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实验诊断学体液感染免疫检查_第1页
18实验诊断学体液感染免疫检查_第2页
18实验诊断学体液感染免疫检查_第3页
18实验诊断学体液感染免疫检查_第4页
18实验诊断学体液感染免疫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液感染免疫检查南方医院医学检验系李海侠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1血清补体检测2肿瘤标志物检测3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

4感染免疫检测5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6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1免疫球蛋白(Ig)一组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存在于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部分细胞的膜上分为IgG、IgA、IgM、IgD、IgE免疫球蛋白G检测IgG为人体含量最多和最主要的Ig,占总Ig的70%~80%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有抗体活性能够通过胎盘参考值:7.0~16.6g/L临床意义:IgG增高: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胶原血管病、淋巴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单纯性增高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IgG降低: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代谢性疾病等免疫球蛋白A检测IgA分为血清型IgA与分泌型IgA(SIgA)血清型IgA占血清总Ig的10%~15%SIgA由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淋巴样组织合成,参与这些部位的局部感染、炎症或肿瘤参考值:血清IgA为0.7~3.5g/L;SIgA:唾液为0.3g/L,泪液为30~80g/L,初乳为5.06g/L,粪便为1.3g/L临床意义:IgA增高:见于IgA型MM、SLE、类风湿关节炎、肝硬化等IgA降低: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IgA型MM、重链病、轻链病、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血清M蛋白检测M蛋白又称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参考值:蛋白电泳法、免疫比浊法或免疫电泳法:正常人为阴性临床意义: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轻链病、半分子病等γβα2白蛋白α1:血清类黏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转铁蛋白,血液结合素,C3补体: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正常人IgG型浆细胞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多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免疫固定电泳图谱示例(IgA-λ型M蛋白)κ、λ、G、A、M分别代表覆盖含抗κ,抗λ,抗IgG,抗IgA和抗IgM的抗血清;箭头所指为加样处IgMk型单克隆抗体带Lambda型自由轻链单克隆抗体多发性骨髓瘤注意:有些轻链病或重链病的M蛋白峰并不明显,富含类风湿因子的血清、溶血标本有些却可以出现类似M蛋白峰的电泳区带,所以要结合其他检测进一步分析判断。血清补体检测2肿瘤标志物检测3全球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呈年轻化趋势,以北美和澳洲发病率最高。肿瘤现状--世界早期诊断与定位困难,死亡率高,中国为死亡率最高的区域之一。CACancerJClin,2013美国(2013年)新发恶性肿瘤1660万死亡恶性肿瘤580万CACancerJClin,2013CACancerJClin,2013CACancerJClin,2013中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发病构成

TheincidencesandmortalitiesofmajorcancersinChina,2009.ChinJCancer.2013Mar;32(3):106-12.中国城市/农村恶性肿瘤死亡构成

当前有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癌症患者增加!环境污染/雾霾不良习惯食品安全生活压力恶性肿瘤能否早期诊断Question病理检查恶性肿瘤诊断手段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细胞学检查活体组织检查X线CT、ECT、PET-CTMRI肿瘤标志物常用标志物:AFP、PSA、CEA等新标志物:miRNAs等蛋白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糖脂肿瘤标志物癌抗原-50(CA-50)、癌抗原72-4(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15-3(CA15-3)酶类肿瘤标志物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异常凝集酶原、α-L-岩藻糖苷酶(AFU)特异性好与肿瘤类型(大小/分期)有关灵敏度高,对肿瘤能早期发现。具有器官特异性监测肿瘤治疗效果监测肿瘤的复发理想的肿瘤标志物预测肿瘤的预后甲胎蛋白的测定(α-fetoprotein,AFP)AFP是胎儿发育早期合成的一种糖蛋白(α1球蛋白),分子量70kD,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参考值:RIA、CLIA、ELISA:血清AFP<25μg/LHCC患者血清中AFP明显增高,约77%的患者>400ng/mL,18%的患者无AFP升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常<100ug/mL。肝胆管癌时,AFP多正常应用:1、对高危人群(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进行普查发现及指导原发性肝癌的治疗2、用于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的诊断及监测治疗如:睾丸癌、畸胎瘤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达到高峰(<400ug/l),胎儿出生后3周恢复正常。水平异常升高提示胎儿有神经管畸形的可能。AFPalpha-fetoprotein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1965年CEA发现于成人结肠癌组织中,分子量约为200kD,可溶性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成人癌组织以及胎儿的胃肠管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参考值:血清CEA<5.0μg/L(CEAcarcinoembryonicantigen)主要产生于胎儿的胚胎期 •胃肠道 •胎儿血清出生后组织含量很低成年人只微量发现于 •肠道 •胰腺 •肝脏在健康成人中很少升高 病理情况胃肠道的恶性肿瘤会升高•结、直肠癌一些良性疾病也会升高,但很少会超出10ng/mL

