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的考点及试题_第1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的考点及试题_第2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的考点及试题_第3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的考点及试题_第4页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的考点及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考点评述:作为测量工具──温度计的使用,是同学们的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考试中频频出现,是考察的重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或纠错的形式出现。熟悉了解生活中的常见温度。重点2:物态变化考点评述:在中考试题中一般从这三个方面考察:物质状态的转化及其状态转化时吸热或放热;分析图像;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以及沸腾图像考察是一重点,因而读懂图像的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一段的图像的含义,遇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重点1:温度和温度计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展工作。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室温度度计寒暑表体温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样一样玻璃泡液体水银,煤油,酒精等煤油,酒精等水银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构造玻璃泡上局部是均匀细管玻璃泡上局部是均匀细管玻璃泡上局部有段细而弯的‘缩口’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不能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需要甩几下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外表。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外表相平。⑥、体温计: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②量程:35℃~42℃;分度值:0.1℃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生活中常见温度值人正常体温37℃洗澡水温40℃一般室内23℃我国历史上的最低气温是-52.3℃冰箱冷藏室0℃以上火柴的火焰温度是800℃重点2: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一、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变成叫熔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基本区别是:晶体有〔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凝固凝固图象: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熔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到达熔点、不断吸热。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不断放热。温馨提示: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考察是一重点,因而读懂图像的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一段的图像的含义,遇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注意1:晶体‘熔化’图像〔“加热〞过程〕①AB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②BC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熔化过程。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③CD段物质处于,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④B点表示到达熔化温度,但没有熔化,物质处于;⑤C点表示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晶体‘凝固’图像〔“冷却〞过程〕〔★注:晶体凝固和晶体熔化相反〕①DC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放热降温过程。②CD段物质处于,表示晶体过程。凝固特点:热量,温度保持不变③BA段物质处于,表示液体放热降温过程。④C点表示到达凝固温度,但没有凝固,物质处于;⑤B点表示刚好完全凝固,物质处于。“冬天为了防止车箱里的水凝固,驾驶员师傅常在水箱里加些酒精,因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的凝固点低二、汽化〔吸热〕1、汽化定义:物质由变为的过程。2、汽化两种方法:和。3、蒸发:只发生在缓慢的汽化现象。①注意:只要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就都可以蒸发。②蒸发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③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④使液体蒸发加快的方法:〔“减慢蒸发〞与之相反〕1、提高液体的温度;2、增大液体的外表积;3、加快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例1.在室内,把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例2.a.天热时,翻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什么注意:风的本质是空气的流动,但不能改变温度。b.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枯燥的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例3.多油的热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因为。例4以下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向阳处4、沸腾: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⑴实验器材组装:〔从下往上〕将点燃的酒精灯置于铁架台的底座上,根据酒精灯的火焰调节铁圈高度,再根据烧杯中的液面调节温度计的高度.⑵实验现象:气泡变化:〔1〕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2〕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温度:〔1〕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2〕沸腾时,温度〔沸点〕。⑶★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液体的沸点与有关〕⑷沸腾条件:1.;2.〔5〕对沸腾图像的观察:①沸腾特点: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②AB段为沸腾前,BC段指沸腾过程(即沸腾时)③t2﹣t1为沸腾所用时间④A点对应的温度为水的初温⑤T点为水沸腾时的温度(即水此时的沸点)如果T=100℃说明此时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如果T<100℃说明此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如果T>100℃说明此时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沸腾和蒸发的联系和区别: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区别:①沸腾只在时才进展;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展;②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进展;③沸腾剧烈蒸发缓慢;④沸腾时液体温度,蒸发时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三、液化〔放热〕1、液化定义:物质由变为过程。2、液化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注:水蒸气遇冷才会液化。〔即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会液化成小水珠〕〔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注:“压缩体积〞如:打火机、杀虫剂、燃气罐、灭火器、火箭燃料〔将气体压缩体积的好处:便于“便于贮存和运输〞〕注:水蒸气是气体,肉眼是看不见的。注:“白气〞是非常非常小的小水珠,是液体。温馨提示: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一般都把“白气〞误认为了是气体。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我们看的“白气〞,它不是气体,而是小“液滴〞,是液体。3、自然中的液化现象有:雾、露、雨、“白气〞〔热气〕4、“汽化、液化〞有关的几个现象:例1用注射器吸进一些纯酒精,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看到注射器中的酒精,这是现象;再推动活塞,又会看到注射器中的酒精,这是现象。例2.100℃的水蒸气遇到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四、升华和凝华升华〔吸热〕:物质由直接变为过程、凝华〔放热〕:物质由直接变为过程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观察“碘〞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实验中加热时,固态碘消失,有紫红色碘蒸气出现〔〕冷却时,紫红色碘蒸气消失,有黑色颗粒状固态碘出现〔〕常见物态变化:液化现象:雨、雾、露、‘白气’凝固现象:冰雹、冰块凝华现象:霜、雾凇、雪、冰花自然现象成因物态变化名称雨当云层中有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合并成大水珠时候,便形成雨。液化云太阳照到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汽的高温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液化,凝华雾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液化露在天气较热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它们外表上。液化霜,雪霜是水蒸气在地表遇到0度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凝华成固体,如果高空中温度为0度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水便以雪的形式降回地面。凝华冰雹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水珠被上升的气流带回到气温在0度以下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在小冰珠下落的时候,外层受热融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得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在升入高空,其外表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屡次的反复过程,形成较大的冰球,当上升气流托不住他们时候,就下落到地面,形成冰雹。凝华,融化,凝固用物态变化解释雨雪云雾霜冰雹的成因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2、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3、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气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4、"白气"是水蒸汽与冷液化而成的。温度与物态变化测试1、以下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早晨有浓雾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水结成了冰2、以下选项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选项是()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窗花在玻璃的内外表,是升华现象B.窗花在玻璃的内外表,是凝华现象C.窗花在玻璃的外外表,是升华现象D.窗花在玻璃的外外表,是凝华现象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5、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零刻度线位置。(3)请指出如图甲所示的操作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应记为________℃。甲乙6、伽利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空气温度计。如以下列图,一个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装有红色液体的壶中,细管中液面清晰可见。伽利略设计的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如果不考虑外界大气压的变化,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管中液面将()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确定7、小明同学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妈妈用体温计正确测量他的体温,使用前,小明的妈妈应该________;体温计的示数如以下列图,小明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他________(选填“正在〞或“没有〞)发烧。8、如图1-2-4所示为海波的凝固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海波的凝固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部凝固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物质_____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在第6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态。10、冰糖葫芦如图1-2-6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其制作方法如下: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___(填“液化〞或“熔化〞)成糖浆后,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11、以下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1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__________________。13.桂芳将两个内径不同的水银温度计,分别放入同一杯热水中,使玻璃泡与水接触局部一样,观察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的示数变化()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不一样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内径粗的升得低,示数一样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14.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外界______,温度______;钨的熔点是3410℃,它的凝固点是______℃。15.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请答复以下问题。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