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7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相比于《GB 2718-2003 酱卫生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适用范围扩展:新标准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酿造酱,还对酿造酱的定义进行了细化,确保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和明确。

  2. 指标体系升级:增加了对食品添加剂、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等食品安全指标的要求,反映了食品安全监管从卫生标准向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转变。例如,明确了黄曲霉毒素B1的具体限量要求,提高了产品安全性。

  3. 微生物指标调整:对微生物指标进行了修订,如调整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限量要求,新增了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项目,以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4. 生产与质量控制加强:新标准强调了生产过程的卫生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厂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5. 检验方法更新:引入了更科学、精确的检验方法,如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6. 标签标识规范:对产品标签标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强制标注食品添加剂、过敏原信息等,以增强消费者知情权,促进市场透明度。

  7. 标准体系融合:与国际标准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接轨,提升了我国酿造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贸易。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24 颁布
  • 2015-05-24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_第1页
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_第2页
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7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

2014-12-24发布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2718—2014

前言

本标准代替酱卫生标准

GB2718—2003《》。

本标准与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GB2718—2003,: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

———“”;

修改了范围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

修改了感官要求

———;

修改了理化指标

———;

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

GB27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酿造酱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酿造酱

本标准不适用于半固态复合调味料

2术语和定义

21酿造酱

.

以谷物和或豆类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半固态的调味品如面酱黄酱蚕豆酱等

(),、、。

3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

311谷物豆类应符合的规定

..、GB2715。

3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

32感官要求

.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1。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滋味气味无异味无异嗅取适量试样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状态闻

、,,,,

状态无正常视力可见霉斑外来异物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其滋味

、。,

33理化指标

.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2。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氨基酸态氮

/(g/100g)≥0.3GB/T5009.40

34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

341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