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6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节知识讲解_第1页
语言学纲要6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节知识讲解_第2页
语言学纲要6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节知识讲解_第3页
语言学纲要6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节知识讲解_第4页
语言学纲要6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节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学纲要6第三章语音和音系第三节2.喉头和声带喉头由软骨构成,呈圆筒形,下接气管,上通咽腔。喉头的外表是喉结,当中有一对声带。声带是两片很小的薄膜,长度只有13-14毫米,前后两端粘附在软骨上,中间的通路叫声门。发a,i,u,m,n,l的时候,声门就闭拢,气流冲击声带,使它发生振动,于是发出元音(纯粹的乐音)和带乐音成分的辅音。不说话,或发f,s等音的时候,声门是张开的,气流可以只有通过,声带不振动。见教材58页。3.口腔、鼻腔和咽腔:人类语音的共鸣腔。 a.口腔,分为上腭和下腭,上面各有一些发音器官或发音部位: 口腔是最重要的共鸣腔,口腔中的不同发音器官和发音部位相互配合能够发出的语言当中的一般的元音和多数辅音。 b.咽腔:位于口腔后面,喉头上面,是一个管状的“四岔口”,上通鼻腔、前接口腔,下连气管和食道。鼻腔和喉头之间有一块会厌软骨,平常呼吸或说话的时候,它处于自然的状态,空气可以自由地从气管出入;在吞咽东西的时候,它就向下盖住气管,让食物等进入食道。鼻腔和口腔之间有软腭和小舌,软腭和小舌下垂的时候,就会堵住气流往口腔的通道,打开气流通往鼻腔的通道,这时发出的音就是鼻音;反之,软腭和小舌上升的时候,就会堵住气流往鼻腔的通道,打开气流通往口腔的通道,这时发出的音就是口音。 在发音当中,咽腔除了起共鸣作用外,还可以发出咽壁辅音[ħ],发音方法是将咽腔的后壁前缩,与后移的舌根形成一定的缝隙,气流摩擦而出。c.鼻腔:鼻腔的内部是固定的,它在发音时只能起共鸣作用,使音素具有鼻音特色。常见的鼻音有[m][n][ŋ]。 上述发音器官是按照部位进行分类的。也可以按照是否能够活动分类,能够活动的是主动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不能活动的是被动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我们说话的时候,常由主动发音器官向被动发音器官接触或靠近,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二、元音和辅音及其区别 语言当中的音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一般说来,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从功能上来讲,元音往往能自成音节,辅音一般不能独立地构成音节。 2.在物理属性方面,元音基本上由乐音构成,辅音则有一定的噪音。 3.在听觉上,发元音时,声带振动,比较响亮;发辅音时,有的声带不振动,自然不够响亮,有的声带即使振动,但由于在声腔中受到某种阻碍,还是不如元音响亮。 4.在生理属性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区别:第一,发辅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在只有克服阻碍才能发出来;发元音的时候,气流通过生门使声带发生振动,气流在其通道上不受到阻碍,只受到各种共鸣。 第二,发辅音时,因为要克服某种阻碍,气流就比较强;发元音时,因无需克服阻碍,气流就比较弱。 第三,发辅音时,因为要有一定的阻碍,阻碍部位的发音器官就明显地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紧张度并不集中于某个部位,发音器官的各部位均匀紧张。三、元音(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 1.决定元音音质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舌位的高低,二、舌位的前后,三、嘴唇的圆展。这三个因素的不同组合,便能发出不同的元音。 2.元音舌位图:[a][ɑ][u][i]是元音的四个极点,围成一个四边形,叫做元音舌位图。便更口腔形状所能发出的绝大部分元音都在这个图的范围之内。参考教材60页元音舌位图。图的左边一条线标志着舌位最前的限度,线上每个点代表的元音,它们的舌位前后差不多(随着口腔的张大,舌位逐步靠后,所以这条线往后偏斜),都叫前元音,差别只在舌位高低(假定嘴唇都不圆)。这条线的最高点,最低点[a]是我们已经知道的音。现在把从到[a]的距离分成三等分,第一个三分之一处的音大致相当于“梅”(mei)里面的e,国际音标是[e],我们称它为半高元音。第二个三分之一处的音大致相当于“街”(jie)里面的e,国际音标是[ɛ],我们称它为半低元音。右边一条线标志着舌位最后的限度,线上每个点代表的元音都是后元音,其中最高点的和最低点的[a],我们已经知道。其他元音我们也可以按照区分前元音的办法把右边的那条线三等分:第一个三分之一处的音相当于“波”(bo)里面的o,国际音标是[o],第二个三分之一处的音就是英语dog里面的o,国际音标是[ɔ]。上面介绍的八个音叫做基本元音,是一切元音的基;准,其中前元音都是不圆唇的,后元音除[ɑ]以外都是圆唇的。上面的[a][e][ɛ][i][u][ɔ][o][ɑ]这八个音称为主要基本元音,大多数情况下被简称为“基本元音”。其中前元音四个[i][e][ɛ][a],都是不圆唇的;后元音四个[u][o][ɔ][ɑ],除[ɑ]以外,其余三个都是圆唇的。次要基本元音:把八个主要基本元音用相反的口型来发,即把圆唇的用不圆唇来发,而把不圆唇的用圆唇来发,就会得到另外八个基本元音,称为次要基本元音(放在括号里)(根据惯例,线左边的是不圆唇元音,线右边的是圆唇元音)见教材62页央元音在前元音和后元音的中间可以增加央元音的系列。[ɨ][A][ə]元音发音举例:参考教材61、62页。四、辅音

