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_第1页
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_第2页
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_第3页
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_第4页
杭州市祥符东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word29/29word某某市拱墅分区祥符东单元〔GS11〕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TOC\o"1-1"\h\z\u第一章总如此-1-第二章开展布局规划-1-第三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如此-6-第四章市政工程规划-14-第五章环境保护规划-15-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15-第七章奖励与处罚-16-附录一规划控制指标名词解释-17-附录二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18-附录三规划用地汇总表-23-附录四规划技术经济指标-23-附录五配套公建项目表-24-附录六根底设施容量预测表-25-第一章总如此第1条为加强某某市拱墅分区祥符东单元〔GS11〕的规划管理和实施,科学合理地指导该地区的城市化开展进程,特制定本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2条规划X围为东至京杭大运河,西至西塘河,南至石祥路,北至拱墅、余杭区界,规划总用地402.94万平方米。该规划X围位于拱墅区与余杭区接壤局部,涉与拱墅区祥符镇的新文村、总管堂村、星桥村、渡驾桥村、郭家厍村等行政村的用地。第3条本规划是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某某市拱墅分区规划的深化和延续,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本规划用地X围内依法管理各项用地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的依据,是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进展各项工程设计的依据。第4条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如此和规划说明三局部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如此是对各项规划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划要求的文件和图纸,两者互相补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规划说明是对文本和图如此的补充和解释。第5条本规划以土地使用性质与其相应指标进展管理与控制。并与国家和本省、市其它法规、如土地、环保、消防、交通、卫生、绿化、电力等相关条例规定在一起,实施多因素控制。第6条任何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即使不符合规划的规定,也无须做出更正,直至用途有所改变或建筑进展重建为止。如果更改用地或建筑物的用途,或对用地、建筑物进展任何其它的开发重建,如此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是规划所准许的。第7条本规划的现状时间界定为2005年9月底。第8条本规划由某某市规划局负责解释。第9条本文本划线局部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第二章开展布局规划第一节开展规划第10条规划原如此1、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指导,整合原有控规,依据可持续开展原如此,着眼于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均衡开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明确、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化产业基地。2、充分考虑X围内各工业区块的联系,强化各单元的连续性,促进整个区域的规模增长,形成统一开展模式。3、坚持配置完善的根底设施与公共设施,完善道路交通,创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区。4、充分协调长期开展战略和近期实施要求的矛盾,协调某某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和当地社会经济开展的矛盾,确保区域健康开展。第11条规划目标通过对用地结构的合理调整,环境状况的整治,形成完善的道路网系统,积极引导各功能区块的有序开展,逐步将整个规划区块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以现代化、都市型高新产业基地、仓储物流为主,集住宅为一体的的综合区块,成为某某市重要的新经济增长地。第12条开展规模1、人口开展规模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3205户,约9480人。2、用地开展规模规划X围总面积402.94万平方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76.93万平方米,包括居住用地为46.37万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24.1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153.24万平方米,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29万平方米,仓储物流用地8.74万平方米,绿化用地61.67万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72.85万平方米,对外交通用地2.53万平方米,特殊用地4.09万平方米。第13条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以“二纵二横〞的交通开展轴为骨架,串联区块内各个功能片区的规划结构。“二纵二横〞交通开展轴:指南北向的城市主干路杭行路、巨州路与东西向的祥园中路与石祥路。三个工业片区:指上城科技工业基地、拱墅区祥符工业功能区一、二期与巨州路以东沈家湾工业片区。一个仓储物流片区:指沈家湾地区沿京杭大运河集中的仓储物流用地。四个居住片:指总管堂居住片、渡驾桥居住片、星桥居住片、新文居住片。配套设施中心:指规划沿杭行路形成的工业区内集科研、管理、商务服务为一体综合配套设施中心与为住户服务的配套服务中心。第14条区块划分根据以上功能分区结构,按主次干路等界限将用地划分为六个区块,分别以英文字母A-F命名。第二节道路交通规划第15条道路网规划规划道路分四级设置,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在原有规划路网的根底上加以调整、延伸、补充、完善,形成较完善的路网格局。1、快速路有石祥路,它是城市“一环三纵五横〞快速路系统中最北面的“一横〞。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60米,两侧各控制约95-100米绿化带。2、主干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局部,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有莫干山路、巨州路、杭行路、祥园中路。3、次干路是本区块与周围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也是沟通区内各地块的生活性道路,有西塘路、东吴路。4、支路红线宽度为12—24米,是方便居民集散的道路,根本设置成方格网状。第16条道路横断面规划道路横断面布置主要根据道路等级、功能、承当的交通量综合考虑。1、快速路:有高架路形式和地面形式,机动车双向6-8车道,红线宽约60米。2、主干路:一般采用两块板或四块板形式,机非别离,机动车双向6车道,红线宽36—50米。3、次干路:一般采用一块板或两块板形式,机动车双向4-6车道,红线宽30米。4、支路:一般采用一块板形式,此断面交通灵活性强,机非混行。也可采用分隔墩分隔机非车道,红线宽12-24米。第17条重要交叉口立交规划根据道路节点在路网中的交通功能,按需布置与控制立交用地。本区域主要控制三处别离式立交,分别是石祥路与巨州路、东吴路、杭行路别离式立交。第18条常规公共交通规划为了改变公交设施缺乏的现状,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本次规划结合现状与各分区规划所确定的公交场站位置,结合生活小区分布设置公交设施,区域内共设置公交首末站1处。第19条机动车停车系统规划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X要求,各类建筑按规定配建停车位,并设置局部社会停车场。社会停车场重点布局在主要交通换乘枢纽点、公建和公共活动集中的区域。此次规划区域共设置社会停车场2处。第20条加油站规划城市加油站设置按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X》GB50220-95执行;城郊结合部车流密集地段间距3--5公里设一座加油站;加油站建设规模按国家《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X》GB50156-2002执行,城区内加油站原如此上按三级加油站规模控制。