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初明_第1页
免疫缺陷病初明_第2页
免疫缺陷病初明_第3页
免疫缺陷病初明_第4页
免疫缺陷病初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缺陷病初明第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豆豆的明天豆豆是一名4个月大的女婴,她的妈妈在第一次怀孕时早期自然流产,因此自从怀豆豆开始父母便视其为掌上明珠,虽然豆豆是足月剖宫产,生下后足7斤,围产期也都一切顺利。但是,出生后的豆豆似乎总是让父母不省心,从生下来不久就因为耳后窦道合并感染治疗了一段时间,满月后也总是感冒发烧,每次都要去医院住院打点滴才能好转。豆豆3个半月的时候,接种了卡介苗,之后两天开始发烧,体温最高39.2℃,接种部位的皮肤未见异常;3天前出现明显气促,于当地医院静滴头孢呋辛钠3天、甲泼尼龙2天,上述症状均没有明显好转;入院前2天出现皮下多发硬结,以双下肢较多,于是转到某大型三甲医院治疗。入院查体:体重6.5kg,体温38.6℃,脉搏180次/min,呼吸62/min,血压(下肢)95/57mmHg,查体:精神萎糜,反应差,呻吟,面色灰白。全身见6个大小不等的皮下硬结,双下肢为多,直径0.8~3.2cm不等,中心呈紫红色,部分有破溃结痂,绕以红晕。患儿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前囟平软。双鼻腔阻塞,见黄色混浊液体流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及三凹征阳性,口周明显发绀,双肺闻及少许中小水泡音。肝肋下5cm,脾肋下1cm,质地均匀,Ⅰ度。指、趾端明显青紫。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第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1.豆豆怎么了?耳后窦道合并感染;

满月后也总是感冒发烧;接种了卡介苗之后开始发烧,皮肤未见异常;患儿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第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免疫缺陷病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IDD)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不全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第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特点

(1)感染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气管炎、肺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脓皮病细胞免疫缺陷病毒、真菌、胞内菌、原虫第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临床特点

(2)肿瘤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3)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4)遗传倾向

1/3为常染色体遗传,1/5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第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病因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PID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acquiredimmunodeficiencydisease,AIDD)第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D)

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免疫系统遗传基因异常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障碍,而导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疾病。第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分类免疫细胞免疫分子适应性免疫缺陷:原发性B细胞缺陷。原发性T细胞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固有免疫缺陷:补体缺陷。吞噬细胞缺陷。第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原发性T细胞缺陷第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最常见的原发性B细胞缺陷病,又称Bruton病,X性连锁隐性遗传,多见于男性婴幼儿。临床特征: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发病机制:B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缺失,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状态。第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第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X-性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明确诊断标准(XLA)

男性患者CD19+B细胞<2%,并符合以下至少1项:

Btk基因突变;

Northern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发现缺乏BtkmRNA;

母系的表兄、舅舅或侄子CD19+B细胞<2%。

第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X-性连锁高IgM综合征X-性连锁高IgM综合征(XLHM)

罕见的Ig缺陷病,X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临床特征:患者IgG,IgA,IgE缺乏;IgM增高,有时高达10mg/ml;反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X染色体上CD40L基因突变,使T细胞表达CD40L缺陷,T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受阻,导致B细胞不能活化。第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性联高IgM综合征(XLHM)第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性联高IgM综合征明确诊断标准

男性患者血清IgM至少高于相应年龄正常值2倍。并符合以下任何一项:(1)CD40L基因突变。(2)母系的表兄、舅舅或侄子确诊为XLHM。

第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选择性IgA缺陷明确诊断标准:

4岁以上的男性或女性患者血清IgA水平低于0.07g/L,而血清IgG和IgM水平正常。疾病谱:

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感染,并可能发展为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CVID)。

第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可以诊断标准(CVID)

男性或女性患者血清IgG、IgA水平明显降低,并符合以下全部标准:(1)患者2岁以后发病;(2)缺乏同族血凝素和对疫苗应答反应差;(3)排除其他可导致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原因。

