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概述-护理专业_第1页
-传染病概述-护理专业_第2页
-传染病概述-护理专业_第3页
-传染病概述-护理专业_第4页
-传染病概述-护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传染病概述

一、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寄生虫病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传染病的开展古希腊时,公元前五世纪在雅典发生瘟疫〔天花〕,使得雅典近一半的人口死亡公元165年到266年古罗马非常兴盛的时期,百年期间五次鼠疫大流行,使得古罗马的死亡者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十四世纪,整个欧洲流行鼠疫,死亡了两千万〔四分之一〕人口15世纪末西班牙占领南美洲〔流感、斑疹伤寒、天花、鼠疫〕十七、十八世纪天花大流行,全球亿人死亡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六次霍乱世界大流行——霍乱的世纪1918年一次流感〔Influenza〕大流行,2500万人死亡。传染病的开展疫苗的诞生牛痘接种法的创始人—伟大的英国医生琴纳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世界已经灭绝了天花19世纪后叶,其他的疫苗也相继出现。巴斯德首先制成了狂犬病的疫苗,后来又相继发现了霍乱、炭疽的疫苗。

人类和传染病斗争的历史天花病已经远去新发传染病不断产生SARS

禽流感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

提起生物恐怖袭击,人们马上就会想起炭疽和天花。然而2002年造成全球恐慌的炭疽杆菌,在2003年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2003年,一种和炭疽同样恐怖的新型病毒在刚果大规模爆发了2次,这就是人们尚不熟悉的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被认为是通过动物传染给人的,但科学家们一直未能发现其真正的动物宿主,更多的证据说明它可以通过接触、输血、呼吸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病死率到达50%-90%。患者死亡时器官溶解,全身毛孔和腔道出血,死状恐怖。故该病毒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烈性传染病的灾难超过战争传染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二、感染与免疫感染的概念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一〕感染的概念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的表现主要与病原体的致病力、外界环境及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二〕感染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去除〔一过性感染〕:最理想2.潜伏性感染:如单纯疱疹3.病原携带状态:4.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最多见5.显性感染〔临床感染〕:最典型,最少见〔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作用1.侵袭力

: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2.毒力:外毒素、内毒素、其他毒力因子3.数量:同一病原体入侵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4.变异: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通过抗原变异而逃避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四〕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

天然屏障:外部、内部

吞噬作用:单核-吞噬c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保护性免疫超敏反响:指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转变为造成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反响。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三、传染病的根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根本特征临床特点〔一〕传染病的根本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根据传染期确定隔离时间3.有流行病学特征: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季节性地方性4.有感染后免疫:持续时间长短和强度不同,属主动免疫传染病的流行性散发:传染病散在发生,发病水平同往年;流行:某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当地常年发病率;大流行:某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涉及范围广,超过了国界或洲界;爆发:发病高度集中于某一短时间内。〔二〕临床特点1.病程开展的阶段性〔1〕潜伏期:从侵入人体至出现临床病症(检疫工作的依据)〔2〕前驱期:从起病至病症明显(非特异性甚至缺失)〔3〕病症明显期:传染病所特有的病症〔传染性最强、易发生并发症〕〔4〕恢复期:病理生理过程根本终止〔二〕临床特点1.病程开展的阶段性复发:进入恢复期后,体温恢复正常一段时间,初发病的病症又再度出现再燃:进入恢复期时,体温尚未恢复至正常,又再发热,病症减轻后又再度加重〔二〕临床特点2.临床类型━━━━━━━━━━━━━━━━━━━━按临床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按临床特征:典型非典型;按病情严重:轻型中型重型爆发型;━━━━━━━━━━━━━━━━━━━━

3.毒血病症:由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发热以外的多种病症。

皮疹、头痛、关节痛、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响:肝、脾、淋巴结肿大〔二〕临床特点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根本条件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流行过程的根本条件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一〕流行过程的根本条件1.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包括:

传染病病人:最重要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1〕呼吸道:空气、飞沫、尘埃2〕消化道:水、食物3〕接触传播:手、用具、玩具4〕媒介昆虫:昆虫叮咬或污染5〕血液、体液、血制品:乙肝、艾滋病等6)

土壤:当病原体污染土壤7〕垂直传播:可经胎盘、产道等传播〔一〕流行过程的根本条件〔一〕流行过程的根本条件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的人

易感人群有:①儿童、老人②外来人口,尤其偏远地区人群③医源性易感者、患免疫缺陷病④医务工作者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等

