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工测(水利工程测量)_第1页
实用工测(水利工程测量)_第2页
实用工测(水利工程测量)_第3页
实用工测(水利工程测量)_第4页
实用工测(水利工程测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工测(水利工程测量)

在农业水利工程中,主要的测设工作是河道、大坝的施工放样。河道、渠道施工测量步骤和方法与道路测量大致相同,在此主要介绍大坝的测设。拦河大坝按功能可将大坝分为以农田灌溉、防洪蓄洪为主的土石大坝和以水力发电为主的混凝土重力坝。修建大坝的测量工作:布置平面和高程基本控制网确定坝轴线和布设控制坝体细部的定线控制网清基开挖的放样坝体细部的放样等15.1概述15.2土坝施工测量15.2.1坝轴线的定位

坝轴线即坝顶中心线,一般先由设计图纸量得轴线两端点的坐标值,反算出它们与附近施工控制网中的已知点的方位角,用角度(方向)交会法,测设其地面位置。对于中、小型土坝的坝轴线,一般由工程设计人员根据地形和地质情况,经过方案比较,直接在现场选定轴线两端点的位置。轴线两端点在现场标定后,应用永久性标志标明。还需沿轴线方向在山坡上设立埋石点(轴线控制桩),以便检查。心墙坝壳排水棱体坝轴线坝顶坝脚线马道坝脚线

为放样方便,应测设若干条垂直(或平行)于坝轴线的坝身控制线。用于土坝施工放样的高程控制,可由若干永久性水准点组成基本网和临时作业水准点两级布设。

基本网布设在施工范围以外,用三等或四等水准施测方法,以闭合或附和水准路线形式测设,这些点必须和国家水准点连测。为了便于施工,还须在坝体工作面附近不同高程的位置测设临时性的水准点,并做到安置一、两次仪器就可放样高程。15.2.2清基开挖线放样

为使坝体与岩基很好结合,在坝体施工前,必须对基础进行清理。为此,应放出清基开挖线,即坝体与原地面的交线。清基开挖线的放样精度要求不高,可用图解法求得放样数据在现场放样。为此,先沿坝轴线测量纵断面。即测定轴线上各里程桩的高程,绘出纵断面图,求出各里程桩的中心填土高度,再在每一里程桩进行横断面测量,绘出横断面图,最后根据里程桩的高程、中心填土高度与坝面坡度,在横断面图上套绘大坝的设计断面。

清基时,位于坝轴线上的里程桩将被毁掉,为了以后放样工作的需要,应在清基开挖线以外放出各里程桩的横断面桩。A'B'AB心墙d1d2d3d4ABCD

根据横断面图上套绘的大坝设计断面,如左上图为某一横断面处的情况,由坝轴线分别向上、下游量取d1、d2得A、B为清基开挖点,量d3、d4得C、D为心墙开挖点。因清基有一定的深度,开挖时要有一定的边坡,故实际开挖线应根据地面情况和深度向外适当放宽1~2m,用白灰连接相邻的开挖点,即为清基开挖线。清基工作结束后,应标出填土范围,即找出坝体和清基后地面的交线——坡脚线。首先做两个与上、下游坝脚坡度一致的三角形坡度放样板。然后在上、下游清基开挖点上各钉一木桩(如图中A),用水准仪测量其高程,使桩顶高程等于清基开挖前地面高程。A

将坡度放样板的斜边放在桩顶,左右移动,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则斜边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即为土坝坡脚点,相邻坡脚点的连线,即为坡脚线。15.2.3坡脚线的放样上料桩的轴距是根据上料层的高程计算出来的。例如,某土坝的高程为102.5m,顶宽为8m,上游边坡为1∶3.0,上料层的高程为80.0m,则上料桩的轴距:心墙871.50102.5080.00上料桩轴距杆6.50280.00

由于坡面需要压实,所以应根据不同的土质,在填土时将计算的轴距外加1~2m,即为上料桩位置。随着土坝筑高,应随时修定上料桩。

放样时,在填土处以外预先埋设轴距杆,轴距杆距坝轴线的距离主要考虑便于量距、放样,如图中为80m。此时,从坝轴杆向坝轴线方向量取

80-(71.50+2)=6.50(m)即为上料桩的位置。15.2.4坝坡面的放样15.3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测量

用混凝土浇筑,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来抵抗上游水压力及其它外荷载并保持稳定的坝,叫做混凝土重力坝。我国的三峡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基开挖最低高程为4米);坝顶宽度(亦称坝顶厚度)15米,底部宽度(亦称底部厚度)一般为124米;从右岸非溢流坝段起点至左岸非溢流坝段终点,大坝轴线全长2310米。混凝土重力坝的放样精度比土坝要求高。一般在浇筑混凝土坝时,整个坝体是沿轴线方向划分成许多坝段的,而每一坝段在横向上又分成若干个坝块。浇筑时按高程分层进行,每一层的厚度一般为1.5~3m。混凝土坝施工放样的工作包括:坝轴线的测设、坝体控制测量、清基开挖放样和坝体立模等。15.3.1坝体控制测量

