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诗歌鉴赏
六要素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6.看题干得到启示
先“懂”后“答”
——古诗词鉴赏规律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该考点1而言,实际上是“写什么”(形象)“为了什么”(思想内容)“怎么写”(语言、表达技巧)考点精解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需6看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1、看标题2、看作者3、看注解4、看意象5、看末句6、看题干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典菱歌敌万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干谒诗科举考试之前,向张籍征求意见,表现自己忐忑不安的心理一、看标题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池塘要不断注入活水,才能清澈。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才能进步读书的积累与贯通的关系。长期的读书积累,对问题一朝领悟。从题目入手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近试上张水部》《观书有感》李白《哭晁卿衡》杜甫的《春夜喜雨》王昌龄《闺怨》陆游《书愤》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交代晚年处境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情怀。抗金杀敌,收复失地二:看作者
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⑵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答:⑴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⑵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三:看序注四:看典型意象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九个能代表萧瑟秋天的典型意象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天涯游子独行寒秋的内心深处无尽的伤痛。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寒秋流水春草登高杨柳赠别诗常见意象一乐曲二植物三地点边塞诗三乐曲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五:看末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江阴浮远堂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20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六:看题干“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三步作答:1.字句的内涵(理解、翻译)2.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3.说出这种手法的妙处及感情。
作为表达题,答题语言要准确、简洁、明晰、流畅作为表达题,语言的好坏肯定会影响到考生的得分的。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与根据,结果使赏析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忌。一定要注意从诗歌中寻找答题根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答偏是大有帮助的。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里胥:里中小吏。初眠:蚕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为一眠。
1.诗歌塑造的采桑女的形象是怎样的?
2.这首诗的首联中的“努”的含义是什么?
3.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怎样?
1.勤劳善良备受压迫下层劳动人民形象。采桑女清晨采桑,泪如雨下,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遭到无边痛苦。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柔桑用力凸出青鸦嘴般的嫩芽。用“努”把“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的比喻关系,又用拟人手法刻画出“桑芽”在春风中正在“冒出”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反衬了采桑女的愁苦之情。
3.此诗语言生动质朴、明白如话。“桑芽才努青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点的嫩芽形状,“青鸦嘴”比喻“桑芽”,酷肖而生动;“去岁”“今岁”对比鲜明,有力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志士、君子
5、草——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扬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水龙吟》“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积累一点常见的意向和典故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1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3、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14、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15、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16、鹧鸪鸟——离愁别绪
“教材中常见的文化常识文学典故”: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强化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难点解析试题
- 分式教学观课评议报告
-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 对某本课外书籍的读后感(15篇)
- 中国绿色造纸企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大树种植与起吊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 全新交换机销售协议
- 研发团队绩效考核与激励方案解析
- 移动设备与积极心理干预-洞察及研究
- 2025年运动医学理论与实践测试答案及解析
- 麻醉术前评估制度
- 2025劳动合同官方下载
- 博士组合物80问
- 《LEXUS雷克萨斯传奇》课件
- 青岛科学四年级上册《风的形成》课件
- 调课申请书范文
- 伦理学课件-应用伦理学下
- 公路工程监理规划
- 医疗医疗信息化管理制度
- 宇宙弦结构演化模拟-洞察分析
- 风力发电项目工程承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