第二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原发性T细胞缺陷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原发性T细胞缺陷DiGeorge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22号染色体某区域缺失,胚胎早期咽囊发育不全。患者T细胞数目减少,B细胞正常,抗体产生障碍,易反复感染。可通过胸腺移植进行治疗。T细胞活化和功能缺陷T细胞膜分子表达异常或者缺失。CD3ε或γ链基因变异:TCR减少或缺失。ZAP-70基因变异导致TCR信号转导障碍。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吞噬细胞缺陷白细胞粘附缺陷

CD18基因突变使整合素2表达障碍。白细胞趋化障碍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迟钝白细胞综合征。慢性肉芽肿病不能产生足量超氧离子、过氧化氢及单态氧。NADPH氧化酶系统的基因缺陷细胞呼吸爆发受阻杀菌能力下降X染色体p21区内的b558基因突变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补体系统缺陷补体固有成分缺陷

C1q、C1r、C1s、C4、C2、C3、P、D

。补体调节分子缺陷C1INH、DAF、CD59。补体受体缺陷CR1、CR4、CR3。补体系统缺陷病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阵法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免疫系统恶性肿瘤进行性抑制免疫功能。营养不良

影响免疫细胞成熟,降低免疫应答水平

。医源性免疫缺陷免疫抑制药物和放射性损伤等可引起免疫缺陷。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检查项目数值变化参考值血红蛋白89g/L↓110~120g/L白细胞计数5.8×109/L↓↓(11~1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5.7%↑↑30%左右淋巴细胞百分比19.1%↓↓60%左右血小板计数259×109/L—(250~300)×109/LC反应蛋白(CRP)128mg/L↑↑≤10mg/L血清总蛋白43.9g/L↓46~70g/L白蛋白25.1g/L↓28~44g/L血气分析(吸氧下静脉):

pH7.412(7.35~7.45),PCO230.0mmHg(30~50mmHg),

PO231.1mmHg(60~90mmHg)。免疫球蛋白:IgM<0.18g/L(0.5g/L左右),IgG:0.4g/L(4g/L左右),IgA<0.22g/L(0.2g/L左右)。淋巴细胞亚群:CD3+29%(55~82%),CD3+CD8+20%(11~25%),CD3+CD4+4%(33~58%),CD16+CD56+3%(2~14%),CD19+63%(11~45%)。血培养:铜绿假单胞菌。痰细菌培养:铜绿假单胞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阴性。X线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胸腺缺如?肋骨头与椎体间隙增宽。肺CT示:双肺多发炎症伴实变,未见胸腺影。头CT未见异常。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2.豆豆怎么了?白细胞计数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淋巴细胞亚群中T细胞比例?淋巴细胞亚群中B细胞比例?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iGeorge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又称DiGeorge综合征(1964年)目前已知80%-90%的Digeorge综合征存在着染色体22q11的微基因缺失染色体22q11的微基因缺失可包括一组疾病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iGeorge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甲状旁腺发育不全Ⅲ-Ⅳ咽弓发育不良Ⅰ-Ⅱ咽弓发育不良T细胞减少反复感染低钙血症手足搐搦心血管异常法乐四联征和大血管异常(主动脉弓中断等)面颅发育异常腭裂、人中短低位耳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iGeorge综合征CATCH22(取共同的病损首位字母)Cardiac

defectsAbnormalfaciesThymushypoplasiaCleftpalateHypocalcemia心脏缺陷面容异常胸腺发育不良腭裂低血钙第三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iGeorge综合征面部特征:鱼状唇,眼间距宽,耳朵位置偏低。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iGeorge综合征明确诊断标准(DiGeorge综合征)

男性或女性患者CD3+T细胞降低。并符合以下3项中的2项(1)心血管畸形;(2)持续3周以上需要治疗的低钙血症;(3)染色体22q11.2缺失。疾病谱心脏畸形;面部畸形;精神发育迟滞;反复感染等。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iGeorge综合征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即<1000个/mm2)CD3+T淋巴细胞减少明显血清免疫球蛋白正常或减少,而IgE生高胸部X线片检查胸腺影缺如血钙降低,血磷生高,甲状旁腺素也降低实验室检查: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T-B+Ig-X性连锁遗传的SCID约占总病例的50%~60%,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为细胞因子IL-2、IL-4、IL-7、IL-9和IL-15所共有的受体链(c)发生突变。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SCID往往有JAK3基因缺陷。由于JAK3可编码一种酪氨酸蛋白激酶,以参与c所启始的信号传递,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XSCID)

一类因T、B细胞均出现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或婴幼儿。临床特征:T细胞,NK细胞减少或缺失。B细胞数量正常,但几乎无功能。发病机制:IL-2Rγ链基因突变。阻断信号转导。T细胞发育停滞于pro-T阶段。B细胞和NK细胞发育受阻。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JAK3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Development.

