统: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四次精选。浮选系统的产品方案为铅精矿、锌精矿。铅精矿和锌精矿均采用先浓缩再过滤两段脱水流程。(3)脱水铅精矿和锌精矿均采用先浓缩再过滤两段脱水流程。(4)设计工艺指标矿石处理量1000t/d原矿品位Pb1.81%Zn5.24%精矿品位Pb66.37%Zn47.684%尾矿品位Pb0.21%Zn0.41%铅精矿产率2.4%锌精矿产率10%铅回收率88%锌回收率91%铅精矿量24t/d锌精矿量100t/d尾矿鉴于矿山目前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其Ⅰ#库尚有库容700万m3,可供扩建后矿山(2500t/d)服务12.7年;Ⅱ#库库容515万m3,可供矿山服务9.4年。两库合计库容1215万m3,可供矿山服务22.1年。可以满足设计尾矿堆存要求。两座尾矿库均为四等库,其设计洪水标准均为200年一遇。Ⅰ#库洪峰流量12.2m3/s,洪水总量4.9万m3。二期设计的排水设施可以满足排洪要求。故本次设计不再增设排洪设施。本次扩建中的尾矿输送充分考虑对原有设施的利用,在原二期设计泵站毗邻增设一泵房标高992.5,面积12×18m2。泵房内设备设计选择两台(一备一用)LSGB150/1.6型立式水隔离泵(配套水泵的电机)用来输送尾矿。从选厂至尾矿泵站自流输送管DN250铸石管一条,全长150米,自尾矿泵站至尾矿库为DN175铸石管和φ194×6无缝钢管各一条,一备一用,全长分别为1800米。给排水(1)用水量总用水量:11092.73m3/d其中:生产用新水5261.66m3/d生活用新水350m3/d回用水3196.67m3/d循环水2284.4m3/d(2)矿山给水系统矿山现有的生产水源为3#、6#管井,总供水能力为2600m3/d,新建一座水源泵站,以满足5611.66m3/d新水用量的需求。矿山以建生产高位水池两座,容积分别为300m3和500m3,新建1000m3生产高位水池一座。(3)矿山排水系统①总排水量5386.66m3/d其中:生产排水4246.66m3/d矿区生活排水350m3/d损失水量790m3/d②排水生产排出的废水进入尾矿库,尾矿水返回利用进行处理。试、化验室废水经中和处理后排放。矿区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的山沟。供电在选矿厂总降压变电所将原3150KVA变压器更换为10000KVA变压器,适当更换原有高低压侧开关及互感器等。10kv配电室需增加5台配出柜。其中南矿区空压机站1个回路(另一电源从附近架空线路T接)、选厂4个回路,柜型保持原有开关柜柜型,以使新增柜和原有柜的整齐。负责采区及选厂区的配电、计量、控制、保护等。在南矿区空压机站附建10KV配电室,负责为空压机、卷扬机、井底水泵及采区用电等配电。经过计算,矿山用电负荷如下:安装功率:7164kw同时工作功率:5492kw有功功率:3577kw无功功率:954kvar视在功率:3702kva功率因数:0.96年耗电量:19242910kwh1生产管理自动化为使生产管理及时、准确、高效,矿山设置微机生产管理系统网,将生产所需各种材料消耗、指标、产量及经济效益等及时上网,在线分析,并将超前材料一并上报,给矿山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总图运输企业总平面布置以少占地、合理利用自然地形、便于生产和管理为基本原则。节能、环保、工业卫生与职业安全(1)节能在矿山采掘方案的确定;矿山通风设备及排水方法的选择;选矿流程结构的设计;产品方案和设备的选择;厂房的布置及设备配置等方面,都从节能增效上选择方案。(2)环保及工业卫生矿山的污染物主要有采矿废石、工业废水、锅炉灰渣和废气、以及采矿及选矿生产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设计已按环保规定和要求,采取了相应处理措施,均达到了工业环保及工业卫生要求。采矿坑内形成了健全的通风系统,并加强采矿场局部通风和喷雾降尘措施。选矿厂各粉尘点均设有通风防尘及通风换气设施,确保工作环境粉尘含量达标。矿部设有监测室,派专人进行“三废”的长期监测,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及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3)职业安全工业场地内道路畅通,达到运输及防火通道的标准,使消防车能靠近各建(构)筑物;按规定设置室内、外消防栓及消防管网;在生产岗位及行政、生活设施的有关部位设置消防器材和工具。建设进度本项目基建期主要取决于采矿井巷工程的施工进度。本着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尽快施工、尽快投产的原则,设计确定基建期为2年。1.6投资估算及综合经济评价1.6.1投资估算投资范围主要有竖井和各中断开拓工程及辅助设施,破碎、磨浮、尾矿、供电、供水、采暖、总图等设施。总投资估算 8138.9042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 3892.1596万元 占投资额为 47.82%设备购置 2226.0495万元 占投资额为 27.35%安装工程 523.9535万元 占投资额为 6.43%工器具费 10.8244万元 占投资额为 0.13%其他费用 1486.9171万元 占投资额为 18.28%1.6.2综合经济评价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表2-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地质1地质储量矿石量吨15922990平均品位:Pb%2.14Zn%6.13金属量:Pb吨341072Zn"975485①南矿区地质储量矿石量吨10942732平均品位:Pb%1.63Zn%5.36金属量:Pb吨178425Zn"587043②北矿区地质储量矿石量吨4267243平均品位:Pb%3.57Zn%8.26金属量:Pb吨152395Zn"3526442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吨13264118平均品位:Pb%2.19Zn%6.19金属量:Pb吨290484Zn"820559①南矿区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吨9557033平均品位:Pb%1.66Zn%5.39金属量:Pb吨158498Zn"515411②北矿区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吨3707085平均品位:Pb%3.56Zn%8.23金属量:Pb吨131986Zn"3051483扩建后采出矿石量矿石量吨12497153平均品位:Pb%2Zn%5金属量:Pb吨225821Zn"654689①南矿区扩建后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吨