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消防安全_第1页
企业的消防安全_第2页
企业的消防安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一)、消防安全责任

1、法定代表人

2、非法定代表的主要负责人(分管或

主管领导)

3、经营、使用者

4、归口部门和各部门负责人

5、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6、特殊岗位的人员

7、各个岗位的人员(二)、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

1、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

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

公众聚集场所;

2、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

儿所、幼儿园;

3、国家机关;

4、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

纽;

5、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6、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

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

护单位;

7、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8、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

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9、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

工企业;

10、重要的科研单位;

11、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

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高层公寓楼等高层公共建筑、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

的交通隧道,粮、棉、木材、百货等物

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和堆场,国家和省级

等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等消防安全重

点单位。

(三)、消防管理的重点内容

1、新建、扩建、改建和建筑内装修工

程的审核,重点工程施工现场的检

查,竣工验收和消防安全检查;

2、管理机构或部门;

3、管理人员;

4、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使用前的消防

安全检查;

5、举办有火灾危险性的各种活动的申

报和安全检查;

6、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7、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维修时的动火

管理;

8、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9、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

10、专职消防队和群众义务消防组织的

管理;

11、发生火灾时的抢救、人员疏散和火

灾后事故原因调查等。

二、消防安全检查(防火安全检查)

(一)、消防安全检查的概念

一般是指社会各单位内部相关机

构和人员依照有关单位规定进行的,旨

在消除火灾隐患,减少各类火灾事故的

安全检查。

其特点是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实行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

(二)、防火安全检查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

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

查。

主要内容包括: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

否在位、完整;

(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

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

使用;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巡查要做到的几点:

(1)、内容要明确(检查什么?)

(2)、部位要明确(检查什么部位)

(3)、频次要明确(检查的次数)

(4)、人员要明确(那些人参加)

(5)、时间要明确(什么时间检查)

(6)、检查记录要清楚(详细记录)

2、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

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内容

包括:

(1)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

施的落实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车道、消防水源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5)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6)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

知识的掌握情况;

(7)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

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

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9)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

运行、记录情况;

(10)防火巡查情况;

(11)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

好、有效情况;(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

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

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13)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

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

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

检查和维修保养。

(14)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

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自动消防设

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

测报告,存档备查。

(15)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

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对

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说明

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

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

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3、单位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

为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

促落实:

(1)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

险物品场所的;

(2)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

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

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3)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

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

的;

(4)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

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

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6)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

巡查人员脱岗的;

(7)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

源的;

(8)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

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4、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

(1)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

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

单位的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

隐患向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

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

方案。

(2)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

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

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

落实整改资金。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

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

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

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

位停产停业整改。

(4)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

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机

关、团体、事业单位确无能力解

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

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

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5)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

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

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

安全管理人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6)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

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

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

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三)、检查的形式

1、定期检查(周、月、季、年)

2、重点抽查(重点单位、部位)

3、抽样性检查(对非重点单位或部位)

4、节假日前检查

5、突击性检查(重要活动或特殊情况)

6、季节性检查(冬季、夏天高温时、

雷雨季节前)

7、结合生产、经营特点检查

8、组织综合部门进行专项检查

9、专业性检查(专项整治)

10、专门检查(对举报、投诉违反消防

法律法规的情况)

11、设备检查(消防设施、设备;电气

设施设备;危险物品设施设备;用

火、用气设施;各种生产设备等)

12、夜查(查值班、巡逻人员、制度的

落实情况等)

(四)、检查的方法

1、问。询问有关人员消防知识的了解

掌握情况,了解检查对象消防工作

开展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及制度的

执行情况等;

2、阅。查阅有关消防的文件、资料,

全面了解被查对象的消防安全状况;

3、看。查看消防设施、安全设备的日

常维护保养情况,是否始终处在完

好状态;

4、试。抽查测试建筑消防设施的功能;

5、演。每个单位或部位都制定了灭火、

疏散应急预案,要根据单位的实际

进行演习,检查有关人员对预案的

了解熟悉情况,一旦有事能“临危能

应”。使大家思想上“安不忘危”;

6、考。就是根据单位的生产、经营、

仓库储存的物品等情况,对有关人

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

试(考核)。

(四)、怎样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1、抓住重点和要害

重点:

(1).重点单位;

(2).重点部位

(3).重点季节

(4).重点人员

(5).重点时间段

要害:

(1).火灾危险性大

(2).着火机率大(3).火灾隐患多

(4).着火灾后损失大(人员伤亡大、

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

抓住几个时机

(1).上班前

(2).下班前

(3).深夜人们熟睡前

(4).节假日封门前(长假)

