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工程经济讲述_第1页
导论工程经济讲述_第2页
导论工程经济讲述_第3页
导论工程经济讲述_第4页
导论工程经济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1导论工程经济讲述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面向理工科类学生的一门有关经济管理知识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着眼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系统地介绍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对完善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重要意义。第1页/共49页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学与经济学交叉的学科,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返回第二节技术经济学工程技术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第2页/共49页本课程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第三章经济性评价方法第四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五章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第六章价值工程第七章设备更新与租赁决策第八章技术创新

第3页/共49页主要参考书目[1]吴添祖,虞晓芬等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2](美)亨利·马尔科姆·斯坦纳著,《工程经济学原理》(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3]袁明鹏主编,《新编技术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4]许庆瑞主编,《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4页/共49页第一章导论本章重点:1、掌握技术与经济的关系;2、掌握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第5页/共49页第一节

技术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第三节工程师必须掌握技术经济基本知识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决策)的一般过程本章内容:

第6页/共49页第一节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什么是技术?

狭义的技术——指各种工具、装备、工艺流程等物质手段,即物化形态的“硬技术”。广义的技术——指把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物质手段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的能够改造自然的运动系统。

第7页/共49页

技术属于资源范畴技术可体现为机器、设备、厂房、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我们称之为硬技术);技术也可表现为工艺设计、程序、信息、经验和管理能力(我们称之为软技术)。技术(硬技术和软技术)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稀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属于资源范畴。技术资源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可再生资源。第8页/共49页■经济(Economy)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经济就是“经邦济世”(《晋书纪瞻》)。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20世纪初,经济(Economy)一词由日本传入我国。什么是经济?第9页/共49页现代社会对经济的理解:■经济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总称。包括社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诸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储蓄、投资等活动。■经济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税收、企业生产总值、经济效益、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等。■经济又可分为国民经济、地区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金融经济、物流经济、网络经济等。第10页/共49页■经济就是产品设计和生产上的节约、节俭,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即用尽可能少的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简单说,是指工程技术项目中的“节约”或“节省”。

《技术经济学》关于经济的理解:第11页/共49页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手段,对

经济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

■反过来,技术开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和周

期长的活动,其产生与应用都需要经济的支

持,受到经济的制约。

据统计:美国研制一种一类新药需要投入数亿美元,

花费10到20年的研发周期;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率为

5%左右,技术开发的成功率为50%左右。

■技术和经济之间是协调发展的。第12页/共49页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与经济发展美国总统里根于1983年3月提出关于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倡议。美国政府于1985年1月4日正式公布。因此项计划扩展到宇宙空间并涉及太空武器。故又称“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为实施此项计划,于1984年4月成立战略防御计划局。199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结束“星球大战计划”,并将发展文基反导弹防御系统转为发展陆基反导弹防御系统,改“战略防御计划局”为“弹道导弹防御局”。

1985年3月,该局首次向美国国会提交了“战略防御倡议研究计划”报告,提出了发展5大技术、建立3层4段拦截体系的战略防御设想。其中,5大技术是指:监视、捕获、跟踪及拦截评估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动能武器技术;系统分析及作战管理技术;抗毁、致毁及其关键技术。第13页/共49页“星球大战计划”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此外,激化竞争、将前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牵引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星战”计划研究中确定的近80项技术几乎涉及到当时美国科技界的所有研究领域。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就宣称:该计划研究的技术90%可以民用。实践证明,“星球大战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转好。第14页/共49页“星球大战计划”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1995-1997年,该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达1/3以上,仅1997年就提供了740万个就业机会。美军方改进后的全球定位系统对民用交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得到了巨大的利润;当时由国防部研制的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使美国民用计算机水平提高了100多倍。据当时美国有关方面模拟计算表明,“星战”计划中的定向能技术开发,每投入1美元获利即达44美元,大大高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利润率。可以说,美国战后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的出现与“星战”计划的提出密切相关。第15页/共49页人类有2、3百万年的历史,人类文明史只有约1万年。石器、火技术时代

人类历史上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200万年前6千年210年4千年?年50年青铜器时代铁器、农耕时代蒸汽机、钢铁时代电气化时代智能机械化和信息时代光子和生物技术时代第16页/共49页

5亿人公元年代1750200666190016技术进步与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1960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9第17页/共49页

中国英国美国日本1750-1800年乾隆盛世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明治维新前期政治体制封建制度资本制度资本制度模仿资本三跪九叩三权鼎立两院议会制新闻业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农业经济