9051359平均品位:Pb%1Zn%5金属量:Pb吨120854Zn"410323②北矿区扩建后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吨3445794平均品位:Pb%3Zn%7金属量:Pb吨104967Zn"2443654物理机械参数岩石硬度f8~12松散系数1.55岩石体重吨/米32.70矿石体重"3.47二采矿1开采方式地下开采2开拓方式竖井开拓3万吨掘进比2404采矿损失率%145矿石贫化率%156平均品位:Pb%1.81Zn%5.247矿山规模:年采矿石量吨/日2500万吨/年82.5其中:新增吨/日1000.0万吨/年33.08工作制度天/年330班/天3小时/班89服务年限年15.010基建期年2.0三选矿1选矿工艺浮选2选厂规模吨/日2500其中:新增吨/日1000.03工作制度日/年330班/日3主厂房小时/班8碎矿"54产品方案Pb精矿、Zn精矿5浮选回收率:Pb精矿%88.00Zn精矿%91.006精矿品位:Pb精矿%66.40Zn精矿%47.70Pb精矿含Ag克/吨4427精矿产率:Pb精矿%2.4Zn精矿%108年产精矿量吨102300其中:Pb精矿"19800Zn精矿"825009年产金属量:含量Pb吨13141含量Zn"39339含量Ag公斤8751四供电、供水1供电方式国家电网2新增总装机容量Kw71643工作容量Kw5491.54有效电能Kw·h1924.2×1045综合电耗指标Kw·h/t58.36供水方式管井7新增用水总量t/d11093其中:生产新水t/d5262生活用水"350回水"3197循环水"2284五总图运输1新增企业占地面积公顷22新增建筑面积米23498六企业定员1新增劳动定员人4002企业原有人数"2183七投资1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万元8139其中:贷款"569770%企业自筹"244230%2利用原有固定资产"275803利用原有无形资产"1340.64新增生产流动资金"2500其中:贷款"175070%企业自筹"75030%八财务指标"1年产金属量:含量Pb吨13141含量Zn"39339含量Ag公斤87512价格:含量Pb元/吨3480含量Zn"4360含量Ag元/公斤10003年销售收入万元22261销售损失1.5%其中:含量Pb"4504.3含量Zn"16895含量Ag"8624营业外支出"805年总成本费用"13103.76销售税金"1801.17年利润总额"7276.18年上缴所得税"2401.19税后利润"4875.010全部贷款偿还年限年3.6不含基建期内部收益率%15九新增1000t/d能力经济指标1年出矿量万吨33.02年销售收入万元8904.43年总成本费用"4869.04销售税金及附加"720.45营业外支出"32.06年销售利润"3283.07所得税"1083.48税后利润"2199.69新增投资利润率%21.010新增贷款偿还期年2.811新增投资回收期"5.012内部收益率%25.0在我国的有色金属矿山中,白音诺尔铅锌矿是一个较富的铅、锌多金属矿山。其扩建投资8138.9042万元,未包括基建期(2年)在内的贷款偿还期3.6年,经济效益较好,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白音诺尔铅锌矿供水、供电、交通、燃料等建设条件较好,地质勘探程度高、资源可靠、储量大、矿体厚度较大,矿石可选性较好,属易采易选矿石。因此,加快该项目的开发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技术经济2.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表2—1。2.2劳动与工资企业现有劳动定员2939人,其中采场765人,选厂418人,其它1476人。本次改扩建后,北矿带采场需增加400人,选厂人数不变,只作内部调整,其它人员当中,与采选生产相关人员按1000人计。故改扩建后总人数为2583人。年人均工资按0.96万元计,全矿年工资总额为2479.7万元。2.3资金2.3.1固定资产投资①企业原由固定资产状况本次改扩建利用企业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7580万元,无形及递延资产1340.6万元,总计28920.6万元。企业现欠银行长期借款12610.7万元。本次新增固定资产状况本次扩建1000吨日规模需要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138.9万元,其中70%为银行贷款,贷款额为5697万元;贷款年利率为5.76%;30%为企业自筹,自筹额为2441.9万元。新增投资形成固定资产6967.4万元,固定资产形成率86%。基建期为2年,基建投资分两年投入,第一年投入50%,第二年投入50%。扩建后企业资产状况扩建后铅锌矿固定资产总值为34547.4万元,无形及递延资产总值为2512.1万元。2.3.2生产流动资金企业原有流动资金6900万元,其中短期借款2964万元。扩建后新增流动资金2500万元,新增部分70%为银行贷款,贷款额为1750万元;30%为企业自筹,自筹额为750万元;扩建后生产流动资金总额为94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为4714万元。2.4成本计算根据矿山生产流程计算年总成本费用为13103.7万元,单位矿石分摊成本158.8元,其中:采矿成本:62.11元/吨选矿成本:45.33元/吨管理费用:33.7元/吨财务费用:3.03元/吨销售费用:14.63元/吨年固定总成本5283.7万元。总成本费用计算表表2—2序号项目年总成本单位成本备注(万元/年)(元/吨)总成本费用13103.74158.882.5万吨/年一采矿车间制造成本5124.162.111采矿直接成本3808.4946.162采矿车间制造费用1315.6115.95二选矿车间制造成本3739.6145.331选矿直接成本2894.5135.082选厂制造费用845.110.24三管理费用2782.6833.73四财务费用流动资金利息250.313.03五销售费用1207.0414.63230元/吨金属2.5经济效果计算及分析静态经济效果计算(1).年出矿量82.5万吨(2).入选品位Pb:1.81%Zn:5.24%(3).浮选回收率Pb:88%Zn:91%(4).精矿品位Pb:66.4%Zn:47.7%Ag:442克/吨(5).年产精矿量Pb精矿:19800吨Zn精矿:82500吨(6).年产金属量含量铅:13140.6吨含量锌:39339.3吨含量银:8750.6公斤(7).价格①含量铅:3480元/吨②含量锌:4360元/吨③含量银:1000元/公斤(8).年销售收入22260.9万元(销售损失按1.5%计)其中:含量铅4504.3万元含量锌16894.6万元含量银862万元(9).总成本费用13103.7万元(10)营业外支出80.0万元(11)销售税金1801.1万元(12)销售利润7276.1万元(13)所得税2401.1万元(14)税后利润4875万元2.5.2动态经济效果计算⑴逐年产品产量、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利润计算见表2—3至表2—6。