规划区域内共设置1处加油站。第21条平面定位本规划确定了区内各道路交叉口、转折点的坐标与道路平曲线半径。坐标系采用某某坐标系,其中X为纵坐标,Y为横坐标,单位为米。第22条竖向设计道路竖向规划以河道规划以与该地区的洪水位为依据,并结合现状、排水的要求给予确定。规划区域内有主要西塘河、红旗河、十字港河、周家河、园中河、南港河,均不通航,属运河水系,百年一遇最高洪水位为4.02米,地块标高大都控制在4.5米以上,道路标高控制在4.2米以上。第三节居住用地规划第23条住宅用地规划居住用地46.37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12.3%。规划总户数为3205户。整个区块内的住宅用地,按所处位置分为:总管堂、渡驾桥、星桥、新文等四个居住片。第24条住宅控制指标二类住宅用地〔农居安置〕保存现状农居安置用地,指标按原有已建与已批指标控制,容积率0.68~1.21,户均人口2~3.8人,户均建筑面积178~266平方米;新增农居安置用地,容积率为1.6~1.8,户均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户均人口按3人计。二类住宅用地〔出让商品房〕,容积率为2.0,户均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户,户均人口按3人计。第25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在祥园北路与祥园西路南侧规划三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用地面积为1.89万平方米,该用地作为失地农民的三产用地,规划新设社区居委会2处。第26条配套教育设施规划设置18班小学1所、用地面积为1.7万平方米,12班幼儿园1所、用地面积为0.47万平方米。本区域内中学入学依托西侧祥符单元〔GS10〕的规划中学解决。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27条商业金融业用地用地面积5.29万平方米,设置在总管路以东,服务于总管堂居住片与工业区配套集体宿舍的住户。规划红旗路以南、西塘路以东设置撤村建居农民的10%留用地,用于安置失地农民的三产。第28条综合公共设施用地规划沿杭行路形成工业区集科研、管理、商务服务为一体综合配套设施中心与为住户服务的配套服务中心。整个区块规划综合公共设施用地8.46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2.24%。第29条科研设计用地〔C65〕用地面积6.08万平方米,位于祥符工业功能区内作为企业科研、研发用地,结合企业生产基地设置,形成产、研相结合的新型企业模式。第30条配套设施用地〔外来人口公寓〕外来人口公寓作为工业区的配套设施,专门为外来企业职工提供居住空间,规划用地面积4.32万平方米。第五节工业用地规划第31条地块规划工业用地153.2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40.65%,其中含工业、科研综合用地〔M1/C6〕9.76万平方米。保存上城科技工业基地、拱墅区祥符工业功能区一、二期的现状工业用地;保存西塘路以东的华东制药股份某某用地,新华造纸厂的局部厂区建议搬迁,也可在规划X围内工业用地上选择开展用地;巨州路以东沈家湾工业片区,保存液化空气〔某某〕某某,同时布置乡镇新建、拆迁企业;保存祥园北路与祥园西路西南的局部新文村某某镇工业用地。将祥符工业功能区二期内局部原规划的工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科研综合用地。地块指标建议控制为:科研项目,容积率2.0、建筑密度40%、绿地率20%、建筑限高36米,并配置相应的机动车与自行车停车位;工业项目,容积率1.7、建筑密度40%、绿地率20%、建筑限高36米。第六节仓储用地规划第32条规划在巨州路以东开展以仓储物流为主的功能区块,沿京杭大运河与周家河,集中设置仓储用地。拱墅区祥符工业功能区一、二期的仓储用地设置在亭子路以北,马家浜路以东;上城科技工业基地的仓库等设施分散至各工厂企业单位内。规划仓储用地有8.74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32%。第七节对外交通用地第33条规划保存某某市港航管理处航道养护管理所用地与某某公路管理处市政管理段〔已批未建〕,用地面积2.53万平方米,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的0.67%。第八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规划第34条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29万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7%。规划保存市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用地;规划近期保存已批未建垃圾中转站用地;规划新增两处110KV变电站;规划设置公交首末站、加油站各一处;规划东吴路邮政支局附建在E-2综合公共设施地块内;规划预留一处综合市政设施用地。主要市政设施一览表序号市政设施用地面积〔平方米〕地块编号位置1公交首末站3500E-22亭子路与总管路西北2加油站3300F-5祥园中路与巨州路东北3110KV变电所4200E-17祥园中路与东吴路东南4110KV变电所3700C-5亭子路与祥园西路东北5市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5900A-29祥园北路与西塘河东南6垃圾中转站1100C-23杭行路与亭子路西南7综合市政设施用地11100F-16红旗路与储运路西南合计32800第九节特殊用地规划第35条保存杭行路以西,现状某某市公安局巡特警培训基地与已批未建的拱墅区公安分局看守所用地,用地面积4.09万平方米。第十节文物古迹第36条市级文保点古星桥位于规划X围西侧,规划亭子路北侧,东西向跨越西塘河,规划予以保护。保护X围为桥本体外5米的X围,面积约为491平方米。对古星桥的保护要求为对桥身进展修缮,拆除利用桥板搭建的围墙,疏通西塘河道,拆除桥底仓库用房,恢复其原有功能,加强日常维护,建设沿河绿带,改善周边环境。第十一节绿地系统规划第37条规划绿地总面积61.67万平方米。其中公园为1.89万平方米,街头绿地为28.72万平方米,防护绿地为31.06万平方米。第38条城市公园分别在祥园北路与总管路西北,西塘路上园路东北设置两处公园即祥园公园与上园公园。第39条节点绿地结合主要道路与人、物流方向,在区块内道路交叉口设置绿化广场,形成区块绿化景观切入点。以祥园中路、杭行路为视觉走廊,分别在祥园中路与上塘河、祥园东路、杭行路、马家浜路交叉口,在杭行路与石祥路交叉口设置节点绿地。第40条小区绿地在祥园北路与祥园西路交叉口西北设置小区公园绿地,面积为0.5万平方米。第41条组团绿地规划要求其组团集中绿地人均不少于0.5平方米。第42条滨水绿地京杭大运河:两侧各控制50米宽绿带,西塘河两侧各控制20-30米宽绿带;南港河两侧各控制15米宽绿带;园中河两侧各控制15米宽绿带;十字港河两侧各控制15米宽绿带;红旗河两侧各控制20米宽绿带;周家河两侧各控制15-20米宽绿带。第43条防护绿地石祥路两侧各控制95-100米宽绿带,巨州路两侧各控制50米宽绿带。在居住用地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设置15米宽绿带,作为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隔离带。第44条附属绿地规划居住地块绿地率不少于30%,卫生院、学校用地绿地率不少于35%,行政办公地块绿地率不少于20%,商业金融业、工业用地绿地率不少于20%。大力提倡屋顶绿化与垂直绿化,提高绿视率,改善居住环境。第十二节景观规划第45条规划成为“一个景观面、三条生态轴、多节点〞的景观结构与多色彩、多层次的城市生态景观体系。第46条技术性空域现有广播电视系统的三路微波通道经过区块西部,其中两条〔1号、2号〕通过某某热电厂、和睦新村、花园岗东、现华东药厂东上空并拢至勾庄的河塍上南;另一条〔3号〕从北顶峰出发,经蒋村商住区、省行政居住区至勾庄的河塍上南。微波通道经过地区的建筑高度,应符合微波通道的净空要求。第三章土地使用和建筑规划管理通如此第一节土地使用分类与建设用地适建要求第47条本规划土地使用分类以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为准,用地分类以小类为主,局部用地考虑划分至中类。第48条在进展较大X围成片开发时,地块用地界限与区内支路可根据实际开发建设需要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必须符合图如此提出的控制指标要求。第49条对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与规模的,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第50条建筑新建与改、扩建,其使用性质应同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相符。第51条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要求应按下表进展控制。