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统计技术应用培训讲座2课程目的通过本次课程培训,学员能够获得:1.了解企业统计的内容和范围2.理解统计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3.掌握QC七大工具3目录序:学习曲线的介绍1.统计学的开展史2.企业统计的内容3.统计方法4.QC七大手法4学习曲线是?5什么是学习曲线随着生产产量的增加,单台的生产工时在逐渐减少表达了作业的熟练程度6学习曲线的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航空业赶制飞机,发现随着制造飞机数量的增加,单架飞机的制造工时逐渐缩短:第二架飞机的所需时间是第一架飞机的80%,第四架飞机的工时是第二架飞机的80%,依次类推.7学习曲线的公式y=kx–ay:生产第x架飞机所需工时
K:第一架飞机所需工时
x:累计生产的飞机架数
a:曲线系数找到了生产工时的规律统计的意义:1.用数据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2.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8第一章、统计学的开展历程9第一阶段:“城邦政情〞阶段始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撰写“城邦政情〞或“城邦纪要〞。其内容包括各城邦的历史、行政、科学、艺术、人口、资源和财富。第二阶段:“政治算数〞阶段“政治算数〞的特点是统计方法与数学计算和推理方法开始结合。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方式更加注重运用定量分析方法。1690年英国威廉﹒配弟出版?政治算数?一书作为这个阶段的起始标志。第三阶段称之为“统计分析科学〞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开设的“国情纪要〞或“政治算数〞等课程名称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统计分析科学〞课程。一、统计学的产生与开展10二、当代统计学1.由记述统计向推断统计开展。记述统计是对所搜集的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综合概括。如次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等,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描述。推断统计,那么是在搜集样本数据根底上,对总体作出推断。2.由社会、经济统计向多分支学科开展。在20世纪以前,统计学的领域主要是人口统计、生命统计、社会统计和经济统计。到今天,统计已覆盖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通用的方法论科学,并开展成为有着许多分支学科的科学:如企业统计学、医疗统计、教育统计。3.新学科与统计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统计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使统计科学进一步得到开展和日趋完善。11第二章、企业统计内容12企业统计分析的内容企业统计包括三大方面:1.企业经营环境统计指企业的生存和开展所需的环境条件。2.企业经营要素统计企业内部经营要素包括七项:土地,物力,人力,财力,技术,管理和信息3.企业经营成果统计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企业统计一般从实物量和价值量两个方面反映企业经营成果。131.企业经营环境统计一、自然环境统计
气候,土地,水质,矿藏等进行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自然资源的状况。二、社会环境统计
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等三、市场环境统计
是与企业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诸因素,它和市场有关。142.企业经营要素统计企业经营要素统计指标体系劳动资料要素指标劳动对象要素指标技术投入指标财务本钱指标劳动力要素指标153.企业经营成果统计一、企业产品实物量,总产出统计指标产品品种类别,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生产数量以及产生的废弃物等。三、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分析销售额、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缴纳税金、净资产收益率等16第三章、统计思想与方法17企业统计的分析方法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与探索,整理出一套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思路。理论来源:统计学结合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分析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了解和认识事物。18系统的定义: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的特点1.功能性:目的明确,范围清楚明确事物所具有的应用价值,以及所覆盖的范围。2.要素性:即系统由哪些局部组成:例如:计算机系统由计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操作系统,程序软件等组成。3.层次性:系统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总体来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19层次性204.相关性: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相关性说明这些联系之间的特定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演变规律。物控部质量部采购部采购部开发新供给商,物控部通知新供给商发货物控部认为新供给商配合不好,采购部通知供给商整改采购部导入新供给商,质量部进行资格评审215.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中,因此,他必然会与外界环境产生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变化。同时系统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在生产企业内部,面对的环境变化是:生产时间、生产方案、人机配置、质量要求等。22请牢牢记住系统的五大特点!1.功能性2.要素性3.层次性4.相关性5.环境适应性你将终身受益!统计中应用系统工程的意义统计就是把统计对象的要素、功能性、层次性、相关性、环境变化性有序排列组合,用数字或者符号的语言呈现出来,从而找出统计对象的规律。23举例