企业在服务年限内共采出矿石1249.7万吨,共产含量铅19.9万吨,含量锌59.59万吨,含量银132.5吨。共创销售收入33.7亿元,共创利税13.5亿元。⑵贷款偿还计算见表2—7。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偿还期为3.6年(不含基建期)。⑶财务现金流量计算见表2—8。全部资产内部收益率为15%,基准收益率净现值9667万元。经济效果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根据产值=成本+税金+营业外支出计算企业盈亏平衡时年处理量为:X=(年固定成本+营业外支出)/(吨矿价值-吨矿税收-吨矿变动成本)=(5283.7+80)/(269.8-21.83-94.8)=35万吨而企业正常生产年限的年处理量为82.5万吨,企业生产安全系数为2.4,说明企业亏损的风险不大。敏感性分析为预测有关因素对企业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现对有关因素作如下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计算表表2—9\经济指标投资产值成本利润因素每变化1%,变化幅度\(万元)(万元/年)(万元/年)(万元/年)利润率变化(%)基本方案3706022261131044875---投资:+10%40766222611338946840.39+5%38913222611324647800.39产值:+5%37060233741312656063.00-3%37060215931309044373.00成本:+10%37060222611441439971.80+5%37060222611375944361.8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企业最敏感的因素为产值,而影响产值的因素有产量、回收率、价格等;其次为成本。因此提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以上因素的管理与控制,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果。综合评价铅锌矿生产系统通过改扩建工程,大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降低了单位产品分摊成本。新增部分投资少,投资利润率高,不仅在极短时间内收回新增投资,而且促进了整体投资回收能力、偿债能力。企业改扩建后总体经济效益好于从前,因此,改扩建方案可行。2.6.新增1000吨效益经济评价劳动与工资全矿共需劳动定员550人,其中采场400人,选厂91人,矿部59人。年人均工资按0.96万元计,全矿年工资总额528万元。劳动定员汇总表表2—8部门全矿合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服务人员全矿合计550151750414采矿车间40034393选矿车间913583矿部59982814占总人数百分比(%)1002.733.0991.642.55采场及后勤部分工人采用外包模式,采场只设部分有关管理技术人员,实行外包后企业实际人员总数为150人,其构成如下:外包后劳动定员汇总表表2—9部门全矿合计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服务人员全矿合计150151710414采矿车间10343选矿车间913583矿部49981814占总人数百分比(%)10010.0011.3369.339.33资金(1)固定资产投资基建投资8138.9万元,其中70%为银行贷款,贷款额为5697万元;贷款年利率为5.76%;30%为企业自筹,自筹额为万元2480.7。基建投资形成固定资产6967.4万元,固定资产形成率86%。基建期为2年,基建投资分两年投入,第一年投入50%,第二年投入50%。(2)生产流动资金全部生产过程共需生产流动资金万2500元,其中70%为银行贷款,贷款额为1750万元;30%由企业自筹,自筹额为750。成本计算根据矿山生产流程计算年总成本费用为4868.9万元,单位矿石分摊成本147.5元,其中:采矿成本:61.46元/吨选矿成本:43.73元/吨管理费用:24.3元/吨财务费用:2.82元/吨销售费用:14.63元/吨年固定总成本1744.1万元。总成本费用计算表表2—2序号项目年总成本单位成本备注(万元/年)(元/吨)总成本费用4868.92147.533万吨/年一采矿车间制造成本2028.3161.461采矿直接成本1451.3743.982采矿车间制造费用576.9417.48二选矿车间制造成本1443.0443.731选矿直接成本1154.4634.982选厂制造费用288.588.74三管理费用821.8424.90四财务费用流动资金利息92.932.82五销售费用482.814.63230元/吨金属2.6.4经济效果计算及分析静态经济效果计算(1).年出矿量33万吨(2).入选品位Pb:1.81%Zn:5.24%(3).浮选回收率Pb:88%Zn:91%(4).精矿品位Pb:66.4%Zn:47.7%Ag:442克/吨(5).年产精矿量Pb精矿:7920吨Zn精矿:33000吨(6).年产金属量含量铅:5256吨含量锌:15736吨含量银:3500公斤(7).价格含量铅:3480元/吨含量锌:4360元/吨含量银:1000元/公斤(8).年销售收入8904.4万元(销售损失按1.5%计)其中:含量铅1801.8万元含量锌6757.89万元含量银344.75万元(9).总成本费用4869万元(10)营业外支出32万元(11)销售税金及附加720.4万元(12)销售利润3283万元(13)所得税1083.4万元(14)税后利润2199.6万元(15)新增投资利润率21%2.6.4.2动态经济效果计算(1)逐年产品产量、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利润计算见表2—13至2—16。企业在服务年限内共采出矿石486.8万吨,共产含量铅7.75万吨,含量锌23.2万吨,含量银51.6吨。共创销售收入13.1亿元,共创利税5.8亿元。(2)贷款偿还计算见表2—17。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偿还期为2.8年(不含基建期)。(3)财务现金流量计算见表2—18。I=10%时净现值为9843.9万元,企业内部收益率为25%。动态投资回收期5年。3地质3.1概述矿区范围内蒙白音诺尔铅锌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北西87km,行政区划属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镇管辖。矿区地理座标:东经118°52′10″~118°53′41″,北纬44°26′27″~44°27′32″。