表3-1各类建设用地相容性表序号用地类别代码二类城市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小区与小区以下绿地公共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绿地建设项目R21R22R24C1/C2C6UMWG1G21低层住宅○×××××××××2城市住宅√×××××××××3外来人口公寓○×××××××××4中小学幼托○√××××××××5小型公共服务设施○√×√××××××6商业服务设施×○×√××××××7综合写字楼、办公楼×××√○×○×××8旅馆×××√××××××9商住综合楼×××√××××××10科研设计机构×××√√×○×××11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2高新技术企业×××○○×√○××13制造、加工企业××××××√○××14工业厂房××××××√○××15普通储运仓库××××××○√××16社会停车场库×××○×○○○××17加油站×××○×√×××○18垃圾中转站○○○××√×○××1910KV开闭所○√√√√√√√○√注1:“√〞表示允许设置;注2:“×〞表示不允许设置;注3:“○〞表示允许或不允许设置,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第52条表3-1以外的建设项目,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核定适建X围,或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作出规定。对表3-1的规定要求产生重大变动的建设项目,如改变用地的性质等,应提出调整规划请求,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第二节建筑容量控制规定第53条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的详细规划时,建设用地面积大于〔含〕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应编制详细规划,经批准后确定建筑容量指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3万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在用地性质符合分区规划与《各类建设用地适建X围表》的根底上,按《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确定建筑容量指标:1、表中规定的指标为上限,单个建设项目的建筑容量,应由规划行政主观部门根据周边环境、交通、地价和配套服务设施等情况进展综合分析后确定。2、当建设项目包含两个〔含〕以上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时,宜分别确定建筑容量指标。3、当建设项目同一地块兼容不同用地性质或建筑层数混杂的建设项目,在符合相关规X的根底上,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某某市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确定建筑容量指标。4、未列入表的学校、科研、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市政、绿地、工厂和仓储等设施,可按专业规X确定建筑容量指标。某某市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建筑类别建筑密度容积率低层独立住宅//低层联排住宅≤35%≤住宅建筑4—6层≤32%≤7—11层≤28%≤12—18层≤24%≤19层〔含〕以上≤20%≤办公建筑低、多层≤40%≤高层≤35%≤商业建筑低、多层≤50%≤高层≤45%≤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土地建筑容量指标有专门规定时,应符合相关规定。第54条用地内原有永久性建筑已超过表中的规定值的,不宜进展扩建。第55条建筑容量控制规定本规划对各个地块的最大建筑密度、最大容积率、最大建筑高度、最小绿地率等指标均作了规定,规划X围内所有建筑和构筑物新建与改、扩建后的绝对高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不得超过图如此中规定的建筑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的限制。见〔本规划区域建筑容量控制表〕。本规划区域建筑容量控制表序号建筑类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米)1公共建筑商业服务建筑402550办公建筑35-402550旅馆402050市场建筑402024科研设计建筑402050外来人口公寓253518-36幼儿园253512小学2535182住宅建筑低层住宅303012多层、小高层、高层住宅253018-503工业建筑一类工业402036工业、科研综合建筑3525364仓储建筑多层仓库352024低层仓库402015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为上限,绿地率为下限。第三节建筑间距的规定根据《某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用地、建筑管理〕〔试行〕》的要求,建筑间距除必须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工程管线、园林文物、建筑保护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外,结合本规划区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间距的规定如下:第56条低、多层建筑之间的间距1、居住建筑与长度大于等于13米的遮挡建筑平行布置且方位为正南北向时,日照间距不得小于南侧遮挡建筑高度得1.2倍,且不得小于13米;当方位为非正南北时,可按下表不同方位日照间距折减系数换算:长度小于13米的遮挡建筑按1-⑵垂直关系控制与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同方位间距折减换算表方位0°—15°〔含15°〕15°—30°〔含30°〕30°-45°〔含45°〕>45°日照间距系数2、居住建筑与其主日照面垂直布置的遮挡建筑山墙的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山墙高度的1.0倍〔不套用折算系数〕,且不得小于13米;当遮挡建筑山墙宽度大于等于13米或连续排列且排列间距小于15时,其间距按1-⑴平行关系控制。3、居住建筑与遮挡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时,日照间距按如下标准控制:〔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时,最窄处按平行关系控制间距,并以遮挡建筑的方位套用方位折减系数。〔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其最窄处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的1.0倍,且不得小于13米。4、新建居住建筑楼底层作架空层、自行车库、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房时,与南侧遮挡建筑的日照间距可扣除其底层高度〔最高限扣5米〕,但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米。当新建建筑在南侧,计算日照间距时,不得扣除北侧现状居住建筑〔不包括同步规划先行建造的居住建筑〕底层任何非居住建筑高度。5、居住建筑与其它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宜小于相对较高建筑高度的0.4倍,最小值按以下情况控制:〔1〕当相对建筑山墙不开窗或仅一侧开窗和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宜小于6米;〔2〕相对建筑山墙均开窗〔包括一侧设阳台〕,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8米;〔3〕相对建筑山墙均设阳台时,山墙间距最小值不得小于10米。以上三款中,山墙阳台进深大于1.5米的局部计入间距;转角阳台长度〔建筑外墙至阳台末端〕大于1米时,按山墙阳台计算间距。6、在居住建筑山墙两侧垂直布置新建建筑,与居住建筑山墙的间距不得小于新建建筑高度的0.8倍且不得小于13米。7、遮挡建筑与北侧宾馆客房、科研办公和集体宿舍等建筑相互平行时的外墙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0.7倍,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3米。遮挡建筑为垂直布置时,其山墙与北侧宾馆客房、科研办公和集体宿舍等建筑外墙的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山墙高度的0.6倍,最小间距不应小于9米。山墙宽度大于等于13米的,按外墙的间距要求控制。宾馆客房、科研办公和集体宿舍等建筑之间的山墙间距可参照居住建筑控制,最小间距应满足消防要求。8、经具法定资质的机构鉴定为结构危险,确须翻建的低、多层住宅建筑,在按原有的位置、高度、规模、结构和性质复建时,可不执行以上间距标注。第57条高层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间距1、高层建筑与周边居住建筑的间距应符合如下规定:〔1〕保证受其遮挡的居住建筑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少于二小时,日照时间原本不足标准的,不应减少原有的有效日照时间。日照分析计算规如此执行《某某市建设项目日照分析技术管理规如此〔试行〕》。〔2〕高层建筑与其正午投影X围内居住建筑的间距,按以下公式计算:L〔米〕=[H(米)-24]×0.3+S(米)式中:L-间距;〔L值大于1.2H时按1.2H控制〕,H-高层建筑日照影响高度,S-高层建筑正南北投影的宽度〔S最小值取28.8米〕。