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费用不同定价方式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_第1页
附加费用不同定价方式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_第2页
附加费用不同定价方式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加费用不同定价方式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论文冲动性购买是平常购物经过中常见的一种行为,调查发现,2001年美国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将近8成是冲动性购买〔Nichols等,2001〕。Bellenger〔柏林格,1978〕在对商场中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1/3以上的消费者发生过冲动性购物。然而,网络购物和传统购物存在众多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正常情况下,客户在网店中拍下商品之后,网络零售商会把产品交付给快递公司转到达顾客手中。因而,产品的价格往往包括两个部分:基本价和附加费用〔如运费〕,那么这两部分价格怎样分摊,是制定一个整合价还是两个分离价?李四兰〔2006〕试图从心理账户理论中整合价与分离价角度来研究附加费用不同定价方式对消费者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当前对心理账户理论中的整合定价与分离定价怎样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研究多与消费者的价格感悟高低相关,决策主体〔即消费者〕的特质通常被忽视。笔者通过引入由Higgins提出的来自心理学的一个理论---调节匹配,[4]来衡量消费者的个体差异不同。该理论把消费者的目的导向分成了两种,分别为提升调节导向、防御调节导向。因而,笔者讨论了两种不同目的导向的消费者在面对附加费用两种不同的定价方式〔整合价/分离价〕时产生匹配与否对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尤其是对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二、相关概念〔一〕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冲动性购买行为具有下面几项特征:突发性、难以抵制性、享乐性,是一种复杂且较为特殊的购买活动。在冲动性购买经过中,消费者快速做出购买决策,而不会仔细、计划性地去考察所有相关信息以及其他的可能性购买。在线冲动购买的经过与传统购物中的冲动型购买经过类似,消费者通常会受一种临时的、忽然的冲动性气力驱动而进行立即购买活动。〔二〕调节导向调节导向分为长期调节导向与临时调节导向,这里所讲的调节导向仅就长期调节导向而言。调节导向的两种形式分别是防御调节导向与提升调节导向。积极的结果和收益是提升调节导向的首要关注点,提升调节导向愈加在意能否能够获得.Higgins〔希金斯,1997〕指出防御调节导向关注负面后果和损失,即愈加在意能否会带来损失.在社会化进程当中,个体逐步地会以两种导向中的一种为主来调节本身的行为活动,相应地就有提升调节导向的个体与防御调节导向的个体。调节导向影响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经过通常很复杂,一方面会影响消费者在面对诱惑时的欲望,另一方面会作用于消费者对欲望的抗争经过。在两种调节导向的个体各自选择了本身所偏爱的行为策略时,就促成了调节性匹配。当产生匹配的时候,个体会有一种正确感,这会加强个体行为动机。〔三〕附加费用定价方式以往的研究中,关于附加费用定价方式---整合定价与分离定价的选择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分离定价意味着多项支付,一些学者将这种多项支付策略看作是多项损失,以为从心理账户的计算原则来讲,应该将多个损失整合在一起,整合定价才会更有效。大量研究支持了这一推论:Kim〔基姆,2006〕以为附加费用在视觉上比拟明显时整合定价相对有效。Harris〔哈里斯,2006〕等通过研究得出,消费者更倾向于整合定价的捆绑销售产品。Schindler〔斯达尔,2005〕等通过归纳前景理论和感悟公平得出,在线商家应尽量防止在定价时将运费等附加价单独列示。在Johnson〔约翰逊,1999〕等人的研究中发现,[12]用整合方式列示卖价的汽车品牌博得了更高层次的产品满意度和回购意向。在关于健身房收费方式的实验中,研究得出了一样的结论,该调查发现一次性将一个月健身费用全部支付的收费形式要比每次支出当次健身费用的收费方式更能博得消费者的喜欢。另外一些学者却相信分离价更容易刺激购买行为。Morwits〔莫卫蒂斯,1998〕等研究发现,[14]消费者在凭借直觉对信息进行处理时,会将注意力放在基本价上,由于基本价是占支出比例较大的部分,进而忽视附加价部分,分离价有很强的吸引力。Hossian〔霍斯安,2006〕等通过在eBay网上的真实拍卖实验发现,顾客把花在商品上的资金、运费各自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之中,甚至有时完全忽视了运输费用。因而,假如运费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增加运费、减少起拍价能够获得更多买家,获得更高层次的拍卖收益。Clark〔克拉克,2008〕等的研究也给出类似的结论,遭到锚定和调整等直觉影响的消费者会导致感悟偏差,使得在拍卖时相对价格较低的运费等附加费用被消费者忽略。Xia〔夏,2004〕等以为有限理性引起的消费者受锚定和调整等直觉启发所造成感悟偏差的影响,采用分离定价更能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和价格满意度。