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_第1页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_第2页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_第3页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_第4页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第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第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第三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刘禹锡】(公元772-824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作者简介第四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写作背景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唐敬宗宝历二(826),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在席上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平,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第五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读准字音、节奏kēpànzhǎng第六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1)巴山(1)巴山楚水: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2)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3)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第七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辛酸和愤懑不平

用典(闻笛赋、烂柯人)。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油然而生无限悲痛怅惘之意。第八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3、颈联写的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原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表现了诗人心胸豁达,乐观的境界。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第九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长期遭贬遭遇坎坷辛酸、愤懑归来感慨世事变迁用典悲痛、怅惘感叹身世展望未来比喻富有哲理豁达、进取感谢赠言振作精神积极、昂扬辛酸愤懑、坚定乐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第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思想感情:第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填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诗人借酒振奋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2、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____________.3、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第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赤壁杜牧

七绝第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朝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第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作者简介:第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写作背景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是对三国鼎立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诗人经过赤壁时,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第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注释】①折戟沉沙:断戟没入沙中。②将:拿起。③东风:指吴蜀联军借东风火攻曹操事。④周郎:吴军统帅周瑜。⑤铜雀:台名,魏曹操所建。顶上饰有大铜雀。⑥二乔:乔玄两女。大归孙策,小嫁周瑜。

赤壁

杜牧折戟沈沙①铁未销,自将②磨洗认前朝。东风③不与周郎④便,铜雀⑤春深销二乔⑥。第十八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写实诗歌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支深埋在泥沙里的断戟,虽然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把它拣起来磨洗干净,还能认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第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其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出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诗歌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慨如果不是东风帮助周瑜获得火烧曹军的胜利,恐怕吴国的国色大乔、小乔就要被幽禁在曹操的铜雀台上了。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提示:最后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能而不得施展。还有另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思想感情: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赤壁兴感之由未销蚀的铁戟是前朝之物感慨咏叹若非东风之便历史将会改写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过零丁洋文天祥七律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理宗时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这首诗写于文天祥被俘第2年。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资料: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疏通诗意第三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疏通诗意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过零丁洋文天祥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国家危难命运艰辛形势险恶境况危苦抒情舍生取义名垂青史比喻对偶追忆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明.于谦<<石灰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拓展延伸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什么是宋词

词,诗歌的一种,源于唐而盛与宋。原为和乐演唱,因此也称曲或曲子词;和诗比较,词的句子大多是长短不齐的,因此,也叫长短句。词有许多不同的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水调歌头》、《西江月》等。整体感知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宋词简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又叫诗余,或是长短句。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代表词人如柳永、李清照等。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还有辛弃疾、岳飞、陆游等。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第四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题解及写作背景——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整体感知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合作探究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阙胜绮读准字音读准节奏quèshēngqǐ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诵读全词并根据课下注释讨论理解诗词大意。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做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明月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月色的明媚皎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合作探究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这体现了苏轼屡受打击后的徘徊困惑心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认真阅读课文,仔细思考下列问题: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愿?既然月宫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这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五十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1、词前小序可否去掉?其作用是什么?

2、词的上、下阙各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

3、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品味词句,体会诗情

不能去掉,因为词前小序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上阙写景,表达作者想超脱又眷恋人间的矛盾心情。下阙抒情,抒发作者的思念之情和他的乐观旷达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虚景:宫阙、琼楼玉宇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九页,2022年,8月28日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反映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