〔3〕高层建筑与其正午投影X围外,但在其有效日照X围内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按以下标准控制:当受影响居住建筑主日照面面向遮挡建筑,且方位偏东或偏西大于等于40度时,间距不小于24Q米;方位偏东或偏西向小于40度时,间距不小于18Q米;与该X围的主日照面不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按下条2-⑴-④控制。〔注:Q为高层建筑高度综合影响系数,它反映高层建筑由于高度不同而对周边建筑的交通、视觉、结构安全与绿化质量等方面产生综合影响程度的系数。〕〔4〕高层建筑与其东西两侧不在其有效日照影响X围内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Q米。〔5〕高层建筑与其南侧X围内的低、多层居住建筑外墙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8Q米;与该X围内垂直向布置的低、多层居住建筑北山墙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3Q米;当受遮挡高层建筑为居住建筑时,还必须满足有关低、多层建筑遮挡居住建筑的规定。〔6〕高层建筑与其南侧X围内的高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20Q米。受遮挡高层建筑为居住建筑时,还必须满足2-⑴-①、②的有关规定。2、非居住高层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按以下条件控制:〔1〕高层建筑端墙之间间距不应小于13Q米。〔2〕一方为端墙〔垂直布置〕时,不应小于15Q米。〔3〕双方平行布置时,间距不应小于18Q米。3、高层建筑与其周边的非居住低、多层建筑〔敬老院、老人公寓、幼儿园生活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疗养院疗养住宿楼和学校教学楼除外〕拼接时,应符合结构安全、消防、卫生和环保等规X要求;分开布置时,按以下条件控制间距:〔1〕高层建筑端墙与低、多层建筑山墙之间间距不应小于9米。〔2〕高层建筑端墙与低、多层建筑外墙的间距,当低、多层建筑在北侧时不应小于13米;低、多层建筑在东、西与南侧时不应小于9米。〔3〕高层建筑外墙与东西两侧低、多层建筑山墙之间间距不应小于9米;与东西两侧多层建筑山墙之间间距不应小于13米。〔4〕高层建筑外墙与低、多层建筑外墙的间距,当低、多层建筑在北侧时,间距不应小于15米;低、多层建筑在南侧时,间距不应小于13米。〔5〕当非居住建筑为低、多层宾馆客房和集体宿舍等建筑时,前四条所规定的最小间距应乘以高层建筑的Q值。〔6〕当所指的高层建造为居住建筑时,还应满足低、多层建筑遮挡居住建筑的有关规定。4、高层建筑裙房为多层时,应满足多层建筑与其它建筑的间距要求。5、当北侧为居住建筑或规划居住用地时,连续排列布置的高层建筑,前后错落小于20米的,幢间间距不应少于20Q米。第58条敬老院、老人公寓、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和疗养院疗养住宿楼等建筑与周边建筑的间距1、敬老院、老人公寓、学校教学楼、医院病房楼和疗养院疗养住宿楼等建筑与低、多层遮挡建筑平行布置时,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5倍,其它相关规X无特殊规定时,最小值按不得小于13米控制;与其主日照面垂直布置的低、多层遮挡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2倍,且最小不得少于13米,当遮挡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3米或连续排列且排列间距小于15米时,其间距按平行关系控制。与低、多层遮挡建筑既非平行也非垂直时,按如下两种情况控制:〔1〕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小于等于30度时,按平行关系控制。〔2〕当两幢建筑的夹角大于30度时,最窄处间距不应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2倍,且不得小于13米。2、敬老院、老人公寓、幼儿园生活教学楼、医院病房楼、疗养院疗养住宿楼和学校教学楼等建筑与山墙两侧低、多层其它建筑的间距参照居住建筑控制。3、受高层建筑遮挡的敬老院、老人公寓、医院病房楼、疗养院疗养住宿楼和中小学校教学楼等建筑的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有效日照二小时的标准,托儿所、幼儿园生活用房应不低于冬至日有效日照三小时,与高层建筑的间距关系与居住建筑一样控制。第59条建筑间距的其它要求1、高度在5米以下的单层传达室、变配电房、电信交接间、泵房、小库房和车库等建筑,与居住建筑正面不存在直接的视线干扰时,外墙间距在满足消防、环保、卫生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按不得小于6米控制,山墙间距应符合消防规X;与非居住建筑的间距,按消防规X控制。2、在原建筑外扩建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居住建筑原有日照标准降低。3、大、中、小学学生宿舍与其它建筑的间距与日照标准参照居住建筑控制。4、工业、仓储、市政与特殊用地内的建筑之间的间距按相关的消防、环保、绿化和安全的有关规X控制。第60条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厂房的防火间距防火耐火等级间距〔米〕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注:①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如凸出的燃烧构件,如此应从其凸出局部外缘算起〔以后有关条文均同此规定〕。②甲类厂房之间与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米,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米。③高层厂房之间与其与其他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米。④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米。⑤两座一、二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盖耐火极限不低于1h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米;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米。⑥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甲、乙类厂房不应小于6米;丙、丁、戊类厂房不应小于4米。⑦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的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⑧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原有厂房,其防火间距可按四级确定。第61条甲级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储存物品类别间距(米)储量(吨)建筑物名称甲类3、4项1、2、5、6项≤>5>5≤10>10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402530其他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15201215三级20251520四级25302025注:①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米,但表本第3、4项物品储量不超过2吨,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超过5吨时,可减为12米。②甲类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米。第62条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米〕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耐火等级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注:①两座库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总建筑面积不超过本防火规X第4.2.1条一座库房的面积规定时,其防火间距不限。②高层库房之间以与高层库房与其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0米。③单层、多层戊类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00米。第四节建筑高度控制建筑物的高度除必须符合日照、建筑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第63条沿城市主干道的建筑物高度,必须符合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有关建筑控高要求。第五节建筑物退让距离的规定建筑物退让道路、公路、河道、铁路、地下管线与地界的距离,除必须符合相关规X外,还须符合以下规定:第64条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无特殊交通要求的建筑物,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应按道路的性质、道路宽度、交叉口视线以与建筑的高度等条件留出必要的后退间距,具体按下表控制进展。