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2010_第1页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2010_第2页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2010_第3页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2010_第4页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题库Ⅰ、单选题1、基本概念:1、超声波频率为50kHz,波速为4500m/s,波长为( ).(A)9m (B)90cm (C)9cm(正确) 2、超声波频率越高。(A)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越快 (B)在混凝土中传播距离越远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越慢 (D)在混凝土中传播距离越短[正3、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超声波是一( )。机械振动波[正] 电磁波(C)不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波 (D)不能在气体中传播的波4、用于发射超声波的换能器在工作的时候,其内部的晶片产生的变化( 。(A)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正](C)将机械能转化为辐射 (D)将辐射转化为机械能5、用于接收超声波的换能器在工作的时候,其内部的晶片产生的变化( 。(A)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正] (B)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C)将机械能转化为辐射 (D)将辐射转化为机械6、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其( )(A)光电效应 (B)压电效应[正] (C)电磁感应 (D)涡流感应7、超声波从固体进入液体或气体中时,只有( )能继续传播。(A)横波 (B)表面波 (C)纵波[正确] (D)剪切8、超声波在真空( )。(A)速度比空气中慢 (B)速度比空气中快 (C)不能传播[正] 衰减很大9、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 。(A)快[正确] 慢 (C)取决于声波频率 (D)取决于温度10、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比混凝土中( ).(A)快 (B)慢正确] (C)取决于声波频率 (D)取决于温、空气中的超声波速度随着温度上升( 。(A)上升[正] 下降 (C)不变 (D)取决于频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1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所采用的超声波频率一般为( ).(2。1.1)(A)20Hz~250kHz (B)20kHz~250kHz[正确](C)20kHz~250MHz 20MHz~250MHz13、在进行不密实区、空洞或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时,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测点间距为( )(6.2.1)(A)50mm (B)500mm (C)100mm~300mm[正确] (D)400mm14通常情况下进行上部结构梁柱构件超声法检测时应优先选( 换能器(3.2.1)(A)圆管式 (B)高频 (C)平面[正确] (D)径向15、检测不密实区和空洞时构件的被测试范围应( 有怀疑的区域(6。1。(A)大[正确] 小于 (C)约等于 (D)等于16超声波的主频是指在被接收的超声脉冲波各频率成份( 分布中最大的频率值。(2.1。6)(A)速度 波长 (C)幅[正确] (D)相位17、依据CECS21:2000规范要求,用于混凝土缺陷检测的超声波检测仪声时最小分度应不大于( )μs(3。3) (A)1 (B)0.1[正] (C)0。01 (D)0.518、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的定义,不带波形显示的超波检测仪( )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法检测(2。1。1)(A)不能[正确] (B)可以 (C)经过验证可以 (D)无法确19、用于水中的换能器,其水密性能应( )水压下不渗.(3.2。3)(A)10MPa (B)5MPa (C)2MPa (D)1MPa[正确]20、超声法检测换能器应通( )与混凝土测试表面保持紧密结合。15)(A)胶粘剂 (B)耦合[正确] (C)防腐剂 (D)阻锈剂21、超声法检测时应避免超声传播路径与附近钢筋轴线平行,如无法避免,应使两个换能连线与该钢筋的最短距离不小于超声测距( ).(4.1.6)(A)1/2 (B)1/3 (C)1/4 (D)1/6[正确]22CECS21:2000规定的超声测距的测量误差应不大于±( 。(4.2(A)1mm (B)2mm (C)1%[正] (D)2%23超声法检测结构混凝土裂缝时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时单面平测法用于裂缝深度不大于( )的情况(52.1)(A)200mm (B)300mm (C)400mm (D)500mm[正确]24、检测不密实区和空洞时,应有同条件的正常混凝土进行对比,且对比测点数不应少于((6.1.2)(A)40(B)30(C)20[正确](D)1025、采用超声法进行钢管混凝土缺陷检测适用于管壁与混凝土胶结 ( )的钢管混土.(10.1.1) 良好[正确] (B)不良 (C)好不好均可 (D)以上均可26、超声换能器的实测主频与标称频率相差应不大于)%.(32。