(5).生产过程中

(6).生产、经营活动繁忙时

(7).工作、学习任务紧张时(8).有特殊情况时

(9).重大活动时

(10).有异常情况时(忽明忽暗的光,特

别是灯光;不明的烟雾;异常的响

声,特别是爆炸的声音;难闻的味

道,特别是焦糊味。)

3、检查的主要对象

(1).人(主要是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

规及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和

人员的安全意识;

(2).设备(各种生产设备、安全设备、

建筑消防设施和器材等);

防火分隔设施:防火门、防火卷帘门、

防火阀等。

安全疏散设施:疏散通道、疏散楼梯间、

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气体灭火系统、蒸

汽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

消防给水系统;

防排烟系统;

消防用电和通讯;

消防电梯;

移动式的灭火器材等。

(3).制度(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内容)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防火巡查、检查;

3).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4).消防(控制室)值班;

5).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

6).火灾隐患整改;7).用火、用电安全管理;

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

9).专兼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

10).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11).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

(包括防雷、防静电);

12).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

13).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共

13项)

(4).管理措施(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

计划、管理的机构或归口部门、

管理的人员、针对不同行业或部

位的火灾危险性制定的各种防范

措施等)。

(5).防火灭火的技能(责任人和员工

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

况)

A.要提高三个能力: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单位和个人)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单位的整体)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个人安全技能)

B.做到“四会”:

会报警;

会使用灭火器材;

会扑救初期火灾;

会逃生自救(作为领导者还必须会指

挥、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C.疏散的顺序为:

首先疏散着火区域和受火灾威胁最大的场所人员;

其次是疏散火灾可能扩大蔓延范围的人员;

在建筑的楼层内:

首先疏散着火层,其次疏散着火的上层及以上各层,后疏散着火的下层;

人员:

首先疏散老、弱、病、残、妇、儿童,其次疏散外来人员,后内部员工,

最后是抢救人员和指挥人员。

D.做到“三个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出了事故自己是

第一受害人)

不伤害别人:(不仅自己受害,还

要波及到自己周围的人)

不被他人伤害:(自己要有自我保

护的技能,一旦别人不

慎引发事故,能防止和

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五)、火灾隐患及整改

1、什么是火灾隐患?

火灾隐患通常是指因违反消防法规而使建筑物可能发生火灾或使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不安全因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消防常识、操作程序和方法等能造成火灾的人为错误或危险行为。

(2)、管理上的缺陷。

是指没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制度不落实,没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等。

(3)、物的不安全状态。

是指能导致火灾发生的物质条件、设备状况。

3、各类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

(1).具有直接引发火灾危险的可能

性,如违反规定储存、使用、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在严禁烟火的场所违章用火、用电、用气和进行明火作业等;

(2).发生火灾时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扩大或者会增加对人身财产危害

的可能性,如建筑防火防烟分隔

设施、建筑结构及耐火等级、室

内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被随意改

变,防排烟设施、自动灭火设备

等自动消防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

至瘫痪等;

(3).发生火灾时会出现影响人员安全

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的可能性,

如安全出口被封堵、疏散通道被

阻塞及占用、消防车道被阻塞、

消防水源缺乏、消火栓及水泵接

合器不能使用等情形。

4、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火

灾隐患:

(1).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

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

(2).消防设施不完好有效,影响防火

灭火功能的;

(3).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

势蔓延、扩大的;(4).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

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化学

品,不能立即改正的;

(5).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

影响公共安全的。

按照公安部关于重大火灾隐患的判定标准要求。必须经专家集体讨论,确认后还要报告当地政府。5、怎样督促火灾隐患的整改

(1).分级负责。就是将火灾隐患按照

危险性的大小,分门别类,划分成

若干等级或层次(有的称为层层分

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具体实施;

(2).实行“四定”。

定人:就是要有具体人负责,有人具体

实施;

定时间:根据火灾隐患的大小和整改的

难易程度明确在什么时间完成;

定资金:整改所需要的经费有落实,要

专款专用;

定措施:在火灾隐患未整改和危险因素

没有消除前,必须要制定详细

可靠的,预防事故的安全措

施,确保安全;

(3).制定整改计划和实施方案,有文

字材料,按照程序报告有关部门

备案;

(4).一旦确定为火灾隐患后,应经常

督促检查、掌握各个时期的进展

情况。当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

应及时复查、注销。三、火灾时的处置与抢救

(一)、处置

1、迅速报警

2、积极组织有效地自救,为公安消

防人员的成功扑救争取时间。坚

持救人第一的原则;

