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_第1页
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_第2页
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_第3页
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_第4页
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为上,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腰斩。

李斯不仅能理政、善文章,还精书法。现存《泰山刻石》不仅为李斯所撰,且均为李斯所书。《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战国末期,秦、楚、齐等大国兼并战争十分激烈。斗争的策略主要是“连横”和“合纵”。1、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语气谦和,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的性格。2、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3、用物与人类比,列举事实说明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4、理论概括论述,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5、得出结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1、立论高远,切中根本—立场2、史实为据,利害对举—方法3、修辞得当,逐层推进—策略(一)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1、字子长,(145~87)生于龙门〈陕西韩城〉。“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谈将近十岁时,司马迁随就任太史令的父亲迁居长安,以后曾师从董仲舒学习《春秋》,师从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的基础。司马迁的故乡陕西韩城党家村司马迁墓青、中年时代的漫游二十岁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屈原、韩信、孔子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漫游回来以后,仕为郎中,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一带。以后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而游历了更多的地方。他的几次漫游,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开拓了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李陵之祸“祸莫大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最下腐刑,极矣”。锥心刺骨、痛不欲生。“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2、著述《史记》《报任安书》《悲士不遇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1、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年的历史,是一部有52万多字的巨著。(二)《史记》的思想内容130篇,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组成。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是以写人物为主。用纪传体写历史始自司马迁。后代封建社会的史家撰写历史,大多沿袭《史记》的体例。2、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反对当时儒家正宗所说“阴阳五行”、“天人感应”3、人物传记的进步倾向以“不虚美,不隐恶”同情人民起义和反暴斗争歌颂爱国人物和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人物。(三)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1、独特点以写人物为中心,记录人物一生。以人物描写生活。通过言行、活动场面具体描写。“实录”人物生平,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自然寄寓自己的褒贬、爱憎。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2、艺术手法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互见法”把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写,移置其他人物传记中写。琐事展示性格,使形象丰满、个性更鲜明。善于把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故事化。语言符合人物个性,生动传神,抒情、叙事极富表现力。在“鸿门宴”一节,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刘邦的圆滑柔韧,张良的机智沉着,项羽的坦直粗率,樊哙的忠诚勇猛,项伯的老实迂腐,范增的果断急躁。(四)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是我国传记文学名著。持正不阿、公正严肃、敢于求实的态度和精神是后世许多进步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榜样。2、把我国的历史散文推向了一个高峰。3、影响了后世小说和戏剧的创作。故事化手法有小说的特点,描写故事、人物的手法给后世小说家以很大的启发。它的一些历史故事是元、明戏剧的一个重要题材来源。据统计,仅现存的元杂剧中,就有十六种是取材于《史记》的,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霸王别姬》等。历史人物传记别传、家传、墓志铭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管、晏生平管仲(?~前六四五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颍上人。辅佐齐桓公励行改革、富国强兵、尊王攘夷,成就了“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的业绩。今传《管子》一书。晏婴(?~前五OO年)字仲,谥平,齐国夷潍(今山东高密)人。事齐灵、庄、景三公,景公时为相,参政达50余年。今传《晏子春秋》一书。《管晏列传》一文,选自《史记》,是春秋时期齐国最有名的两位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管晏列传》在传述管仲、晏婴相齐称霸的业绩时,显然有意在探索、论证一个如何对待贤才的问题。《管晏列传》(一)管传(二)晏传(三)评论1、管鲍之谊

2、管仲功绩3、管仲的威望和影响1、晏婴的事迹、个性、功绩

2、晏婴轶事1、总论管晏二人,交代写作意图

2、为管传作结(照应管传)3、为晏传作结(照应晏传)善于概述事理,眉目清楚而又重点突出。善于刻画人物性格,运用细节描写从不同侧面展示人物精神面貌。采取不虚美,不隐恶的辨证态度;先抑后扬的写法,加重了褒扬的分量。综观全篇,总分有章,大小事渗透,言行交错,有实有虚,详略得当。1、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