3)(A)5 (B)10[正] (C)15 (D)20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27、采用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的强度,对于圆钢管,其外径不宜小于( )。。0。2)(A)100mm (B)200mm (C)300mm[正确] (D)400mm28采用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方钢管其最小边长不宜小( )(J。0.2)(A)200mm (B)225mm (C)250mm (D)275mm[正确]29、采用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的强度,每个构件上应布( )个测区(J。。3)(A)7 (B)8 (C)9 (D)10[正确]30、采用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的强,每个测区的尺寸不宜小于( 。(J.0.3)(A)100mm×100mm 正确(C)200mm×100mm (D)300mm×100mmⅡ、多选题1、基本概念1接收信号会出现(等特征。(A)声时增大[正确]主频降低[正确](C)声时降低(D)波幅增大2、下列因素可导致超声波在混凝土中衰减增大()。(A)测距较短(B)测距较长[正确](C)频率较高[正确](D)混凝土存在缺陷[正确]3、采用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时(。(A)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找到首波反相的情况。(B)正确](C)正确](D)可以利用首波反相的现象快速测定裂缝深度。[正确]4、在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对测法检测混凝土时,对于同一套仪器及换能器,接收波的波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A)超声波的发射电压[正] (B)换能器的夹持力正确](C)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正] (D)混凝土的质量状况[正确]5、超声仪工作的时候,发射电压一般选择( 。(A)0V (B)200V[正] (C)500V[正] (D)1000V[正确]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6、混凝土缺陷超声法检测的范围包( )。(A)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正确] (B)混凝土裂缝深度[正](C)不同时间浇注的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正] (D)钢管混凝土中的缺陷[正7、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主要依据的超声参数( )(2.1。1)(A)声时或声[正确] (B)波幅[正] (C)频率正确] (D)缺陷反射波位置8、超声脉冲通过混凝土后,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由于()等因素引起的声压减弱叫衰减.(2.1。5)(A)气温(B)散射[正确](C)吸收[正确](D)声束扩散[正确]9、常用的超声换能器有()振动方式.(3。2.1)(A)厚度[正确](B)球形(C)径向[正确](D)点状10、可用于混凝土的超声波检测仪有(。1.1)带波形显示的模拟式非金属超声仪[正确](B)不带波形显示的数字式非金属超声仪(C)带波形显示的数字式非金属超声仪[正确](D)带波形显示的智能化非金属超声仪[正确]、满足下列要求的超声检测仪可以用于混凝土超声法检( ).(3.1.3、3.1.4)(A)连续正常工作时间1个小时左右。(B)[(C).[正确](D)2dB的衰减系统。12、可用于混凝土超声法检测的换能器有( ).(3.2。2)(A)主频为100kHz的平面换能器[正确]35kHz[](C)主频为2MHz的平面换能器(D)主频为50kHz的厚度振动式换能器[正确]13、测位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当平整度不满足要求( 。。1.3)(A)可用砂轮磨平[正确] (B)放弃超声法检测(C)用高强度的快凝砂浆抹平[正] (D)用黄油填14、检测中如出现可疑数据应( 。。1.7)(A)及时查找原因[正] (B)必要时进行复测校正确]肯定是混凝土存在缺陷 (D)必要时加密测点补正确]15、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时,被测裂缝中不得有( 。(51。2)(A)积水[正] (B)空气 (C)泥[正确] (D)以上均对16、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时,根据裂缝的深度、结构构件状况等,可选择( 。(A)[正确](B)单面反射法[正确](D)[确]17、当结构构件体积较超声波测距太大时( 。(A)无法采用超声法进行混凝土缺陷检测。(B)可采用预埋声测管进行超声法检测。[正确](C)可钻竖向测试孔进行超声法检测。[正确](D)预埋声测管内可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18CECS21:2000第八章规定的超声法可以用于因()11)(A)[正确](B)[正确](C)[正确](D)碰撞1、超声法检测表面损伤层厚度时,被测部位和测点的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8。1.2)(A)根据构件的损伤状况和外观质量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测位[(B)构件被测表面平整并处于自然干燥状态[正确](C)构件表面进行修磨平整。(D)构件表面无接缝和饰面层[正确]20、对于钢管混凝土超声法检测,应注( )(10)正确](B)应选择钢管与混凝土胶结良好的部位布置测点[正确]不适用于检测方形截面的钢管混凝土。.