2.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文化水平、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卫生保健等〔三〕疫源地疫源地: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所能涉及的地区。六、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一〕管理传染源〔1〕对病人的管理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接触者---进行检疫,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病原携带者---治疗、调整工作岗位动物传染源---根据经济价值处理早报告:甲:鼠疫、霍乱乙:非典、禽流感、炭疽、脊髓灰质炎、艾滋、肝炎、狂犬病、麻疹、流脑、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白百破、淋病、梅毒、疟疾HiNi流感等26种。丙:流感、风疹、麻风、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等11种。强制管理:城镇<2h,农村<6h严格管理:城镇<6h,农村<12h监测管理:24h〔二〕切断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消化道:“三管一灭〞:食物、水源、粪便呼吸道:戴口罩、少去公共场合虫媒:防虫、驱虫、杀虫血源性:加强管理〔三〕保护易感人群〔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锻炼、饮食、心情、条件、习惯、人际〔2〕增强特异性免疫力〔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纯化的抗原或类毒素人工被动免疫:含抗体的血清和抗毒素〔3〕药物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人工自动免疫纳入儿童方案免疫的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乙肝、A群流脑、乙脑疫苗重点人群:免疫低,人口稠流动大发病高地区,职业预防接种反响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头痛、全身不适、恶心呕吐等异常:晕厥和过敏性休克七、标准预防〔一〕定义: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管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二〕标准预防根本特点1.防止血源、非血源2.双向防护:病人、医护人员3.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隔离措施〔三〕标准预防措施1.洗手: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2.手套3.面罩、护目镜、口罩4.隔离衣5.隔离室6.其他:清洁、消毒、平安防护实施手部卫生清洁的指征在以下情况应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也可利用无水酒精/润肤剂为根底的产品不需要水池,水,纸巾比起肥皂和水来,能更好地维护皮肤的健康节省时间

戴手套:为什么要戴手套?提供保护层〔医护人员、病人〕可能要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手上有伤口时应戴手套操作接触黏膜或未污染皮肤时,应更换清洁的手套接触非污染物体及诊治其他病人前脱掉用过的破损后要立即更换,脱手套后仍需彻底洗手

个人防护用物/眼罩/隔离衣/口罩/面罩

防止血液或其他传染物接触身体和衣物.如预料血液可能飞溅到眼和口腔,应戴眼罩和面罩如进行可能产生血液,体液等的操作中,应穿隔离衣.以保护皮肤或防止污染衣服N95口罩N99口罩

锐物处理必须小心防止针刺伤发生操作后不能回插针头帽用后的针头或锐器正确放入专门容器中操作后自己料理用物不要徒手去处理破碎的玻璃,以免被刺伤.

七、隔离和消毒隔离消毒〔一〕隔离1.定义将传染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方,与健康人和非传染病人分开,便于集中治疗和护理,防止传染和扩散。〔一〕隔离2.种类(1)严密隔离(2)呼吸道隔离(3)消化道隔离(4)接触隔离(5)血液/体液隔离(6)昆虫隔离(1)严密隔离〔黄〕由强毒力病原体感染所致。要求:①单人病室,负压;②门口挂“严密隔离〞,不得外出、探视;③医务人员做好防护;④排出物严格消毒处理,物品消毒后拿出;⑤病室常规消毒。鼠疫、霍乱、非典、禽流感隔离措施(2)呼吸道隔离〔蓝〕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要求:①同病种可居一室,床间距至少2m;②一般不外出;③接近病人应戴口罩;④口鼻、呼吸道分泌物先消毒后弃去;⑤病室常规消毒。CompanyLogo麻疹、流脑、白喉等(3)消化道隔离〔棕〕由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要求:①同病种可居一室;②接触病人时穿隔离衣;③生活用具专用,用后消毒;④呕吐物、排泄物随时消毒,后弃去;⑤室内无苍蝇、蟑螂。伤寒、菌痢、霍乱、甲肝(4)接触隔离〔橙〕经体表或伤口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的疾病。要求:①接触病人戴口罩、手套、隔离衣;②护理下一个病人前洗手;③物品和辅料严格消毒。狂犬病、破伤风(5)血液/体液隔离〔红〕由体液或血液传播的疾病。要求:①接触病人或血液/体液时带手套、隔离衣;②防止损伤皮肤;③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按规定处理;④污染物品装袋,并作销毁消毒处理;⑤血液污染室内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乙肝、丙肝、艾滋、梅毒、疟疾、回归热(6)昆虫隔离由虫媒传播的疾病。要求:①室内有完善的防蚊设施;②定期灭蚊;③入院时要做好灭虱、灭蚤。乙脑、疟疾、斑疹伤寒〔二〕消毒1.定义用物理、化学等方法消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二〕消毒2.消毒的种类〔1〕预防性消毒〔2〕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随时消毒〔二〕消毒3.消毒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