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_第1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_第2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_第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_第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公务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国家公务员第一节概述一、公务员的概念及特征

公务员是指1依照法定程序任用并2在国家行政机关中任职,依法3以国家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人员。《公务员法》第2条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4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1、公务员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程序任用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是指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任职的工作人员;3、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中以国家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的人员,不包括行政机构中的工勤人员;4、公务员是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二、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一)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不具有一方当事人的资格;仅代表行政机关,以所在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由行政机关承担责任。(二)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职务关系:公务员可以自身的名义作为一方当事人与行政机关发生法律关系。如: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奖惩、晋升、确定福利工资待遇;公务员对以上不服可以提起申诉。(三)在行政监督法律关系中:公务员可以作为监督对象与监督主体发生关系,成为关系的一方当事人。第二节行政职务关系(国家公职关系)一、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行政职务关系,指行政公务员基于一定的行政职务而在任聘期间(担任国家公职、执行国家公务时)与行政机关之间形成的内部权利与义务关系。二、行政职务关系的特征1、主体:行政机关与公务员;2、本质:是一种国家委托关系;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3、性质:其形成的是一种主体间的主从关系、隶属关系;4、内容:行政职务方面的权利与义务;5、分类:属于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一种;三、行政职务关系的内容:公务员享有的权利、义务(一)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公务员法》第13条(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获得履行职责应有工作条件的权力)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身份保障权)(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薪俸权)(四)参加培训;(参加学习与培训的权利)(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批评、建议权)(六)提出申诉和控告;(申诉、控告权)(七)申请辞职;(辞职权)(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抵抗错误命令权、兼职的权利《公务员法》42条:兼职的权利(因工作需要——经批准——无报酬)《公务员法》54条:命令有错可抵抗;上级坚持应执行;执行后果上级负;明知故犯责自负。判断:1、公务员一律不得兼职,无论是在企业兼职还是在其他机关兼职。2、经有关机关批准,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可以在机关外兼职并领取兼职报酬。3、市司法局认为省司法厅的命令有错误,可以不予以执行。4、省司法局的命令明显违法,市司法局可以不予以执行。(二)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公务员法》第12条

(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守法的义务)(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执行公务的义务)(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服从义务)(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保密义务)(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7+8——保持高尚义务)(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节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一、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我国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方式有5种:1、考试录用;2、选任;3、委任;4、调任;5、聘任。第25条录用公务员,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行政职务关系产生于公民依法进入公务员队伍,担任某项行政职务。(公务员资格+任命)第一种方式——考任:公民通过参加考试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担任行政职务。1、考任适用范围:

第21条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2、考任组织机关:

第22条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的录用,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的录用,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必要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可以授权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工商系统的公务员考录由谁组织?福州市林业局的公务员考录由谁组织?厦门市司法局的公务员考录由谁组织?3、参加公务员考试者资格:

第11条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满十八周岁;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23条报考公务员,除应当具备本法第11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第24条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下列哪些人员具有报考公务员的资格?A小张,曾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B小王,曾经担任检察官,因玩忽职守而被开除公职C小李,年满16岁但未满18岁,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D小陈,大学应届毕业生(22周岁),但没有工作经验4、考任的程序:(1)发布招考公告第26条录用公务员,应当发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应当载明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资格条件、报考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以及其他报考须知事项。招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便利公民报考。(2)进行资格审查第27条招录机关根据报考资格条件对报考申请进行审查。报考者提交的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3)对审查合格者进行公开考试第28条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4)考核第29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确定考察人选,并对其进行报考资格复审、考察和体检。体检的项目和标准根据职位要求确定。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5)公示、备案第30条招录机关根据考试成绩、考察情况和体检结果,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满,中央一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地方各级招录机关将拟录用人员名单报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6)上岗试用第32条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第二种方式——选任

是指通过公民直接选举和通过权力机关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国家公务员。我国目前一般是通过权力机关间接选举方式,且该种方式只适用于各级政府组成人员领导职公务员的任用。

《宪法》第101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间接选举)

《公务员法》第38条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第39条选任制公务员在选举结果生效时即任当选职务;任期届满不再连任,或者任期内辞职、被罢免、被撤职的,其所任职务即终止。

第三种方式——委任

委任是指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职务

《宪法》

第67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公务员法》第40条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第四种方式——聘任

