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备课讲稿_第1页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备课讲稿_第2页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备课讲稿_第3页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备课讲稿_第4页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备课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过程控制系统(kònɡzhìxìtǒnɡ)设计第一页,共60页。主要内容过程控制的设计任务、步骤和系统(xìtǒng)设计方法流量计和调节阀的计算方法3过程控制系统(kònɡzhìxìtǒnɡ)设计第二页,共60页。3.1过程控制系统(kònɡzhìxìtǒnɡ)设计步骤

过程控制的目标与任务:通过(tōngguò)对系统的设计来完成。具体步骤:1.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2.建立数学模型3.确定控制方案4.选择硬件设备5.选择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6.软件设计7.设备安装(ānzhuāng)、调试与整定、运行

第三页,共60页。3.2确定控制(kòngzhì)变量与控制(kòngzhì)方案3.2.1确定控制目标:根据(gēnjù)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1.被控变量在定性地确定目标以后,需要用工业过程的被控变量来定量地表示(biǎoshì)控制目标。被控变量也是工业过程的输出变量。第四页,共60页。(1)对控制目标起重要影响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2)可直接控制目标质量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3)选择与控制(或操作)变量之间的传递函数比较简单、动态(dòngtài)和静态特性较好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4)有些系统存在控制目标不可测的情况,则可测量其它能够可靠测量、与控制目标有一定关系的输出变量,作为辅助被控变量。选择(xuǎnzé)的基本原则第五页,共60页。两类:控制(或操作(cāozuò))变量、扰动变量。控制(或操作(cāozuò))变量:由操作(cāozuò)者或控制机构调节的变量。选择的基本原则为:2.输入(shūrù)变量(1)选择对所选定的被控变量影响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2)选择变化范围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易于控制;(3)在此的基础上选择对被控变量作用(zuòyòng)较快的输入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使控制的动态响应较快;(4)在复杂系统中,存在多个控制回路,即存在多个控制变量和多个被控变量。所选择的控制变量对相应的被控变量有直接影响,而对其他输出变量的影响应该尽可能的小,以便使不同控制回路之间的关联比较小。第六页,共60页。3.2.2确定控制(kòngzhì)方案

工业过程的控制目标以及输入输出变量(biànliàng)确定以后,控制方案就可以确定了。控制方案应该包括控制结构和控制算法。1.控制结构有两种:(1)

反馈控制利用被控变量的直接测量值,调节控制变量,使被控变量保持(bǎochí)在预期值。第七页,共60页。第八页,共60页。(2)

前馈控制(kòngzhì)

利用扰动量的直接测量值,调节控制变量(biànliàng),使被控变量(biànliàng)保持在预期值。第九页,共60页。

2.控制算法

控制方案确定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根据控制算法进行(jìnxíng)控制器设计。第十页,共60页。3.3过程控制系统(kònɡzhìxìtǒnɡ)硬件选择

根据过程控制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控制要求,可以选定(xuǎndìnɡ)系统硬件,包含控制装置、测量仪表、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报警、保护、连锁等部件。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的原则(yuánzé):保证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案的实施。

1、控制装置

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选择单回路控制器,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用计算机控制。

第十一页,共60页。用于过程(guòchéng)控制的计算机控制设备多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或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模拟量控制回路较多,开关量较少的过程(guòchéng)控制系统宜采用DCS控制;模拟量控制回路较少,开关量较多的过程(guòchéng)控制系统宜采用PLC控制。第十二页,共60页。2、测量仪表(yíbiǎo)和传感器的选型原则检测部件一般宜采用定型产品(chǎnpǐn),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时,根据控制方案选择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第十三页,共60页。(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指产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长期而稳定地完成规定(guīdìng)功能的能力。是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的最重要选型原则。(2)