新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与交叉口的最小距离〔米〕控制表道路宽度〔米〕后退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米〕后退交叉口的最小距离〔米〕〔按较宽道路控制〕低层骑楼低、多层高层低、多层高层12-20〔含〕23-55Q5-88Q>20—40(含)25-88Q8-1010Q>4028—1010Q10-1212Q注:1、Q——高层建筑高度综合影响系数,反映高层建筑由于高度不同而对周边建筑的交通、视觉、结构安全与绿化质量等方面产生综合影响程度的系数。2、具体地块的建筑后退情况参见分图如此。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的计算,以建筑物底层最突出的外墙边线为准。允许阳台、雨蓬、台阶和井道等突出局部在后退距离的1/3内安排。当建筑外挑〔凸〕形成大体量时,应以外挑〔凸〕外沿计算间距。第65条新建、改建有大量人流、车流集中的大型商场、影剧院、游乐场、宾馆、体育场、展览馆和大型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其后退红线距离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性质、功能、主要出入口以与特殊要求具体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为准。但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除符合1规定外,最小不得小于10米,并应妥善安排好出入口位置和停车场地,不得影响城市交通。在市中心旧城区,执行1、2规定有困难时,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规划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核定。第66条构筑后退城市公共绿地边界的距离在符合相关规X的根底上按下表控制:建、构筑物后退城市公共绿地边界的最小距离表建筑类别后退城市公共绿地边界的最小距离〔米〕绿地在建筑的东、西和南侧绿地在建筑的正北侧围墙1低层23多层3高层3注:绿地相邻建筑一侧的边界方位偏北小于等于45度时,按绿地在建筑东、西侧考虑。高度影响系数Q值与Q值与最小间距乘积〔米〕查找表高度〔m〕〉24-35〉35-50〉50-75〉75-100Q1第四节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第67条道路红线内用地为道路与道路绿化专用,任何与道路交通无关的建筑和构筑物新建与改、扩建均不得占用道路用地。第68条停车位设置规划X围内不同用途的建筑在新建与改、扩建时,必须设置配建停车场〔库〕,其设置方式应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其规模应达到下表的规定。第69条住宅与公建配建停车位1、规划X围内不同用途的建筑在新建与改、扩建时,必须设置配建停车场〔库〕,其设置方式应尽量利用地下空间,其规模应达到下表的规定。居民住宅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序号项目机动车自行车1别墅或建筑面积≥200m2车位/户2——2建筑面积150-200m2〔不含〕车位/户113建筑面积100-150m2〔不含〕车位/户24建筑面积80-100m2〔不含〕车位/户25建筑面积<80m2车位/户2公建项目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名称项目机动车自行车公共中心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商业中心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集贸市场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办公楼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2饭碗店、娱乐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宾馆车位/每客房——影〔剧〕院车位/每百座315展览馆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2游览场市区车位/每100m2游览面积郊区车位公园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医院车位/每100m2建筑面积学校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注:大学机动车位按教工数的50%配置,自行车按学生的100%配置;中学、小学车位按教工数的30%配置,自行车中学按学生的80%配置;幼儿园车位按教工数的50%配置,自行车按教工的80%配置。表内的数值为要求的最小值。2、车库停车位面积:小型汽车35平方米/车位,自行车1.8平方米/车位。车辆当量换算系数参照下表。车辆当量换算系数表车型机动车非机动车微型车小型汽车中型汽车大型汽车自行车三轮车换算系数第70条用地地块的交通出入口方位见附录2。规划用地X围内石祥路、巨州路等重要道路沿线不设地块出入口;城市主干路与其它道路之间的交叉口附近不设地块出入口;园区主要道路沿线限制设置地块出入口。第71条新建有大量人流、车流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办公楼等公共建筑,其后退红线距离按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性质、功能、主要出入口以与特殊要求具体确定的规划设计条件为准;妥善安排好出入口位置和停车场地,不得影响城市交通。第72条建筑的地下构筑物原如此上不得逾越退后的建筑控制线。第73条规划X围内布置的社会停车场与公交设施用地,其规模应达到以下的规定。相关交通设施一览表序号交通设施面积〔平方米〕地块编号位置1公交首末站3500E-22亭子路与总管路西北2社会停车场6800E-3祥园南路与南北向12米支路东北3社会停车场4500D-9祥园北路与总管路西北4加油站3300F-5祥园中路与巨州路东北合计18100第五节配套公用设施控制第74条根据居住区规划规X的要求,托幼、小学、中学、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公厕、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物业管理、小型文化设施、小型商业设施、小型服务设施等为本次规划涉与的主要配套公用设施,并要求按附录五配套公建项目表进展配套。第75条在进展较大X围的成片开发时,地块内配套公用设施的位置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在修建性详细规划中作适当调整,但其项目、数量、用地或建筑面积均不得小于规划规定的要求。第76条本规划未涉与的其他配套公用设施参照某某市居住区规划定额指标现行规定执行。第六节绿地控制第77条规划确定的城市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开发建设时不得侵占。第78条各地块在满足规划所规定的绿地率指标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增加绿化面积,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增加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增强绿化效果。第79条区内所有道路均应按规划的道路断面配置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并尽量使不同道路的行道树和绿化隔离设施各具特色。第80条凡保存河道两岸在新建与改建时,必须依据河道宽度和性质保存15米以上相应宽度的绿化带,为保护自然景观,河岸线根本保持自然曲线。河道两侧绿带控制具体要求见下表。附表规划河道绿带控制情况一览表序号河道名称绿带控制要求1西塘河两侧各控制20-30米绿带2南港河两侧各控制15米绿带3园中河两侧各控制15米绿带4十字港河两侧各控制15米绿带5红旗河两侧各控制20米绿带6周家河两侧各控制15-20米绿带7京杭大运河两侧各控制50米绿带第81条沿城市绿地和绿化带新建与改、扩建的建筑物,后退绿化控制线的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第七节城市设计控制第82条规划X围内有关标志、公告、广告招牌的位置和尺寸大小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确定后方可设置。第83条住宅建筑和构筑物外观色彩宜淡雅,防止大面积实墙面,建筑形式宜为地方风格,并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公共建筑体型宜活泼,突出其个性,色彩宜明快,引入注目,有别于住宅建筑。第八节地块综合控制指标第84条规划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规定性指标是在进展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管理时必须执行的指标,包括地块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建筑高度〔控制高度〕、绿地率、建筑后退、机动车位、自行车位、交通出入口方位等;指导性指标是供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参考的指标,主要有居住户数、居住人数等。