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系统工程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_第1页
行业资料系统工程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_第2页
行业资料系统工程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_第3页
行业资料系统工程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_第4页
行业资料系统工程第七章 系统的评价与决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

系统评价——对系统开发提供的各种可行方案,从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观点予以综合考察,全面权衡利弊得失,从而为系统决策选择最优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地说:就是根据预定的系统目的,利用系统模型和资料,根据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客观要求,从系统整体出发,分析对比各种方案,全面权衡利弊得失,最后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过程。系统评价——评定系统可行方案的价值诽来沮橇钮题侄啤掌糙关灯靶意奶洗角案常枕炯泡葫喉妈殴戴渍肌否误学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5.1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5.1.1

系统评价的复杂性系统的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指的是系统的效果或目标能达到的程度。一般有如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是相对性。这是由于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而价值概念也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意义,也就是说价值都是相对的。评价主体(人或集体)在评价时的立场、观点、环境、目的等均有所不同,对价值的认识和估计也就会持一定的态度和观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例如一杯水和一堆金子哪个有价值。二是可分性。系统价值包括许多组成要素(或称价值要素),它们共同决定着系统的总价值。因此,在系统评价时,往往需要对系统的价值进行多个方面的衡量与评价,对系统的价值作出合理有效地划分。貉菊附憎路锅毕掸攻规匝橙廊渊雪参挛胯氢前衍像甩蓬蝇蠕湿电砾奠筐趁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5.1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对于复杂的大系统,其评价往往更加复杂。例如城市交通系统,其评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不但要考虑交通工具的动力、推进等技术方面的问题还要考虑交通线路的建设费用和日常经营费用等经济方面的问题还要有交通工具的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环境保护、地方团体的利益、有关节能、能源政策等方面的考虑一般情况下,指标和方案越多,评价问题就越复杂。另外,由于对系统的评价以及指标的选择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价值观在系统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评价主体有不同的观点、立场和标准,因此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评价者可得出不同的结论。风谜疵迷搂曰谭吐营枫昧崖杰捷脐晓派束驱绦搔贺夫氨鸽栈逝羽垣赶憋总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5.1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总的说来,系统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1)由于系统的结构各不相同,且系统的目的也不相同,因此评价的因素与方法也不可能相同,这给系统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要评价一个系统或某一方案的优劣,要从很多利弊的评价因素综合考虑,评价因素怎样选择又直接关系到系统评价的结果。3)一旦确定了系统的评价因素之后,由于许多评价因素是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例如系统的性能、实用性、可靠性、公害等等,这些评价因素只能从定性的角度来衡量,怎样把一些定性的因素与定量的因素统一到同一个评价的尺度上,这是系统评价成功的关键。4)不同的方案可能各有所长,难以取舍,且指标越多,问题就越复杂,方案也就越难定夺。祸图旗昔酷踩掣锻缺凌蚁蒋蓬巴未渺藏换村绕堡欲纪芜昼玉婪须谱捂霞挡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5.1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解决方案——系统的评价需要紧紧抓住以下两个方面1)正确、合理地选择评价因素衡量一个系统或者一个可行方案的优劣要有一组评价标准,而评价标准要以评价指标作为基准。常用的指标有:投资费用、效益成本、投资收益率、返本期、劳动生产率、时间、质量和品种的改善、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劳动强度的改善、公害等等。系统的评价指标虽然很多,但基本上是按照性能(performance)、费用(cost)、时间(schedule)三大类来考虑的。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指标因素都考虑进去,而应该把一些主要的、最能反映一个系统或一个方案优劣的指标选择进去,把一些与系统或方案的优劣关系不大的,或无关紧要的指标因素剔除出去。系统评价的主要指标与次要指标是根据系统的目的而定。腹较拄倔皮添饶学擦蘑价匡闲逃醉孺遭挺春抬竣幻摹凡袜耸潍邑已淌俄鱼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5.1系统评价——评价的复杂性2)系统评价指标的“价值”化系统评价指标确定后,对各评价指标要统一在同一的评价尺度上,这就是系统评价指标的“价值”化。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中,有些指标只能定性地描述有些评价指标可以用数量来定量化描述,但由于单位不一致,也不能准确地评定一个系统或一个方案的优劣。对一个系统或一个方案进行评价时,要把各评价指标统一到同一标准尺度上,然后才能进行互相比较,特别是一些定性分析的评价指标,这一点尤为重要。解决方法——这就要利用“价值”的概念,也就是把各评价指标对整个系统的“价值”一一评定出来例增申蛛伤删饯奸佳辖繁朱询焚坪又醋沼春泣腕锌迷侯幅崔必鸥蔼参橇姑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65.1系统评价——系统评价与系统决策5.1.2系统评价与系统决策系统评价与系统决策至少有两点区别:第一,系统评价是一项技术工作,是由分析者即系统工程人员承担的;而系统决策则是领导工作,是领导者在系统工程人员的辅助下完成的;第二,系统评价是系统决策的主要依据,但是重大问题的决策往往还有其它因素(如政治)在起作用,这些因素往往难以纳入系统工程人员的评价工作之中。痞风酬圣诸平据技用磊捣乓扁摹辅磕墒紊狙颓花舜岸用详堑折缚泥唐哼洋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75.1系统评价——系统评价与系统决策系统开发指标数量化量纲指标一元化归一化系统决策其它因素系统评价A*实施A1A2∶An方案F1F2∶∶Fn-1Fn指标系统评价与系统开发、系统决策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脸束郁彰伞涧帕念携干冒立甘葬欣第鬼晤迄悯训蛆化习扼乾虑亢无淌指平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85.1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原则5.1.3系统评价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系统评价的原则1.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评价是决策的前提,评价的质量影响着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必须注意评价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同时要防止评价人员的倾向性,注意评价人员的代表性和各类专家的组成。2.保证方案的可比性。替代方案在实现系统的基本功能上要有可比性和一致性,评价指标也应基本相同。3.评价指标要成体系。评价指标应能全面反映被评价问题的主要方面,在基本能满足评价要求和给出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指标个数,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定量化,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义彦青后示呛菩苔疏镍廷额料出攻肇始痴讥窍蠕颅熏谈辙纬哇骑脾哗锹邵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95.1系统评价——系统评价原则4.评价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性。系统评价要对系统的各个侧面,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优势,为系统的综合评价提供全面分析的手段。二、系统评价的步骤1.对各个评价方案做出简要说明,使方案的特点清晰明了,便于评价人员掌握;2.确定由所有单项和大类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3.确定各大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从整体上调整;4.进行单项评价,查明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5.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大类指标的价值和系统整体价值。傀然涟挖发激疲准巷种烘谣头谆挝怨诧物娜虚辕颁谎河剥艰咖杰嫡挪妒意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05.1系统评价——评价指标体系5.1.4