实用性原则完成具体功能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工艺要求考虑实用性,既要保证功能的实现,又应考虑经济性,并非功能越强越好。(3)先进性原则应该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选型原则(yuánzé)第十四页,共60页。3.4节流(jiéliú)元件1.流量流体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或设备某处横断面的数量成为流量。流过的数量按体积(tǐjī)计算称为体积(tǐjī)流量;按质量计算的称为质量流量。第十五页,共60页。2.雷诺数管道内流量小时,压差与流量成正比;流量变大后,压差大致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压差与流量成正比的范围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为层流;在压差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的范围内,流体的流动状态为紊流。从层流到紊流的分界线不仅与流量有关,而且与流体的密度、粘度和管道内径有关。在流体力学中,此现象用雷诺实验可以(kěyǐ)验证,并用雷诺数表征。雷诺数是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第十六页,共60页。流量计类型(lèixíng)主要几类:(1)压差式流量计:流体通过管道内节流装置(zhuāngzhì)时,根据流量与节流装置(zhuāngzhì)前后压差的关系来计量。(2)速度式流量计:管道内流体的速度推动叶轮旋转,根据叶轮转速与流体流速成正比的关系来计量。(3)容积式流量(liúliàng)计:流体连续通过一定容积之后,进行流量(liúliàng)累计的原理来计量。(4)其他类型流量(liúliàng)计:如电磁流量(liúliàng)计、超声波流量(liúliàng)计等。第十七页,共60页。用节流元件(yuánjiàn)测流量1、原理(yuánlǐ):2、取压方式(fāngshì):(1)径距取压;(2)法兰取压;(3)角接取压。第十八页,共60页。3.5调节阀选择(xuǎnzé)在过程(guòchéng)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执行机构是调节阀。调节阀是按照控制器(调节器或操作器)所给定的信号大小和方向,改变阀的开度,以实现调节流体流量的装置。把控制器比喻为自动调节系统中的“头脑”,则调节阀就是自动调节系统的“手脚”。第十九页,共60页。3.5.1调节阀计算(jìsuàn)基础

1.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和流量方程式调节阀是一节流元件。设流体是不可压缩的,且充满管道,则根据能量不灭定律(Bernoulli方程式)和流体的连续性定律可知:通过(tōngguò)阀的体积流量QV与阀的有效流通截面积A和通过(tōngguò)阀前后的压降的平方根成正比,与流体的密度和阀的阻力系数的平方根成反比,即第二十页,共60页。设C为包含(bāohán)在内的比例系数,则式中第二十一页,共60页。2.流量系数(xìshù)的定义(1)温度为5~10℃的水,在105Pa的压降下,每小时流过调节阀水量的立方米数。以符号Kv表示。(2)温度为60℉的水,在1psi(磅/平方英寸)的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水量的加仑(jiālún)数。以符号Cv表示。Kv=0.8569Cv或Cv=1.167Kv第二十二页,共60页。3.阻塞流在阀前压力P1保持一定(yīdìng)时,通过阀的流量随阀上压降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某一临界状况时,流量将不再随变化,而是达到一个最大的极限值,这种流动状况称为阻塞流。阻塞流情况下,计算流量系数,对不可压缩流体、低雷诺数流体尤其是可压缩流体,均需要修正。第二十三页,共60页。4.调节阀的可调比(1)可调比定义指该阀所能调节的最大流量(liúliàng)和最小流量(liúliàng)的比值,

R=第二十四页,共60页。式中,是调节阀可控流量的下限值,通常(tōngcháng)为最大流量的10%左右,最低约为2%~4%。当调节阀两端压差不变时,阀的可调比称为理想可调比,为R===