行政机关通过与拟任公务员的公民签订聘任合同的方式任务公务员。签订聘任合同之前,行政机关也要对聘任相对方进行审查、考试、考核等。该种方式的适用范围较小,通常只针对专业技术职位的公务员以及农村部门乡镇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这种方式。

多次续聘后,聘任公务员可转入正式公务员系列。第五种方式——调任

国家行政机关以外人员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

《公务员法》第64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准公务员身份)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职取得考试适用范围:主任科员以下;录用程序:发布公告-资格初审-笔试面试-资格复审-政审体检试用期限:试用期1年,合格者任职,不合格者取消录用选任制适用于通过各种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而获得职务的领导职位委任制适用于经录用取得公务员身份的非领导职位聘任制通常只针对专业技术职位的公务员以及农村部门乡镇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调任制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准公务员身份)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判断:1、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的公务员,可以采用聘任的方式;2、录用公务员,一律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3、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4、公务员的试用期为1年,违反《劳动法》的规定;5、某市公开招录市级公务员,有权组织招录工作的有:A该市市委组织部B该市人事局C该市所在省人事厅D该市所在省的省委组织部判断:1、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的公务员,可以采用聘任的方式;√2、录用公务员,一律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3、公务员的任用,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4、公务员的试用期为1年,违反《劳动法》的规定;×5、某市公开招录市级公务员,有权组织招录工作的有:A该市市委组织部B该市人事局C该市所在省人事厅D该市所在省的省委组织部二、行政职务关系变更

是指国家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行政职务关系发生变化,但仍不失国家公务员身份的情形。(一)罢免是指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因违法失职的国家领导职务公务员予以免去职务的措施。《宪法》

第63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二)撤职公务员犯有严重错误或违法违纪,不能再担任现任职务时,有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予以撤销职务。撤职是一种惩罚性措施,表明被撤职人员有重大过错,如违纪工作严重失误,甚至是有违法行为。《地方组织法》44条

(三)免职公务员因正常工作变动或因轻微违规违纪需要停止职务,有权机关停止其职务。包括因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因素而引起的免除其所任职务的行为。区别:撤职是惩罚性的纪律处罚;而免职不是。谨防“免职”替代处分

2003年防止非典不力,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免职。又如陕西的“虎照”、甘肃的“替考”、以及贵州瓮安的打砸抢烧,有关部门对涉及案件的问题官员,大都采取了“免职”处理。似乎免职成了惯例。虽然当某个公共事件在全国形成比较大舆论压力以后,有关部门很快会宣布将事件所在地、管辖地的主要领导“免职”,以示“领导重视,严肃处理”。

但是,按照党纪政纪规范,“免职”只是领导干部正常的职务变动或交流方式,如升职、退休、职务变化等,并非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处分。(四)升降职(五)调职又称平行工作调动,即公务员调到另外一种岗位担任相同职务。(六)其他情形:公务员交流

1、调任:642、转任:653、挂职锻炼:66三、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

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是指由于发生某些事实或行为致使职务关系不能继续存在,公务员身份丧失。(一)辞退

辞退公务员,是指机关依照法定条件、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范围内作出的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辞退的直接结果是解除机关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法》第83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公务员法》84条对下列情形的公务员,不得辞退:(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第85条辞退公务员,按照管理权限决定。辞退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公务员。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

第86条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有以下哪些情况,对公务员可予以辞退的A甲,2002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不称职;B乙,因工作能力有限而无法胜任工作,但服从单位对其所做的人事安排的;C丙,因不履行公务员义务,对其教育后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D丁,其所在机关因合并需要调整工作,其认为大材小用,因此拒绝单位的合理安排的E公务员李某,一年内无故旷工累计达10日。F公务员赵某,一年内无故旷工累计达45日,但现正在哺乳期内。(二)退休

退休是指公务员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界限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而应当或者可以离开工作岗位。分为:强制性退休:第87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自愿退休

第88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三)辞职(辞去公职)

辞职是指公务员因某种原因,出于本人意愿,向有权决定的机关请求不再担任某种行政职务,从而终止与行政机关的公职关系。不同于前面的辞去职位。1、程序:《公务员法》第80条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2、不得辞职的情形

第81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一)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二)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三)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四)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3、领导辞职

第82条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辞去领导职务。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领导成员应当引咎辞职或者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公职关系消灭的新形式——引咎辞职辞去公职、退休后的义务:《公务员法》102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领导——3;普通公务员——2;不得:1、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2、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判断:1、李某系某市林业局局长,退休后在该林业局下属的林产品单位任职。