[正确]21、采用双面斜测法进行裂缝深度检测时,根( )的突变,可以判定裂缝深度以是否在所处断面内贯3.2)(A)测距(B)波[正确](C)主频[正](D)声时[正确]22、采用厚度振动式换能器时,应采用下列方法测量超声传播距( 。(4。。(A)对测用钢卷尺测量换能器辐射面之间距离[正]对测时,用游标卡尺测量换能器辐射面之间距离。(C)平测时,用钢卷尺测量换能器中心间距.(D)平测时,用钢卷尺测量换能器内边缘之间的距离正确2、在超声检测前,应取得下列有关资料( (4.。1)(A)工程名[正确] (B)骨料品种及规正确](C)构件尺寸和配筋施工图或钢筋隐蔽图[正] (D)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24、采用模拟式超声检测仪测量,在进行声学参数测量的同时,应( )(4.2.1)(A)同时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 注意观察接收信号的波形[正确](C)注意观察接收信号包络线的形状[正] 检测钢筋力学性能25、合格的超声仪,当仪器衰减系统的衰减量变化时,下列叙述正确的( ).(3.3。2)(A)屏幕波幅高低会相应产生变化[正确](B)屏幕波幅高低应保持不变6db时,屏幕波幅高度降低一半[(D)6db时,屏幕波幅高度升高一倍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26、钢管混凝土的检测包( ).(7.1.2)(A)原材料检[正确] (B)钢管焊接质量检测[正确](C)钢管中混凝土强度检[正确] (D)钢管中混凝土缺陷的检正确27、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可采( )的方法进行检测(7.4(A)超声回弹综合法 (B)超声法结合同条件立方体试[正确](C)回弹正确] (D)钻芯法[正]28、钢管柱的安装偏差检测分为( )等项目(7。。7)(A)立柱轴线与基础轴线偏差[正] (B)柱的垂直[正确(C)截面尺寸偏差 (D)钢管壁厚偏29、下列仪器可用于钢管的尺寸偏差检( 。。5)(A)钢卷尺[正确] (B)超声测厚仪[正(C)涂层测厚仪 (D)激光测距正确]3,(J。0。5)(A)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应在同一轴线上[正确](B)发射和接收换能器应位于钢管的同一侧(C)对于圆钢管,发射和接收换能器的连线应通过钢管圆心[正确](D)布置不少于10个测点.Ⅲ、判断题1、基本概念1、如果接收信号波形良好,波幅饱满,表明被检混凝土一定没有任何问题。[错误]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中,一般是按照超声波直线传播的原则进行分析计算的.[正确]3、采用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其结果可能误差较大。[正确]4.[误]5、构件的潮湿会影响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结果.[正确]6、任何情况下,超声波纵波的传播速度都大于横波[错误]7也叫零读数[确]8、对于较大的测距,可以通过提高发射电压的方法来提高信号的穿透能力[]9、在空气中传播的超声波一定是纵波[正确]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10、当接收信号较弱时,宜选用带前置放大器的接收换能器。[正确](3.2。2)、在满足首波幅度测读精度的条件下,应选用较低频率的换能器[错误。4)1、超声法不适用于因火灾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的检测[错误。1。1)13、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时,宜作局部破损验证[](8。1。3)14、采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时,宜选用频率较低的径向振动式换能器.[错误](8。2.1)15、超声法可用于灌注桩的桩身混凝土缺陷检测。[正确](9。1。1)16[正确17、依据必须比换能器直径大20mm错误(。3)18错误](4.2.4)3、《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19、采用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强曲线计算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J。7)203[错误](J。3)21,应各布置3[正确]J。。5Ⅳ、计算题1、请完成下列检测布置示意图(15分,每个示意图3分)(1)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对测法平面示意图RRRR(A)RTRT RTRRR(BTRRR(C)T R(D)(2)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对测法平面示意图立面图RTRT RTRRRTRRR(B)T R(C)[正确]RRRR(D)(3)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斜测法立面图:T RTRRR(A)TRRR(B)R1R2TR1(C)T R(D)(4)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斜测法示意图R1TR2(A)T R(B)TTRRR(C)R1R2TR1(D)[正确](5)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对测法示意图R1R2TR1(A)R1TR2(B)[正确]T RTRTRRR(D)2(18分)12所提供的λ1.测点声速(km/s)1测点声速检测数据声速(km/s)测点声速(km/s)14.4294.51174.4424。38104.50184。4634。24114。23194。4844.29124.31204。3854。46134。42214.4864.47144.46224。5374。39154。38234。3984.48164.49244。391n20222426λ1n20222426λ11.651。