详见附录2。第四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第85条1、规划地块由祥符水厂供水。2、规划地块最高日总用水量约为27585立方米。3、规划地块多层建筑采用管网直供方式,取消屋顶水箱,高层建筑或有特殊要求的用户采用自行加压的供水方式。近期给水管网完善前,假如压力无法满足要求,可考虑采用临时加压措施。4、消防采用与生活合并的低压制。5、规划区块内新建住宅应使用节水器具,工业企业必须采用节水工艺。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第86条1、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2、规划地块平均日污水量约为18361立方米。3、规划区块为某某市第三污水系统纳污X围,以园中河为界,河道以某某块污水自东向西接入西塘河东侧现状祥符地区临时污水管,临时污水管倒虹过西塘河后,接入三污系统3-1号污水泵站;河道以东地块污水,自北向南接入石祥路现状污水管;总管路以东地块污水如此接入巨州路现状污水管,经规划石祥路污水泵站泵站提升后,最终进入七格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4、规划地块将采取抬高地坪标高的方式排除雨水,对于近期假如保持现状,地坪标高较低的地块,如此应成围圩,并设置排涝泵站,做好防洪排涝的工作。5、规划河道宽度见下表:规划河道宽度一览表序号河名规划宽度〔米〕1西塘河502红旗河25-303南港河154园中河10-155十字港河25-306周家河10-306、规划地块地面控制标高不低于4.52米。同时地块地坪标高不应低于其外围城市道路的标高。规划X围内重要的公建地块标高可适当增加。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第87条1、规划地块总用电负荷为106757千瓦。2、规划地块东吴路东侧规划设置一座110KV皋亭变,规划控制用地4000平方米,祥园西路与亭子路交叉口东北角地块内规划设置110KV工业变,规划控制用地4000平方米。3、根据规划用电负荷分布情况,本规划区块内分设10千伏开闭所19座,与变电所10千伏出线构成中压供电网。4、规划近期保存巨州路东侧现状半祥1191线。由崇贤变至育苗变的220KV高压走廊安排在巨州路西侧侧绿化带内,同时在巨州路东侧绿带预留高压走廊,安排远期500KV杭北变至育苗变的两回220KV线路。5、10KV电力线应埋地敷设,并与道路同步实施。规划在东吴路、红旗路〔莫干山路-祥园西路〕、祥园西路下安排110KV变电所进线通道。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第88条1、规划装机量为25408门,有线电视终端量为7048个。2、本地块由规划X围外围南侧的规划祥符通信分局提供服务。地块内公建要求自设通信交换间,多层住宅约每500户设一座通信交换间。3、随着区块内部道路系统的完善,通信管道系统也应随之完善,现有的架空线路应逐步转入地下。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第89条1、规划区块将以天然气为气源,近期在使用天然气之前,可将液化石油气作为过渡气源。2、规划在地块内各级道路上布置燃气管位,与现状石祥路、巨州路、莫干山路燃气管联网,接至地块内部。3、规划区块采用中压A一级系统,由调压柜〔箱〕调压后到户或直接采用用户调压,中压管网按0.4兆帕设计,运行压力0.2兆帕。第五章环境保护规划第90条新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和某某市地方环保标准,做好必要的环境评价工作。第91条区内各企业废气、废水的排放与噪声控制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严禁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水域。对有毒有害的工业污水,首先要经过企业内部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同类型企业宜相对集中布局,便于资源共享和污染源的集中处理。第92条对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必须集中进展处理,严禁随意倾倒。第93条沿道路种植集观赏、抗污染的树种,以利于对大气的过滤净化。广场与景观节点注重绿化的造型、配置,以改善环境,提升区域整体形象。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第94条实施高新科技开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开展的水平和档次。由以农业耕种、传统乡镇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开展模式向现代高科技产业和制造加工业基地模式转化。第95条近期建设和远期开展相衔接,局部建设和整体布局相协调。严格按照远期规划的战略目标和结构框架进展建设,不得随意更改规划。对与规划用地性质不符的现状单位,视具体情况,可在近期内保存,以后建设时拆除。第96条依据规划进展管理,健全法制建设,提高规划和管理工作力度,加强规划宣传,提高规划意识。建设中实现道路先行,配套设施、绿地、河道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第97条加快规划X围内行政村撤村建居的步伐,加强对农居点的控制与管理,引导规划区域由农村型地区向城市型地区转化,加速区工业区用地的城市化进程。农居安置应打破行政界限,实行统一安置,分期建设。第98条结合各个工业区与周边相邻区块的功能,充分考虑区域协作性、联带性、优势互补性,协调开展。第七章奖励与处罚第99条地块内建筑基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空间的,在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等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下表的规定增加建筑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地块核定建筑面积〔地块用地面积乘以核定容积率〕的20%。地块核定容积率每提供1平方米有效面积的开放空间,允许增加的建筑面积〔平方米〕≥≥第100条开放空间是指在地块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包括平地、下沉式广场和屋顶平台〕。开放空间必须同时符合如下条件:1、沿城市道路、广场留设;2、任一方向的净宽度在6米以上,实际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3、以净宽1.5米以上的开放性楼梯或坡道连接基地地面或道路,且与基地地面或道路的高差在±5.0米以内〔含±5.0米〕。4、建设竣工后,应设置相应的标志,并交有关部门管理或经批准由建设单位代行管理。5、常年开放,且不改变使用性质。第101条对规划X围内违反规定的建设将按如下方式进展处罚。1、开发建设者违反规定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规划法》第五章的条款规定进展处理。2、受委托的设计单位违反规定的,可予以罚款或降低其设计资格,情节严重的可吊销其设计资格。3、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违反规定且造成后果者,根据《城市规划法》第四十三条或行政诉讼法的有关条款给予处理。附录一规划控制指标名词解释一、地块:指街坊内被街坊路划分的城市用地。二、容积率:一定用地X围内,地上〔±0.00米以上〕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三、建筑密度:一定用地X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地总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四、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限。五、建筑间距:指前后两列建筑之间的水平距离。六、日照间距: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居住卫生要求确定的,居住建筑正面向阳房间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获取的日照量,是确定居住建筑间距的主要依据。七、绿地率:一定用地X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率。八、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指建筑物底层最外缘局部〔外墙台阶、雨蓬或围墙〕离道路红线的距离。