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1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2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3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4页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人工气道的定义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3、常用的人工气道二、人工气道的管理1、环境管理

2、插管位置管理

3、气囊的管理

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5、温化和湿化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定义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定义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解除气道梗阻有利于气道内吸引

进行长时间的机械通气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1、人工气道的建立削弱了正常的气道防御2、人工气道的存在使得咳嗽的效率下降3、人工气道的存在影响了病人的交流能力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1、人工气道的建立削弱了正常的气道防

3、常用的人工气道(1)口咽通气道3、常用的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2)气管插管1.经口气管插管2.经鼻气管插管

(2)气管插管1.经口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型号选择产品型号:常规型、口腔型、鼻腔型、钢丝加强型、带抽吸/冲洗型成人:插管内径7.0、7.5、或8.0mm2~12岁小儿:年龄(岁)/4+4=插管型号气管插管型号选择产品型号:常规型、口腔型、鼻腔型、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2-3cm经口插管(22±2)cm经鼻插管(27±2)cm儿童:双唇12cm+(年龄/2)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3)气管切开优点

能明显减少死腔,减少呼吸功耗,病人容易耐受并可以进食,留置时间可以很长。缺点

气管切开需要手术完成,创伤较大,有一定的风险(3)气管切开优点

能明显减少死腔,减少呼吸功耗,病人容易耐二、人工气道的管理管理原则:有效性安全性ICU床头三件宝:

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二、人工气道的管理管理原则:有效性ICU床头三件宝:1、环境管理通风探视温度22-24℃、湿度55-65%1、环境管理2.套管位置的管理气管插管1、插管后——拍片,确认导管在

隆突上2-3cm2、记录外露长度,交班:测量方法:经鼻——外鼻孔经口——门齿

2.套管位置的管理气管插管3、气囊的管理气囊作用:密闭固定,保证潮气量、防止误吸、气管黏膜血液循环障碍损伤坏死理想的气囊压力:保持在25cmH2O以下;如仍漏气,更换大号导管。3、气囊的管理气囊作用:密闭固定,保证潮气量、防止误吸、气气囊测压表气囊测压表充气量的判断最小漏气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漏气,然后0.1ml起抽气,直到吸气时听到少量漏气声。目的:预防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但可发生误吸、感染。充气量的判断最小漏气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最小闭合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漏气,然后抽出0.5ml气体,可听到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目的:一定程度减少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不易发生误吸、感染,不影响潮气量。最小闭合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充分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将简易呼吸器与插管相连,在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气囊;再次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迅速给气囊充气。如此反复2-3次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充分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原理:肺充分膨胀后,呼气时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可将流下的分泌物冲到气囊上,此时充气囊后,阻止分泌物流回气道内,再经其他路径吸出。原理:不建议。理由:

气管黏膜在压力下造成的循环障碍在压力解除后恢复时间约为1小时,每隔数小时放气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没有实际意义。增加上方分泌物下坠机会。定期放气问题:定期放气问题: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正确吸痰方法适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的选用吸痰时的动作吸引压力万象接头的作用有效吸痰程序

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正确吸痰方法适时吸痰避免没有指征的吸痰,以免刺激而分泌物增加。判断:1、呼吸机高压报警2、人机对抗、咳嗽、痰音3、SPO2下降至90%适时吸痰避免没有指征的吸痰,以免刺激而分泌物增加。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

因无菌手套直接拿住吸痰管吸痰,可以感应到痰液量及痰液积聚的部位。气管与口鼻腔的吸痰管应分开注意吸痰的顺序

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吸痰管的选用粗细: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1/3为适宜。管径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若过细,吸痰不畅。长度: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的选用粗细: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1/3吸痰时的动作手法:轻柔,旋转上提t<15s,在吸痰前后给于100%O2吸入2-3分钟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本身均带有吸入O2装置,只要按下开关,就自动给患者吸入O2。痰液过粘稠可先注入生理盐水吸痰时的动作手法:轻柔,旋转上提吸引压力负压大小:成人300~400mmHg

(40~53.3kpa)