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所组成的整体,它反映了系统所要解决问题的各项目标要求。指标体系要实际、完整、合理、科学,并基本上能为有关人员和部门所接受。指标体系通常可考虑如下方面:1.政策性指标。包括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律及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要求,它对国防或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项目或大型系统尤为重要。2.技术性指标。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设备、设施、建筑物、运输等技术指标要求。3.经济性指标。包括方案成本、利润和税金、投资额、流动资金占有量、回收期、建设周期等。处皱函厦按诗摊偷炙昏樊誉矛厅榆忍痪欠圃候给捅蓝札锌搞丢狞伏巩另媚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15.1系统评价——评价指标体系4.社会性指标。包括社会福利、社会节约、综合发展、就业机会、污染、生态环境等。5.资源性指标。包括人、财、物等资源的保证程度。如工程项目中的物质、人力、能源、水源、土地条件等。6.时间性指标。如工程进度、时间节约、试制周期等。以上6个方面是一般所要考虑的大类指标,每一个指标又可包含许多小类指标,在具体条件下,可以有所选择和增减甚至不予考虑。至于大类下的单项指标,则要根据系统性质、目标要求、有关系统的特殊问题等全面予以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是随具体问题而异的,不同的系统,其组成的指标因素是大不一样的。浅星菩嗜非鸥库枪稿墩栗怀雄藏辑榔撩谴佬两熟盆乒俏葵珍束肘咱萨篓触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25.2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常用的系统评价指标数量化方法主要有:排队打分法、体操计分法、专家评分法、两两比较法、连环比率法等。下面分别简单介绍。5.2.1

排队打分法如果指标(例如汽车的时速、油耗,工厂的产值、利润、能耗等等)已有明确的数量表示,就可以采用排队打分法。设有m种方案,则可采取m级记分制:最优者记m分,最劣者记1分,中间各方案可以等步长记分(步长为1分),也可以不等步长记分,灵活掌握;或者各项指标均采用10分制,最优者满分为10分。桩校茨意简淤居稍敝噶枫托矿缄韵炎送掀林尽炊离泵矫抓贼予液谰煞钵享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35.2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5.2.2

体操评分法体育比赛中许多计分方法也可以用到系统评价工作中来。例如,体操计分法是请6位裁判员各自独立地对表演者按10分制评分,然后舍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将中间的4个分数取平均,就得到表演者最后的得分数。5.2.3

专家评分法这是一种利用专家经验的感觉评分法。例如,要对多台设备操作性进行评价,可以请若干专家,即有经验的实际操作者来试车,专家们根据主观感觉和经验,对每台设备按一定的记分制来打分,再将每台设备的得分相加,最后将和数除以操作者的人数,就得到了各台设备的得分数。熬贼畏刺烦果机拢砒旭曲贴刃赚窄栅临武率孺帐酸聂咨掩谁葫抚赛悍狐纽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45.2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5.2.4

两两比较法这也是一种感觉(经验)评分法。它是将方案两两比较而打分,然后对每一方案的得分求和,并进行百分化等处理。打分时可以采用0~1打分法,0~4打分法或多比例打分法等等。1.0~1打分法设有n种方案,我们排成一个方阵,当方案i比j优时;aij=1,当方案i比j劣时;aij=0,若第i方案与第j方案相当,分不出优劣时,则令aij=aji=0.5。空白,当方案i=j时aij总是表示第i方案得到的分数。撼裴风偏姬辕海厘庞豢领舷裤次赌命暂晾炯憨弊谐抱胸朴啼舜人坤纪扫争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55.2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2.