〔四〕冲动性购买倾向冲动性购买倾向是对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冲动性购买程度的总体度量,能够适当地反映出不同消费者在冲动型购买行为上的差异不同,是消费者在面对诱惑时的欲望和自行调节控制两种不同驱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结果。三、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一〕研究框架笔者将消费者的调节导向分成提升与防御两种不类型,研究了两种不同调节导向的消费者在面对不同定价方式〔分离价和整合价〕时,产生匹配与否会对冲动型购买倾向有如何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其对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框架如此图1所示。【1】〔二〕研究假设在探寻求索性研究方式基础上,本研究先给出假设。有关研究显示,由价格列示方式到购买意向的这一经过与心理账户和效用函数相关,[19]当不同价格组成部分被各自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后,能够从效用函数中显而易见地看出,价格的组成部分越多,代表着可能的损失会越多,则购买意向会越低,此时的心理效用也相比照较弱。在整合定价的方式下,防御调节导向的顾客会达成损失较少的匹配,进而比拟偏好整合定价方式;而提高导向的消费者在面对基本价格比拟诱惑的情况下,可能会忽视附加费用,提高附加费用,降低基本价的这种分离定价方式,会使提高导向的消费者产生所得较多的匹配,愿意冒险做出冲动性购买,由此提出假设1以及子假设。H1:不同目的导向消费者对附加费用定价方式产生匹配时,对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显着提高;H1a:防御调节导向的消费者与整合定价方式构成调节匹配时,对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显着影响;H1b:提升调节导向的消费者与分离定价方式构成调节匹配时,对冲动型购买倾向有显着影响;冲动性购买倾向是消费者自我控制和购买欲望斗争的结果,冲动性购买倾向较高时可能冲动性购买行为比拟明显,提出假设2.H2: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遭到冲动性购买倾向的影响正向显着。四、研究道路〔一〕实验设计笔者采用2〔附加信息定价:整合定价或分离定价〕2〔调节导向:防御或提高〕2〔冲动性购买倾向:高或低〕的实验设计。受测者大部分是大学生和研究生,还有部分是工作在各个岗位的职工,选择这些人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是网上购买者的主力军,对网络很了解,而且理解水平相对较高。本次问卷发放方式是将问卷放到某专门的问卷网站,然后将网址发放给受测者,受测者回答完毕之后通过网络的方式提交保存。本次研究总共收回299份问卷,由于消费者的调节导向是研究中的一个因素,通过回答相应的问题不能区分出该受测者调节导向的问卷将被淘汰,经过挑选,能明显区分出受测者调节导向的问卷数量为195份,最终用于研究的问卷共142份。〔二〕变量测量1.定价方式问卷的模拟场景是假设消费者很喜欢的一本原价1999元的很贵的外文书,如今相对来讲便宜了很多,但不同的是一个商家卖价为66元〔整合价〕,是免邮费,另外一个商家卖价为60元,邮费要6元〔分离价〕。2.调节导向这部分采用了CunninghamWACarolLR〔坎宁安和卡罗尔,2005〕在对提升和防御两种行为特征的人进行脑神经系统差异的研究中所使用的量表。[20]该量表非常简明,通过受测者回答的问题选项简单求和判定出受测者为何种目的导向的人。详细包括了4个题目:我非常重视能够丰富我生活经历体验的所有时机;我经常有目的地去努力寻求一些可能的成功机遇;我非常重视保卫自个以防止一些潜存的危险与不好的事情发生;我在应对事情时总是强调要尽量避免所有的损失。3.冲动性购买倾向此处借鉴的是景奉杰和岳海龙在2005年根据中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和消费习惯以及心理学、神经病理学等学科知识制定的量表,[21]但对量表的问题数目进行了删减。由于被借鉴的量表设置了反向提问,笔者考虑到受测者对回答问卷的耐心程度,将反向提问删减。4.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此处使用的量表是Weun,Jones和Beatty2003年开发的,是一份关于消费者实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量表,从受测者的购买后情况调查出其实际在线冲动购买行为。问卷的基本信息部分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量表的整体Cronbach系数为0.745,大于0.7,讲明量表有很好的可靠性,由于本问卷中参考的各个变量的测试题都借鉴了国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具有内容效度。五、假设检验〔一〕附加费用定价方式与目的导向的调节匹配对态度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束后,笔者对所有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挑选,将明显具有调节导向的受测者问卷挑选出来,最后得到195份问卷,经过查看,有些问卷回答的明显很极端,将这部分问卷排除在外,得到142份最终用于分析的问卷。根据假设1,当防御导向的消费者看到整合价时,会由于本身的调节焦点与定价方式相符而产生匹配,同样的提升调节导向的受测者会由于本身调节焦点的相符与分离定价产生匹配,反之就是不匹配的情况。