•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结直肠息肉、结肠炎等

Non-smoking:2.5-5.0ng/mlSmoking:7-10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参考值:血清t-PSA<4.0μg/L,f-PSA<0.8μg/L,f-PSA/t-PSA>0.25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在血清中PSA以两种生化形式存在:一部分(5%~40%)是以低分子量(33kD)的游离PSA(f-PSA)形式存在;大部分(60%~90%)是以PSA和α1–抗糜蛋白酶、α2-巨球蛋白等结合的形式存在,称复合PSA(c-PSA)。总PSA(t-PSA),包括血清中f-PSA和c-PSA。

血清PSA升高①前列腺癌患者升高,但大约25%患者,其PSA水平正常;而大约有50%的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PSA水平增高。为增加PSA对前列腺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使用PSA年龄特异性参考范围,PSA密度、PSA速率、f-PSA/t-PSA比值等;②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也可见血清PSA水平升高,故当PSA在4.0μg/L~10.0μg/L的灰区时,须进行f-PSA和f-PSA/t-PSA比值的测定。存在假阳性率(高达30%)1、肛门指诊、膀胱镜、前列腺物理检查会PSA的异常分泌。因此应在上述检查前抽血化验。2、骑单车后半小时内。3、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如老年人前列腺会发生增大,结果导致PSA的合成分泌增多。(不同年龄段,参考范围不同)4、性生活:在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之前,至少应该有两天的时间不能进行性生活。PSAprostaticacidphosphatase糖链抗原15-3(CA15-3)CA15-3是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属糖蛋白,分子量超过400kD,可用一对单克隆抗体(MAb115D8和MAbDF3)进行双抗体夹心法来识别。与CA15-3同类的多态性上皮粘蛋白抗原还有MCA,CA27-29,CA549等。参考值:血清CA15-3<28kU/L①乳腺癌,但在乳腺癌的早期阳性率较低约为30%,转移性乳腺癌阳性率可达80%;②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原发性肝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③肝脏,胃肠道,肺,乳腺,卵巢等非恶性肿瘤疾病,阳性率一般低于10%。(2)糖链抗原125(CA125)CA125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1981年Bast发现。CA125是一种大分子多聚糖蛋白。参考值:血清CA125<35kU/L卵巢癌的筛查和诊断卵巢癌82%、卵巢良性病6%。卵巢癌疗效观察的指标卵巢癌预后的判定指标若以每月增长速度25U/ml做为上限值,则CA12-5诊断复发性卵巢癌的特异度就可达100%。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子宫腺肌病患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妇女及子宫肌瘤者,其值是正常的10倍,阳性率达87.1%,有助于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CA125™卵巢癌相关抗原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标记物CA125与CA72-4联合检测,作为诊断原发性及复发性卵巢肿瘤的标志,特异性可达100%NSE是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功酶,烯醇化酶同功酶根据α,β,γ三个亚基的不同,可分为αα、ββ、γγ、αβ和αγ五种二聚体同功酶。γγ亚基组成的同功酶属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特有,故命名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参与糖酵解。肿癌组织糖酵解作用加强,细胞增殖周期加快,细胞内的NSE释放进入血液增多,导致此酶在血清内含量增高。参考值:血清NSE<15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良性疾病:良性肺病(5%>12μg/L)脑部疾病:特别是在脑血管性脑膜炎、脑缺血和梗死、头部外伤、脑部炎性疾病、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患者的脑脊液中的NSE水平升高。非恶性肿瘤患者的NSE水平升高,可>12μg/L,尿毒症患者以及50%的怀有神经管缺陷胎儿的妇女NSE也会升高。标本:标本溶血,NSE升高。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监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疗效和病程,尤其适用于小细胞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由于临床敏感度和特异性问题,NSE检测不适用于临床筛选或辅助诊断。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因此,单独检测一种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因为测定方法的敏感性不够而出现假阴性,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为此,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可以互补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对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是有价值的。常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使用。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不同脏器肿瘤标志物的首选及组合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检测4肝炎病毒

HEPATITISVIRUSESHAV甲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HDV丁型肝炎病毒HEV戊型肝炎病毒HFV已型肝炎病毒HGV庚型肝炎病毒TTVTT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HBsAgPrevalence>8%-High2-7%-Intermediate<2%-Low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几乎一半在中国