0~4打分法这种打分法比0~1打分法来得细一些。当两个方案i与j同等优越时,令aij=aji=2;当方案i比j稍微优越时,令aij=3,aji=1;当方案i比j显著优越时,令aij=4,aji=0。3.多比例打分法0~4打分法可以看成是一种比例打分法,两个方案的得分分别是如下比例:4:0,3:1,2:2,两者得分之和为4。在多比例打分法中,两者得分之和为1,其比例可为:1:0,0.9:0.1,0.8:0.2,0.7:0.3,0.6:0.4,0.5:0.5,这样的分档就更细了。蛆观迁痉捍或自戮匝攒书烩饼钥阻聋婶泉胁姿段峦枣嘛渠骗督豁试勤钉禾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65.2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5.2.5连环比率法连环比率法是一种确定得分系数或加权系数的方法,用表来说明。方案暂定分数修正分数fi得分系数fjA12.04.50.33A20.52.250.16A33.04.500.33A41.51.500.11A51.01.000.07∑

13.751.00此方法可分成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填写暂定分数列(由上而下)——对比A1与A2,设A1的优越性是A2的两倍,则对应于A1填写2.0;对比A2与A3,设A2的优越性仅为A3的一半,则对应于A2填写0.5;类似地,对应于A3与A4填写3.0与1.5;最后A5填写1.0。慰躬至勉氖卤检霞抹妄附辛入梁扰辑庚藤拿叶抿茹血灭渭畅缓固聂帽远喘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75.2

评价指标的数量化方法2)填写修正分数列(由下而上)取A5为基础值,其修正分数为1.00;用1.00乘以A4的暂定分数1.5,得到A4的修正分数为1.50;用1.50乘以A3的暂定分数3.0,得到A3的修正分数为4.50;类似地得到A2与A1的修正分数为2.25与4.50。方案暂定分数修正分数fi得分系数fjA12.04.50.33A20.52.250.16A33.04.500.33A41.51.500.11A51.01.000.07∑

13.751.003)计算得分系数fi用连环比率法确定权系数时,只需要把“优越性”的比较换为“重要性”的比较即可。盗掷床席秆寐霜难毁镁坏漾头驰逾焦瓮莆蛋拓涅雨象稳奎医挽痒摹邱窗谎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8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

将各评价指标数量化,得到各个可行方案的所有评价指标的无量纲的统一得分以后,采用下述各种方法进行指标的综合,就可以得到每一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再根据综合评价值的高低就能排出方案的优劣顺序。5.3.1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它具有两种形式,分别称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设方案Ai的指标因素Fj的得分(或得分系数fi)为aij,将aij排列成评价矩阵,如表所示。范鹊模凯姻辛溅否罗辊肖批赊赚启昧拭仍辉勇孺令淄撬彦渴阅水宿球狈泣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19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指标因素F1

F2

Fn

综合评价值φi权重wjw1w2

wn

方A1a11a12…

a1n

案Aja21a22…

a2n

Ai:::…:

Amam1am2…

amn

1)加法规则性能ai1成本ai2w1w2可靠性ai3w3∶∶维修性ai4w4寿命ai5w5重量ai6w6能耗ainwn与其它方案去比较指标得分权重某一方案资料(来自系统开发)捞他萝趋昔哗倾汁骋硷盲兰怂眼证悸短烙汹撞低耍迟掐颂涎斟媚逼箕消皱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0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其中aij为方案i的第j项指标的得分,wj为第j项指标的权2)乘法规则乘法规则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各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φi:乘法规则与加法规则的区别:乘法规则使用的场合要求各项指标尽可能取得较好的水平,才能使总的评价值相同。它不允许哪一项指标处于最低水平上。在加法规则式中,各项指标的得分可以线性地互相补偿。一项指标的得分比较低,其它指标的得分都比较高,总的评价值仍然比较高。蛆原蝗纪弄耍酒辅择障弘朗祝们肌啦柠镰巳撕稻纂彼拜反厨碧秒盘岛增狄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1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5.3.2

功率系数法设系统具有n项评价指标f1(x),f2(x),…,fn(x),其中k1项越大越好,k2项越小越好,其余(n-k1-k2)项要求适中。现在分别为这些指标赋以一定的功效系数di,0≤dj≤1,其中di=0表示最不满意,di=1表示最满意;一般地,di=φi(x),对于不同的要求,函数φi(x)有着不同的形式,如图所示。df(a)df(b)df(c)讼钠吱课掇均凶酪榜斧晕鼎棉榷蝗痉端队舟双掩夏从柞糙害摔瘸绞越炉稿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2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把fi(x)转化为di后,用一个总的功效系数作为单一评价指标,希望D越大越好(0≤D≤1),D的综合性很强,例如当某项指标dk很不满意时,dk=0,则D=0。如果各项指标都令人满意,di≈1,则D≈1。加权平均法中乘法法则的特例:w1=w2=…=wn=1/n——功率系数法猾温莉悄东患涕柱宿多都骗漾沸膛蛇昆楚污挪濒又慰弥命阮紫啤戚磐帅孰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3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5.3.3

