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课件讲解学习_第1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课件讲解学习_第2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课件讲解学习_第3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课件讲解学习_第4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课件讲解学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张文勋第一页,共14页。作者(zuòzhě)介绍张文勋,生于1926年,云南大理洱源人,白族,中国现代学者、作家。他一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文心雕龙》为核心的六朝文艺与美学理论的研究;二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研究;三是佛家美学思想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华夏文化与审美(shěnměi)意识》《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诗词审美(shěnměi)》《刘勰的文学史论》等。作为古代文论与文艺美学家,张文勋将深奥的理论探索和具体的古典诗词赏析相结合,所著的《诗词审美(shěnměi)》从心物感应、情志合一等许多方面探讨了诗词审美(shěnměi)活动中的特殊现象,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主要命题。第二页,共14页。解题(jiět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语出《宋史•岳飞传》,意思是说兵法运用的巧妙(qiǎomiào),全在善于思考。《“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借用为题,是说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在于作家的匠心独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第三页,共14页。结构(jiégòu)第一部分(1—2):导论第二(dìèr)部分(3—4):本论第三部分(15):结论第四页,共14页。第一(dìyī)部分论述的中心(zhōngxīn):一些极其普通而常用的字,在诗人的笔下,往往能使之新意层出,妙趣无穷。“一”字本属抽象的数字概念,但在诗词中却可变为生机盎然、意趣深远的艺术境界。第五页,共14页。第二(dìèr)部分第一层(3-4):概说1、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典型例证2、用了什么事进行例证?“一字师”的故事3、这个故事阐述了什么道理?以“一字师”的故事,说明选用“一枝(yīzhī)”,才可表现“早梅”的坚强峭拔的品格和生命力,诗的意境才符合“早梅”二字的命意。第六页,共14页。4、“一字师”故事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一字师”故事的分析(fēnxī)谈启示,作为本轮的概说,可以自然地提出观点,引出对“一”字妙用的展开分析(fēnxī)。先列举典型例证,不但可以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七页,共14页。第二层次(5—10)第一分论点(lùndiǎn):“一”字可以用来表现孤傲、突出的形象;起着唤起人们孤寂感觉的特殊作用。首先,“一”字可以用来(yònɡlái)表现孤傲、突出的形象。1、对“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分析:(1)得出了什么结论?说明写春色“红一点”,是用“一”字去表现一种或幽静凄凉,或超群出众,或清高孤傲,或闲适雅致的、属于阴柔之美的含蓄蕴藉的境界。

第八页,共14页。(2)具有什么特点?含蓄蕴藉(3)能达到什么效果?具有“以少总多”、“一以当十”的艺术效果(4)哪些例子(lìzi)证明了这一点?以古诗词中用“一曲”、“一声”、“一笛”、“一帆”、“一片”等诗句,说明以“一”字抒写不尽之情。其次:“一”字还能表现什么形象?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呢?说明“一”字在我国古代诗词以动写静的手法中,往往以“一雁”、“一鸟”之类动态形象写静景,起着唤起人们孤寂感觉的特殊作用。

第九页,共14页。第三层次(11—14)第二分论点:“一”字却具有“乘一总万”、“以少总多”之妙,是“满”、“完全”的意思,表现出事物的饱满充实的特殊(tèshū)的意味。第十页,共14页。第三(dìsān)部分1、总结上文,总结了几层意思?(1)说明在语言艺术家的笔下,一个(yīɡè)常用的“一”字,就可表现出种种不同的意境来,以此说明这是艺术的特殊功能。(2)“一”字本身,既无形象也不能抒情言志,只有依附于作品中所写的具体事物,才能发挥作用,具有特殊的表现力。(3)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取决于作家的艺术才能。2、作用呼应论点,强调了主旨第十一页,共14页。启示(qǐshì)第一,从文学鉴赏的角度体会“选择最恰当的字眼,表现出最美的意境”的语言运用之妙。第二(dìèr),对“反复推敲,锤字炼句”的写作态度及其意义的正确认识。第十二页,共14页。写作(xiězuò)特点第一,把古代文论与古典诗词鉴赏(jiànshǎng)相结合。第二,以典型的、生动鲜明的诗词意象阐释作者的理性思考。第十三页,共14页。主旨(zhǔzhǐ)文章以“一”字在中国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