混凝土坝采用分层施工,每层中还分跨分仓(或分段分块)进行浇筑,因此每层每块都必须进行放样,建立施工控制网,作为坝体放样的定线依据是十分必要的。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平面控制网一般按两级布设,首级基本控制多布置成三角网,且按三等以上三角测量的要求施测。

建立坝体施工控制网作为坝体放样的定线网,一般有矩形和三角网两种,其精度要求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0mm。坝体细部常用方向线交会法和前方交会法放样。如图为直线型混凝土重力坝分层分块的示意图浇捣块模板分层厚度d8段9段Q'Ⅲ7段10段B

测设矩形网时,先将经纬仪置在A点,照准B点,根据坝顶设计高程,在坝轴线上找出坝顶与地面的交点Q、Q′。自Q点起,根据分段长度在坝轴线上定出2、3、4、…等各点。矩形控制网控制点2'2"2QⅢAⅡⅠⅣⅤ1'1"4'4"3'33"5'455"坝轴线端点开挖线分块线(立模线)坡脚线坝轴线9'9"7'7"76'66"8'88"10910'10"Q'11'11"Ⅲ'Ⅱ'Ⅰ'BⅤ'Ⅳ'ncdef

图为以坝轴线为基准布设的施工矩形网。AB是坝轴线,矩形网是由平行和垂直于坝轴线的控制线组成,矩形网格的尺寸按施工分段分块的大小来决定。

经纬仪安置A点瞄B点旋转90°,在与坝轴线垂直方向上,以分块宽度定出Ⅰ、Ⅱ、Ⅲ、…等放样控制点。然后将经纬仪移到B点,以同样的方法定出Ⅰ′、Ⅱ′、Ⅲ′、…等放样控制点。再通过2、3…等点测设出与坝轴线相垂直的方向线,并延长到上、下游围堰上或开挖线以外,设置1′、2′、3′、…和1″、2″、3″、…等放样控制点。

在矩形网测设过程中,方向线测设必须采用盘左、盘右两个盘位测设,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距离丈量也应往返丈量,以免发生差错。混凝土重力坝的高程控制也分两级布设,基本网是整个水利枢纽的高程控制。作业水准点或施工水准点,随施工进程布设,尽可能布设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清基开挖线是大坝基础进行清除基岩表层松散物的范围,它的位置根据坝两侧坡脚线、开挖深度和坡度决定。清基工作是在围堰修好、坝体控制测量结束后进行。分别在1’、2’、3’、…等放样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瞄准对应的控制点l”、2”、3”、…等点,在方向线上定出该断面的基坑开挖点。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基坑开挖线。

开挖点的位置在设计图上用图解的方法求得,实际测定时采用逐渐接近法,测设步骤如下:原始地面A′ABh1h2S2S1清基后地面S01∶m15.3.2清基开挖线放样

右图是某一坝基点的设计断面图,由图上可求得坝轴线到坡脚点A′的距离S0。在地面由坝轴线量出S0得地面点A,测得A点的高程后,就可求得AA′的高差h1。如果基坑开挖设计坡度为1∶m,则Sl=m·h1,自A点沿横断面方向线量出S1得B点,实测B点高程,得h2=HB-HA′,同样可以计算出S2=m·h2,。原始地面A′ABh1h2S2S1清基后地面S01∶m若S2与S1相接近,则该点即为基坑开挖点;若Sl与S2相差较大,则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直到量出的距离与计算值相接近为止。

开挖点定出后,还应在开挖范围外的该断面上设立两个以上的保护桩,以备校核。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定出各断面上的开挖点,将这些开挖点连接起来即为清基开挖线。在清基开挖过程中,还应控制开挖深度,在每次爆破后及时在基坑内选择较低的岩面测定高程(精确到cm即可),并用红漆标明,以便施工人员和地质人员掌握开挖情况。15.3.3坝体立模放样立模前首先找出上、下游坝坡面与岩基的接触点,即分跨线上下游坡脚点,然后按设计坝坡面立模。

坝体中间部分分块立模时,可根据与坝轴线平行和垂直的分块线控制点,将分块线投影到已浇好的坝体上。2'2"2QⅢAⅡⅠⅣⅤ1'1"4'4"3'33"5'455"9'9"7'7"76'66"8'88"10910'10"Q'11'11"Ⅲ'Ⅱ'Ⅰ'BⅤ'Ⅳ'ncdef

若要测设分块n的c点,可在Ⅲ点和6′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分别照准Ⅲ′和6"点,两台仪器视线的交点即为c点位置。同法可以测出分块的其余三点位置。模板立在分块线上,因此,分块线也称立模线,立模板后分块线被覆盖,所以在分块线确定后,还要在分块线内侧0.2m处弹出平行线,用来检查和校正模扳的位置(图中虚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