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规范_第1页
2第二章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规范_第2页
2第二章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规范_第3页
2第二章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规范_第4页
2第二章政府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政府(zhèngfǔ)审计组织与审计法律标准政府审计(shěnjì)组织一、政府审计体制的组织模式〔隶属关系〕二、政府审计体制的领导关系〔地方审计机关(jīguān)与国家审计机关(jīguān)的关系〕三、中国政府审计体制第一页,共六十九页。

一、政府审计体制的组织(zǔzhī)模式目前,160多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了政府审计制度,按录属关系可划分为以下(yǐxià)四类:立法模式司法模式行政模式独立模式

第二页,共六十九页。复习(fùxí)思考题1.我国政府审计的组织模式属于哪种模式?我国政府审计的领导(lǐnɡdǎo)关系属于哪种领导(lǐnɡdǎo)关系?2.我国政府审计的审计职责主要包括哪些?我国政府审计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3.简述我国政府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4.简述我国政府审计法律标准体系的构成内容。第三页,共六十九页。〔一〕立法(lìfǎ)模式1.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的立法机关2.审计机关拥有检查、建议和报告权,但没有处理权。3.审计经费(jīngfèi)由议会支付、独立核算。实施这种模式的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第四页,共六十九页。美国:参议院(senate):是西方两院制法机关中的上院,最高的立法机构。“建议与同意〞权〔如批准条约的权力〕授权(shòuquán)仅由参议院单独行使。众议院:众议院一般被认为较参议院更具党派色彩。中国:人大:国家权力机关,监视“一府两院〞,人大更强调代表性。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视、参政议政。

第五页,共六十九页。〔二〕司法(sīfǎ)模式1.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的司法机关。2.审计机关拥有司法权,具有审计和经济审判的职能。有权直接对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任何事项和人进展处理。3.审计经费由议会(yìhuì)支付、独立核算。

这一审计模式:法国〔审计法院、调查权和审判权〕、意大利、西班牙等西欧大陆、南美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第六页,共六十九页。〔三〕行政(xíngzhèng)模式1.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或隶属于政府某一部门2.审计机关拥有调查权和建议权,但没有处理权。3.财政部支付、独立核算。这一模式的国家:前苏联、东欧(Dōngōu)、中国、瑞典、巴基斯坦、泰国、越南

第七页,共六十九页。中国(zhōnɡɡu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jīguān)的执行机关(jīguān),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我国审计署属于国务院第八页,共六十九页。〔四〕独立(dúlì)模式1.审计机关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单独形成国家政权的一个分支,以民间或半民间半官方的身份从事独立的审计监视和审计规制活动。2.审计机关没有处理(chǔlǐ)权,需交司法机关处理(chǔlǐ)。这种模式的国家有:日本、德国、韩国、孟加拉国、阿尔及利亚、尼泊尔、不丹、塞浦路斯、斯里兰卡等。第九页,共六十九页。二、政府审计体制的领导(lǐnɡdǎo)关系分级领导关系:美国垂直领导关系:印度(yìndù)双重领导关系:中国第十页,共六十九页。〔一〕分级(fēnjí)领导关系分级领导(lǐnɡdǎo)关系是指中央审计机关和地方审计机关各自独立,没有任何领导(lǐnɡdǎo)或指导的关系。这种领导关系适用于联邦制国家。〔邦联制?欧盟〕例如,美国地方审计机关第十一页,共六十九页。〔二〕垂直领导(lǐnɡdǎo)关系地方审计机关受其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在垂直领导体制下,中央(zhōngyāng)审计机关与地方审计机关可以分别对中央(zhōngyāng)与地方的财政资金进展监视,但地方审计机关在业务上要承受中央(zhōngyāng)审计机关的领导。例如印度各邦的主计审计长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三〕双重领导关系(guānxì)地方审计机关(jīguān)受其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以业务领导为主,本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以行政领导为主。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实行的是双重领导关系