理想可调比:是阀的最大和最小流通(liútōng)能力之比。理想可调比越大越好。第二十五页,共60页。(2)实际可调比在实际使用中,调节阀前后的压降是随管道阻力(zǔlì)的变化而改的。有旁路的调节阀,打开旁路阀时调节阀的可调比也会改变。调节阀实际控制的最大和最小流量之比称为实际可调比。第二十六页,共60页。①串联管道在串联管道系统的总压降一定(yīdìng)时,随着流量的增加,串联管路的阻力损失相应增大,调节阀上的压降相对减少,从而调节阀所能流通的最大流量减少。串联管道上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会降低。第二十七页,共60页。令串联管道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为RS,则RS===R---理想可调比;--调节阀全开时阀上的压降;--调节阀最小开度下阀上的压降,它接近(jiējìn)于管路系统的总压降值。第二十八页,共60页。由此可得RS≈R=Rs=即压降比。可见(kějiàn),S值越小,实际可调比也越小。第二十九页,共60页。在实际应用(yìngyòng)中为了确保调节阀有一定的可调比,阀全开时的压降应在管路系统中占有合适的比例。通常S值在0.3~0.6范围内。第三十页,共60页。②并联管道旁路流量的存在(cúnzài),相当于通过调节阀的最小流量增大,使调节阀的实际可调比降低。设实际可调比为Rp,则Rp=总管最大流量/(阀体部件最小流量+旁路流量)=第三十一页,共60页。调节阀在并联管道上的实际(shíjì)可调比近似为总管最大流量与旁路流量的比值,随旁路程度B值的减小而降低。实用时应使B值大于0.8为好。第三十二页,共60页。调节阀的流量(liúliàng)特性

指流体流过阀门(fámén)的相对流量和相对开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即Qr=Qr=Q/Q100—相对流量,阀在某一开度下的流量与全开时流量的比;Lr=l/l100 —相对开度,阀在某一开度的行程与全开时行程的比。第三十三页,共60页。1.理想流量特性是阀前后压差保持不变的特性。有直线(zhíxiàn)、对数、抛物线、快开等四种。第三十四页,共60页。(1)直线流量特性指调节阀的单位相对位移的变化所引起(yǐnqǐ)的相对流量的变化是常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K为常数,调节阀的放大系数。第三十五页,共60页。第三十六页,共60页。直线特性的调节阀在开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当流量(liúliàng)小时,流量(liúliàng)的变化值相对较大,调节作用较强,易产生超调和引起振荡;流量(liúliàng)大时,流量(liúliàng)变化值相对较小,调节作用进行缓慢,不够灵敏。第三十七页,共60页。(2)对数流量特性又称等百分比特性,是调节阀单位相对(xiāngduì)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xiāngduì)流量的变化和此点的相对(xiāngduì)流量成正比关系。数学表达式为

第三十八页,共60页。第三十九页,共60页。图中b为对数流量特性曲线.曲线的放大系数是随开度的增大而递增的.在同样的开度变化值下,流量小时(小开度时)流量的变化也小(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小),调节平稳缓和.流量大时(大开度时)流量的变化也大(调节阀的放大系数大),调节灵敏有效.无论是小开度还是大开度,相对流量的变化率都是相等(xiāngděng)的,流量变化的百分比是相同的.第四十页,共60页。(3)抛物线流量特性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流量的平方根成正比的关系(guānxì)的特性。其数学表达式为