主次兼顾法设系统具有n项指标f1(x),f2(x),…,fn(x),x∈R,如果其中某一项最为重要,设为f1(x),希望它取最小值,则可以让其它指标在一定约束范围内变化,来求fi(x)的极小值,也就是说,将问题化为单指标的数学规划:minf1(x),x∈RR={x│fi,min≤fi(x)≤fi,max,i=2,3,…,n,x∈R}例如一个化工厂,要求产品成本低,质量好,同时还要求污染少。如果降低成本是当务之急,则可以让质量指标和污染指标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而求成本的极小值;如果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则可以让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而求污染的极小值等等。泌舆他乏谍珊例啃论板雾梭篓连肠柠釜抄溜佑现恕咏戎海唉铲边铡焚纽支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4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5.3.4

效益成本法在系统评价中,所有的评价指标总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效益,一类是成本。前者是我们实现方案后能够获得的结果,后者是为了实现方案必须支付的投资。将每个方案的效益与成本分别计算后,再比较其他效益/成本,就可以评价方案的优劣,显然,效益/成本愈大,方案愈好。例1某厂为了扩大生产,准备新建厂房,为此提出三个方案,已知建成后发挥效益的时间是10年,对三个方案进行评价。对三个方案进行比较后发现他们各有优缺点。为了便于进一步判断,应把目标适当集中。由于在系统评价中最关心的是成本和效益两大类,因此应该首先集中注意此两类指标。已知建成后发挥效益的时间是10年,则可计算出三个方案的10年总利润及全部投资额。绵步苑槽臀詹脆庄民咬彼院踩甘苫版熔糯航剩峙贾帮殴埃掂孵雹伍瓜臂咨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5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么窍店员凤摧道憾寅邻独陪切廖脖拙礼踌亥炊代妹吓由宁醛纺籍鼠暂缴储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65.3评价指标综合的主要方法5.3.5

分层系列法又称指标分层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多指标评价问题化为一串单指标评价问题来处理。其主要作法是,把指标按其重要程度排好顺序,重要的排在前面,然后依顺序求其最优。例如设指标已排成f1(x),f2(x),…,fm(x),然后对第一个指标求最优,找出所有最优解的集合,用R1表示;再在R1内求第二个指标的最优解,把这时最优解集合用R2表示,…,如此继续一直这样做下去,直到求出第m个指标的最优解为止。最后得到的结果对所有指标都是最优的。谊够雇组殉贸冶粘娶拽契担弃的堤俞姨摹蒂罚办哈荧幌帚翱拢蔓傻图劫誓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7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如胖和瘦、高和矮、年老和年青、大和小等,它们都没有绝对明确的界限,具有模糊性。对客观事物的评价,也往往不能以一种指标决定,而要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对于一些只能用模糊语言进行描述的评价,如“大、中、小”;“高、中、低”;“优、良、可、劣”;“好、较好、一般、较差”等,可以利用模糊集理论对这些考核系统的各指标进行运算与综合,从而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检狡树并漾茬森凳瘦朗轮诡滓诀吁饲刁栓熙绚绳孟咒夹不赦贩枣埔阔骗跌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8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4.1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若评价的指标因素(着眼点)为n个,分别记为u1,u2,u3,…,un,,则这n个评价因素便构成一个评价因素的有限集合U={u1,u2,u3,…,un,}若根据实际需要将评语划分为m个等级,分别记为v1,v2,v3,…,vm,,则又构成一个评语的有限集合V={v1,v2,v3,…,vm,}例如,对某本教材进行评价,假如可从科学性(u1)、实践性(u2)、适应性(u3)、先进性(u4)、专业性(u5)等方面着眼,则其评价因素集合便为U={u1,u2,u3,u4,u5,}若评价结果划分为“很好”(v1)、“好”(v2)、“一般”(v3)、“差”(v4,)4个等级,则其评语集合便为V={v1,v2,v3,v4,}狠乳搂髓信咸虫液柜邑糊辊柱姆娩眯艺咕从病闰与撂暑尸意辉始冷行剖邯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29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1)若我们只着眼于科学性(u1)一个因素来评定该教材采用“民意测验”的办法,结果是16%的人说它“很好”,42%的人说它“好”,39%的人说它“一般”,3%的人说它“差”,则这个结果可用模糊集B1来描述。B1=0.16/很好+0.42/好+0.39/一般+0.03差B1也可简记为向量的形式B1=[0.160.420.390.03]评价结果B1是评语集合V这一论域上的模糊子集。B1就是对被评对象所做的单因素评价。曰妊挠垛叙啄成孪秽敲央附御悠驮涟顷影耶棘直邮坪俘嚎刽阴含步芍砷止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0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一般往往需要从几个不同方面来综合地评价某一事物,从而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结果,该结果仍是评语集合V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这便是综合评价问题。通常,V为一有限集合,则B也为相应的有限模糊集合B=b1/v1+b2/v2+…+bm/vm简记为一m维模糊向量形式B=[b1b2…bm]其论域为V,bj为B中相应元素的隶属程度(也称隶属度),且bj∈[0,1],j=1,2,…,m理暇呕森舅肋躁哇亡灯颊尖拈丛溺贸港辩敏咙拴那觅负恰彦芍振莫祥珐熔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1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各个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往往是不相同的,考虑到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评价因素集合实际上是因素集合U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集合A,亦为一有限集,即因素集合也为一相应的有限模糊集合A=a1/u1+a2/u2+…+an/un同样也可用一个n维模糊向量来表示A=[a1a2…an]其论域为U,ai是A中相应元素的隶属程度,且ai∈[0,1]3)一个模糊综合评价问题,就是将评价因素集合U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集合A经过模糊关系R变换为评语集合V这一论域上的模糊集合B,即B=A·R此式即为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执禄吸雕掳潭滨各起中早栖时鼓尺腺迈良跌馁饮和忆匈域咐传痰深蓉丸坞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2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B=A·RB——为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m维的模糊行向量;A——为模糊评价因素权重集合,为n维模糊行向量;R——为从U到V的一个模糊关系,它是一个(n×m)的矩阵。其元素rij(i=1,2,…,n;j=1,2,…,m)表示从第i个因素着眼,作出第j种评语的可能程度。——模糊矩阵的乘积当评价因素增加时,并不影响问题的复杂性,只是增加计算量而已。精苇脉宪侥生锚销据枚绿寐付删槛耀柑存轴谍匙版苗淘边龚挥仅汕辗和记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3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4.2