矿区东西长2km、南北宽1.9km,面积3.8km2。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山脉西南端,山峦起伏,地形较为陡峻。最高海拔1724.30m(白音罕山),一般海拔200~300m,地势由北西向南东逐渐变缓变低,属中低山区。矿区气候日夜温差大,属大陆性干旱至半干旱区。历年最高气温36.8℃,最低-39.6℃,年平均气温3.6℃。每年9月中旬初霜,年累计平均无霜期95天,10月上旬至翌年5月中旬为降雪期,年平均降水量403.82mm,最大降水量622.1mm,雨季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700.95mm。年平均风速4.5m/s、最大20-28m/s,风季多在每年4月份。矿区北部有哈力黑河由西向东流过,正常流量2000~37000m3/d,最大可达11.25m3/s。干旱年份干枯。冬季河流封冻,冻土层深2.8m。矿区勘探史1971年,辽宁省区调二队(现内蒙第二区域地质研究院)在该区开展地质工作,年底提交了普查简报。同年辽宁省物探队亦在该区开展了1/2000激电测量。1972~1979年,辽宁省第二地质大队、内蒙古112地质队(现均属内蒙第二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在该区开展普查地质工作。1980年转为详查,于1989年底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白音诺尔铅锌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该报告于1990年1月由原地矿部直属单位管理局以地直发[1990]20号评审通过。1991—1994年,内蒙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对本矿区北矿带79~125勘探线间的17、18及19号矿脉群进行勘探;同时,对南矿带73~97勘探线1093~1000m标高间1号矿体及0-57勘探线1060~950m标高间2、3、3-4号矿体进行勘探,于1995年3月份分别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北矿带79~125勘探线17、18、19号矿脉群勘探地质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南矿带1号矿体(73~97勘探线1093~1000米标高)、2、3、3-4号矿体(0-57勘探线1060~950米标高)储量升级说明书》,并于1995年6月由内蒙古自治区储量委员会分别以内蒙储决字(1995)7号、内蒙储决字(1995)8号文予以批准。设计依据(1)、《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北矿带79~125勘探线17、18、19号矿脉群勘探地质报告》(2)、《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南矿带1号矿体(73~97勘探线1093~1000米标高)2、3、3-4号矿体(0-57勘探线1060~950米标高)储量升级说明书》(3)、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1998年8月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白音诺尔铅锌矿二期采选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书》(4)、矿山生产相关资料3.2矿区及矿床地质矿区地质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天山——内蒙中部——兴安地槽褶皱区、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哲期——林西复向斜的北西翼。矿区位于白音诺尔——景峰北东向断裂与白音诺尔——罕庙东西向断裂交汇处。受区域构造控制,区内出露的地层、侵入岩、断裂构造形迹均呈北东向展布。区内主要出露有古生界及中生界地层,岩浆岩分布广泛,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区内发现的主要金属矿种有铜、铅、锌、锡、银、铁等;非金属矿产有石灰岩、硅灰石等。地层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有古生界二迭系下统黄岗梁组(P1h)、上统林西组(P2L1),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及第四系。二迭系下统黄岗梁组(P1h):出露于矿区东南部和中部,为一套浅变质海相砂泥质——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地层走向40~50°、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70~90°。按岩性可划分为上下二个岩性段:下段粉砂泥质板岩段(P1h1):出露于矿区东南及中部,矿区中部板岩构成白音诺尔背斜核部,出露宽400~600m,东南部板岩出露宽400m。岩性为斑点板岩、凝灰质粉砂质板岩、硅化泥质及千枚状泥质板岩。上段大理岩段(P1h2):分布于矿区中部、上段板岩西侧,与下伏岩层断层接触,构成白音诺尔背斜两翼。南翼地表出露长2km,宽几十米至150m;北翼地表出露长600m、宽400m,由西南向东北变窄,西南部份被火山岩覆盖。该岩性段是本矿区南北矿段的主要控矿地层,岩性主要为白色厚层状大理岩,夹灰至灰黑色结晶灰岩和凝灰岩。二迭系上统林西组(P2L1):与下伏岩层断层接触,分布于矿区西北部,地层走向40~50°、倾向北西、倾角陡。岩性为泥质或斑点板岩。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分布于矿区中部西段,由凝灰质砾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安山岩组成。第四系(Q):分布于沟谷及坡麓地带,由冲洪积砂砾、砂碎石、亚粘土等组成。构造矿区位于区域北东向、北西向、东西向断裂分割包围的特殊断块构造环境中,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1)褶皱构造矿区整体为一背斜构造,其核部是黄岗梁组第一岩性段砂泥质板岩,两翼为黄岗梁组第二岩性段大理岩。背斜轴长3km、总体走向45°,向南西倾伏,两翼倾向分别为北西、南东,倾角75°~近直立,分别控制了南北矿带。(2)断裂构造按其走向可划分为东西向、北东——北北东向、北西及近南北向四组断裂。以北东及北西向断裂较为发育,北东向断裂对成岩成矿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东西向断裂:主要有F24、F5、F1及控制北矿带4-8、10、18号矿体的主体或复合断裂。走向近东西、北或南倾、倾角中等至陡峭,为压扭性断裂。为本区控岩、控矿断裂构造。