附录二规划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地块编号用地代码地块性质用地面积〔万平方米〕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备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限高〔米〕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交通出入口居住户数〔户〕居住人数〔人〕住宅公建合计A—1G12街头绿地A—2M工业用地1.545204002420南现状保存,附建公厕一座A—3M工业用地1.545121502420南A—4M工业用地1.545378002420东、北现状保存A—5M工业用地1.54599002420东、南、西、北现状保存A—6M工业用地1.545160502420东、西、北现状保存A—7M工业用地1.545127502420南现状保存A—8M工业用地1.545142502420西、南、北现状保存A—9M工业用地1.54599002420南、北A—10M工业用地1.545144002420东、西、北现状保存A—11M工业用地1.545348002420东、西、北现状保存,结合相邻地块使用A—12M工业用地1.54518002420西、南结合相邻地块使用A—13M工业用地1.545645002420西、北现状保存,结合相邻地块使用A—14G12街头绿地A—15M工业用地1.54596002420东、南现状保存A—16M工业用地1.545157502420东、西、南现状保存A—17M工业用地1.545250502420东、北、南现状保存A—18M工业用地1.545127502420东、西、南现状保存A—19M工业用地1.545376502420东、西、南现状保存A—20C配套设施用地〔外来人口公寓〕1.835990099001825西、南已批未建,为外来职工宿舍A—21R2218班小学0.82513600136001835西、南A—22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2.03022100900230005030129368东184552A—23R2212班幼儿园0.725329032901235南附建托儿班A—24R24小区绿地附建公厕一座A—25M工业用地1.545297002420西、南现状保存A—26M工业用地45220502420西现状保存A—27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2.030486002000506005030284810西、南4051215附建社区居委会A—28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A—29U9其它市政设施用地北保存现状消防支队特勤二中队A—30M工业用地1.740414802420北现状保存,高度受微波通道保护高度控制A—31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04082008200362025615东、南、北10%留用地A—32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35680002400704001830378378东、北3781134农居安置,微波通道保护宽度内建筑高度应低于保护高度A—33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0401100011000362033825东、北10%留用地续上表:地块编号用地代码地块性质用地面积〔万平方米〕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备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限高〔米〕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交通出入口居住户数〔户〕居住人数〔人〕住宅公建合计A—34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0.830268002000288001530114114东、南114342现状保存农居安置用地A—35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04018600186003620561395西、南、北10%留用地A—36M/C6工业、科研综合用地2.040560003620南、北A—37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2.030372001200384005035217620西、北310930A—38C6/C1/C2综合公共设施用地2.54025250252505020126505南现状保存小计202700983407997701361563013914173B—1G11公园结合相邻地块使用B—2C6/C1/C2综合公共设施用地2.54082508250502041165南设一公厕B—3G11公园结合相邻地块使用B—4M工业用地1.740470902420东、南现状保存,结合相邻地块使用B—5M工业用地1.740404602420南结合相邻地块使用B—6M工业用地1.7401509602420东、北现状保存B—7C6/C1/C2综合公共设施用地2.54034250342505020171685东、北现状保存B—8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B—9M工业用地1.74059502420西、南、北现状保存,结合相邻地块使用B—10C配套设施用地〔外来人口公寓〕2.53021000210005030西、北已批未建,为外来职工宿舍B—11M工业用地1.740639202420西、南已批未建B—12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小计63500371880213850C—1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C—2M工业用地1.740843202420东、南已批未建C—3M工业用地1.740856802420东、西、南现状保存C—4M工业用地1.740323002420西、南、北C—5U1供给设施用地110KV变电站C—6G12街头绿地C—7M工业用地1.740703802420东、西、南已批未建C—8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C—9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附建公厕一座C—10M工业用地1.740639202420西、南已批未建C—11M工业用地1.740411402420东、西、南已批未建C—12M工业用地1.740819402420西、南已批未建C—13M工业用地1.740251602420东、北C—14G12街头绿地110KV变电站C—15M工业用地1.740404602420南C—16G22生产防护绿地续上表:地块编号用地代码地块性质用地面积〔万平方米〕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备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限高〔米〕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交通出入口居住户数〔户〕居住人数〔人〕住宅公建合计C—17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35396002000416002425141141东141294现状保存农居安置用地C—18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35419602500444602425151151西、北151314现状保存农居安置用地C—19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35708802200730803630394394西、南3941181农居安置C—20M工业用地1.740880603620西、南、北已批未建C—21C65科研设计用地2.540547505475050202741095北已批未建C—22D特殊用地东已批未建区看守所用地C—23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已批未建垃圾中转站C—24D特殊用地南现状保存巡特警训练基地C—25M工业用地1.740384202420北现状保存C—26M工业用地1.740748002420东现状保存C—27G22生产防护绿地C—28C2商业金融业用地2.040844008440050203386330西10%留用地,附建公厕一座C—29G22生产防护绿地4.0C—30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小计1524401458501024870129781116861789D—1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D—2M/C6工业、科研综合用地2.04060003620东、北结合相邻地块使用D—3M/C6工业、科研综合用地2.040190003620东、西、北结合相邻地块使用D—4M/C6工业、科研综合用地2.040434003620西、北结合相邻地块使用D—5C2商业金融业用地2.04042004200502017315东、南、北结合相邻地块使用D—6M工业用地1.740508302420西、北已批未建,结合相邻地块使用D—7G22生产防护绿地D—8G11公园D—9S31社会停车场库用地附建公厕一座D—10M工业用地1.740562702420东、西、南已批未建D—11G22生产防护绿地D—12G12街头绿地附建公厕一座D—13M工业用地1.740719102420东、北已批未建D—14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35639203400673203630355355东、西3551065已批未建农居安置用地D—15G22生产防护绿地小计6392076003189303726703551065E—1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E—2C6/C1/C2综合公共设施用地2.540815008150050204081630东、南综合管理服务中心,附建邮电支局E—3S31社会停车场库用地续上表:地块编号用地代码地块性质用地面积〔万平方米〕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备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限高〔米〕