2、王某系某市农业局局长,退休后,在该市农业学院义务授课。

3、张某系某市司法局局长,退休后开了一家报刊亭发挥预热。(四)死亡;(五)丧失国籍;(六)开除公职;

因公务员严重失职违法,违反纪律所受到的最严重的行政处分。(七)被判刑罚

第三节国家公职关系的内容一、人事管理关系行政机关对公务员的管理有考核、奖励惩戒、晋升、回避等制度。(一)考核《公务员法》33~37考核是行政机关对公务员品行、才能和实际表现进行考查、核实,以确定其是否胜任现职并决定对其任用和待遇等。1、考核重点为________;2、考核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考核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奖励《公务员法》48~521、奖励的原则:2、奖励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3、撤销奖励的情况为:(三)惩戒《公务员法》53~591、免于处分的情况:2、处分的种类:3、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4、公务员在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期间,不得晋升()、()、()

调任631、国有企业事业单位2、人民团体3、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行政机关担任:1、领导职务2、副调研员以上的非领导职务。转任64公务员转任不同职位的公务员1、省部级正职以下的领导——跨地区、跨部门转任。

2、1)内设机构领导职务

2)工作性质特殊的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本机关内转任挂职锻炼65公务员1、下级机关2、上级机关;3、其他地区机关4、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四)公务员交流《公务员法》63~65以下公务员交流分别为:1、福州大学党委书记调入福建省科技厅担任厅长;2、国家人事部选派中央的机关干部到东北地区各级政府中交流任职,不改变人事关系;3、福建省副省长到四川省担任副省长职务;4、省组织部六处处长到一处担任处长职务;

(五)回避(68~71)

为保障公务员公正执行公务和树立行政机关的公正形象,使其:避开某种地区、岗位或避开参与某种公务处理的制度。包括:近亲回避;地域回避;执行公务回避1、近亲回避第68条

1、夫妻关系2、直系血亲关系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4、近姻亲关系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1、李某和王某系夫妻关系,都在省林业厅工担任普通公务员。李某在材料科工作,王某在监察科工作。2、李某和王某系夫妻关系,都在省林业厅工作。李某为厅领导,王某在监察科工作。3、张某和王某系母子关系,都在市司法局工作,张某是王某的直接上级。4、张某和王某系朋友关系,都在市司法局工作,张某是王某的直接上级。1、李某和王某系夫妻关系,都在省林业厅工担任普通公务员。李某在材料科工作,王某在监察科工作。√2、李某和王某系夫妻关系,都在省林业厅工作。李某为厅领导,王某在监察科工作。×3、张某和王某系母子关系,都在市司法局工作,张某是王某的直接上级。×4、张某和王某系朋友关系,都在市司法局工作,张某是王某的直接上级。√2、地域回避第69条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

3、执行公务回避第70条4、回避的申请:71(1)本人申请回避(2)利害关系人申请回避(3)行政机关直接做出回避决定司考—2006下列哪些情形违反《公务员法》有关回避的规定?A.张某担任家乡所在县的县长B.刘某是工商局局长,其侄担任工商局人事处科员C.王某是税务局工作人员,参加调查一企业涉嫌偷漏税款案,其妻之弟任该企业的总经理助理D.李某是公安局局长,其妻在公安局所属派出所担任户籍警察答案下列哪些情形违反《公务员法》有关回避的规定?A.张某担任家乡所在县的县长(地域回避)B.刘某是工商局局长,其侄担任工商局人事处科员

(领导-人事)C.王某是税务局工作人员,参加调查一企业涉嫌偷漏税款案,其妻之弟任该企业的总经理助理(执行公务回避)D.李某是公安局局长,其妻在公安局所属派出所担任户籍警察(无直接上下级)申请复核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

向原处理机关复核机关在接到复核申请书后的三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复核后申诉自接到复核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

1、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2、作出该人事处理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1、申诉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处理决案情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是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直接申诉自知道该人事处理之日起三十日内再申诉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

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

二、纠纷处理机制《公务员法》90~94条司考2006-2-49-单选49.下列哪种做法符合《公务员法》的规定?

A.某卫生局副处长李某因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被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B.某市税务局干部沈某到该市某国有企业中挂职锻炼一年C.某市公安局与技术员田某签订的公务员聘任合同,应当报该市组织部门批准

D.某地环保局办事员齐某对在定期考核中被定为基本称职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答案:B解析:根据《公务员法》第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