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课用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课件-华师大版_第1页
讲课用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课件-华师大版_第2页
讲课用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课件-华师大版_第3页
讲课用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课件-华师大版_第4页
讲课用第5课《中古时期的东亚和西亚》课件-华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什么是“中古”?对比课本目录:第一第二单元标题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第二单元:中古亚欧文明我们学过哪些古代中国和日本关系的史实?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日本遣唐使来华明朝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看书P29大字内容思考,讨论:1、你认为有哪些因素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2、大化改新性质、意义?3、大化改新是参照中国

制度而实施改革的。有哪些因素推动大化改新的进行?思考:内因:统治阶级内讧(领导层矛盾)下层民众反抗(阶级矛盾)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催化因素)(根本原因)一、东亚:日本大化改新要求改革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了把持中央政权的旧贵族苏我入鹿,拥立孝德天皇,改元大化。中大兄皇子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补充:大化改新内容(按说明检测第31页)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天皇弹正台太政官神袛官国(国司)里(里长)宫内省大藏省刑部省兵部省民部省治部省式部省中务省郡(郡司)皇帝中书省(决策)尚书省(执行)门下省(审议)吏部户部刑部礼部兵部工部郡县中国隋唐三省六部制天皇弹正台太政官神袛官国(国司)郡(郡司)里(里长)宫内省大藏省刑部省兵部省民部省治部省式部省中务省大化革新有何历史意义?从这次改革中我们能受到什么启示?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补充按说明检测第31页)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日本大化改新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事物,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日本地理教科书一段课文日本奈良时代服饰思考:日本的文字、古代服饰与我国文字、服饰是否有相似之处?优雅美丽的和服是根据唐王朝的妇女服饰改良而来甚至有些日本天皇本身就是出色的汉字书法家

二、西亚:阿拉伯文明(一)、伊斯兰教的兴起:看书P30—31思考:1、伊斯兰教起源于

洲西部的

半岛;兴起于

世纪;创始人是

;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是《

》。2、伊斯兰教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3、你知道哪些有关伊斯兰教的知识?请说一说。亚阿拉伯7穆罕默德古兰经二.伊斯兰教的兴起1、背景伊斯兰教兴起前夕的阿拉伯半岛处于怎样的社会景况?新旧社会交替,社会矛盾尖锐。外族长期侵扰,社会秩序动荡。从内部环境看:从外部环境看:圣地——麦加伊斯兰(Islan),原指“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间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穆罕默德传教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神信仰,把阿拉伯各个部落纷繁不一的多神信仰统一起来。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向信徒传教基本教义信仰真主安拉为宇宙唯一真神

《古兰经》

(1)念诵安拉为惟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是“先知”;(

念功)

(2)每天朝着麦加的克尔伯神庙的方向礼拜五次,每星期五举行公众礼拜;(

拜功)

(3)每人应该缴纳财产的1/40,用来救济贫民,修建清真寺,支付政府开支,叫做天课。天课由中央的财政部门管理,实际上是国家的税收

(4)每年斋月,即回历9月,白天整天戒除饮食(斋功);

(5)一生中要到麦加克尔伯神庙朝觐一次。(朝功)

(课功)“五功”:“六信”:信安拉、天使、使者、经典、后世、前定。麦加大清真寺

2、伊斯兰教的诞生时间:发源地:创始人:经典:7世纪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圣地:麦加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世界三大宗教比较表三、阿拉伯帝国:看书P31—32思考:1、请概述阿拉伯帝国由兴到衰的过程。

2、阿拉伯帝国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基本统一(7世纪初)对外扩张(7世纪30年代开始)地跨亚非欧三洲(8—9世纪中叶)衰亡(9世纪中叶后衰落;1258年被蒙古所灭)(1)伊斯兰教广为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从7世纪以来,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中亚人,通过海陆两路来到我国,长期居住下来,与当地汉族和迁居而来的西域人、蒙古人等互通婚姻,逐渐融合,经过元代以后,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民族,又称回族。

伊朗国旗今天的阿拉伯已是一个地区概念,不是一个国家。

如何理解伊斯兰教兴起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相互关系。

伊斯兰教的兴起顺应了阿拉伯民族的要求,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民族的振兴,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又使伊斯兰教随之广为传播。思考题:

请比较阿拉伯帝国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共性。

都是先立足于半岛建成统一国家,后又通过对外扩张,最终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阿拉伯人在扩张过程中,同时推动了伊斯兰教的对外传播。罗马人利用帝国大一统局面,为基督教后来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综合第2课和第5课,总结古代亚洲文明的基本特点:第一,延续时间长:上古时代,中国、印度和两河流域曾闻名于世,绵延久远,到了中古,日本、阿拉伯等又继而崛起,说明亚洲的古代文明源远流长。第二,地区分布广:上述文明大国,中、日位于东亚,印度在南亚,而两河流域和阿拉伯则地处西亚,说明亚洲的古代文明遍于各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三,发展水平高:无论是上古的中国、印度、巴比伦,还是中古时期的中国、日本、阿拉伯,其文明都产生独具特色的优异成就,影响十分深远,说明亚洲的古代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光辉的地位。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

日本大化改新

646年

伊斯兰教兴起

七世纪

阿拉伯帝国原因内因:下层民众反抗统治阶级内讧外因:受到中国隋唐先进制度影响性质: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创始人:穆罕默德发源地:阿拉伯半岛经典:《古兰经》全盛:8世纪横跨亚非欧三洲影响:推动东西方的交流与沟通灭亡:1258年亡于蒙古军知识网络中考演练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下人物为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有()①秦始皇②汉谟拉比③穆罕默德④伯利克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A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的国家.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