691.731.770(1)根据24个测点的声速平均值、标准差等,计算声速异常值判定值v,结果为:(本步骤3分)0(A)4.42km/s (B)442m/s (C)4。28km/s[正确] (D)4.28m/s(2)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初步可剔除的异常测点为:(本步骤2分)(A)测点3和测点8 (B)测点3和测点正(C)测点8和测点11 (D)测点3和测点5(3)剔除该2个测点后,根据剩余测点的声速平均值、标准差等,计算声速异常值判定值0(本步骤3分)(A)4.33km/s[正确] (B)4。32km/s (C)4.28km/s (D)4。(4)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再次剔除的异常测点为本步骤2分)(A)无 (B)测点4和测点13(C)测点4和测点12[正] (D)测点12和测点(5)剔除该2个测点后,根据剩余测点的声速平均值、标准差等,计算声速异常值判定值v0,结果为:(本步骤3分)(A)4。29km/s (B)4.37km/s[正确] (C)4.38km/s (D)4.32km/s(6)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再次剔除的异常测点为本步骤2分(A)测点2和测点20 (B)测点2、测点15和测点20(C)测点2和测点15 无[正确]()综合计算分析,异常测点为(本步骤3分)(A)测点3、测点5、测点8、和测点12341112[(C)381112(D)测点3、测点5、测点8、测点12和测点203、(18分)采用超声法进行构件混凝土密实性检测,经过计算得到的声速数据如下表1所1示,请根据表2所提供的λ值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测点?如果有请将它们一一找出来.1测点声速(km/s)1测点声速检测数据(km/s)测点声速(km/s)14.2994。33174.3324.25104.27184。2634.35114.24194。2544。29124。19204.2554.33134。32214.3264.34144.29224.2674.04154.27234.1284.06164。24244。151n20222426λ1n20222426λ11.651.691。731.77(1)根据24个测点的声速平均值、标准差等,计算声速异常值判定值v0,结果为:(本步骤3分)(A)4。正确] (B)4.11m/s (C)4。25km/s (D)4。()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初步可剔除的异常测点为(本步骤2分)(A)测点3和测点8 (B)测点7和测点11测点7和测点8[正确] 测点11和测点8(3)剔除该2(本步骤3分)(A)4.16km/s (B)4.17km/s[正确] (C)412km/s (D)4。17m/s(4)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再次剔除的异常测点:(本步骤2分(A)无 (B)测点23和测点24[正确]测点7和测点8 (D)测点12和测点8(5)2(本步骤3分)(A)412km/s (B)4.25km/s (C)411km/s (D)4。21km/s[正确]2分)(A)测点11和测点12 (B)测点7和测点8(C)测点23和测点24 (D)无[正确]综合计算分析,异常测点为(本步骤3)82324[正确](B)1223(C)781112(D)测点7、测点8、测点11和测点124(18分1所示,2请根据表所提供的λ21

值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测点?如果有请将它们一一找出来。测点声速(km/s)1测点声速检测数据测点声速(km/s)14.6794.59174.6624.56104。64184.6734.34114。29194.5744.56124。59204。1354。60134。63214.1564。66144.67224。5974。67154.62234.6384.58164。59244。651n20222426λ1n20222426λ11。651.691。731.771根据24个测点的声速平均值、标准差计算声速异常值判定值0,结果为(本步骤分) (A)4.28km/s[正确] (B)4。28m/s (C)4。29km/s 。29m/s(2)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初步可剔除的异常测点:(本步骤2分)(A)测点11和测点20 (B)测点11和测点(C)测点20和测点21[正] (D)测点21和测点222v0,结果为:(本步骤3分)(A)429km/s (B)4.28km/s (C)4.43km/s (D)4.42km/s[正确](4)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再次剔除的异常测点为:(本步骤2分)(A)无 (B)测点3和测点正确](C)测点3和测点12 (D)测点11和测点12(5)2(本步骤3分)(A)4.55km/s[正确] (B)4。54km/s (C)4.56km/s (D)4。57km/s比较声速异常值判定值,再次剔除的异常测点为(本步骤2分)(A)测点2和测点4 (B)测点2和测点3(C)无[正] (D)测点4和测点(7综合计算分析,异常测点为(本步骤3分)2324[(B)3112323122324423245(18分)800mm,壁厚,450km/s5.40km/s,试计算:未浇筑混凝土时,接收信号的首波声时是( )μs:(本步骤3分)(A)177。8 。3 (C)232正确] (D)179。5浇筑混凝土后,对于密实的混凝土,其接收信号的首波声时是( )μ(本步骤3分)(A)177。8 (B)176.3[正] (C)232。6 。5,接收信号的首波声时是多少?TT30°45°脱粘R①先计算超声波从左边路径传播声时( )μs:(本步骤4分)(A)205.7[正] (B)176.3 (C)2326 (D)179.5②再计算超声波从右边路径传播声时( )μs:(本步骤4分)(A)177.8 (B)176.3 (C)232。6 (D)218.1[正]③根据上述计算结,接收信号首波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