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市公开课课件_第1页
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市公开课课件_第2页
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市公开课课件_第3页
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市公开课课件_第4页
人教版语文8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市公开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háo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借助注释,把握课文大意。2体会对话中的人物语气,欣赏机智巧妙的论辩艺术。3明确庄子和惠子的认知态度,学会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北冥()鲲鹏()濠梁()抟扶摇()

迁徙()齐谐()鲦鱼()正色邪()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其翼若垂天之云

(2)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

(2)志怪者也()

(3)去以六月息者也()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míngkūnháotuánxǐxiétiáoyé同“溟”,海记载气息,文中指风盘旋飞翔(5)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6)请循其本()

(7)子固非鱼也()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怒而飞B.亦若是则已矣

C.鲦鱼出游从容D.安知鱼之乐

完全,肯定(是这样)追溯本来既然已经C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B.亦若是则已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C.是鱼之乐也如鸣珮环,心乐之

D.安知鱼之乐安能辨我是雄雌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C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几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7.根据提示填空。

(1)本课两篇文章分别选自《庄子》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庄子,名周,______(填朝代)时期哲学家,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2)《北冥有鱼》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文中暗示出庄子愉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秋水战国道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一)

请阅读《北冥有鱼》,然后答题。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B.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化而为鸟学而不思则罔

A9.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10.试赏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句话。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大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1.结尾“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说明了什么?

大鹏从天空向下看,像人们在地面上看天空一样,说明人和大鹏对事物的认识都是有局限的。(二)

请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然后答题。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鲦鱼出游从容()

(2)请循其本()

13.庄子和惠子辩论的焦点是什么?辩论的原因是什么?

安闲自由本原焦点: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原因:性格的差异导致了两人立场的不同。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中的美;另一个认为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理状态。14.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谁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试分析两人的性格。

15.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谁?为什么?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科学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科学认知态度。(三)

【甲】《北冥有鱼》

【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②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③无所容。非不呺然④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⑤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为洴澼⑥纩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⑦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⑧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免于澼纩,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⑨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

【注释】①瓠(hù):葫芦。②实:结的葫芦。③瓠落:很大很大的样子。④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⑤掊(pǒu):砸破。⑥洴澼(píngpì):漂洗(丝绢)。⑦鬻(yù):卖,出售。⑧裂:划分出。⑨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⑩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怒而飞()

(2)去以六月息者也()

(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4)吴王使之将()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离开擅长做将军1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请与之客得之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C.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聚族而谋曰人不知而不愠

18.给乙选文画线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A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20.甲、乙这两篇文章分别给读者以什么启示?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你)怎么不考虑把它制成腰舟,让(它)漂浮在江河湖海,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地方可放呢?甲文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乙文揭示出一个道理: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一样,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乙参考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培植成功,结出的葫芦有五石的容量。用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不能胜任。把它锯开来做瓢,却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可以容纳。它不是不够大,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破了。”庄子说:“这是你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啊。”宋国有一个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绢)为业。有个客人听说了,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他集合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绢)为业,所得不过数金;现今卖出这个药方,立刻可得百金,我看还是卖了吧。’这位客人得了这个药方,拿(它)去游说吴王。(这时)越国正巧发难,吴王就派他为将,在冬天,率兵跟越国水战,(因为有不龟裂手的药)从而大败越国;(吴王)就划分出土地封赏给他。同是一个不龟裂手的药方,有人因此得到封赏,有人用它换取自己不用再漂洗(丝绢),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