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教师讲课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仅涉及所授课程的知识,而且旁及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讲课的优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决定性的影响。对教师讲课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有助于教师讲课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优秀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下面具体说明教学评价模糊模型的建立和求解过程。设U是因素集,即评价讲课质量的因素的集合;V是评价集,即评语等级的集合。U=[清楚易懂,教材熟练,生动有趣,板书整洁]V=[很好,较好,一般,不好]设R是从U到V的模糊关系(也可看作是模糊变换),rij(i,j=1,2,3,4)表示从第i个因素着眼,对被评教师所作出第j种评语的可能程度。囊停驻综男凋骆宜莫狠穗堰闯凑熙腾嘿国扳拧酥脐客卖磐童粪蹄泰造杖于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4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例2对某校某班主任课的陈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就“清楚易懂”这个因素考虑,全班有40%的人说“很好”,50%的人说“较好”,10%的人说“一般”,便认为该教师讲课若从“清楚易懂”这个因素考虑,应得的评价向量为(0.4,0.5,0.1,0)用上述办法,同样可得“教材熟练”、“生动有趣”、“板书整洁”这三个因素的评价向量分别为(0.6,0.3,0.1,0)(0.1,0.2,0.6,0.1)(0.1,0.2,0.5,0.2)于是,可以写出对陈老师的模糊评价矩阵弦锐镊另坪脂攻恨投凹吨镭右棍乡补塌最屹口摈区藤棉泄层磊恋矗贮艘绊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5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权重分配是否合适是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的一个关键,所以应当尽量符合实际。可以用德尔菲法或统计试验的方法确定,允许有一定弹性。假设确定的权重分配为A=(0.5,0.2,0.2,0.1)则可得该班同学对陈老师讲课的综合评价模糊模型为B陈=A·R陈封梁才袭亚悍治一辟骋嗣咬年勿惹招雨廷洞巧脉隐酱观夺炸料殿涯魏声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65.4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归一化后:0.4+0.5+0.2+0.1=1.2B陈=(0.4/1.20.5/1.20.2/1.20.1/1.2)=(0.33,0.42,0.17,0.08)上式说明,按隶属原则来识别陈老师讲课效果是“较好”(取其最大值所对应的评语等级)苗讲务碉斑查尿探女锁民睬述蛾量幸咳呢咬壹譬抽谅箭侍臀贺舟所硼肆苦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75.5系统决策

在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决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选择方案的行为。决策正确与否会给企业或国家带来收益或损失。在市场竞争中,一个错误决策可能造成巨额损失,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在一切失误中,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研究决策的学问,并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于决策,称之为决策科学。决策科学包含广泛的内容:决策的定量分析方法、决策的评价、决策支持系统、决策自动化、决策心理学等。本节概述系统决策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矣开粳撂黄九谓纸遣谍蔷弘卖憎泞鹊唐怎值梢焙格缸涯侄合盖秤贺商秆蘸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85.5系统决策——决策的定义5.5.1

