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件: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_第1页
名师课件: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_第2页
名师课件: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_第3页
名师课件: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_第4页
名师课件:济南的冬天(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的冬天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第2课时细致赏析1.指点迷津

(1)生动的语言。

(2)优美的句子。

(3)巧妙的比喻和拟人。

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句中的“顶”。

如:“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齐声诵读第四段,对如下内容进行品析研讨。

(1)全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2)全段的层次如何划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是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分别是什么?

矮松、山尖、草色、阳光。(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举例说说。(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举例说说。

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7)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8)你对全段的朗读有什么体会?

朗读中不仅要读好文中的描写部分,而且要读好首尾两句,其中的“最”“呀”“就”“把”“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3.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同学们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写出矮松的形态,又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比较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图画,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图画,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拓展延伸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景色,美不胜收。可见,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关键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你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妨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吧。

以《____的冬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