133,2605-16(2006)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CarrierdiagnosisinIL2RGdeletion(XSCID)–Patient1

PCR-agarosegelelectrophoresis

Causativegene:IL2RGinX-chromosomePCRamplifiedforeachexonforsequencingNoPCRproductforamplificationofexon6,7and8Suspectedlargedeletion,tryotherprimerpairscombinationDeletionmutationincludingexon7and2primersitefound(IVS6-71toIVS7-11del487)MotherdiagnosedasheterozygouscarrierbyPCRdirectlyPrimerPairExon6F/8RPrimerPairExon5F/8R-vecontrolPatientMotherNormal-vecontrolPatientMotherNormal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MolecularDiagnosisofX-SCIDinPatient1

IL2RGgenePCRdirectsequencing

IVS6-17DeletioninpatientNormalcontrol:Intron6

IVS7-11

DeletioninpatientNormalcontrol:Intron7

487bpdeletionPatient1:deletionbetweenIntron6andintron7Deletionmutationfromintron6to7includingexon7and2primersite(IVS6-71toIVS7-11del487)Predictedframeshiftstartatarginine285withstopcodon(TAA)createdatposition342,predictedprematuretermination(R285fsX342)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T细胞亚群变化第四十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B细胞和NK细胞变化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X-性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患X-SCID的David在无菌环境下生活,12岁时骨髓移植失败去世。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SCID还可以有重组酶活化基因(RAG-1和RAG-2)的突变,从而导致T、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形成障碍此外,约50%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SCID还可以表现为腺苷脱氨酶(ADA)的缺陷T-B-Ig-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腺苷脱氨酶(ADA)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缺陷ADA和PNP缺陷;导致核苷代谢产物dATP或dGTP的蓄积;对早期T细胞和B细胞有毒性作用;且抑制核糖核苷还原酶,影响DNA合成;T、B发育停滞于proT/proB阶段;导致T细胞和B细胞缺陷。临床特征:反复出现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感染。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ADA缺乏(SCID)PNP缺乏(CID)遗传ARAR病因dATP等堆积dGTP堆积起病婴儿期婴儿期表现各种病原体感染各种病原体感染功能T、B细胞代谢T细胞代谢免疫Ig降低Ig可降低、B正常

T、B降低T数量/功能下降其它部分存活自身免疫性溶血神经系统障碍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明确诊断标准(SCID)

2岁以内的患者具有经胎盘传递而来的母体T细胞或CD3+T细胞低于30%,绝对淋巴细胞计数<3×109/L。并符合以下至少1项

(1)细胞因子共有的γ链基因突变;(2)JAK3基因突变;(3)RAG1/RAG2基因突变;(4)ADA活性低于对照2%或其2个等位基因均突变。(5)IL-7Rα基因突变。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豆豆的明天入院后考虑豆豆患有严重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紧急给予相应治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盐酸万古霉素(稳可信)抗感染以及丙球蛋白静脉输注增强免疫治疗,治疗2天后体温平稳,入院第4天医生发现豆豆口腔咽后壁及软腭发现黄白色脓性物,入院后第6天体温再次升高到38.2℃,且血红蛋白降到了66g/L。复查肺CT:双肺下叶渗出性病变较前吸收,双肺上叶出现结节状影,边缘有毛刺征。检测1,3-β-D-葡聚糖1.33mmol/L,考虑合并真菌感染。予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并输注滤白辐照红细胞0.5U,第2天体温降至37.2℃左右。豆豆住院治疗2周后,复查血细菌培养阴性,复查肺CT:双肺下叶渗出较前明显吸收。医生告诉豆豆的父母,豆豆虽然目前病情平稳,但是很容易再出现类似的严重感染,建议他们考虑进一步的治疗,豆豆的父母看着憔悴的豆豆,伤心的落泪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豆豆的明天会怎样……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五页,2022年,8月28日3.豆豆的明天丙球蛋白静脉输注;泰能联合万古霉素抗细菌感染;伏立康唑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