1.辅音的共同发音特点:从辅音的发音过程来看,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的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所有辅音的发音全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1)成阻阶段:即发音部位构成阻碍的阶段;(2)持阻阶段:气流被阻碍时的持续阶段;(3)除阻阶段:气流冲出阻碍的解除阶段。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而形成和解除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方法。2.决定辅音音质的因素:刚才我们复习决定元音音质时讲,决定元音音质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舌位的高低(例如[i]和[a]的区别),舌位的前后(例如[y]和[u]的区别),嘴唇的圆展(例如[i]和[y]的区别)。那么,决定元音音质的主要因素有几个呢?一般认为,决定辅音音质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是发音部位,二是发音方法。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A.发音部位:根据发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可以将辅音按照从后到前(或从前到后)分成11个小类。我们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来讲述。1)双唇音:发音时,上下唇构成阻碍,例如,[p](汉语普通话的“爸爸”)、[b](英语的“big”),[m](汉语普通话的“妈妈”)等。2)唇齿音:发音时下唇主动接近上齿形成阻碍,例如[f](汉语“发福”)、[v](英语“very”)等。3)齿间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例如,[θ](英语的thing,山东平度方言的“四”)和[ð](英语this)。4)舌尖前音:舌头的最前部叫舌尖。发舌尖前音时,舌尖向上卷起,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例如汉语普通话的d、t、n、l、z、c、s[t、t‘、n、l、ts、ts‘、s]。5)舌尖后音:舌尖再向上卷,抵住硬腭的前部(简称前腭),形成阻碍,发出的音是舌尖后音。例如普通话的zh、ch、sh([tʂ]、

[tʂ‘]、[ʂ])。6)舌叶音:舌尖再往后是舌叶。舌叶往上抬,与前腭一起形成阻碍,这样发出的音是舌叶音,具体例子参考教材。汉语普通话中的zh、ch、sh是舌尖后音,而英语中的ʧ、ʤ、是舌叶音,二者的发音部位是不同的,而我们在学英语时往往用汉语中的zh、ch、sh去代替英语的ʧ、ʤ、这是不对的。7)舌面前音:舌叶往后是舌面,舌面又分为前中后三部分。舌面前和硬腭的中部(简称中腭)形成阻碍发出的音是舌面前音,例如北京话的j、q、x(

[tɕ]

[tɕ‘]

