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提纲_第1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提纲_第2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提纲_第3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提纲_第4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蔬菜生产在许多地方成为当地经济发展(fāzhǎn)的主导产业,市场上蔬菜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部分菜农片面追求生产的数量,在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急剧增加,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致使蔬菜品质下降,甚至中毒现象。第一页,共77页。这些现象不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érqiě)对蔬菜的生产和销售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第二页,共77页。同时,也破坏了蔬菜生态环境,引发防治上的恶性循环,给社会带来危害。例如(lìrú):大剂量连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一方面导致各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另一方面在杀死病菌和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部分天敌,破坏了菜田的生态平衡,导致病虫害发生更猖獗,致使出现用药量和病虫害相互递增的恶性循环。第三页,共77页。生产无公害蔬菜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tóngshí)也是做强蔬菜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第四页,共77页。第三章无公害蔬菜栽培第一节无公害蔬菜(shūcài)第二节无公害蔬菜生产(shēngchǎn)技术第三节无公害蔬菜(shūcài)生产新技术退出本节第五页,共77页。一、无公害蔬菜二、无公害蔬菜检测项目(xiàngmù)及检测标准三、无公害蔬菜分级第一节无公害蔬菜(shūcài)第六页,共77页。一、无公害蔬菜(shūcài)无公害蔬菜:指在一定的生产环境(huánjìng)条件下,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蔬菜,其商品蔬菜中有害物质的残留不超过国家允许标准,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第七页,共77页。蔬菜中检测到的有害物质包括(bāokuò)农药、重金属、亚硝酸盐、有害微生物等,当这些有害物质残留超过一定数量时则有害于人体健康,甚至中毒身亡。第八页,共77页。无公害蔬菜要求四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规定(guīdìng)的允许标准;二是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是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四是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标,不足以影响人的健康。第九页,共77页。表3-1我国常用农药在蔬菜(shūcài)中最大残留量规定农药名称蔬菜最大残留量(mg/kg)六六六*蔬菜0.2滴滴涕*蔬菜0.1甲胺磷蔬菜不得检出敌敌畏蔬菜0.2马拉硫磷蔬菜不得检出辛硫磷蔬菜0.05溴氰菊酯叶菜类0.5

果菜类0.2氰戊菊酯叶菜类0.5

果菜类0.2

块根类蔬菜0.05多菌灵蔬菜0.5粉锈宁蔬菜0.2联苯菊酯番茄0.5托尔克番茄1百菌清番茄5氯氰菊酯番茄5第十页,共77页。表3-2我国果品蔬菜中重金属等限量(xiànliàng)物质的极限

