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五年级科学上册《陶瓷》解析_第1页
99五年级科学上册《陶瓷》解析_第2页
99五年级科学上册《陶瓷》解析_第3页
99五年级科学上册《陶瓷》解析_第4页
99五年级科学上册《陶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陶瓷欣赏陶瓷秦始皇兵马俑

印纹硬陶珐琅瓷青花瓷中国的原始陶瓷制作始于约7000年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文化的国家之一,古人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鱼、鸟、猪以及自身都作为陶器上的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生动,布局合理,代表着氏族文化,也给古文字的探讨供应了佐证。原始陶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器皿了解了中华文明,并把陶瓷(china)作为中国China)的代名词。陶瓷与“CHINA”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全部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从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畴。陶器的独创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记。到了商周时代,便已产生了特地从事陶器生产的工种。在战国时期,陶器上已经起先出现各种优雅的纹饰和花鸟。这时的陶器起先应用铅釉,使得陶器的表面变得光滑,也具备了确定的色泽到了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起先变得广泛,多种色釉也起先出现。有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调,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出现标记着陶器的种类和色调已经起先更加丰富多样。唐三彩在唐代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因为在唐以前,只有单色釉,最多就是两色釉的并用,在我国的汉代,已经有了两色,即黄色和绿色两种釉彩在同一器物上的运用。到了唐代以后,这种多彩的釉色在陶瓷器物上同时得到了运用。从陶瓷史上有人考证,这和唐代当时的审美观点起了很大的变更有关。在唐以前人们崇尚的是素色主义,到唐代以后,它包涵了各种文化,包涵了外来的好多文化,这个时候从绘画、陶瓷、金银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绚丽文化的特点。它是在制作过程中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形成不同的颜色,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因此上被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女佣)唐三彩三足炉陶瓷的故事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脱胎而来。原料烧制温度硬度/吸水性陶黏土

砂土600℃低/有吸水性瓷瓷土

高岭土1000℃以上高/密实不透水探讨陶瓷的特点探讨陶瓷从哪些方面来入手?硬度韧性导电性能传热性能燃烧性能……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果预测实验现象结论是否易碎用锤子砸陶瓷是否导电把陶瓷连在电路中是否传热把陶瓷勺子放入热水中是否燃烧用火烧陶瓷……试验记录表陶瓷的特点陶瓷较坚硬、易碎陶瓷不易传热陶瓷不燃烧陶瓷不导电陶瓷耐腐蚀韧性差表面光亮、细腻、防潮、易清洗、变形小、抗急冷急热……依据陶瓷的特点,人们怎样利用陶瓷材料?动动脑,放大胆,想一想:作为绝缘材料地下管道耐腐蚀陶瓷艺术品陶瓷把汤勺隔热陶瓷插座绝缘作为航天隔热材料作为地下耐腐蚀管道材料以陶瓷为主题,依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课本的小提示,自己设计一个与陶瓷有关的小活动。服装绘画书法舞蹈歌曲看一看,做一做,深化的拓展探究拓展活动到旁边的陶瓷厂参观,了解陶瓷制造工艺。查阅有关陶瓷资料,进一步了解陶瓷的历史。五、说板书设计:

易损坏不易导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