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交通出入口居住户数〔户〕居住人数〔人〕住宅公建合计E—4C6/C1/C2综合公共设施用地2.540627506275050203141255南E—5C65科研设计用地2.540517505175050202591035南、北已批未建E—6M工业用地1.740491303620东、南、北已批未建E—7M/C6工业、科研综合用地2.040706003620西、南、北E—8C65科研设计用地2.54045750457505020229915南、北已批未建E—9M工业用地1.740601803620东、南、北已批未建E—10M工业用地1.740629003620西、南、北已批未建E—11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35912803400946803630507507东、南、北5071521已批未建农居安置用地,附建社区居委会E—12M工业用地1.740304303620西、南、北现状保存E—13M工业用地1.740119003620南、北E—14G22生产防护绿地E—15G12街头绿地建设绿化节点,附建公厕一座E—16G22生产防护绿地E—17U1供给设施用地110KV皋亭变电所E—18M工业用地1.740814303620东、南已批未建E—19M工业用地1.740746303620东、南、北已批未建E—20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0.72831710700324101530145145东、西145507现状保存农居安置用地E—21W仓储用地1.540144002420西、南E—22U2交通设施用地公交首末站E—23M工业用地1.740504903620西、南、北现状保存E—24M工业用地1.740778603620东、南、北E—25R21二类城市住宅用地0.72826560600271601530121121西121424现状保存农居安置用地E—26G22生产防护绿地E—27C2商业金融业用地2.04017200172003620691290西E—28C配套设施用地〔外来人口公寓〕2.04028400284003620西、南为外来职工宿舍,附建公厕一座E—29C配套设施用地〔外来人口公寓〕2.04030200302003620南为外来职工宿舍E—30G22生产防护绿地E—31G22生产防护绿地E—32G22生产防护绿地小计1495503222501055750205168987732452F—1G22生产防护绿地F—2T对外交通设施用地1.035177002420南已批未建市公路管理处市政公路段用地F—3G22生产防护绿地F—4M工业用地1.74088402420北已批未建续上表:地块编号用地代码地块性质用地面积〔万平方米〕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备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限高〔米〕绿地率〔%〕机动车位〔个〕自行车位〔个〕交通出入口居住户数〔户〕居住人数〔人〕住宅公建合计F—5U2交通设施用地已批未建加油站F—6M工业用地1.7401876802420南保存工业用地与原有码头F—7G12街头绿地F—8T对外交通设施用地1.535114002420西现状保存港航管理处航道养护所用地,沿运河可合理设置码头F—9G22生产防护绿地附建公厕一座F—10M工业用地1.740163202420北F—11W仓储用地1.540340502420东、北F—12G22生产防护绿地F—13M工业用地1.01.740170002420南F—14W仓储用地4.01.540600002420西、南沿运河可合理设置码头F—15G12街头绿地F—16U综合市政设施用地市政设施备用地F—17W仓储用地1.540226502420东、北F—18G22生产防护绿地小计375640总计290.6568610637540394684052942215932059480附录三规划用地汇总表序号用地类别用地代码用地面积(万平方米)占建设用地比例(%)人均用地〔平方米〕1居住用地R其中二类住宅用地R21二类住宅用地〔农居安置〕R2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22小学、幼儿园用地小、幼小区绿地R242公共设施用地C其中综合公共设施用地C1/C2/C6商业金融业用地C2科研设计用地C65外来人口公寓C3工业用地M其中工业、科研综合用地M/C6工业用地M4仓储用地W5道路广场用地S其中道路用地S1社会停车场库用地S316对外交通用地T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其中供给设施用地U1交通设施用地U2其它市政设施用地U9综合市政设施用地U8绿地G其中公园G11街头绿地G12防护绿地G229特殊用地D小计城市建设用地10010水域E合计总用地注:规划人口按9480人计算。附录四规划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划指标1居住用地万平方米2总居住户数户32053总居住人口人94804户均人口人/户5户均住宅建筑面积平方米/户6建筑面积平方米3946840其中居住区级以上级公共建筑平方米559550住宅建筑平方米568610配套公建平方米77990工业建筑平方米2580490仓储建筑平方米131100对外交通设施建筑平方米291007住宅日照间距多层住宅大于1:1.2H,高层点式住宅依照技术规定执行8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人(绿地统计包括G11、G12、R24)其中居住小区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人0.53〔未包括组团人均0.5平方米的绿地,绿地统计仅为R24小区绿地)9建筑容积率其中公共建筑—城市住宅—10居住人口毛密度人/万平方米20411居住人口净密度人/万平方米22712住宅面积毛密度平方米/万平方米13住宅面积净密度平方米/万平方米注:居住人口按9480人计算。附录五配套公建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建筑面积〔平方米〕备注1社区居委会2×520=1040满足1500—2000户设一处的要求2物业管理办公用房1706按住宅建筑面积3‰计3物业管理经营用房2274按住宅建筑面积4‰计6幼儿园32901所12班幼儿园,附设托儿所5小学136001所18班小学7商业服务560808公厕10×50=500满足一平方公里设置2—3座的要求,不参与平衡9自行车库〔39886〕2/位计,不参与平衡10机动车库〔185290〕计5294位,以35m2/位计,不参与平衡合计77990备注:各保存地块内部自行按相关标准配置停车。附录六根底设施容量预测表地块编号地块性质用地面积〔公顷〕控制性指标指导性指标用水标准用水量污水量用电标准同时率用电负荷市话标准装机量终端标准终端量容积率建筑面积〔平方米〕居住户数〔户〕居住人口〔人〕〔米3/公顷.日〕〔米3/日〕〔米3/日〕〔瓦/米2建筑〕〔千瓦〕〔门/户〕〔门〕〔个/户〕〔个〕住宅公建合计住宅公建合计合计住宅公建住宅公建住宅公建合计A—1街头绿地2升/平方米·日132瓦/平方米用地1313A—2工业用地2040010013613610260979979100门/公顷1365个/公顷7A—3工业用地1215010081816160583583100门/公顷815个/公顷4A—4工业用地378001002522521896018141814100门/公顷2525个/公顷13A—5工业用地990010066665060475475100门/公顷665个/公顷3A—6工业用地160501001071078060770770100门/公顷1075个/公顷5A—7工业用地1275010085856460612612100门/公顷855个/公顷4A—8工业用地1425010095957160684684100门/公顷955个/公顷5A—9工业用地990010066665060475475100门/公顷665个/公顷3A—10工业用地1440010096967260691691100门/公顷965个/公顷5A—11工业用地348001002322321746016701670100门/公顷2325个/公顷12A—12工业用地180010012129608686100门/公顷125个/公顷1A—13工业用地645001004304303236030963096100门/公顷4305个/公顷22A—14街头绿地2升/平方米·日162瓦/平方米用地1111A—15工业用地960010064644860461461100门/公顷645个/公顷3A—16工业用地157501001051057960756756100门/公顷1055个/公顷5A—17工业用地250501001671671256012021202100门/公顷1675个/公顷8A—18工业用地1275010085856460612612100门/公顷855个/公顷4A—19工业用地376501002512511886018071807100门/公顷2515个/公顷13A—20配套设施用地〔外来人口公寓〕09900990010055554150347347100门/公顷555个/公顷3A—2118班小学013600136004升/平方米·日54544130326326100门/公顷1705个/公顷9A—22二类城市住宅用地22210090023000184552280升/人·日155155116503077422795100门/公顷1155个/公顷6A—2312班幼儿园0329032904升/平方米·日131310307979100门/公顷475个/公顷2A—24小区绿地02升/平方米·日102瓦/平方米用地1010A—25工业用地297001001981981496014261426100门/公顷1985个/公顷10A—26工业用地220501001471471106010581058100门/公顷1475个/公顷7A—27二类城市住宅用地248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