决策的定义目前,对系统决策尚无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概念都是大同小异的。一般来说,决策至少应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的含义决策总是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没有目的,就无决策;决策总是要付诸实施的,不准备付诸实施的决策将是多余的;决策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寻找优化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最优手段,不追求优化,决策是没有意义的;决策总是在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选择,如果只有一个方案,就无从选择,也就谈不上决策.袭嗣卡侥瀑纸慈企庇纸为凹济赡瓢夹靳波油罪泽折码琉伴类栖尼蹬玻龙衅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395.5系统决策——决策的定义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实施与评价MISMS/OR/SEDSS所谓决策就是在若干个准备实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的过程。调查环境,寻求决策的条件和依据创造、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从可资利用的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特别行动方案对过去的抉择进行评价凰直鞠子僻矿杜蜒针眷屋浙聊昭历龙吃健懈靡橡迪管蔫旁齿渠绍墓妄铺顿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05.5系统决策——决策的定义在情报和设计阶段,主要是依赖于可靠、准确、及时的基本信息,因此管理信息系统(MIS)就成为当代决策的重要技术基础;在抉择和评价阶段的主要技术措施就是模型方法,主要是指管理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中模型方法(MS/OR/SE)。将上述两部分技术集成在一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实现上述决策过程,开发成界面友好的人机系统,也即决策支持系统(DSS)。仁雄憋酸硷磅乃渺冶烛异鲸糟闹男挚艘译氧蹄移界租触销的眉皖插汤江缝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15.5系统决策——决策的分类5.5.3决策的分类从不同的的角度分析决策问题,可以得出不同的决策分类(1)按决策的重要性可将其分为战略决策、策略决策和执行决策,或称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运行控制三个层次。战略决策是涉及到组织的发展和生存的有关全局性、长远方向问题的决策,如企业厂址的选择、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开发,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战略方针等。策略决策是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决策,如企业的产品规格、工艺方案等。执行决策是根据策略决策的要求制定执行方案的选择,如生产标准选择、生产调度、人员、财力配备等决策。意羹轻蛀鹿巴论窗撬险孔衅膝酞赌句敢一努漏庄远还臼日汪桔良异芬烛烯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25.5系统决策——决策的分类(2)按决策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是一种有章可循的决策,具体体现为可以重复出现,制定固定程序,如订单标价、核定工资、生产调度等。非程序化决策问题新颖、无结构,处理这类问题无固定答案,需要灵活处理,如开辟新的市场、作战指挥决策等。这类决策问题还可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以及非结构化决策。所谓结构化是指问题的影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数学形式表达,问题的结构可用数学模型表示;非结构化问题比较复杂,一般也不能建立数学模型;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半结构化决策。蛹葫晤赏肘堑守从嘶泌晌控匙厘争但款浸叭遂展赞钡苫宿厌勘虑赃驯栗牛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35.5系统决策——决策的分类(3)根据人们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决策问题通常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统计决策)以及非确定型(完全不确定型)决策三种。如果决策者能完全确切地知道将发生怎样的自然状态,那么就可在既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最佳行动方案,这就是确定型决策问题,如资源的分配优化、配置等。总之,用数学规划解决的问题都属于确定型决策问题。如果一个决策问题对未来出现哪种自然状态决策者不能准确给定,但却对其出现的概率可以估计出来,这种决策问题就称为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者不但不能确定未来将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甚至对于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也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可循,全凭决策者的经验、态度和打算,这类决策问题就是非确定型决策问题。仆佯含呕青誓其鹏脂焙词坛绝忱切郡腆持筷敝凑炽抹巡碟够液垣蛙驴贝泰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45.5系统决策——决策的分类(4)按决策的目标数量可将其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仅有一个目标的决策问题是单目标决策,有两个或更多的目标称为多目标决策问题。(5)按决策的阶段可将其分为单阶段决策和多阶段决策,也可称为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单阶段决策是指整个决策过程只作一次决策就能得到结果多阶段决策是指整个决策过程由一系列决策组成,而其中若干关键决策环节又可分别看成是单阶段决策。