3、及时疏散人员和贵重物品。

疏散顺序为:

(1).优先疏散受火灾威胁最严重的,最

危险区域的人员;

(2).先着火层,其次是着火的以上各

层,后是着火的下层;

(3).先老、弱、病、残、妇女、儿

童,后一般人员;

(4).先顾客及外来人员,后内部员

工,最后是抢救指挥人员。

4、应及时启动内部制定的应急预案,

按照各自的分工开展工作;

5、保持信息的畅通,及时提供火场真

实情况;

6、做好火灾现场的警戒,注意可疑情

况;

7、火灾扑灭后应立即封闭火场;及时

恢复已使用的消防设施,保持完好

状态;

8、控制好与火灾有关的人员,积极提

供有关线索;

9、及时收集和保护与火灾有关的图纸、

资料、数据;

10、积极主动协助火灾后的事故调查;

1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修订管理制度

和防范措施,防止重复性的事故发生。

(二)、抢救(仅供参考)

1、高层建筑火灾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

的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数量增

多。从统计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大幅度上升。而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却非常困难。主要是:

(1).火灾蔓延途径多。各种管道井、

门窗、孔洞都是火灾蔓延的有利

途径;

(2).烟、火容易沿着建筑的吊顶、门、

窗、走道等水平方向扩散;

(3).火势能沿着建筑的外墙窗口和玻

璃幕墙与建筑外墙的空间向上升

腾、卷曲,有时还会“跳跃”式向

上层蔓延;

(4).随着楼层的高度,外部的风力加

大,会加剧火势的蔓延。由于热

辐射和热对流的作用,还会引起

邻近的建筑燃烧;

(5).由于电梯不能作为疏散的途径,

只能从安全楼梯逃生,因此人员

疏散困难,可能会造成人员的拥

挤,影响安全有序疏散;

(6).高层建筑内的装修材料多、电气

线路多,火灾时能产生大量有毒

烟雾,会引起人员的窒息和中毒,

不仅影响人员疏散时的视线,而且

容易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

因此必须坚持救人第一,正确处理救

人与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积极抢救疏散人员,有效控制火势。灭火时应坚持以固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灭火设施与移动消防装备相结合的原则。

2、钢结构建筑火灾

钢结构建筑是指以各种类型钢为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

(1).容易变形导致建筑物倒塌。

火灾中,钢结构温度达到350℃、500℃和600℃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和2/3。在全负荷情况下,使钢结构失去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

(2).钢结构受到高温的作用后受热膨

胀,当遇冷水后会急剧收缩,从

而承载力降低,使建筑物遭到破

坏;

(3).一旦燃烧猛烈,火灾时间长,

容易造成某一部分的构件受损变

形,会破坏钢构件的应力作用。

因此钢结构的建筑物耐火等级低,必须要进行防火处理,提高其耐火性能。在灭火时应积极疏散抢救人员,冷却钢承重构件,防止倒塌,要及时迅速扑灭火灾。

3、市场(商场)建筑火灾

近几年来,市场、商场大量兴建,建筑面积越来越大,所经营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因此市场、商场的火灾频频发生。

(1).建筑面积大,建筑空间大(又称

大空间建筑),火灾蔓延速度

快,容易形成大面积、立体火

灾,扑救难度大;

(2).建筑内可燃物品多,既容易引起

燃烧,而且燃烧后异常猛烈。扑

救需要的时间长,消防用水量

大;

(3).人员密集。不论是经营者,还

是南来北往的购物者,人流量

大,特别是节假日或商家搞促销

时,人员拥挤。一旦发生火灾,

人员疏散将异常困难。

(4).由于可燃物品多,很多可燃物燃

烧后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和气

体,危害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

有可能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5).由于建筑面积大,各种商品多。一

旦发生火灾损失严重,将会造成

重大经济损失,同时还会造成严

重的社会影响;

(6).市场、商场的经营者多为个体或

私营企业,因此发生火灾后,在

火灾损失的统计和原因的调查处

理上难度大。

因此仍然要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积

极抢救疏散人员,组织力量疏散和保

护贵重物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水渍

损失,迅速扑灭火灾。

4、石油化工易燃易爆场所火灾

由于这些场所在生产、储存、使用、

装卸等过程中物品都是容易燃烧、

爆炸的危险物质,稍有不慎便会引

发重大事故。

(1).事故的突发性,特别是化工生产

装置的管道、阀门、容器等高温、

高压反应设备,容易产生跑、冒、

滴、漏,什么时间发生事故难以

预料;

(2).容易着火和爆炸,且燃烧时的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