北东向断裂:共发现11条,主要表现为层间压扭性活动特征,是区内重要的控岩、控矿构造,倾向北西、倾角较陡。该组断裂中,与矿床关系较为密切的断裂为18号断裂——南缘断裂及8号断裂——北缘断裂。上述两大断裂带分别纵贯矿区南、北部,向北东、南西延出区外,宽几十至几百米。南缘断裂倾向南东、北缘断裂倾向北西,为南、北矿带主要控矿构造,工业矿体多充填在两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内。北北东向断裂:早期断裂多被北东向断裂叠加、晚期断裂属继承性活动断裂。矿区内仅发现一条成矿期后断裂,编号为F8,其特征为:走向15°、倾向南东东、倾角80-85°,长大于300m、宽1-3m。早期为张扭性、晚期为压扭性。该断裂分布于北矿带115~119勘探线,向北延伸至哈力黑河谷、切割了东西向(F10)断裂。北西——北北西向断裂:张扭性,被安山玢岩充填,切割破坏了矿体。区内发现8条,其中南矿带F2、F4断裂分别造成1、2号矿体的间断空区及切断3-4号矿体;北矿带F7号断裂分布于北矿带露天采场西缘。近南北向断裂:现发现4条,如F3、F27等。断裂性质早期呈压-扭性,晚期为张性,多被石英斑岩充填,倾向西或东,倾角陡,常截断矿体。3.2.1.3岩浆岩矿区内侵入岩分布较广,主要为燕山早期中酸性浅——超浅成侵入岩。岩性有石英闪长岩、流纹质凝灰熔岩、正长斑岩及晚期脉岩。石英闪长岩系列岩石主要以脉状产出,成北东至北北东向分布,长几十米至2公里,宽数米至数十米。闪长玢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多形成矽卡岩并赋存有铅锌矿体;流纹质凝灰熔岩呈环状分布于火山岩底部,或以不规则脉状穿插于火山岩或早期地层中,在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可形成矽卡岩,并赋存锌、锡、铜矿体;正长斑岩呈脉状或岩墙状侵入于火山岩及二迭系地层,在与大理岩或结晶灰岩的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和矿体;晚期脉岩,在矿区内所见为成矿后脉岩,有石英斑岩、流纹岩,宽5——10米,长可达1000——2000米,常切割、破坏矿体。3.2.1.4围岩蚀变矿区热液接触变质作用强烈,侵入岩体与板岩、凝灰岩接触带附近常形成角岩,角岩外侧有矽卡岩、铅锌矿体产出。矿区内围岩蚀变很发育,主要为透灰石、石榴石及硅灰石矽卡岩化和钠黝帘石化,其次为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及硅化等。尤其以矽卡岩化与铅锌矿化最为密切。区内透灰石——钙铁辉石矽卡岩是铅锌矿体的主要载体。3.2.2矿体地质3.2.2.1矿床类型白音诺尔铅锌矿床属浅成——超浅成岩浆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3矿体特征白音诺尔铅锌矿为一大型铅锌矿床。其矿体数量众多、形态复杂、常成群成带分布。依据地质因素及矿体分布特征,矿区划分为南、北两个矿带。南矿带长1100m、宽200-400m,北矿带长1300m、宽600m。相距400m。全区共探获160余条矿体,其中:北矿带108条,南矿带55条,北矿带主要工业矿体有6条,编号为17、18、18-3、18-5、19及19-4号,其Pb+Zn金属量占北矿带总量的78.6%;南矿带主要工业矿体有7条,编号为1、1-1、2、3、3-1、3-2及3-4,其Pb+Zn金属量占南矿带总量的82.7%。本区矿脉、矿带及矿体严格受构造(NE向)、岩性及岩浆活动的控制,主要工业矿体均分布于闪长玢岩、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正长斑岩及下二叠统黄岗组碳酸盐岩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体内,矿体形态复杂多变,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侧向斜列等特点。矿体多呈脉状、复杂脉状及透镜状产出,总体走向NE、倾向NW或SE、倾角50~80°,主矿体走向长120~540m、斜深163~418m。总体看,具有倾向延深大于走向沿长的特点。北矿带矿体平均厚度0.7~13.3m、厚度变化系数80.89%~126.87%,Pb、Zn平均品位分别为3.51%、8.12%,品位变化系数,Pb:77.96~175%、Zn:81.29~116.07%;南矿带矿体平均厚度4.67~35.66m、厚度变化系数47.6~127%,Pb平均品位1.62%、品位变化系数44~241%,Zn平均品位5.86%、品位变化系数62-174%。17号矿脉群:分布于99~115线间,长200m、宽20m,圈定矿体有17、17-1、17-2、17-3、17-4、17-5及17-6号,其中17号矿体为主矿体,其他小矿体分布于17号矿体上下盘。18号矿脉群:该脉群呈北东向枞贯整个勘探区,即分布于79~125线。走向长450余米,主要集中于79~115线间,长350m。99线以东地段位于17号脉群下盘。共圈出12个矿体,编号分别为18、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8-10及18-11号。多呈平行脉展布。主矿体为18、18-3及18-5号,18-3号矿体位于18号矿体下盘,产于18号矿体群主体脉岩的下接触带,局部地段插入大理岩中。18-5号矿体是18号矿体在石英斑岩东侧的延伸部分。19号矿脉群:该脉群位于18号脉群下盘,其间隔20-50m,最大80m左右。矿体埋深较大,尚未完全控制。共圈定11个矿体,编号为19、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及19-10。多呈平行脉分布。主矿体为19及19-4号矿体,19-4号矿体为19号矿体东延部分。1号矿体:位于南矿带东部、F2断层东侧73~97勘探线间,为一条以锌为主的铅锌矿体。分布标高1128~654m,矿体呈上宽下窄的楔形脉状,分布于结晶灰岩与角岩化粉砂质板岩界面的顺层断裂构造中。矿体走向NE、倾向SE、倾角60~80°。长240m,最大厚105m(含夹石)、最小2.2m,平均35.66m,最大延深430m、最小20m、平均183m,矿体连续性较好。1-1号矿体:为1号矿体沿走向、倾向被石英斑岩截切的延深,延长部分。分布于73~101勘探线间。其形态、产状与1号矿体一致。2号矿体:分布于南矿带中部29-57线间,赋存标高1116~726m。矿体呈较规则脉状,近地表与3-4号矿体相距甚近,产状较稳定,走向NE、倾向SE、倾角73-88°。矿体长300m、斜深200-300m,最大厚37m、最小0.23m、平均11.78m。矿体连续性较好。3号矿体:分布于南矿带5~29勘探线间,矿体沿走向、倾向变化均较大,常呈分枝、复合,膨胀、收缩现象。与3-1、3-2及3-3号矿体呈平行脉状产出,沿走向及倾向局部相连。赋存标高1020~600m。矿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55-73°,矿体长200m、斜深80~480m,最大厚23.2m、最小0.29m,平均 10.05m。