将经过挑选的问卷分成了目的导向和定价方式匹配与不匹配的两组,并将匹配的受测者归类为虚拟变量0,将不匹配的受测者归类为虚拟变量1.详细操作是:首先将具有提升调节导向并且是选择分离价的受测者问卷挑选出来,再将具有防御调节导向并且是选择整合价的受测者挑选出来,这两组受测者达成调节匹配,归类为组0.然后,将剩余问卷中具有提升调节导向并且选择了整合价方式的受测者和具有防御调节导向并且选择分离价的受测者归类为组1,组1是未产生匹配的一组。用SPSS中的单因素分析法对0和1两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得到分析输出如此图2所示,能够看出,在匹配的情况下,冲动性购买倾向高于没有构成匹配的受测者的倾向,讲明产生匹配时对受测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正向的提高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1的两个子假设,研究用了多重比拟法Scheffe进行事后检验。对以上两组数据进行分组,将提升调节导向并且未产生匹配的受测者分为组1,将防御调节导向的并产生匹配的受测者分为组2,将防御调节导向并未产生匹配的受测者分为组3,将提升调节导向并产生匹配的受测者分为组4.事后检验的结果见表1.从表1能够看出,组2显着高于组1,组4显着高于组3,由此能够支持假设1中的子假设部分。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当受测者的目的导向与定价方式产生匹配时,在冲动性购买倾向上明显高于没有产生匹配的受测者,并且事后检验也得出,提升调节导向的消费者在面对分离价定价方式时比在面对整合价定价方式时更能提高冲动性购买倾向;防御调节导向的消费者在面对整合价定价方式时比在面对分离价定价方式时冲动性购买倾向更高层次,提升调节导向的受测者偏好分离定价方式,而防御型调节导向的受测者偏好整合定价方式。研究结果支持假设1.〔二〕冲动性购买倾向对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为了验证冲动性购买倾向对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验证假设2,检验的结果如表2.【2】从表2能够看出,冲动性购买倾向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628,大于0,且t值大于2,讲明冲动性购买倾向对在线冲动性购买行为有显着且正向的影响,即消费者冲动性购买倾向越高,其在线的这种冲动性购买行为越强,反之,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越低,行为越弱。从表中看出,该模型的F值是68.267,并且Sig.值为0.000,讲明该模型是成立的,具有统计意义,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支持假设2.六、总结〔一〕结论调查分析的结果表示清楚,消费者的目的导向能否与定价方式产生匹配,确实对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有显着不一样的影响。在产生匹配时,消费者倾向得分明显高于没有产生匹配的消费者得分。研究结果还证实了,当商家的产品有明显让人感觉价格适宜的情况下,提升调节导向的消费者比拟偏好分离定价方式,而防御调节导向的消费者比拟偏好整合定价方式。这种结果是由于消费者的不同调节焦点所致。提升焦点的消费者在乎收益,而防御焦点的消费者重视损失.因而,冲动性购买的策略会有所不同。冲动性购买倾向对在线冲动型购买行为的影响显着正向,这讲明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越高,其冲动性购买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二〕对网络商家定价策略的建议当前网络商家的整体倾向是将附加费用参加产品的价格中,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调节导向的消费者有自个不同的调节焦点,假如一味地采用整合定价方式不见得适用于每个消费者。因而,商家应该以提高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倾向以及冲动性购买行为为目的,找到适宜的定价策略。商家不能同时采取多种定价方式,但同一件商品,在不同时段,商家能够采取不同定价方式,有自个数据库的网络商家,通过网络销售记录,运用如今比拟成熟的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分析每个时段的销售情况,找出每件产品或每类产品的合理定价策略。比拟小的网络商家,如淘宝上很多的个人网店,可能没必要使用数据库,此时,商家能够通过自个平台提供的销售记录和自个的销售记录,找出各个时段的销售业绩情况,以此来定夺有效的定价策略,找出更能带来销售额增长的定价方式。〔三〕研究局限与瞻望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购物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导致影响在线冲动性购买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消费者的不同目的导向和附加费用定价方式能否产生匹配作为影响因素,给出了影响因素模型,最后针对所得结果为网络商家提出了一定的附加费用定价方式策略。尽管本研究通过实证得出一系列结论,但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缺乏:首先,本研究主要以学生群体为代表,并且冲动性购买的产品是书本。因而,可能会影响结论的推广性。其次,在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经过中,还有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