第十三页,共六十九页。三、中国政府审计体制(tǐzhì)的设置

〔一〕审计机关设置的法律依据?宪法(xiànfǎ)?:确定政府审计法律地位?审计法?:确定审计部门职责、权限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利马宣言?规定:“最高审计机关的建立及其独立的程度应在宪法中加以规定。〞第十四页,共六十九页。〔二〕中国政府审计(shěnjì)机关的组织模式?宪法?规定我国实行审计监视制度,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ɡèjí)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行政模式审计署由署机关、派出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组成第十五页,共六十九页。1.署机关专业审计司〔财政审计司、金融审计司、行政事业审计司、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社会保障审计司、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外资运用审计司、经济责任审计司、企业审计司、境外审计司〕专业审计司负责(fùzé)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组织派出机构和地方审计机关进展行业审计,对派出机构和地方审计机关进展业务指导等综合行政部门〔办公厅、法规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直属机关党委〕第十六页,共六十九页。2.派出机构(paichūjīɡòu)派出机构包括特派员办事处和派出审计局两大类。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18个〕,如审计署驻武汉办事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审计署方案(fāngàn)安排,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方案(fāngàn)单列市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展审计监视;对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财务收支,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益进展审计监视;对审计署授权的中央部门所属国家建设工程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国际组织援助、赠款和贷款工程的财务收支进展监视。第十七页,共六十九页。我国直辖市:共有(ɡònɡyǒu)4个直辖市(市(京)、某某市(津)、某某市(沪)、重庆市(渝))...方案单列城市:大连;厦门;青岛;某某第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派出审计局〔25个〕,如审计署外交外事审计局。其主要职责是:对管辖范围内的所在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及其在京直属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草案以及其他财务收支进展审计监视,对所在部门或直属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shǐyòng)效益进展审计或审计调查,对所在部门驻京外的直属单位提出加强审计监视的建议。第十九页,共六十九页。3.直属(zhíshǔ)事业单位审计署直属事业单位(shìyèdānwèi)有审计干部培训中心、审计科研所、计算机技术中心、、报社等,主要负责干部培训、审计科学研究、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图书资料的编辑出版等。第二十页,共六十九页。〔三〕中国政府审计(shěnjì)机关的领导关系双重领导体制(tǐzhì),即地方审计机关要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以行政领导为主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以业务领导为主,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还表现在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九页。