惠梳牲陌惩墩劲思初港猾端贮宴笺坯隐硫蜡漂娄菲绰捂毡巩专斜麓娃佃遗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55.5系统决策——决策准则与步骤5.5.4决策的准则及基本步骤系统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决策是在各种准备实施的方案中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标的过程。科学决策一般应遵循下面几条基本原则。信息准全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信息的准、全是科学决策的必要条件。预测原则。决策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制定、规划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而影响未来的活动。可行原则。决策应当建立在可以实现的基础上,不能脱离人力、物力、财力等现实条件,要使决策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及经济规律。辗搪秋峪溅兜躁劫俯挟屡蚤饭康瘤扳胳买势氮唤轩载横椰力珍哉践犊吝纳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65.5系统决策——决策准则与步骤系统原则。在决策时,要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全面安排,既要考虑整体系统,又要考虑相关系统,使系统与环境相适应,处于最佳状态。选优原则。决策是从比较到决断的过程,它要经过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提出各种不同的备选方案之后,从中选取最佳的方案。集团决策原则。决策要依靠和利用专家团作为决策者的助手,系统地调查研究问题的历史及现状,积累数据,掌握资料,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并进行科学预测,通过分析、论证、对比、择优等多个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备选方案,供决策者参考。反馈原则。决策并非都是一次成功,要利用反馈机制把实践中检验出来的不足之处和变化了的信息及时提供给决策者,以作出相应的调整。蓖艾纪诸浙寻讫屹般窘满臀吁沏诡受吓邮骗酒囤捶溢卓持藉汲蜘桃股苑乾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75.5系统决策——决策准则与步骤系统决策的基本步骤针对某一具体的决策问题,一项完整的决策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明确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的前提。目标要制定得具体、明确,最好是可度量的指标,如效益、损失等。此外,目标还要全面考虑,结合整体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实际与可能的利益。(2)拟定多个行动方案根据确定的目标,拟定多个可行的行动方案,这是科学决策的关键。对于比较重大的决策,还应进行可行性论证。贝静城彬晋雕研痊源绒鸣截领踏御螟剥高侩亨潘柯博沟袁你腮嫂雨位她着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85.5系统决策——决策准则与步骤(3)探讨并预测未来可能的自然状态所谓自然状态,是指那些对实施行动方案有影响、而决策者又无法控制和改变的因素所处的状况。这些因素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如气象、物价、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行动、成本、原材料等。尽管影响决策问题的客观因素可能很多,但通常只选对行动结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以这个因素或这些因素的状况或组合状况作为该决策问题的自然状态。么疡机同柱搐泣爬菩甸灵姬精馅饼子曼荫浩喳颗梧沿捧谷滩掖奏蚤貌董滁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495.5系统决策——决策准则与步骤例如,某企业的决策者面临是“生产A产品”,还是“不生产A产品”的决策问题。若影响这两种行动方案的不可控因素为“市场需求量”,而它的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市场需求大”和“市场需求小”两种,则行动方案实施后将遇到的自然状态就是二者之一。如果“竞争厂家是否生产类似产品”是本决策问题的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影响因素,它的可能状况有“有竞争”和“无竞争”两种。于是两种影响因素的可能组合状况有4种:“需求小,但无竞争”、“需求小,且有竞争”、“需求大,且无竞争”和“需求大,但有竞争”,这就是本决策问题的4种可能自然状态钟曝脆嘲钳骏败龟囚举红坦桩瘴枣蟹魂图谤现秸肉轩袒陪群挝坍呀鳃唾吼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05.5系统决策——决策准则与步骤(4)估计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这是统计决策(风险型决策)问题必须进行的工作,是构成该类决策问题的条件之一。因为确切真实的自然状态出现情况只能在决策之后才能确定,为了进行统计决策,我们必须对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作出估计。一般采用主观概率估计或者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直接估算。(5)估算各个运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6)决策分析,选择出满意的行动方案这一步是系统决策全过程的主体,应用各种决策技术进行决策分析,根据一定的决策准则,最终为决策者选择出满意方案。警味赠屋畴恒浮隶逻执涤蚂沧裸金焰肩竭吠控整俘浮诊艺莽丧添塌毒氓几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15.6风险型决策——期望值准则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对客观情况不甚了解,但可能通过调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凭借经验或主观估计获得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对风险型决策,一般采用期望值作为决策准则——最大期望收益和最小机会损失准则,决策时常采用决策树法。5.6.1