限量物质限值(mg/kg)总汞(以汞计)≤0.01总铅(以铅计)≤0.2(薯类)~0.4总铬及化合物(以铬计)≤0.5总砷及化合物(以砷计)≤0.5铜(以铜计)≤10.0氟(以氟计)≤1.0锌(以锌计)≤20.0镉(以镉计)≤0.05稀土(以氧化物总量计)≤0.5(马铃薯)~0.7(菠菜除外)硒(以硒计)≤0.1第十一页,共77页。无公害蔬菜不包括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绿色食品和与国际接轨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分为A级和AA两级。有机食品:一种完全(wánquán)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转基因生物的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第十二页,共77页。2.无公害蔬菜(shūcài)生产的意义(1)生态效益(2)社会效益(3)经济效益(jīnɡjìxiàoyì)第十三页,共77页。(1)生态效益长期以来,蔬菜都是在良好环境中栽培。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蔬菜栽培的产量有着明显的提高,但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更为突出。在蔬菜生产上,过量地施用(shīyòng)化肥,特别是氮肥,破坏了良好土壤结构,地力逐年下降;为维持菜田的生产能力,愈依赖于化肥和农药,如此反复的恶性循环,导致菜田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还污染了水体,造成硝酸盐含量过高。第十四页,共77页。农药的施用对防治病虫危害、保产增收起到不小的作用,但也杀死了天敌,破坏生态平衡,使得害虫及微生物的抗药性增高,最终导致病虫灾害暴发,甚至难以控制(kòngzhì)。更有甚者,农药通过食物链进入到生态系统,污染了环境,也包括人体本身。第十五页,共77页。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并不一概的排斥农药、化肥及其他工业化学产品的应用,但在使用(shǐyòng)品种、剂量、时期、方法等方面应加以规范与控制,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程度,一方面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持续稳定地发展蔬菜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保护了人类免遭危害,可获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第十六页,共77页。(2)社会效益我们祖先吃的野菜及其他自然界的食品中是没有DDT、六六六残留的,都是无公害蔬菜。随着社会的前进,环境被污染了,水资源、土壤以至植物、动物都受到了污染,导致食品中有害物质含量超过了人体可以接受的限度,成了非安全食品。为了人类的自身安全及子孙后代健康繁衍,我们要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使我们每天不可缺少的蔬菜安全、卫生,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基本达到(dádào)天然的质量标准。第十七页,共77页。(3)经济效益(jīnɡjìxiàoy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加强宣传,引导市场,讲究信誉,无公害蔬菜就会被市场所接受,而且会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对生产者来说,蔬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是通过抬高物价,欺骗消费者所取得(qǔdé),主要是通过产品质量的改进、净菜上市的附加值以及出口创汇的增加值来实现。在蔬菜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提高质量是开拓市场的主要条件,开发无公害蔬菜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第十八页,共77页。二、无公害蔬菜(shūcài)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1、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共有18项指标。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包括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包括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2、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共23项指标: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yǎnghuà)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第十九页,共77页。四、无公害蔬菜(shūcài)分级1、特级:具品种的形状、色泽和风昧,大小一致并且包装排列整齐,允许有5%的误差(数目或重量)。2、一级:具本品种的形状、色泽和风味,但允许在色泽上、形状上稍有缺陷,外表稍有斑点,且不影响外观和保存品质。3、二级:基本具有品种的形状、色泽和风味,允许呈现某些缺点(quēdiǎn),但不影响外观和保存品质。无公害蔬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在外观上要具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茎叶或果实要鲜嫩,无异味,无黄叶、老叶,无病斑、虫斑,风味纯正等特点。第二十页,共77页。蔬菜受污染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基地生态环境受污染,如土壤(tǔrǎng)、水层、大气遭受“三废”或重金属等污染;二是蔬菜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造成的残留与积累。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是把好“三关”: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抓好“六大环节”:产地环境、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健身栽培、合理施肥、病虫防治、适时采收。第二十一页,共77页。第二节无公害蔬菜生产(shēngchǎn)技术一、选择良好的产地环境二、改善田间生态条件三、健全栽培管理(guǎnlǐ)措施四、合理施肥五、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六、采收第二十二页,共77页。一、选择良好(liánghǎo)的产地环境,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要求1.作为生产无公害蔬菜(shūcài)的地块,应该是离公路、厂矿、医院等三公里以外的无污染源区。

第二十三页,共77页。生产基地要求远离工业“三废”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粉尘等,大量工业废气、废水排放(páifànɡ)地区,不受污染源影响。生产基地附近应没有污染源,要远离医院、垃圾场和主要交通要道,保持空气和灌溉水清洁;从医院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有害微生物等,流入菜田,造成蔬菜污染。第二十四页,共77页。2.生产(shēngchǎn)基地的灌溉水、土壤、空气的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土壤环境质量(zhìliàng)要求灌溉水质量(zhìliàng)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第二十五页,共77页。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单位(dānwèi):mg/kg项目含量限值pH<6.5pH6.5~7.5pH>7.5镉≤0.300.300.40a0.60汞≤0.25b0.30b0.300.500.35b1.0砷≤30c4025c3020c25铅≤50d25050d30050d350铬≤150200250注:本表所列含量限值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5cmol/kg的土壤,若≤5cmol/kg,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a白菜、莴苣、茄子、蕹菜、芥菜、苋菜、芜菁、菠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b菠菜、韭菜、胡萝卜、白菜、菜豆、青椒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c菠菜、胡萝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d萝卜、水芹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第二十六页,共77页。灌溉水质量(zhìliàng)要求项目浓度限值项目浓度限值pH值5.5~8.5总铅/(mg/L)≤0.05c0.10化学需氧量/(mg/L)≤40a150铬(六价)/(mg/L)≤0.10总汞/(mg/L)≤0.001氰化物/(mg/L)≤0.50总镉/(mg/L)≤0.005b0.01石油类/(mg/L)≤1.0总砷/(mg/L)≤0.05粪大肠菌群/(个/L)≤40000da采用喷灌方式灌溉的菜地应满足此要求。b白菜、莴苣、茄子、蕹菜、芥菜、芜菁、菠菜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c萝卜、水芹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d采用喷灌方式灌溉的菜地以及浇灌、沟灌方式灌溉的叶菜类菜地时应满足此要求。第二十七页,共77页。环境(huánjìng)空气质量要求项目浓度限值日平均1小时平均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mg/m3)≤0.30-二氧化硫(标准状态)/(mg/m3)