矿体连续性较差,总体受小型挠曲背斜西北翼断裂裂隙控制。3-4号矿体:分布于南矿带5-53勘探线间,长540m、赋存标高1126~590m,矿体呈较规则单脉产出,沿走向有分枝复合现象,形成长透镜状夹石。矿体较厚部位,向下呈分枝尖灭。矿体产状较稳定、走向NE、倾向NW、倾角57~76°。矿体斜深55~580m,最大厚12.98m、最小0.44m、平均5.27m。矿体连续性较好。主矿体矿体特征详见表3-1。矿石特征(1)矿石矿物组成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次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及微量含银矿物(自然银、银金矿、辉银矿等)、铋矿物。脉石矿物以透辉石——钙铁辉石、石榴石为主,次为硅灰石、绿帘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符山石、角闪石等。(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以半自形粒状和他形粒状结构为主,次为交代结构、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及角砾状构造,其中以不同程度的浸染状构造较为普遍。(3)矿石化学成份详见表3-2、3-3、3-4。南矿带矿石平均化学成份表表3-2矿石类型样品个数平均化学成份(%)SiO2Fe2O3Al2O3TiO2MnOCaOMgOK2ONa2O方铅矿闪锌矿矿石626.526.584.690.123.2811.391.370.220.23闪锌矿矿石638.8212.184.720.243.6818.612.550.140.28矿石类型样品个数平均化学成份(%)P2O5SnAg(g/t)H2O+PbZnSCdCu方铅矿闪锌矿矿石60.090.02383.250.3413.2217.5111.560.0870.016闪锌矿矿石60.120.0377.250.380.1310.606.220.0550.00南矿带主要矿体微量元素含量表表3-3元素元素含量矿体号含量矿体WMnCaInGeBiSbFClCdCu10.61.57.05.01.91.484.70.050.0770.17<0.00123.00.87.5<1.03.80.366.60.0270.0060.0460.00532.02.010.0<1.03.91.33.50.0620.0170.0630.7414140202612183300.43.600.0220.00150.60北矿带勘探区主矿体矿石化学全分析平均结果表表3-4矿体号样品数矿石类型平均化学成份(%)SiO2Fe2O3Al2O3TiO2MnOCaOMgOK2ONa2O171铅锌矿石4.043.151.080.051.342.100.250.250.001锌矿石40.0618.584.690.183.2121.430.770.180.23183铅锌矿石18.929.512.000.093.778.470.410.040.1018-32铅锌矿石38.5412.822.410.126.0827.130.590.060.1119-45铅锌矿石34.9117.201.010.084.6316.570.940.020.1219-51锌矿石41.4717.291.590.064.5922.010.940.070.12勘探区11铅锌矿石38.4013.031.540.094.3614.970.680.051.142锌矿石40.7717.943.140.123.9021.720.860.130.18矿体号样品数矿石类型平均化学成份(%)P2O5SnAgg/tH2O+PbZnSCdCu171铅锌矿石0.070.013135.30.3414.0047.3025.920.2290.091锌矿石0.120.0502.000.390.025.732.570.0300.00183铅锌矿石0.110.06096.070.1219.7121.9814.880.1060.0018-32铅锌矿石0.100.03038.200.053.053.872.660.0200.0019-45铅锌矿石0.100.03087.920.186.9110.686.910.0510.0219-51锌矿石0.080.0202.600.760.024.962.880.0200.00勘探区11铅锌矿石0.100.04085.410.150.3415.8510.000.0770.022锌矿石0.100.3502.300.580.025.352.730.0300.00(4)矿石类型按有用元素组合特点本矿床矿石工业类型可划分为铅锌矿石、锌矿石、铅矿石及含铜铅锌矿石,其中以铅锌矿石为主。按矿石氧化程度,可划分为氧化矿石(氧化率>30%)、混合矿石(氧化率10~38%)及原生矿石(氧化率<10%)。(5)有用元素Pb、Zn矿物特征矿石中主要有益组份为Pb、Zn,伴生有益组份为Ag、Cd。Pb、Zn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形式存在,总体上二者成正消长关系。闪锌矿可形成独立矿物或与方铅矿组成铅锌矿石,颜色复杂深浅不一,以浅色为主,他形——半自形粒状,粒径一般0.01~0.3mm,部分黑色闪锌矿可达3mm以上。多呈浸染状、脉状、斑杂状分布,或与方铅矿呈聚晶状分布于脉石矿物晶隙间或裂隙间;方铅矿与闪锌矿密切共生,铅灰色、自形——半自形立方体,粒径一般0.05~1mm,最粗可达3mm。其集合体呈浸染状、脉状、斑点状、斑杂状分布于脉石矿物及闪锌矿晶隙间或裂隙间,或包于闪锌矿中。3.3矿区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矿区水文地质自然地理条件矿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端东侧,属中、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白音乌拉山为区内最高点,海拔1724.3m。最低点哈力黑河谷,标高921m。当地侵蚀基准面960m。山顶基岩裸露。山坡坡度一般25~30°,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山间谷地地形开阔平坦,宽200~1300m,纵坡降0.01~0.02。区内冲沟不发育,多为线状浅沟。近代洪积扇不发育。矿区地处分水岭地带,为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矿区属半干旱气候区。据洁尔吐气象站资料,平均年降水量413.72mm,年蒸发量1700mm。降水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10月~翌年4月为冻结期。历年最高气温36.8℃、最低-39.6℃,年平均气温3.6℃。区内主要地表水体为哈力黑河,由北向南东流经矿区北侧。河床距采区400~500m。矿区以内的汇水面积44.3km2。每年10月至翌年4月结冰,5~10月流量为2000~10000m3/d,干旱年份断流。