制定数据统计表:1.统计的要素按照层数性,相关性有机排序在表格上。2.配上统计环境:时间,地点,人机物的配置,质量要求24企业数据统计的操作流程1.认识需要统计的对象〔明确统计的功能、范围和要素〕2.数据统计标准的制定(制定数据收集表和记录标准)信息转换成数据的阶段,最简单,但最重要,可最做不好!3.收集数据(保证样本的可靠性到达目的要求)4.建立数学模型,统计归纳(QC七大手法、线性规划、波士顿工具等)5.统计资料的呈现与应用做报告用,表达价值6.综合评价,提出优化建议和方案。用IE的思想持续改善25第四章、QC七大手法26QC统计手法1.QC七大手法----特性要因图,散布图,柏拉图,直方图,控制图,检查表,层別法.2.统计方法----推定与检定,抽样方案,控制图,试验方案法,相关与回归.3.其他---抽样技术,官感检查,可靠度27QC七大手法itemDayshiftNightshiftx控制图因果关系图
/鱼骨图检查表
柏拉图散布图层别法100%LSLUSL直方图281、调查表法
调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不妨看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种报表,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的内容用笔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栏目内容有待修改?29概念:调查表法是利用统计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原因分析的一种方法,也叫检查表法或统计分析表法。统计分析表是最为根本的质量原因分析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把统计分析表和分层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把可能影响质量的原因调查的更为清楚。需要注意的是,统计分析表必须针对具体的产品,设计出专用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和分析。30原理:实事求是的原那么,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原理。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范例1:按原因分类的不合格的调查表〔表格式〕调查者:日期:地点:调查方式:总计
NO
123456合计项目
服务态度差
商品种类少
商场环境差
价格偏高
服务设施差
其它
频数
累计频数
累计%
8060302046200
170
140
80
194
190
4070859597
10031
应用步骤:
〔1〕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2〕确定所需搜集的资料〔3〕确定对所搜集资料的分析方法及负责人〔4〕设计记录资料调查表的格式〔5〕对先期收集和记录的资料进行检查〔6〕必要时,对调查表格式进行评审和修改32使用调查表的本卷须知:1.应尽量取得分层的信息;
2.应尽量简便地取得数据;
3.应立即与措施结合。应事先规定对什么样的数据发出警告,停止生产或向上级报告。
4.检查工程如果是很久以前制订现已不适用的,必须重新研究和修订
5.通常情况下归类中不能出现“其他问题类〞。33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1.询问法询问法是调查人员向被调查人员询问,根据被调查人员的答复来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可分为口头询问和书面询问两种。〔1〕口头询问法口头询问可以采取自由式交谈,也可按事先拟订好的提纲提问;可采取个别询问形式,也可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如果是个别询问,也可采用非面对面的询问形式。优点:便于沟通思想,被调查者能充分发表意见,信息反响快,调查者搜集的资料比较全面深入,真实性较大。缺点:调查花费人力、费用支出大,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调查结果的质量,易受调查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工作态度和心理情绪的影响。〔2〕书面询问法这是调查人员事先设计好调查表,然后分发给被调查者,由调查者书面答复。具体方式有:邮寄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填妥后寄回,或当面交给被调查者,然后由调查人员约期收回,或是被网上调查。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被调查人员有较多的时间思考问题,防止受调查人员倾向性意见的影响;另外可适当扩大调查区域,增加调查对象,减少人力。但这种方法的缺乏之处是调查表的回收时间长,回收率低,根据国外经验,调查表回收率能到达60%就算是成功的;而且被调查者可能误解某些事项的涵义而填写错误。342.观察法是指调查者凭借自己的眼睛或摄像器材,在调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记录正在发生的市场行为或状况,以获取各种原始资料,属非介入调查。优点: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不发生直接对话,甚至被调查者并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调查,被调查者的言行完全在一种自然状态下表现出来,调查的结果较真实可靠,使取得的资料更加切近实际。缺乏之处是观察的是外表现象,无法了解被调查者的内心活动及一些仅靠观察无法获得的资料,主要用于对购置行为的调查,如:所以,这种方法要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获得更详细和必须的资料。〔1〕直接观察:派人直接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举例〔2〕亲身经历:调查人员亲自参与某种活动来搜集有关部门的资料。通过亲身经历法搜集的资料,一般是比较真实的。举例〔3〕痕迹观察:调查人员不直接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而是观察被调查者留下的痕迹。举例〔4〕行为记录。