儿童<300~400mmHg(<40kpa)

过大易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及肺泡萎陷过小痰液吸不干净,影响通气。吸痰时注意患者P、BP和SPO2等参数的变化。吸引压力负压大小:成人300~400mmHg万象接头的作用万象接头的作用有效吸痰程序评估:胸片、听诊、触诊、血气分析判断是否有痰潴留、位置根据潴留部位调整体位,潴留区在上震荡胸廓,使痰液向中央气道移动吸引根据痰粘稠度调整湿化有效吸痰程序评估:胸片、听诊、触诊、血气分析判断是否有痰潴留粘稠度的判断Ⅰ度(稀痰):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量。Ⅱ度(中度粘稠):痰液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Ⅲ度(重度粘稠):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粘稠度的判断Ⅰ度(稀痰):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5、温化、湿化蒸气加温加湿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5、温化、湿化蒸气加温加湿蒸气加温加湿

(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多功能呼吸机上都附有电热恒温蒸气发生器。目前,常用的湿化器有:MR410、MR730、MR850。机械通气的患者,一般送入气的温度宜控制在33—37oC,若温度在32℃以下,会使吸入气体加湿不足;如超过40℃会造成气道烫伤。因此,应注意监测呼吸机上的温度显示,及时调节至标准范围。蒸气加温加湿(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蒸气加温加湿

(2)注意调节呼吸机管路接水瓶处于垂直状态、呼吸机管路低于气管导管和湿化罐,以避免管路内积水返流入患者气道和湿化罐内,而避免气道感染的发生。(3)随时排除管路内积水,接水瓶1/3满及时倾倒,以避免增加气道阻力和影响Vt

(4)注意随时添加、调节湿化器内蒸馏水,使其处于适宜水位,因为过高会影响通气量,过低易烧干损伤仪器。

(5)湿化罐内具有一定的温湿度,给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故湿化罐内蒸馏水应每日更换。蒸气加温加湿(2)注意调节呼吸机管路接水瓶处于垂直状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适用于脱机的病人。临床气道湿化最普遍的是应用0.9%NaCl,用输液器连接到密闭式吸痰管上,用输液泵以3-5ml/h速度泵入气道湿化。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适用于脱机的病人。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a、湿化效果满意:患者安静,分泌物稀薄,吸痰顺利,导管内没有结加,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b、湿化不足:分秘物黏稠(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发绀加重;c、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加重。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a、湿化效果满意:患者安静,分泌物稀薄,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人工气道的定义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3、常用的人工气道二、人工气道的管理1、环境管理

2、插管位置管理

3、气囊的管理

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

5、温化和湿化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定义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一、人工气道的建立1、定义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解除气道梗阻有利于气道内吸引

进行长时间的机械通气2、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1、人工气道的建立削弱了正常的气道防御2、人工气道的存在使得咳嗽的效率下降3、人工气道的存在影响了病人的交流能力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1、人工气道的建立削弱了正常的气道防

3、常用的人工气道(1)口咽通气道3、常用的人工气道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2)气管插管1.经口气管插管2.经鼻气管插管

(2)气管插管1.经口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型号选择产品型号:常规型、口腔型、鼻腔型、钢丝加强型、带抽吸/冲洗型成人:插管内径7.0、7.5、或8.0mm2~12岁小儿:年龄(岁)/4+4=插管型号气管插管型号选择产品型号:常规型、口腔型、鼻腔型、钢丝加强型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距离隆突2-3cm经口插管(22±2)cm经鼻插管(27±2)cm儿童:双唇12cm+(年龄/2)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尖端在气管的中段,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课件(3)气管切开优点

能明显减少死腔,减少呼吸功耗,病人容易耐受并可以进食,留置时间可以很长。缺点

气管切开需要手术完成,创伤较大,有一定的风险(3)气管切开优点

能明显减少死腔,减少呼吸功耗,病人容易耐二、人工气道的管理管理原则:有效性安全性ICU床头三件宝:

简易呼吸器氧气装置负压吸引装置二、人工气道的管理管理原则:有效性ICU床头三件宝:1、环境管理通风探视温度22-24℃、湿度55-65%1、环境管理2.套管位置的管理气管插管1、插管后——拍片,确认导管在

隆突上2-3cm2、记录外露长度,交班:测量方法:经鼻——外鼻孔经口——门齿

2.套管位置的管理气管插管3、气囊的管理气囊作用:密闭固定,保证潮气量、防止误吸、气管黏膜血液循环障碍损伤坏死理想的气囊压力:保持在25cmH2O以下;如仍漏气,更换大号导管。3、气囊的管理气囊作用:密闭固定,保证潮气量、防止误吸、气气囊测压表气囊测压表充气量的判断最小漏气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漏气,然后0.1ml起抽气,直到吸气时听到少量漏气声。目的:预防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但可发生误吸、感染。充气量的判断最小漏气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最小闭合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漏气,然后抽出0.5ml气体,可听到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听不到漏气。目的:一定程度减少气囊对气管壁损伤。不易发生误吸、感染,不影响潮气量。最小闭合技术——将听诊器放于气管处,向气囊内缓慢充气到听不到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充分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将简易呼吸器与插管相连,在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助手放气囊;再次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迅速给气囊充气。如此反复2-3次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充分吸引插管内、口鼻内分泌物原理:肺充分膨胀后,呼气时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可将流下的分泌物冲到气囊上,此时充气囊后,阻止分泌物流回气道内,再经其他路径吸出。原理:不建议。理由:

气管黏膜在压力下造成的循环障碍在压力解除后恢复时间约为1小时,每隔数小时放气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没有实际意义。增加上方分泌物下坠机会。定期放气问题:定期放气问题: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正确吸痰方法适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的选用吸痰时的动作吸引压力万象接头的作用有效吸痰程序

4、人工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正确吸痰方法适时吸痰避免没有指征的吸痰,以免刺激而分泌物增加。判断:1、呼吸机高压报警2、人机对抗、咳嗽、痰音3、SPO2下降至90%适时吸痰避免没有指征的吸痰,以免刺激而分泌物增加。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

因无菌手套直接拿住吸痰管吸痰,可以感应到痰液量及痰液积聚的部位。气管与口鼻腔的吸痰管应分开注意吸痰的顺序

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吸痰管的选用粗细: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1/3为适宜。管径过粗,产生的吸引负压过大,可造成肺内负压,而使肺泡陷闭。若过细,吸痰不畅。长度:应比气管导管长4—5cm,保证能吸出气管、支气管中的分泌物。吸痰管的选用粗细:其外径不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1/3吸痰时的动作手法:轻柔,旋转上提t<15s,在吸痰前后给于100%O2吸入2-3分钟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呼吸机本身均带有吸入O2装置,只要按下开关,就自动给患者吸入O2。痰液过粘稠可先注入生理盐水吸痰时的动作手法:轻柔,旋转上提吸引压力负压大小:成人300~400mmHg

(40~53.3kpa)

儿童<300~400mmHg(<40kpa)

过大易引起呼吸道黏膜损伤及肺泡萎陷过小痰液吸不干净,影响通气。吸痰时注意患者P、BP和SPO2等参数的变化。吸引压力负压大小:成人300~400mmHg万象接头的作用万象接头的作用有效吸痰程序评估:胸片、听诊、触诊、血气分析判断是否有痰潴留、位置根据潴留部位调整体位,潴留区在上震荡胸廓,使痰液向中央气道移动吸引根据痰粘稠度调整湿化有效吸痰程序评估:胸片、听诊、触诊、血气分析判断是否有痰潴留粘稠度的判断Ⅰ度(稀痰):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湿化过量。Ⅱ度(中度粘稠):痰液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头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Ⅲ度(重度粘稠):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粘稠度的判断Ⅰ度(稀痰):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5、温化、湿化蒸气加温加湿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5、温化、湿化蒸气加温加湿蒸气加温加湿

(1)呼吸机的加温湿化器:多功能呼吸机上都附有电热恒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