手工作坊机械钢铁机器生产小型工场

技术发展刺绣、水蒸汽火车铁道运输炼钢技术利、水稻世界工厂蒸汽轮船留学欧美1840-1910年制陶,丝绸电灯,电报电话,飞机棉纺机,钢铁技术与经济清朝衰亡第一强国第二强国世界列强1950-2007年航天,水稻基因,芯片宇宙,生物纳米,智能人技术与经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信息革命信息革命第四经济体第五经济体第一经济体第二经济体技术与各国近代社会发展第18页/共49页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返回第一章一、技术经济学定义二、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三、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举例第19页/共49页

什么是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它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确定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最优状态。

第20页/共49页

1、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求最佳经济效果方案。

2、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3、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返回第二节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第21页/共49页1903年,美国莱特(OrvilleWright,WilburWright)兄弟发明了飞机。这项发明不但使人类飞翔的梦想得以实现,而且克服了高山与大洋对人类活动范围的天然阻隔。本世纪开始,几乎所有的远程客运与快运都依靠航空运输,中短程的航空客运量也在大幅度上升。

飞机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第22页/共49页家用电器发明——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20世纪电视、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的不断创新,不但引起“厨房革命”,而且带来家庭分工角色、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且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几十个巨大的工业产业和大量的就业机会。

第23页/共49页计算机发明——引发了第三次技术革命1971年,特德·霍夫(TedHoff)发明世界第一台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

推动了通讯卫星、宽带网络、蜂窝移动电话、超级计算机、宇宙开发等发展。在信息技术推动下,金融、商业、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管理服务等领域获得了发展。至2008年6月,全球网民数量接近12亿,中国网民超过2.5亿户。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第24页/共49页医疗技术——不断延长人类寿命■19世纪末,世界的平均人口寿命约40岁,中国人1949年的平均寿命为35岁。■人类在20世纪平均寿命延长了20余岁。2007年世界平均人口寿命达到65-67岁。中国人口平均寿命71.8岁,而日本、瑞士、瑞典、澳洲、冰岛等国已超过82岁。■这归功于医疗技术水平和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现代生物医学技术发展所做的贡献。第25页/共49页

中国日本

分析经济增长率10.4%2.8%中国/日本≈3.7倍

GDP总量2.3万亿美元4.6万亿美元中国/日本=50%

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大量损耗国内资源,资源枯竭,依赖进口不使用国内资源,资源全部靠进口日本主要依赖技术资源,经济增长含金量高。中国则相反。

工业布局与环境村村有工业,肆意破坏自然和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合理,全民环保意识浓厚中国GDP如果扣除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将至少减少1/5

外资对

GDP贡献20%0.06%中国GDP中有1/5由外国资本创造。每百人工程师数量0.24.8日本/中国=24倍中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比较(2006年)第26页/共49页日本的“技术立国”和“技术立社”

1960年代技术立国政策1970年代,已成为汽车、家电、机械的生产大国。年产汽车1000万辆,超过美国。1960年代从美国引进技术专利和高新技术25000多项,进行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日本政府对科技投入占R&D投入的30-40%。1980年代技术立社政策1980年代末,日本经济出现停滞状态。日本政府科技投入降至20%。日本又提出“技术立社”政策。1990年代企业的科技投入旺盛,日本企业保持技术的世界领先优势,R&D投入占GDP的3.3%(世界最高水平)。一批新技术,如生命科学、环保、智能机械、纳米技术、天体物理等领先世界。第27页/共49页

世界工厂具备四个特点:1、产品制造规模最大;2、最活跃的技术创新基地;3、最优秀的产业工人;4、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水平。只有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才是世界工厂。

中国是商品出口大国,但出口贸易产品中,60%以上是服装、农产品、轻工、日用百货等低附加值产品。美、欧、日主要出口飞机、汽车、无缝钢、有色金属、精密器械等。■

没有形成自己核心技术能力。中国IT行业虽有较快发展,但软件自主开发比重低,一些关键产品如集成电路、芯片等核心技术主要依赖国外。■

熟练产业工人缺乏,劳动人口中大部分为农民工。■

企业管理方式陈旧,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生产管理水平。讨论:中国真的是世界工厂了吗?第28页/共49页中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的比较

经济成长率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科技贡献率1985年13.445.1%19.8%35.0%1995年10.147.5%18.2%34.3%2006年10.443.8%19.6%39.8%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

日本美国德国法国2003年61%56%53%50%第29页/共49页现代企业稀缺的人才:专业技术+返回第三节商业头脑第三节工程师必须掌握技术经济基本知识

第30页/共49页

冯·卡门说:“工程师创造还没有的世界。”

泰勒说过:“一个工程师能用一元钱完成别人必须用两元钱方能完成的工作。”工程师肩负的使命:

徐匡迪院士说,“如果说科学发现着世界,那么,工程技术则改造着世界。技术是工程师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手段。工程师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一国的综合竞争力”

第31页/共49页■如果你做了一名工程师

—经济上可行是项目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

—技术经济效果的最佳匹配是确立市场优势的条件。■如果你成为了一名研究者

—资源约束是从事研究者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市场是否有需求以及经济效益如何?——决定你的研究成果价值。■如果你当上了管理者

—技术人员有广泛的机会成为管理者,管理者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更须掌握经济知识。经济知识是工科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第32页/共49页美国兰德公司

《2020年的全球技术革命》研究报告

根据评估,在研制新材料、新技术工艺及其应用方面,最具潜力的国家是美国,得分5.03,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排名第二的是日本,得分3.08;第三是德国。进入前10名的有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等。

第33页/共49页《2020年的全球技术革命》研究报告把科技发明能力用百分制分为六类:第一类——美国、加拿大和德国,得分最高;第二类——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各得80分;第三类——中国、印度,分别得53分、48分;第四类——波兰、俄罗斯,分别得38分和30分;第五类——巴西、墨西哥和智利,各得22分;第六类——格鲁吉亚、巴基斯坦等各得5分。

第34页/共49页1990-2005年,发表科技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和瑞典。2005年科学论文被引用最多的全球前20名科学家中,有10名科学家在美国工作,7名在日本工作,俄罗斯、德国、英国各有1名。2005年获专利最多的国家是日本,为30.06万件;美国的专利数为15万件;中国是4.08万件;韩国3.25万件;俄罗斯1.74万件。

《2020年的全球技术革命》研究报告第35页/共49页

第一、确定目标功能,即明确解决的问题。第四节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过程第二、提出备选方案。(由工程师、产品设计人员、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工人技师等提出)第四、选择最优方案(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最佳的方案)第三、方案评价。(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盈亏平衡法等)第36页/共49页

研究提出备方案最优选目标选方案评价择方案

收集否满意否?资料是研究目标实现方案实现技术经济评价基本程序第37页/共49页

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比较原则:4、

时间因素的可比原则2、

消耗费用的可比原则3、

价格的可比原则1、

满足需要的可比原则第38页/共49页技术项目的决策

方案技术先进性

经济核算

决策ⅠⅡⅢⅣⅤ√√≠√×√×√≠×可行不可行可行一定背景下可行不可行第39页/共49页例:试比较下表中的两个投资方案的优劣?

投资方案的收入支出数据

方案甲

方案乙年份投资/万元利润/万元年份投资/万元利润/万元0350035012001100215021203150313041404140505150合计350640合计350640第40页/共49页

例:杭州朝晖新市街某面包作坊,现有5台设备,6名工人。每月生产面包总数为10000个,每月支付给每个工人的工资折算成面包,相当于500个面包。现在企业人手不够,想增加几名工人,当增加1名工人时,当月面包产量达到10800个。增加2名工人时,当月面包产量达到11400个,增加第3名时,当月面包产量达到11900个,问是否还需要增加工人?或者雇几名工人是合理的?第41页/共49页例

浙工大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末考试,它能够用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设每门功课占用的复习时间和会相应获得的成绩如表所示。为了使这三门功课的成绩总分数最高,他应该怎样安排复习时间?说明理由。小时数0123456英语分数30446575838890技术经济学分数40526270778388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70808890919293第42页/共49页

解:把时间占用分为1,2,3,4,5,6小时,英语、技术经济学、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相应的每小时边际(增量)分数计算结果如下:小时数123456英语分数142110852技术经济学分数12108765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分数1082111

由边际效用原理可知,按照英语3小时,技术经济学2小时,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1小时分配的话,可获得的总分数最高。第43页/共49页案例:为什么民航公司愿意向顾客提供折价机票?请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民航公司的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飞机购置费(购置飞机的购买价和贷款利息等);机组和乘务员工资;检修费用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费用等。这部分费用不随乘客人数的增减而变化。可变成本:由燃料,服务费(安检、饮食、清洁)构成,这部分费用随着乘客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就民航公司而言,它的成本大部分由固定成本构成。当民航公司的一些航班出现很多空座的时候,为什么愿意打折出售机票呢?有时甚至打折到只有原机票价格的50%?第44页/共49页民航公司每增加一位顾客的边际成本=乘客餐饮费+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多增的燃料费支出民航公司每增加一位乘客的边际收益=机票原价或机票打折价机票打折价-边际成本>0,就会给民航公司带来总利润增加。因此,民航公司常常使用机票打折手段来吸引更多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