只在调查现场安装收录、摄像、及其他监听、监视仪器,调查人员不必亲临现场即可对被调查者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在取得被调查者的同意后,也可用一定的装置记录调查对象的某一行为。353.实验法在选定的目标内,通过改变影响所调查的问题的一个或几个因素来进行小规模实验,以观察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法的优点:较为科学,资料客观价值较高,对于了解因果关系。能提供其他调查法不能提供的资料,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缺点:时间长、费用高,选择的调查对象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另外,市场上各种因素的变化难以掌握,调查的结果也不易比较。〔1〕试销法:例如将某一产品改变设计、改变包装、改变价格、改变广告、改变销售渠道、改变陈设、改变促销方式等后,对销售量有什么样的影响等都可用此法,由此了解消费者的反响和意见。〔2〕实验室实验:这种方法在研究广告效果和选择广告媒体是常常被采用。〔3〕模拟实验它的根底是计算机模型,是建立在对市场情况充分了解的根底上,为某个目标建立假设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方案的比较,其优点:可以自动地进行各种方案的比照,这是其他实验难以做到的。应注意的是,模拟实验所建立的假设和模型必须以市场的客观实际为前提,否那么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362、排列图
20018014080400100%50%25%75%●●●●●N=200频数ABCDE其它项目
概念排列图又称帕拉图即显示一组数据呈现“20%+80%〞特定规律的图。也称ABC分析,或20/80分析。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37排列图应用ABC分析法38〔1〕排列图特点:a、两个直角坐标
横--工程纵
左频数
右频率%
b、按上下顺序排列的柱形依频次上下从左至右排列“其它〞频数较小的次要工程的“总合〞排在最后〔一般不超过总数的10%〕c、累计百分比折线
39〔2〕排列图的绘制步骤40某商场效劳质量排列图20018014080400100%50%25%75%●●●●●N=200频数态度差种类少环境差价格高设施差其它项目70%40%97%95%85%〔3〕排列图实例:41例: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以下图所示:排列图说明: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局部质量问题即可消除。42〔4〕排列图分析的主要作用:1、排列改进的时机2、找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3、给目标值制定提供依据关键的少数看三点:(1)看图形:关键问题比例高;(2)看目标值:对目标值的影响大;(3)看实际能解决的问题〔不可抗拒因素排除〕。43〔5〕排列图本卷须知:1、“工程〞确定应说明“关键少数〞,否那么应重新排列。2、“工程〞不易太多5—7项为宜。3、取样数量不易太少,至少50个数据。4、关键问题不死扣80%,一般1—3项为宜。5、其它一定要放在最后,一般不大于10%。6、图形标准,标注齐全。7、累计百分比是折线,不是直线。443、分层法〔1〕定义:分层法就是为了分清影响质量的原因,明确措施方向,把性质相同的数据分到一起,以便发现主要原因。例如45如某班某日生产中出现了40件次品,按生产时间〔班次〕、操作者进行分层,得到下表所示的资料。从表可以看出,次品数量与时间〔班次〕没有多大关系,但受设备的影响较为明显,甲设备生产的次品总比乙设备要多。由此可见,甲设备是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46运用分层法时,常用的分层标志有:1.操包括操作者的姓名、年龄、工种、性别、技术级别等。2.生产手段:如机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工艺装备等。3.操作方法:指操作规程、工序名称等。4.原材料:包括供给厂家、批次、成分等。5.检查条件:指检查人员、测试仪器、测试方法等。6.时间:如日期、班次等。7.环境条件:包括地区、温度、清洁度、湿度、震动等。474、因果分析图特性〔结果〕主骨中骨小骨大原因(大骨)因素(原因)—概念也叫鱼刺图,形象地表示了探讨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有条理地逐层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原因-结果〞“手段-目标〞的关系,使问题的脉络完全显示出来。根本格式:由特性、原因、枝干三局部构成。首先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大原因,然后寻找到大原因背后的中原因,再从中原因找到小原因和更小的原因,最终查明主要的直接原因。48因果分析图的操作步骤:4950因果分析图举例效劳水平降低市场变化宣传缺乏经营能力下降态度恶劣应付缓慢品牌缺乏客源结构变化竞争对手出现市场疲软广告量缺乏促销活动不利媒体选择不当资金缺乏市场信息不灵员工流失订单下降5152因果分析图法——本卷须知〔1〕问题尽量具体、明确、有针对性〔2〕集思广益〔3〕分析到能采取具体措施为止〔4〕主要原因确实定〔5〕对关键因素采取措施后,再用排列图等方法来检验其效果53
5、散布图法〔1〕散布图法描述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画一张图,把每一对变量〔x,y〕看成是坐标中的一个点,在图中标出n个点,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散布图。相关关系为: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结果与结果的关系;原因与原因的关系。温度硬度Y=a+bx54〔2〕两个变量的六种相关类型55散布图法——作图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收集数据。
(3)画出横坐标x与纵坐标y,添上特性值标度。
(4)根据数据画出坐标点。56相关系数:如果n个点根本在一条直线附近,但又不完全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可以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57x0.100.110.120.130.140.15y42.0043.5045.0045.5045.0047.50x0.160.170.180.200.210.23y49.0053.0050.0055.0055.0060.00例:合金的强度y〔107Pa〕与合金中碳的含量x〔%〕有关。监测数据如下表所示:58x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200.210.23y42.043.545.045.545.047.549.053.050.055.055.060.0Ax平均值0.16