≤0.15a0.250.50a0.70氟化物(标准状态)/(μg/m3)≤1.5b7-注:日平均指任何1日的平均浓度;1小时平均指任何1小时的平均浓度。a菠菜、青菜、白菜、黄瓜、莴苣、南瓜、西葫芦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b甘蓝、菜豆的产地应满足此要求。第二十八页,共77页。3.种植地块应土层(tǔcénɡ)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4.基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如井、渠、路配套,土地连片便于轮作,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流通。

第二十九页,共77页。5.生产(shēngchǎn)基地需经省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第三十页,共77页。第三十一页,共77页。二、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创造利于(lìyú)蔬菜作物生长环境1.改善蔬菜(shūcài)生产条件:2.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3.利用农业设施改善生态条件4.清洁田园,改善生态条件5.提倡不同科蔬菜(shūcài)间作套种第三十二页,共77页。1.改善蔬菜生产条件:一是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地下水位控制在80厘米以下,大田有畦沟、田边沟、洋面沟三沟配套,做到排灌自如,雨后田间无积水。有条件的地方配有喷灌设施。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增施有机质肥料、无害化污泥(wūní)、石灰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5%,耕层深于30厘米,酸碱度5.5~6.5。三是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便于机械化作业。第三十三页,共77页。2.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1)不同科的蔬菜和茬口轮作。前茬采收后要及时清除枯叶(kūyè)、残株及四周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2)采用水旱或其它经济作物轮作。(3)难于轮作的要消毒土壤第三十四页,共77页。3.利用农业设施(shèshī)改善生态条件