慢性乙肝全球流行分布图china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HBV携带者中国乙肝病情发展情况40%20%80%1~4%形态结构SHAPEANDSTRUCTUREThereare3particlesinpatient’sbloodDaneparticle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smallsphericalparticle小球形颗粒tubuloseparticle管形颗粒DaneparticleCompleteparticle,infectiveHBVspherical,doublecapsid球形,双层衣壳。outercapsid=envelope外衣壳=包膜(脂质双层+蛋白质)HBsAg等innercapsid内衣壳:HBcAg、HBeAginternal内部:DNA---circular,double-stranded环状双链DNApolymerase多聚酶抗原组成AntigenofHBVAntigenofoutercapsid外衣壳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表面抗原indicatesthatvirusreplicationisoccurringintheliver说明病毒在肝中复制(机体受感染标志)fourphenotypes:adr,adw,ayr,aywanti-HBs:neutralizationantibody中和抗体Antigensofinnercapsid内衣壳抗原hepatitisBcoreantigenHBcAg核心抗原notfoundinblood一般不能检出anti-HBcnon-neutralizationantibody非中和抗体CoreIgMindicatesrecentinfection.抗-HBcIgM说明HBV复制CoreIgGindicatesexposuretoHBVhepatitisBeantigene抗原HBeAgthebestcorrelatetothepresenceofinfectiousvirus.感染性病毒存在的最有效证据(复制及具传染性的标志)anti-HBeindicateslowinfectivityinacarrier抗HBe说明病毒感染性较低(是预后良好的征象)PathogenesisandImmunitysourceofinfection传染源patientsorcarriers急性、慢性患者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routeoftransmission传播途径sexualroutesparenteral肠胃外的routesinjectionofthevirusintothebloodstreamcontaminatedbloodandbloodcomponentsbytransfusion,needlesharing,acupuncture针灸,earpiercing,ortattooingperinatal围产期routescontactwiththemother’sbloodatbirthandinmother’milk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Pre-S2、抗Pre-S2LaboratoryDiagnosis乙肝“两对半”及临床意义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急性肝炎早期,传染性强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急性或慢性现症感染,传染性强。“大三阳”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趋向恢复,属慢性携带,传染性弱“小三阳”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急性感染或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传染性弱“小二阳”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感染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未感染过HBV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两对半罕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急性感染趋于恢复,血清学转换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血清学转换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两对半罕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急性感染趋向恢复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两对半罕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基因突变;钩状效应;爆发性肝炎;抗原表达量低,检测不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两对半罕见结果模式及其意义感染免疫检测5病毒感染免疫检测TORCH试验是妇科产前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的病原抗体检测风疹病毒检测儿童是主要易感者呼吸道传播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早孕发生胎儿先天性风疹感染,新生儿致畸致残率可达80%主要损害五官神经系统和智力,有流行性单纯疱疹病毒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是一种DNA病毒HSV属α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可分为HSV-1和HSV-2两个亚型HSV-1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部位感染-2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的感染临床意义HSV-1感染:口咽部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皮肤感染(如疱疹性湿疹)散发性脑炎HSV-2感染:生殖器疱疹子宫颈癌巨细胞病毒检测巨细胞病毒(CMV)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具双链DNA多呈不显性感染或者潜伏感染CMV围生期感染是引起胎儿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引起早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抗CMV测定,双份血清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增长时,有诊断意义,特异性抗CMVIgM阳性为CMV近期感染的指标。临床意义:产前诊断的指标;器官移植病人的筛查弓形虫检测弓形虫抗体测定人畜共患性疾病传染源:猫和其他宠物症状:轻型:无症状,血清中可检测到抗体重型:高热,肌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孕妇急性弓形虫感染,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检测方法:IFT、ELISA检测IgM抗体临床意义:产前诊断指标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检测6艾滋病(AIDs)世界感染人口:51,271,288(2013/12/11/10:50)

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分布地图(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分布地图(截至2010年6月30日)流行因素广泛存在,一般人群感染增加HIV模型图脂双层膜gp120gp41包膜糖蛋白p24衣壳蛋白p14内膜蛋白P7、9核心衣壳蛋白逆转录酶蛋白酶整合酶RNA艾滋病的传播两个必要条件:皮肤有缺口或粘膜暴露有足够量的病毒进入体液传染源:AIDS病人无症状HIV感染者体液中的HIV精液11,000阴道分泌液7,000血液18,000羊水乳汁4,000唾液尿液眼泪汗液1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的估计平均数可以传播HIV的体液DANGER危险精液乳汁血液阴道分泌物伤口渗出液不传播HIV的体液唾液尿液汗液SAFE安全HIV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途径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窗口期HIVRNAp24AgIgMAnti-HIVIgGAnti-HIVReactivity012345678Weekspost-infectionHIV-1P24抗原HIVRNAHIV检测面临的挑战病毒自身的特点:高度变异防治工作需要:缩短窗口期、发病率监测、降低成本/简化样本采集和检测方法,提高方法的适用性针对新问题,建立新方法(自然感染与疫苗应答、新药物的应用)HIV感染各种检测方法的窗口期核酸检测:窗口期约10天HIVAb检测:窗口期约21天HIVAg或HIVAg/Ab联合检测:窗口期约15天1、病原学检测方法核酸检测(cDNA测定-PCR、RNA测定-病毒载量)病毒培养分离P24抗原检测2、抗体检测方法初筛: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第三代、第四代2)快速检测:金标、硒标3)简单法PA:明胶颗粒凝集4)电化学发光法ECIA确证:1)免疫印迹法WB:(WesternBlot)2)条带免疫印迹法SIA或LIA3)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A4)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3、其他相关检测方法免疫功能测定:CD4/CD8检测检测方法HIV抗体确认目的是排除初筛的假阳性有多种方法,如免疫印迹法(WB),条带免疫印迹(LIA),免疫荧光法(IFA)等检测的是不同HIV抗原的抗体结论:HIV抗体阳性(Positive),HIV抗体阴性(Negative),HIV抗体不确定(Indeterminate)HIV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