Ay平均值49.21
xi-Ax-0.0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040.050.07yi-Ay-7.21-5.71-4.21-3.71-4.21-1.71-0.213.790.795.795.7910.79(xi-Ax)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yi-Ay)251.9632.5917.7113.7517.712.920.0414.380.6333.5433.54116.46(xi-Ax)*(yi-Ay)0.420.280.160.110.080.010.000.040.020.240.300.77Lxy2.43
Lxx0.02
Lyy335.23
(Lxx*Lxy)1/22.49
r0.97
59不同r值下点的散布示意图r=1〔完全线性相关〕n个点完全在呈上升趋势的直线上。60r=-1〔完全线性相关〕n个点完全在呈下降趋势的直线上〕610<r<1〔正线性相关〕当x值增加时,y值也有增大的趋势〕62-1<r<0〔负线性相关〕当x值增加时,y值有减小的趋势63r=0〔线性不相关〕n个点的分布毫无规律64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时,常常希望建立两者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就是对这条直线的一种估计。65设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表达式为:Y=a+bx可以证明,式中的a和b可以通过下式求出:b=Lxy/Lxxa=Ay-b*Ax66Y=28.5297+130.6022x67——本卷须知〔1〕明显偏离群体的点子,要查明原因。确定为异常的点子要剔除。〔2〕当收集的数据较多时,会出现重复数据。在作图时要表示这种情况,在点的右上方标明重复次数。〔3〕相关分析所得结论,仅适用于试验的取值范围内,不能随意扩大适用范围。在取值范围不同时,再作相应的试验与分析。686、控制图定义:控制图法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量、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图表。它是由休哈特于1924年首先提出,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且带有控制界限的图形。x控制图69控制图例如:上控制界限(UCL)中心线(CL)下控制界限(LCL)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见以下图)。6、控制图由休哈特于1924年首先提出70μμ-3σμ+3σLCLUCLCL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μ-3σ,μ+3σ)范围内概率为99.73%,落在该区域范围之外的概率是0.27%。休哈特根据这一点创造了控制图6.1统计控制原理716.2控制图原理说明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其计量值的分布大致符合正态分布。由正态分布的性质可知:质量数据出现在平均值的正负三个标准偏差(X3)之外的概率仅为0.27%。这是一个很小的概率,根据概率论“视小概率事件为实际上不可能〞的原理,可以认为:出现在X3区间外的事件是异常波动,它的发生是由于异常原因使其总体的分布偏离了正常位置控制限的宽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定为372区间范围:中心值±x方差(μ±kσ)时的
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区间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ppm,10-6)μ±1σ68.27317300.000μ±2σ95.4545500.000μ±3σ99.732700.000μ±4σ99.993763.000μ±5σ99.9999430.570μ±6σ99.99999975960.00273产品质量波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系统性波动〔由系统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二是正常波动〔由非系统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在工序稳定状态下,产品质量的特性值服从正态分布,即以期望值X为中心线,以X±3σ为上下限,99.7%的质量数据值应落在界限内。一旦超出这一界限,那么属系统性波动,说明工序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6.3控制图数据波动74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的两个条件:点子没有出界〔连续25点以上/连续35点中有1点/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且点排列正常。控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文书电子签管理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外卖运营专家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桨扇发动机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细菌类诊断抗原项目建议书
- 基于Qt的探测器寿命试验系统设计及实践
- 2025年温州瑞安市中小学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十堰市茅箭区教育局所属学校招聘教师考试试题【答案】
- 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述职报告
- 消防员个人工作自我鉴定范文
- 湘艺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2024年重庆市林业局选任市林投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 护理进修汇报做
- 不良资产尽职调查工作底稿表
- 《正确对等得与失》课件
- 甩手运动原理课题研究报告
- 皮肤肿物培训演示课件
- 糖尿病胃轻瘫的护理查房课件
- 太阳完整分享
- 多孔硅酸钙材料的制备
- (完整)工程竣工验收单-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