[ɕ])8)舌面中音:发音时,舌面中向硬腭的后部(简称后腭)靠拢,形成阻碍,例如英语中的“yes”[j]。9)舌面后音:又称舌根音。发音时舌面的后部(即舌根)向上抬,向软腭靠拢,让气流受阻。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g、k、h、ng[k、k‘、x、ŋ]等都是舌根音。10)小舌音:软腭的后面是小舌,小舌下降与略为后移的舌根形成阻碍,发出的音是小舌音,例如法语“Paris”中的[R]。11)喉音,又叫声门音,是指声门形成阻碍发出噪音而构成的辅音,例如英语中的[h],就是喉音。注意,汉语普通话中的“h”[x]是舌面后音,比英语中的[h]发音部位要靠前,不能那汉语中的“h”代替英语中的[h]。由于发音部位,即形成阻碍的部位的不同,发出的辅音就不同。同样,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法不同,即发音方法的不同,也会导致发出的辅音彼此有差异。B.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阻碍方式、清音和浊音的对立、送气音和不送气的对立、鼻音和口音的对立。a)阻碍方式:前面讲过,发辅音一般经成阻、持阻和除阻三个阶段,根据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即按照发音方法的不同,辅音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边音、颤音、闪音和通音7种:1)塞音:成阻阶段器官紧闭,持阻时间很短,然后发音器官突然被气流冲开,或者突然爆破,象破门而出,因而又称爆破音。例如:双唇音中的[p、p‘、b],舌尖音中的[t、t‘、d],舌根音中的[k、k‘、g]等都是塞音。2)擦音:擦,指的就是摩擦。成阻阶段发音器官不是完全闭合,而是留有缝隙,气流在持阻和除阻阶段摩擦着。擦音又称缝隙音。例如唇齿音中的[f、v]、齿间音、舌尖前音中的[s、z]、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后音中的[x],后音中的[h]等,都是擦音。3)塞擦音:塞和擦两种发音方法结合起来,先塞后擦,发出塞擦音。即,在成阻和持阻节段与塞音相同,而在除阻时与擦音相同,二者结合很快。例如,舌尖前音中的[ts、ts‘],舌尖后音([tʂ]

[tʂ‘]

)、舌叶(ʧʤ

)、舌面前音([tɕ]

[tɕ‘]

)都是塞擦音。4)边音:和塞音很接近,但是,堵塞的是口腔中间的通道,气流从两边或一边流过。例如,舌尖前音中的[l]就是一个边音。5)颤音:可以说是塞音的连续发音,指的是有弹性的发音器官(如舌尖、小舌等)因受气流冲击发生颤动而形成的辅音。例如,小舌音中的[R]就是颤音。舌尖前音中的[r],也是颤音,这个音在俄语中的比较普遍。6)闪音:发辅音时,如果舌尖、小舌等只颤动一次,发出的音就是闪音。舌尖前音中的[ɾ]就是闪音。这个音主要出现在西班牙语中。英语的例子如very[veɾi]。7)通音:又叫半元音、半辅音。在持阻阶段,口腔通路接近于开放,气流通过的时候只产生极轻微的摩擦。例如,双唇音中的[w],舌面中因中的[j]。例词如英语的we(我们)、yes等。上面我们介绍了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如果以部位为经,方法为纬,可以绘成辅音表,见书67页。但是,只是依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还是不能把所有的辅音彼此区别开来,因为,决定辅音音质的,除了上面介绍的主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些次要因素,我们下面就进行介绍。清音和浊音:气流通过声带的时候,可以引起声带的振动,也可以不引起声带的振动。根据声带是否振动,可以把辅音分为清音和浊音两类。发清音时,声带不振动,例如[s]和[f];发浊音时,声带振动,所谓浊辅音,例如[z]和[v]。清音和浊音的对立,在上面讲过的辅音中,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和通音一般是浊音,只有塞音、擦音和塞擦音存在清浊两套,例如[p]:[b]、[k]:[g]、[f]:[v]、[s]:[z]等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发音时,气流相对地强的叫做送气,否则是不送气。送气的音,国际音标用“‘”或用小“h”标记在右上角来表示。例如,北京话“怕”,用国际音标表示,既可以写成[p‘A],也可以写成[PhA]。同清音和浊音的对立一样,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也只存在塞音和塞擦音上。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t]:[t‘](d:t)、[k]:[k‘](g:k)、[ʦ]:[ʦ‘](z:c)、[tʂ]

:[tʂ‘](zh:ch)、

[tɕ]

:[tɕ‘](j:q)。

鼻音和口音:口腔内一定发音部位紧闭,软腭、小舌下垂,堵住口腔通道,让气流从鼻腔中出去,这样发出的音就是鼻音,例如[m][n][ŋ];反之,软腭和小舌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中出去,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口音。例如[b、k、g]等等。发鼻音时,声带往往振动,但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语言里也有声带不振动的轻鼻音。在国际音标中,用附加符号“。”表示轻鼻音。一般的辅音都是非鼻音,而严格地说来,鼻音不是单纯的辅音,因为,它们一般还具有元音的性质。常用辅音的描写:在搞清楚了决定辅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