含水层及隔水层区内含水层主要为两类,即: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基岩裂隙潜水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河谷、冲沟地区。该含水层离矿体最近处300m,含水层总厚20~30m。其渗透系数为3.57~15.89m/d,单井涌水量542.5~1230.77m3/d。水位标高980~990m,年水位变幅1.5m左右。该含水层富水性强。是矿坑涌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岩裂隙潜水:可分为侏罗系火山岩裂隙水及大理岩、结晶灰岩岩熔裂隙水。其后者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大理岩、结晶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呈两条带状展布,带宽100~425m,走向NE、NNE,由哈力黑河谷下部分别延伸到南、北矿带。河谷底部及坡脚一带岩溶较发育。溶洞和溶蚀现象发育的最低标高分别为894.75m和777.23m。最大溶洞高8.72m,大部分已被充填。充填物为红色亚粘土含碎石、中细砂等。据ZK4水孔上段抽水资料q=4.563l/s·m,k=6.318m/d,可见其导水性很好。山坡地带地表岩溶以溶隙为主,溶洞次之。溶洞和溶蚀现象最低标高分别为1000.39m和602.96m。7个见洞钻孔中有4个孔位于矿床西端大理岩与火山岩接触带,3个孔位于北矿带断层附近。钻孔所见最大洞高12.97m,被红色亚粘土含碎石及大理岩粉末充填。抽水试验表明q=0.056~0.698l/s.m,k=0.021~3.298m/d。由于火成岩体及岩脉的穿插,大理岩的连续性受到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坑内出现在大规模突水的可能性。切过大理岩的断层破碎带及受后期构造活动影响的石英斑岩脉是矿坑充水的主要通道。可能的导水断层有北矿带的F8、F3、F10及南矿带的F4、F19、F14及F22等。其中F8断裂带走向NNE、宽1~3m。北矿带在1010m、950m开拓时都曾出现涌水(300-500m3/d)。纵贯南北矿带的石英斑岩脉受后期构造影响其导水性明显,亦为主重要的导水通道。断裂构造延伸至沟谷中与第四系孔隙水发生水力联系。分布于矿区东部、南部及南、北矿带间的二叠系板岩类为区内隔水层,其含水甚微,隔水良好。地下水位标高960~1125.21m,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型水,次为HCO3-Ca、Na型水。矿化度,PH=6~8。水质良好。矿坑涌水量预测矿床充水因素主要为哈力黑河谷孔隙含水层和大气降水。哈力黑河汇水面积较大、河谷孔隙含水层内赋存的静储量较多,该含水层构成了矿床充水的十分稳定的补给来源。矿区植被发育,覆盖率高,且地表广泛分布有一定厚度的坡积物,故利于大气降雨的均匀渗入。另外,如若采空区冒落发育至地表,也将构成降水及地表迳流的通道。预计全矿区正常涌水量为2281m3/d,最大涌水量5741m3/d。综上所述,矿区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类型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及大理岩、结晶灰岩岩溶裂隙潜水层;矿床主要充水因素为分布于哈力黑河谷和支谷的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及大气降水;区内构造发育,尤其是成矿期后断裂(如F8、F4)纵贯南、北矿带并延伸至河谷地带,成为矿床的主要导水通道;分布于矿区东部、南部及南北矿带之间的二叠系板岩类,其含水甚微,透水极弱,为区内较好的隔水层。故应特别预防露天坑底蓄水下渗,或突然坍塌、积水灌注。另外,对竖井附近含水层及其断裂构造应加强控制与监察,防止下掘过程中发生突水。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型。3.3.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床工程地质根据岩石成因类型、坚硬程度及构造发育情况,区内岩石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软弱岩组;二迭系板岩类半坚硬岩组;二迭系碳酸盐岩类坚硬~半坚硬岩组;侏罗系火山岩类、脉岩类、铅锌矿与矽卡岩坚硬岩组及断层破碎带。①第四系松散软弱岩组:岩石结构松散,厚2~39m,工程地质条件差。②二迭系板岩类半坚硬岩组:南矿带分布于1号矿体南、北两侧,2-3号矿体东南部;北矿带分布于85-129线矿体顶板。岩性为泥质板岩、砂质板岩及凝灰质板岩。厚30~60m,节理裂隙发育,尤以NNE、NW两组节理最为发育。裂隙宽0.5~2cm,被泥质、砂质充填。强风化带南矿带厚2~5m、北矿带厚26.86m;弱风化带南矿带厚38.42~52m、北矿带厚4.9~41.79m。抗压强度118.6~214.6mpa。③二迭系碳酸盐岩类坚硬——半坚硬岩组:主要分布于矿体顶、底板,厚20~100m。岩性为大理岩、结晶灰岩。NNW、NW及NE向裂隙发育,宽1~3cm、裂隙率4.4~7.6%。区内岩溶较发育,以溶蚀现象为主。抗压强度43.64~198.0mpa。④侏罗系火山岩类坚硬岩组:主要分布于矿床西、西北部。岩性为流纹质凝灰熔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凝灰质角砾岩,厚度大于600m。岩石坚硬,多处形成陡壁。NE、NNW向两组节理裂隙发育,裂隙宽0.5~5cm、裂隙率7.6~8.2%,抗压强度66.29~327.7mpa。⑤脉岩类坚硬岩组:分布于南、北矿带,主要有闪长玢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安山玢岩、正长斑岩、石英闪长岩,脉厚5~30m。除安山玢岩、长岗斑岩地表强烈风化外,其他均较坚硬。NNE、EW向裂隙发育,裂隙率2.1~8.7%。抗压强度:闪长玢岩88.6~257.25mpa,石英斑岩77.13~108.0mpa。⑥铅锌矿与矽卡岩坚硬岩组:强风化带深3~5m,弱风化带深40~68.08m,节理裂隙不发育。矿石抗压强度258.23~325.60mpa,矽卡岩为155.9~209.5mpa。⑦断层破碎带:区内0.2~2m宽的小断裂发育。经坑道统计,北矿带平均每隔16m、南矿带每隔14m即可见大小不等的断层。该带为软弱层。矿体、转岩稳固性矿体顶、底板围岩主要有流纹质凝灰熔岩、大理岩、结晶灰岩、板岩、正长班岩、闪长玢岩及石英斑岩。除风化带、断层破碎带、北矿带79-89线火山岩与板岩、石英斑岩接触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外,其它岩石及矿石均属坚硬~半坚硬岩组,岩体中等完整。