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苏联历史上主要领导人一起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请看各位领导人的反应。列宁发出号召:“集中人力物力修铁路,直通社会主义!”斯大林命令:“对所有的人进行调查,视情节给予处分。”赫鲁晓夫敲着皮鞋喊:“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勃列日涅夫指示:“自己摇动身体,做出开列车的样子。”戈尔巴乔夫沉思着:“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有这样一则政治笑话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内容标准】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2)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斯大林逝世一、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1894—1971)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主要成就:“四五计划”(1946~1950年)的成果表现于A、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B、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水平;C、国防工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主要问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著;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学术问题政治化。苏联模式:又称为斯大林模式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最伟大的领袖敬爱的父亲无与伦比的战略家苏联永远的骄傲:人类世界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二)赫鲁晓夫改革(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1、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时间:1956年2月内容:赫鲁晓夫的两个报告工作报告秘密报告一、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2.改革的主要措施(二)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政治: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农业方面,垦荒和种玉米,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等。2、经济:工业方面,精简中央机构,改革管理体制。赫鲁晓夫在农场视察苏联农业获得丰收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课堂讨论
3、改革的评价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主要措施
积极作用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局限性在于: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自己也搞个人崇拜,最终导致改革失败。政治改革: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经济改革:在国营企业推行改革(加强集中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特别是改革重工业,苏联的军事实力有所增强。结果:失败主要原因:只是计划经济体制内的调整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改革的背景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材料一:苏联的国防开支:1955年:324亿美元;1979年则高达1480亿美元。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材料二:1、改革的背景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只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而认为仅仅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材料三:1、改革的背景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苏联人均GD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材料四:1、改革的背景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2、改革的内容内容问题经
济
政治
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后期改革的重点局势失控,苏联解体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②政治改革A、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B、1990年,修改宪法,删除共产党领导作用条文C、苏共二十八大决议,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无效,就转向政治体制改革。虽然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与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势力结合起来,成为瓦解苏联的基本因素。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2、改革的内容1、改革的背景3、改革的结果: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宣言》苏联的解体1、苏联是怎样解体的?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仓促转向政治改革,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增强。①②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③同年底,叶利钦等人策划成立“独联体”,苏联解体。戈氏改革经济改革没能打开局面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经济大滑坡民族分离活动加剧党内斗争尖锐、公开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引起思想混乱1988
1990“8.19”事件政权性质的根本变化1991《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动脑筋”)A.女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B.男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C.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男生说的有道理,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所以说,“八一九事件”虽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没能得到民众支持,反而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直接导致苏联解体。)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历史原因:直接原因:外部原因: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信心和决心;要抓好执政党建设,注意民主、法制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尊重科学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1、1918-1921: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政策)
2、1921—1924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适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十月革命后——1936年)3、1925-1936: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应的政治体制,适合当时的国情和国际形式)二、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1936—1991)2、50、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3、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4、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1936-1953:斯大林统治时期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摩尔多瓦15个加盟共和国独立3、中国和苏联所进行的改革为什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①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②我们在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具有明确坚定的指导思想。③我们在改革中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有效地发挥了国家职能。④我们在改革中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团结等等。“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斯大林模式英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制度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苏两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二、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请回答:(1)其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哪些相似性?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实施五年计划③改革农村生产关系(2)中苏两国各在什么时候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过改革?中国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1、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赫鲁晓夫当政时的政策相比()A、都引起了当时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B、都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C、都否定了十月革命D、都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案D、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
B
AA
B
5、就其实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重点放在农业
C、重点放在重工业
D、没有改变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6、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B、导致了工农的不满
C、个人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不切实际,急躁冒进
D
A
7、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主要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胸牌课件
- 2025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3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2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海滨仲夏夜课件
- 2025年威海市水产学校公开招聘教师(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开封杞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池州市贵池区招聘教师24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王其宏安全培训课件
- 王俊凯在课件中的出现
- 糖尿病胰岛素泵的护理查房课件
- 2023新能源集控中心及智慧电厂建设方案
- 人工智能(基础版)高职人工智能基础课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10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外科学(1)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
- 软件开发安全管理办法
- 消费者的注意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2022年新版体系文件药品零售单体连锁总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 校服登记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