第二节政府审计组织的职责、权限(quánxiàn)和法律责任一、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责(zhízé)〔一〕审计署的审计职责1、财政收支审计职责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国务院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与决算审计、省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九页。2、财务收支审计(shěnjì)职责主要包括:中央各部门、事业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和中央金融机关的资产、负债和损益状况的审计,国务院各部门管理的和受国务院委托由社会团体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环境保护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yuánzhù)、贷款工程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其他审计。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九页。3、经济(jīngjì)责任审计职责主要包括:对有关国家(guójiā)机关、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关、国家(guójiā)的事业组织及其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单位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方、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展审计监视。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九页。4、组织领导(lǐnɡdǎo)全国审计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审计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监视审计规章制度的执行,组织、领导、协调和监视各级审计机关的业务;与省级人民政府共同领导省级审计机关,协同办理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事项;管理派驻地方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组织实施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与监视;被民间审计组织审计的企业单位,属于审计署依法审计监视对象范围的,审计署按照国务院的规定(guīdìng),有权对该民间审计组织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展核查。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九页。5、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jiēguǒ)的职责主要包括:向国务院报告和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提出(tíchū)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向国务院总理提交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九页。6、其他审计(shěnjì)职责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对贯彻执行国家财政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情况的行业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依法受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审计决定的复议申请;管理(guǎnlǐ)派驻地方的审计特派员办事处;组织审计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其他。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九页。〔二〕地方审计(shěnjì)机关的审计(shěnjì)职责1、财政收支审计职责主要包括: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qíngkuàng)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对下级人民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审计。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九页。2、财务收支审计(shěnjì)职责主要包括:对地方国有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金融机关的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shěnjì);对地方国家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审计;对地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的审计;对地方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的建设工程和以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投资为主的建设工程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与国家建设工程直接有关的建设、设计、施工、采购等单位的财务收支的审计;对本级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环境保护资金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的审计;对审计署授权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工程的财务收支的审计;其他。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九页。3、经济(jīngjì)责任审计职责主要包括:审计机关受本级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委托(wěituō),对本地区有关国家机关、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关、国家的事业组织及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方、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一级有关经济活动所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展审计监视。第三十页,共六十九页。4、通报审计情况(qíngkuàng)和审计结果的职责主要包括:向地方政府报告和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审计情况;向地方政府行政(xíngzhèng)首长提交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本级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5、其他(qítā)审计职责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fǎguī)规定的应当审计的其他事项。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九页。二、审计(shěnjì)机关的审计(shěnjì)权限〔一〕要求报送资料权〔二〕检查权〔三〕调查取证权〔四〕采取强制措施权对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qítā)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审计机关有权予以制止,必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有权封存有关资料和资产,对其中在金融机关的有关存款需要予以冻结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展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有权予以制止,制止无效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人批准,通知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暂停拨付款项,已经拨付的暂停使用。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九页。〔五〕建议纠正处理权〔六〕通报或公布审计结果权审计机关有权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和专项调查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和专项调查结果时,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如下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①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向社会公布的;②社会公众关注的;③法律、法规(fǎguī)规定向社会公布的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九页。〔七〕提请协助权提请协助权是指审计工作遇到困难时,审计机关请求有关职能部门予以协助的权力。审计机关履行审计监视职责,可以提请公安、监察(jiānchá)、财政、税务、海关、工商行政管理等机关予以协助。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九页。三、审计(shěnjì)的法律责任〔一〕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提供的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yǐjí)其他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或者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对被审计单位的上述行为,审计机关有权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责任。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九页。〔二〕被审计(shěnjì)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及其法律责任本级政府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违反预算的行为或者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如转预算内资金为预算外资金,越权与违法减免税收,截留、隐瞒、转移财政收入等。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区分情况采取如下措施:责令限期交纳应当上缴的款项,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责令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展处理,其他纠正措施。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审计机关除了予以处理外,还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分(xínɡzhènɡchǔfèn),主要是罚款和没收非法所得。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如乱挤乱摊本钱、隐瞒营业收入、盈亏不实、偷税漏税等。审计机关、人民政府或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与违反财政收支行为一样的处理措施并给予处分。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九页。〔三〕被审计单位(dānwèi)拒不执行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有关(yǒuguān)财务收支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裁决期间审计决定应照常执行。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没有异议但又不执行审计决定,审计机关应该责令被审计单位上缴应当上缴的款项,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的,审计机关应当通报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扣缴或者采取其他处理措施,并将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九页。〔四〕对违反审计法和违反国家(guójiā)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的法律责任对被审计单位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应向被审计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监察机关提出处分的建议(jiànyì),上述部门应将处分的结果书面通知审计机关。审计机关认为构成犯罪的,应向司法机关提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司法机关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不构成犯罪的,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九页。〔五〕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wánhūzhíshǒu)、泄露秘密的法律责任如果审计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泄露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害(wēihài)社会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审计人员违法违纪取得的财务,依法予以追缴、没收或者责令退赔。第四十页,共六十九页。第三节政府审计(shěnjì)人员一、政府审计人员的组成〔一〕审计机关(jīguān)组成人员审计署:审计长一人,副审计长假设干人。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人选,国家主席任免,副审计长如此由国务院任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副职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九页。2、审计人员技术资格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审计员、助理审计师〕中级资格〔审计师〕高级资格〔高级审计师〕初级资格、中级资格通过参加(cānjiā)全国统一考试,并到达合格标准后获得。高级资格实行考试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试合格和评价通过后,取得高级审计师的资格。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初、中级设“审计(shěnjì)专业相关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两个科目;高级设“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两个科目。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法律法规〔法律根底知识、审计法、行政法、财政法、预算法、税法、公司法、票据法和证券法〕审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九页。3、审计人员类型审计机关的专业人员除由熟悉会计、审计、财务的人员组成,还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聘任(pìnrèn)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法律工作人员等。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九页。二、政府审计(shěnjì)人员的素质要求政府审计人员(rényuán)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政府审计人员必须遵守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公共资产的维护神的精神理念,奉行?宪法?、?审计法?至上观念。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自觉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财经法规和制度、方针、政策。热爱政府审计事业,具有敬业、爱岗、奉献精神。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九页。〔二〕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指政府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当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审计、会计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检查财政财务收支账目,搜集证据、评价审计事项的技能;具有调查(diàochá)研究、综合分析、沟通协调和文字表达能力。