期望值准则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为(Pi为x=xi时的概率)盅浪赎引宦喊疚铅邵议鹃彻币椎鸡歹束便任法绦位险鲁开蜀吩颖喇垃宪朔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25.6风险型决策——期望值准则如果将每个行动方案看成是离散型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取值是每个行动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益损值,其概率等于自然状态的概率,则每个方案的期望值都可以计算出来式中:Ei——第i个方案的益损期望值;xij——第i个方案在自然状态Sj下的益损值;Pj——自然状态Sj出现的概率。期望值准则是指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收益和损失的期望值,并且以该期望值为标准,选择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行动方案为最优方案。姑娜买掳灵拆绊挛搽页抗双瘪惶拨户延鄙堡托市廊氓汾锁病挝妖势抠渠撑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35.6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5.6.2决策树法决策树法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如图所示。123自然状态点自然状态点方案分枝方案分枝修枝概率枝概率枝概率枝概率枝决策点结果点结果点结果点结果点应用决策树来作决策的过程,是从右向左逐步后退进行分析。根据右端的收益值和概率枝的概率,计算出期望值的大小,确定方案的期望结果。然后根据不同方案的期望结果作出选择。方案的舍弃叫做修枝,被舍弃的方案在方案枝上做“≠”的记号表示(即修剪的意思)。摸疤韦粒绷朋押升肃袭坠剂甩屋十赞愧瘴便演盲秩整灯纹增跟康诉武浑决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45.6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一、决策树的单阶段决策例3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某地提出了扩大电视机生产的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建设大工厂,另一个方案是建设小工厂,两者的使用期都是十年。建设大工厂需要投资600万元,建设小工厂需要投资280万元,两个方案的每年损益值及自然状态的概率见表,试应用决策树评选出合理的决策方案。概率自然状态建大工厂年收益建小工厂年收益0.7销路好200800.3销路差-4060吏骂疆蛀旬甥俭厘月庸涪撂摄厦宅锯师哎镁槽龙波忌皂亥哮元饲隆杠咀变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55.6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解:画出本问题的决策树,计算各点的期望值。123460万元建大工厂建小工厂销路好(0.7)销路差(0.3)销路好(0.7)销路差(0.3)200万元680万元―40万元80万元60万元点②0.7×200×10+0.3×(―40)×10―600(投资)=680万元点③0.7×80×10+0.3×60×10―280(投资)=460万元由此可见,合理的决策方案是建设大工厂。销还用冠还泻置冻淆呆缴险矩俏慈厚樟宦缔蒸胁赊蝗漏摇衙颅柯舵踊湘皿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65.6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二、决策树的多阶段决策例4在例3中,如果增加一个考虑方案,即先建设小工厂,如销路好,三年以后扩建。根据计算,扩建需要投资400万元,可使用七年,每年盈利190万元。那么这个方案与前两个方案比较,优劣如何?解这个问题可分前三年和后七年两期来考虑,画出决策树的图形做劫察箔钡伯协胡敌瑟酋侩柱菲无川绥士绸哎帚几卜扭馒岛雌哗圃森绒九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75.6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123建大工厂建小工厂销路好(0.7)销路差(0.3)销路好(0.7)销路差(0.3)200万元680万元―40万元190万元60万元719万元45680万元销路好(1.0)销路好(1.0)930万元560万元930万元扩建不扩建前三年第一次决策后七年第二次决策各点的期望利润值如下:点②0.7×200×10+0.3×(―40)×10―600(投资)=680万元点⑤1.0×190×7―400=930万元点⑥1.0×80×7=560万元瓣戊裤宛逊傅忘爹禄娘跪满芹京釉犹籽县迷哺兴壹暮做疼赵曾诞柬搁据趾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85.6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比较决策点4的情况可以看到,由于点⑤(930万元)与点⑥(560万元)相比,点⑤的期望利润值较大,因此应采用扩建的方案,而舍弃不扩建的方案。把点⑤的930万元移到点4来,可计算出点③的期望利润值:点③0.7×80×3+0.7×930+0.3×60×(3+7)―280(投资)=719万元123建大工厂建小工厂销路好(0.7)销路差(0.3)销路好(0.7)销路差(0.3)200万元680万元―40万元190万元60万元719万元45680万元销路好(1.0)销路好(1.0)930万元560万元930万元扩建不扩建前三年第一次决策后七年第二次决策逮楼蛮踊秘刁钱湾堪震酿旨轮我隔良进掸舷埔豺涎骨纳绪褪鸵庸卑酋妨藏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595.7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计算机科学在管理中的应用始于5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记帐性的数据处理,建立分离式单独处理某一具体事务(如财会、销售、库存等)的事务处理系统TPS或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在EDP的初级系统阶段承担的任务只属单一的和内容完备的数据处理任务,如工资计算或库存登记,每一计算任务(程序)个有其单独的文件。进入综合系统阶段之后,有关的数据处理任务开始合并而为集成系统,相关的计算任务可共用一套合在一起的文件到了60年代,由于计算机用于业务处理,已把工资计算、应收帐户、库存控制等等自动化了,企业内已累积了大量的资料,其必然发展方向是把这些数据供管理之用,因此即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出现。如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等等。雕泡综蒸乔陷菜宝怖碳丁祈濒壁赃姐铣科因怜逐芽透钢从疡砷镰诲全瓤左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605.7决策支持系统简介60年代初,J.D.Gallamber提出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想,主要针对一个单位各种事务的全面集成管理,完成一个单位日常的例行工作,着重从中、基层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出发来管理和控制。70年代末,美国教授S.Morton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DSS。MIS和DSS之间的区别:波羊草烦釉冀斗畴颂媚盐玻畏喘嚎泡吟狠懒耐杰吱镰抓身怜奄匙邦搭纽罩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615.7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MISDSS1脱胎于传统的业务信息处理,这是最根本的,由于这一特点而随之产生出下列各点DSS的形成当然与信息工艺与系统性能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关,而其着重点则是利用信息来改进与提高人的管理能力2面向有结构的问题,即自动化的管理决策过程,不需人的判断面向半结构的决策问题,主管人员的技能与机器功能的灵巧结合,能把主管人员的判断与机器所提供的信息融合在一起,以便作出有效的决定。3模型基本上是会计式的,即定义式的等式,如利润=价格-成本较广泛的应用会计式以外的模型,如模拟模型、最优化模型等等4提供的信息都是关于已经发生的情况,用一套汇总数据来表示帮助经理人员掌握他执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事情,提出的不单纯是数据,而是这些数字后面所发生的事情5系统式静态的,即定期(例如、每月或每周星期一)向主管人员提供一套格式固定的报表系统是进化的,即随着经理人员对其工作任务的不断加深了解以及更好地掌握如何作出决定,系统即应作相应地改变以适应其需要6偏向于收集与处理组织的内部数据以提供汇总报告,主要供操作控制和中层管理控制之用综合利用内部和外部数据,能应领导需求提供专题报告,尤其是能提供管理控制与战略性计划等方面中、高层管理决策地所需信息班练浊坷症贝琵期害檬优泄燕勺灌栈伺查绥泊扩讽启保瓜莆窍塑也澜许醇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系统工程第七章系统的评价与决策1/12/2023625.7决策支持系统简介5.7.1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定义综合各种学派对DSS的定义作如下描述: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决策者研究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信息系统。DSS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帮助识别决策问题;构造求解决策问题模型;生成备选决策方案;并建立评价决策问题的准则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反复调用系统中的数据、知识和模型等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形成辅助领导者决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