(1)采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以利采光、控温、控湿,减少病害发生。(2)地膜可用黑色膜或银灰色地膜,控制杂草,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3)夏秋高山反季节蔬菜和季节性长期菜,畦面覆盖稻草,护根保湿,抑制杂草,防病害。第三十五页,共77页。三、健全栽培管理(guǎnlǐ)措施,提倡“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1.选用良种2.培育壮苗3.大田种植与管理4.合理(hélǐ)灌溉第三十六页,共77页。1.选用(xuǎnyòng)良种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如低洼地应选择耐涝性强的品种,土质肥沃的地块应选择喜肥、耐肥品种。根据不同(bùtónɡ)季节选择适宜本地种植、丰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所选品种要适销对路。第三十七页,共77页。2.培育(péiyù)壮苗(1)育苗土:无病菌、无虫、无杂草籽,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通透性好,合理消毒。(2)育苗方法①根菜类、薯蓣类宜直播(zhībō)。②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中大叶菜育苗,小叶菜可直播(zhībō)或育苗移植。③绿叶菜类可直播(zhībō)或育苗。④瓜类育苗,大苗带土移植。⑤葱蒜类,韭菜、洋葱宜育苗移植,其它直播(zhībō)。⑥豆类,早春栽培要育苗。其它季节直播(zhībō)。⑦嫁接育苗。多用于西瓜、甜瓜、黄瓜、番茄等种类。(3)种子消毒:促使苗齐、苗全、苗壮。(4)苗床管理控制温、湿度。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冶,培育壮苗。第三十八页,共77页。3.大田种植与管理(1)整地精细(2)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①根菜类、豆类、薯蓣类和瓜类中的西瓜、甜瓜适合砂壤土(rǎngtǔ)或砂土。②白菜类、绿叶菜类、瓜类、茄果类、葱蒜类适合壤土(rǎngtǔ)或粘质壤土(rǎngtǔ)。③水生菜类适合粘质壤土或粘土。第三十九页,共77页。(3)定植合理密植,选择晴好(qínɡhǎo)无风天,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并经常浇水至成活。(4)中耕、除草、培土(5)搭架、整枝、疏果番茄、豆类、薯蓣等,及时搭架和整枝。疏下的枝、果要带出菜园外销毁。(6)小拱棚、大棚温湿度管理①搭建要南北延伸,使棚内全天受光均匀。②四周要挖深沟排水,棚内的菜畦,畦面覆盖地膜。③通风、降温、降湿,视天气而定。第四十页,共77页。4.合理灌溉(1)基本原则①沙土壤经常(jīngcháng)灌,粘壤土要深沟排水。②看天看苗灌溉。③根据不同蔬菜及生长期需水量不同进行灌溉。(2)灌溉方法①沟灌:土壤吸水至畦高1/2-2/3后,立即排干。夏天宜傍晚后进行。②浇灌:每次要浇足,短期绿叶菜类不必天天浇灌。第四十一页,共77页。四、合理(hélǐ)施肥施肥不当对蔬菜的污染是严重的。蔬菜中硝酸盐、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等的含量与施肥密切相关。因此(yīncǐ),必须科学施肥,减少因施肥不当对蔬菜造成污染。第四十二页,共77页。注重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1)选用腐熟的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辅以化学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肥料。莴苣、芫荽等生食蔬菜禁用人畜粪肥作追肥。(2)提倡使用专用肥和生物肥(根瘤菌类肥、固氮菌类肥、解磷菌类肥等)注意施肥时期和化肥种类①根菜类、葱蒜类和薯蓣类在鳞茎或块根开始(kāishǐ)膨大期。②白菜类在结球初期或花球出现初期。③瓜类、茄果类、豆类在第一朵花结果牢固后。第四十三页,共77页。严格控制化肥(huàféi)的用量,否则可能引起菜体硝酸盐积累。①每亩每茬叶菜类纯氮用量以20千克为临界值。②高肥力土壤不施矿质氮肥。③蔬菜追施氮肥后8天,是收获上市的安全始期。④氮肥中的硝态氮肥要与铵态氮肥和酰氨态氮肥配合使用。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第四十四页,共77页。五、病虫害综合(zōnghé)防治加强(jiāqiáng)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农业(nóngyè)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使用化学农药第四十五页,共77页。加强植物检疫和病虫害的预测(yùcè)预报植物检疫是病虫害防治的第一环节,加强对蔬菜种苗的检疫,未发病(fābìng)地区应严禁从疫区调种和调入带菌种苗,采种时应从无病植株采种,可有效地防止病害随种苗传播和蔓延。预测(yùcè)预报植物检疫测报灯第四十六页,共77页。农业综合(zōnghé)防治选用(xuǎnyòng)优良抗病、抗虫品种轮作(lúnzuò)倒茬加强田间管理第四十七页,共77页。生物防治(shēngwùfángzhì)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消灭害虫;利用抗生素杀虫灭菌;利用昆虫外激素及内激素来诱杀(yòushā)、迷向、调节蜕皮变态;利用植物性杀虫剂消灭害虫;利用无毒害的天然物质防治病虫害。第四十八页,共77页。物理(wùlǐ)防治杀虫灯诱杀(yòushā)驱避蚜虫(yáchóng)第四十九页,共77页。科学(kēxué)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品种;严格控制施药(shīyào)次数、浓度、范围和剂量;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讲求用药方法。第五十页,共77页。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十八种农药为: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yǐwán)、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国家规定十九种高毒农药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为: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第五十一页,共77页。六、采收(cǎishōu)1.采收前自检查看是否过了使用农药、肥料的安全间隔期,也可用速测卡(纸)或仪器(yíqì)进行农残检测。第五十二页,共77页。2.适时采收(1)注意采收适期根据蔬菜生长情况、成熟度、目标市场远近、市场蔬菜供应情况、采后处理设施条件等因素,适时进行采收。(2)净菜上市①感官(gǎnguān)要求根茎类菜不带泥沙、不带茎叶,不带须根。结球叶菜剥净绿色外叶,不带须根,茎基削平。花菜不带外叶,茎基削平。青花菜可带主茎、去叶去根。果菜不带茎叶。瓜、豆条幼嫩,果实圆整。②净菜用水泡洗时,水质应符合规定标准。第五十三页,共77页。第三节无公害蔬菜生产(shēngchǎn)新技术1.防虫网应用技术2.生物防治技术3.嫁接栽培技术4.二氧化碳施肥技术5.滴灌施肥技术6.无土栽培(wútǔzāipéi)技术7.芽苗菜生产技术8.利用害虫趋性防虫技术9.“三沼”利用技术第五十四页,共77页。1.防虫网应用(yìngyòng)技术防虫网是一种新型覆盖材料,既有遮阳网的优点,又克服了遮阳网的不足。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蔬菜越夏覆盖及减少污染的栽培技术。应用防虫网能够抑病防虫,减少农药施用,尤其在保护地效果更好。秋延后茬蔬菜在育苗定植时应用防虫网可减少病毒病发生。在夏秋季多种病虫害发生盛期应用防虫网全程覆盖或棚室覆盖可隔离(gélí)部分蔬菜害虫,从而减轻虫害的发生。第五十五页,共77页。防虫网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广为应用,以色列、日本、台湾等广泛应用,效果(xiàoguǒ)良好。第五十六页,共77页。2.生物防治(shēngwùfángzhì)技术利用生物天敌,防治蔬菜病虫害,做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治虫,既可以达到防治蔬菜病虫害的目的,又可以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减少污染,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先进措施。目前生产上已广泛使用杀螟杆菌、青虫菌、白僵菌、绿僵菌、苏云杆菌、灭蚜菌、赤眼蜂、七星瓢虫等防治相关(xiāngguān)蔬菜害虫。第五十七页,共77页。赤眼蜂七星(qīxīnɡ)瓢虫第五十八页,共77页。如利用青虫菌可以防治菜青虫;利用七星瓢虫可以防治蚜虫等害虫;使用“5406”酵素菌肥(jūnféi),不但可以增产而且具有防病作用。另外,抗生素在防病、防污染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使用武夷霉素可以防治灰霉病、白粉病;使用木霉素可以防治菌核病、灰霉病;使用农用链霉素可以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使用新植霉素、农抗120可以防治枯萎病和炭疽病等。

