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治疗呃逆诊疗常规_第1页
中医科治疗呃逆诊疗常规_第2页
中医科治疗呃逆诊疗常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科治疗呃逆诊疗常规呃逆是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所致的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症的一种病证。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即属呃逆。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手术后,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疾患,尿毒症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诊断]1大多突然起病。2具有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等特点。3病人不能自制。4伴胃脘不适,口干,异样感觉等胃肠病症状。5本病应注意与干呕,嗳气等相鉴别。[辨证论治]实证1胃中寒冷症状:呃声沉缓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得寒愈甚,食欲减少,口中和而不渴,苔白润,脉迟缓。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例方:丁香散。2胃火上逆症状:呃声洪亮,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火,降逆止呃。例方:竹叶石膏汤。3气机郁滞症状: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伴胸闷,纳减,脘胁胀闷,肠鸣矢气,舌苔薄白,脉弦。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例方:五磨饮子。虚证1脾胃虚寒症状:呃声低弱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困倦,舌淡苔白,脉沉细弱。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例方:理中汤。2胃阴不足症状:呃声急促而不连续,口干舌燥,烦躁不安,舌红干或有裂纹,脉细数。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呃。例方:益胃汤。[其他疗法]1中成药可配合选用香砂养胃丸,陈夏六君丸,附桂理中丸等。2针灸疗法可取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太冲等穴治疗。[疗效标准]1治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