矿、岩物理机械性质矿石体重:3.61t/m3(北矿带)、3.47t/m3(南矿带)岩石体重:2.70t/mt(矿山提供)3.4矿床地质勘探工作及评述矿床地质勘探工作本矿床详查及勘探地质工作由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于1980~1994年完成,1989年底,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白音诺尔铅锌矿区详细普查地质报告》,详查地质报告送审稿所计算的储量经修正后全区储量总计:C+D级矿石量3246.18万t;铅金属量715421.57t;锌金属量1773325.03t;铅平均品位2.2%;锌平均品位5.46%详查报告于1990年1月由原地矿部直属单位管理局评审通过。1995年3月该院分别提交了《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北矿带79~125勘探线17、18、19号矿脉群勘探地质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白音诺尔铅锌矿区南矿带1号矿体(73-97勘探线1093~1000米标高)、2、3、3-4号矿体(0-57勘探线1060~950米标高)储量升级说明书》,于1995年6月分别获内蒙储委批准。勘探期间地质部门在南、北两矿带投入了大量工作,全区累计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有:1/2000、1/1000矿区地形地质测量8km2、14.125km2;槽探17361m3、浅井2984m、坑探2802m,地表钻探272个、进尺99975.72m,坑内钻20个、进尺2018.78m,小平硐897m;坑道地质编录2784m;基本分析样11108件、组合分析712件、小体重样348件、大体重8件、选矿实验样4件、岩石力学试验样31组、水质全分析样43件。根据主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规律,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为第Ⅳ勘探类型。勘探网度为:北矿带以50×50m、南矿带以25-50×50m网度坑、钻结合探求B级储量;50~60×100~120m钻探网度探求C级储量;C级储量网度放稀一倍探求D级储量。勘探手段为:地表采用槽探,浅部坑探为主辅之钻探,深部采用钻探手段。勘探期间,全区共探提表内矿体48条(其中北矿带41条、南矿带7条),主矿体13条(其中北矿带6条、南矿带7条)。储量计算方法采用垂直断面法。共探明B+C+D级表内地质储量矿石量1081万t,Pb金属量319244t、Zn金属量814258t,Pb平均品位2.95%、Zn平均品位7.53%。勘探工作评述全矿区通过勘探和储量升级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矿带分布特点,基本查明工作区域内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赋存特点及特征;较详细地研究了矿石类型、矿石物质组成、化学成份、矿石结构构造及有用组份的赋存状态、嵌布特征与粒度,对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亦做了较充分研究;基本探明了矿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对环境地质条件亦作了相应论述;勘探类型的划分、勘探网度的确定、勘探手段的选择基本合理,储量计算方法基本正确,储量计算基本可靠。总之,本矿床工作区域内勘探程度基本上达到储发[1995]38号“关于发布《调整规范要求,改革储量审批的意见》的通知”中所规定的要求。勘探工作尚存在如下问题:①本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其成矿地质条件复杂,区内主干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甚为发育,且具多期、多组、相互叠加活动之特点,导致本矿床矿体形态复杂多变,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侧向斜列等特点。因而以目前的勘探网度尚不足以比较准确地控制、圈定矿体。剖面上,矿体的连接对比具明显的多解性。②对工程地质的研究尚有不足,报告中未提供矿岩松散系数、安息角等参数。3.5矿区储量工业指标内蒙冶金机械工业厅以内政(1992)冶金计字68号文下达了本矿床储量计算工业指标。详见表3-5。工业指标表3-5指标矿石类型Pb(%)Zn(%)可采厚度(m)夹石剔除厚度(m)边界品位工业品位边界品位工业品位混合矿石0.51.01.02.0≥1≥2硫化矿石0.50.70.71.0≥1≥23.5.2地质储量本矿床勘探地质工作是在详查工作基础上分矿带分阶段进行的.北矿带勘探工作现已结束,南矿带2及3号矿脉群950m标高以上、1、1-1号矿体1000m标高以上地段经储量升级工作后,其矿体控制程度基本达到勘探程度,储量升级工作范围以下地段其控制程度为详查阶段。目前,除南矿带1、1-1号矿体外,南、北两矿带1000m标高以上矿体已基本采空。北矿带现开拓至850m中段、南矿带开拓至900m中段。南矿带1、1-1号矿体1000m标高以上为露采范围,现采至1040m台阶。经核算,截止于2001年末,区内保有地质储量为B+C+D级矿石量15922990t,Pb金属量341072t、Zn金属量975485t,Pb平均品位2.14%、Zn平均品位6.13%。地质储量详见表3-6。设计利用储量本设计在矿床保有地质储量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矿山生产期间矿体储量发生负变的问题。依据矿山提供的各开采中段生产现状资料,经与地质探矿资料对比分析、且参照南矿带储量升级工作范围内升级前后矿体储量变化情况(矿石量负变11.6%、Pb+Zn金属量负变3.1%),设计确定全区各矿体储量利用率为85%。经核算设计利用储量为:B+C+D级矿石量13264118t,Pb金属量290484t、Zn金属量820559t,Pb平均品位2.19%、Zn平均品位6.19%。设计利用储量详见表3-7、3-8、3-9。3.6基建、生产探矿及采样基建探矿为满足矿山扩建达产初期三级矿量之平衡,保证基建采掘进度计划的实施,基建期需投入一定数量的基建探矿工程量。基建探矿范围布置在南矿带850m中段、南北矿带800m中段,基建探矿手段以坑探为主,辅之以坑内钻探,坑探主要布设穿脉及开井工程。探矿网度为:穿脉间距25~30m、天井间距。50~60m。坑内钻探主要用于控制矿体倾斜方向的变化,网度为20~30m。核算基建探矿工程量:穿脉3400m、天井1200m、坑内钻6100m。生产探矿为满足矿山正常、持续生产及采矿贮备矿量对地质储量升级的要求,为编制采掘进度计划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每年需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探矿量。生产探矿手段及网度同基建探矿。估算生产探矿量为8250m/年。化验分析基建及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