第五十九页,共77页。3、嫁接(jiàjiē)栽培技术一些土传病害如黄瓜枯萎病、茄子(qiézi)黄萎病等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采用嫁接育苗技术防治这类病害效果很好。嫁接育苗,不但能减少这些病害的侵染,而且能使植株长势增强、抗病力增强、其它病害的发生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产量大幅度增加,用药量大为减少,由农药造成的污染也随之减轻。目前推广的主要有黄瓜、西瓜、茄子(qiézi)等几种作物的嫁接技术。第六十页,共77页。4、二氧化碳(èryǎnghuàtàn)施肥技术二氧化碳是蔬菜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在相对封闭的保护地条件下,常造成二氧化碳缺乏,致使蔬菜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增施二氧化碳肥料,已成为提高保护地蔬菜产量、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施用二氧化碳对蔬菜的影响:一是增加产量。黄瓜及茄果类,比对照增产15%--25%;二是改善品质,蔬菜色泽鲜艳,果肉厚实,耐贮运;三是提早(tízǎo)成熟上市。据报道,黄瓜前期产量增加30%以上,番茄、青椒提前上市7--10天,草莓提前5--7天;四是增强抗病能力,植株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减少农药施用,降低生产成本。第六十一页,共77页。5、滴灌(dīɡuàn)施肥技术滴灌是通过管道系统和滴头、滴灌带将水直接地输送到植物根部,是一种局部灌溉节水农业。滴灌施肥是随着微灌技术(jìshù)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jìshù),能方便地进行肥水同灌,满足蔬菜需水量和需肥量。第六十二页,共77页。6、无土栽培(wútǔzāipéi)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不用土壤栽培植物的新方法。它是将植物栽培在营养液中,或栽培在砂砾、蛭石、岩棉等基质中,定时供给营养液。因故叫无土栽培,或营养液栽培。无土栽培技术主要用于蔬菜作物和花卉等,在保护地条件下的蔬菜栽培中效果(xiàoguǒ)尤为显著。但是无土栽培一次性投入较大,短期内难以收回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