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九页。三、政府审计(shěnjì)人员的职业道德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如此?第二章规定。〔一〕一般原如此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如此,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应遵守的原如此性规定。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时,应遵守严格依法、正直坦诚、客观公正(gōngzhèng)、勤勉尽责、保守秘密等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如此。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九页。〔二〕独立性审计人员在执行职务(zhíwù)时,必须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九页。〔三〕专业胜任(shèngrèn)能力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从事(cóngshì)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

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九页。〔四〕应有的职业(zhíyè)慎重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应当合理运用职业判断,保持职业慎重,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cúnzài)的重要问题保持警觉,并审慎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和充分性,得出恰当的审计结论。第五十页,共六十九页。〔五〕严守(yánshǒu)秘密审计人员还需要对其执行职务时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尤其(yóuqí)是对执行职务中取得的资料和审计工作记录,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和披露,不得用于与审计工作无关的目的。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九页。第四节政府审计(shěnjì)法律标准政府审计法律标准包括政府审计法律体系、政府审计法规体系和政府审计准如此三个层次(céngcì)。一、政府审计法律体系政府审计法律体系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宪法?、?审计法?和其他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是层次最高、法律效力等级最高的审计标准。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九页。〔一〕宪法(xiànfǎ)?宪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jīguān),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展审计监视。审计机关(jīguān)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视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jīguān)、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视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此外,还有关于审计机关行政首长的地位和任免的相关规定。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九页。〔二〕审计法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huìyì)修正了1994年通过的?审计法?。总如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九页。〔三〕其他(qítā)1、有关财经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就审计机关(jīguān)对这些领域的审计监视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这些财经法律也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行为进展处理处分的依据;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九页。2、对国家行政活动(huódòng)进展监视管理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政府审计监视活动属于国家的行政行为,审计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开展审计监视时应该(yīnggāi)遵守这些法律的规定。第五十六页,共六十九页。二、政府审计法规(fǎguī)体系政府审计法规体系由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审计行政法规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审计法规。〔一〕审计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审计法?及有关法律制定的,在全国范围使用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有关政府审计的标准性文件。如:1997年10月公布,2021年2月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2021年1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jīngjì)责任审计规定?。第五十七页,共六十九页。〔二〕地方性审计(shěnjì)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在本地区范围内适用的有关政府(zhèngfǔ)审计的标准性文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专门规定政府审计的地方性法规,如2001年某某市通过市人大立法出台的?某某经济特区审计监视条例?;二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与政府审计有关的其他地方性法规。第五十八页,共六十九页。三、政府审计(shěnjì)准如此2021年我国审计署制定了一个既能满足政府审计工作需要又具体适用的国家审计准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如此?。内容(nèiróng)包括:总如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附如此。第五十九页,共六十九页。〔一〕总如此(rúcǐ)总如此的主要内容(nèiróng)包括:制定国家审计准如此的目的、依据,审计准如此的定义,审计准如此的适用范围,被审计单位的责任与审计责任的划分,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的总体要求。第六十页,共六十九页。〔二〕审计(shěnjì)机关与审计(shěnjì)人员审计机关(jīguān)和审计人员是对审计机关(jīguān)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根本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所作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机关(jīguān)执行审计业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具备的职业要求。第六十一页,共六十九页。〔三〕审计(shěnjì)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机关对本年度审计工程所做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定的审计职责(zhízé)和审计管辖范围,编制年度审计工程方案,年度审计工程方案的编制步骤,年度审计工程方案需要调整的情形,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审计工程方案编制的指导,需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的情形,审计工作方案的编制、审批和调整,年度审计工程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第六十二页,共六十九页。〔四〕审计(shěnjì)实施审计实施是审计作业(zuòyè)阶段应遵循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审计实施方案:组成审计组,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调整和审定,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平安性。〔2〕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和程序。〔3〕审计记录:审计人员应当真实完整的编制审计记录,审计记录包括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和内容,审计工作底稿的检查和复核的要求。〔4〕重大违法行为检查: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