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_第1页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_第2页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_第3页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_第4页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Summary:目的:分析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及应用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全麻手术治疗患儿共8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43)实施氯胺酮麻醉,观察组(n=43)实施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安全性差异。结果:两组麻醉前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前5min,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上升,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麻醉中选择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方案,可在小儿手术中积极维持患儿心率、血压变化,且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较短,安全性显著。Keys: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小儿手术麻醉;麻醉效果;安全性全身麻醉是小儿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麻醉方案,受患儿年龄小、治疗配合度差等因素影响,全身麻醉实施后,可为手术治疗提供安全基础,但手术实施中受麻醉药物神经阻滞效果影响,仍存在一定麻醉不良反应风险,可影响手术预后安全,特别是对于小儿患者而言,需在注意麻醉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同时,积极稳定患儿术中心率、血压变化,降低手术风险诱因,应合理选择麻醉方案[1]。因此,为分析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及应用安全性,特设本次研究,研究详情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将2019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全麻手术治疗患儿共8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43)实施氯胺酮麻醉,观察组(n=43)实施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男/女,23/20例,年龄区间2~11岁,平均年龄(6.54±1.09)岁;观察组,男/女,22/21例,年龄区间2~12,平均年龄(7.05±1.15)岁。患儿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在P>0.05,研究结果可比。纳入标准:患儿均为住院手术者;家属经确认研究细则后,同意患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自愿脱离研究者;研究麻醉用药过敏反应者;三、四级手术者。1.2方法术前6h患儿禁食禁饮,术前30min取阿托品(0.01mg/kg)肌注,苯巴比妥钠(1.5mg/kg)肌注。对照组实施氯胺酮麻醉,麻醉剂量为5mg/kg,静脉滴注,术中可依据患儿麻醉效果追加麻醉剂量,术前5min停止给药。观察组实施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麻醉,取氯胺酮100mg+异丙酚60mg+利多卡因40mg,经氯化钠注射液配置10ml混合液后,取静脉泵泵注,术前5min停止给药。术中均接受面罩吸氧,维持自主呼吸机能。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麻醉安全性差异。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由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如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对比两组麻醉前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前5min,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上升,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表1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对比(±s)组别HR(次/min)MAP(mmHg)麻醉起效时间(min)苏醒时间(h)麻醉前10min手术结束前5min麻醉前10min手术结束前5min对照组118.65±8.52129.65±12.3588.26±5.4795.02±6.1813.65±3.583.25±1.26观察组118.47±8.49122.08±10.5188.31±5.3990.35±5.959.45±2.821.85±0.65t0.09813.06100.04273.56976.04346.4752P0.92210.00300.96600.00000.00000.00002.2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组别n舌后坠恶心吸痰总发生率对照组432(4.65)6(13.95)2(4.65)23.26(10/43)观察组430(0.00)2(4.65)1(2.33)6.98(3/43)4.4405P0.03513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组麻醉前10min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前5min,患儿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上升,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氯胺酮是小儿全麻手术中常用麻醉药物,具有显著镇痛效果,可有效维持术中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但单药麻醉方案中,麻醉剂量相对较大,术后可出现苏醒延迟、恶心、呕吐等明显不良反应,或可经复合麻醉,提升麻醉效果,控制麻醉用量。异丙酚为全身麻醉常用药物,麻醉起效较快,局部镇痛效果显著,可在停药后经人体代谢有效清除,且对人体血流动力无影响性,安全性选择,而利多卡因则具有显著镇痛效果,且同样具备安全性,故上述两类药物在与氯胺酮复合用药后,可有效缩短药物起效时间,提升麻醉镇痛效果,有效控制氯胺酮剂量,保障麻醉安全[2-3]。综上所述,手术麻醉中选择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方案,可在小儿手术中积极维持患儿心率、血压变化,且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较短,安全性显著。Reference:[1]兰小娟.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8):76.[2]刘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