图中c为抛物线流量(liúliàng)特性曲线。介于直线流量(liúliàng)特性和对数流量(liúliàng)特性之间。第四十一页,共60页。(4)快开流量特性阀在开度很小时,就已经将流量放大,随着开度的增加,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饱和)值,以后(yǐhòu)再增加开度,流量几乎没有变化。这种流量特性适用于迅速启闭的切断阀或双位控制系统。其特性曲线见图中曲线d。第四十二页,共60页。(5)蝶阀流量特性图中的曲线1是蝶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它是一条近似对数(duìshù)(等百分比)的特性曲线。在开启角很小时,流量增加却很小;当开启角继续增大,流量逐渐成比例地增加;当开启角增大到600~700之间时,可以获得70%以上的流量;再继续增大开启角到700以上,阀的流通截面几乎与开启角成比例地增加,但因为阀上压差显著减小,流量的增加也显著减少。在整个角行程内蝶阀都起着控制流量的作用。第四十三页,共60页。1-理想特性2-阀径过小的特性3-阀径过大的特性4-流通截面(jiémiàn)特性5-阀上相对压降的曲线第四十四页,共60页。如蝶阀直径选得过大,其特性就会变成快开特性,如图中曲线3,将使阀只在一个很小的角行程(开度)内操作(cāozuò),稍有移动,流量就会发生过量的激烈变化,从而引起振荡,使控制不稳定。如蝶阀直径选得过小,其特性曲线下移,如图中曲线2,阻力增大,以致阀门全开也不能通过所需的最大流量。正确计算蝶阀直径,对于控制系统的品质起着重要(zhòngyào)作用。第四十五页,共60页。2.工作流量特性在实际生产中,调节阀前后压差总是变化的,这时的流量特性称为工作流量特性。工作流量特性与管道(guǎndào)系统阻力有关。第四十六页,共60页。(1)

串联(chuànlián)管道的工作流量特性阀与管道串联(chuànlián)时,流量增大,管路损失也增大,在总的压降一定时阀上的压降减小,从而引起流量特性的改变,理想流量特性畸变为工作流量特性。求这时的流量,需了解阀上压差的变化规律。第四十七页,共60页。图为串联管道时的工作(gōngzuò)流量特性曲线第四十八页,共60页。

(a)阀的理想特性(tèxìng)为直线特性(tèxìng)(b)阀的理想特性(tèxìng)为对数特性(tèxìng)由计算公式和图可知①当管道阻力损失为零时s=1,系统的总压降全部落在调节阀上,则实际工作流量特性(tèxìng)与理想特性(tèxìng)一致;第四十九页,共60页。②随着管道阻力损失所占比重增加s值将减小,调节阀全开时的流量相应比管道阻力损失为零时减少,因而实际可调比也减小;③随着s值减小,流量特性曲线发生(fāshēng)畸变,直线特性趋向于快开特性,对数特性趋向于直线特性,实际使用中,为了避免调节阀工作特性的畸变,一般希望s值不低于0.3~0.5。第五十页,共60页。

(2)并联管道(guǎndào)的工作流量特性调节阀与旁路管道(guǎndào)并联管道(guǎndào)系统的总流量是通过调节阀和旁路二者流量之和,即QT=Q1+Q2第五十一页,共60页。设B===B是旁路程度,为阀全开时通过的流量与总管最大流量之比值(bǐzhí)。以Qmax为参比数的并联管道系统的工作流量特性为第五十二页,共60页。①当旁路阀全关时,B=1实际工作(gōngzuò)特性与理想特性一致;②旁路阀逐渐开启,旁路流量增加,则B值减小,可调比下降;③希望B值不低于0.5,最好不低于0.8。第五十三页,共60页。补充(bǔchōng):1、电气转换器第五十四页,共60页。电气(diànqì)转换器工作原理它是按力平衡原理设计和工作的。在其内部有一线圈,当调节器的电流信号送入线圈后,由于内部永久磁铁的作用,使线圈和杠杆产生位移,带动挡板接近(或远离)喷嘴,引起喷嘴背压增加(或减少),此背压作用在内部的气动功率放大器上,放大后的压力一路作为转换器的输出,另一路馈送到反馈波纹管。输送到反馈波纹管的压力,通过杠杆的力传递作用在铁芯的另一端产生一个反向的位移,此位移与输入信号产生电磁力矩平衡时,输入信号与输出压力成一一对应的比例关系。即输入信号从4mADC改变到20mADC时,转换器的输出压力从0.02~0.1MPa变化,实现(shíxiàn)了将电流信号转换成气动信号的过程。

图中调零机构,用来调节转换器的零位,反馈波纹管起反馈作用。第五十五页,共60页。2、气动阀门定位器第五十六页,共60页。气动阀门定位器工作(gōngzu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