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洛文化在明清时期乡村社会中的应用,文化论文内容摘要:明清时期,朝廷将河洛文化,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化作治理乡村社会的详细措施;乡绅在乡村社会落实与详细施行朝廷治理乡村社会的措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传续起了重要作用。河洛文化在明清时期可称为全面深切进入中国基层期.本文关键词语:河洛文化;乡绅;乡村社会;河洛文化即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文化,这一地区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核心文化的源头,如(周易〕和儒道及中国化了的fo教都源自于河洛地区。关于河洛地区的范围,已有众多阐述;①不管范围怎样定,河洛地区是中原大地的核心是没有疑问的,河洛地区的文化发展成了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也是没有疑问。关于河洛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众多阐述,如有的学者以为:河洛地区的史前文化及(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初始期,夏商周三代为构成期,秦汉魏晋为发展期,隋唐北宋为昌盛期,明清为中衰期,现现代为复兴期。[1]本人以为,河洛文化的发展与变迁的历程可划分为:史前文化及(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的初始期,夏商周三代为构成期,秦汉魏晋为定型期,隋唐北宋为全方位地向南传播期,明清为全面深切进入中国基层期,现现代为新发展期。本文的侧重点不在于讨论河洛的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历程,而在于讨论明清时期河洛文化怎样作用于中国乡村社会。在论文中曾谈到,河洛文化本来是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十分是在其初始期,在其夏商周构成期就已经是国家的统治文化,后来不仅成为了国家统治文化,还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核心文化,如儒家文化在西汉武帝免除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国家统治文化,即塑造中国国民的主要文化;再如道家思想和中国化了的fo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明清时期的河洛文化,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文化。一、明代中前期乡绅落实朝廷的乡村社会治理措施与将河洛文化贯彻到乡村社会明代中前期河洛文化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首先要追朔到明初统治者将河洛文化化为详细的乡村治理政策,这就是朱元璋在明初制定的木铎老人制、里老制、读法读诰制、申明亭与旌善亭制和乡饮酒礼制。明代前期,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对基层社会国民进行教化,朱元璋以为,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仪[2]〔P528〕,又讲威人以法,不若感人以心。敦信义而励廉耻,此化民之本也[3]〔P0873〕。朱元璋所设计的教化基层国民的方式方法首先是兴学,令各郡县设立学校,讲论圣道;其次是在基层设置惩恶劝善机制,有木铎老人制、里老人制、申明亭与旌善亭及乡饮酒礼制。木铎老人制,就是于城市、坊厢、乡村、集店,量设木铎老人,免其差役,使朝暮宣谕,[4]〔卷四十五P856〕用朱元璋的(圣训六言〕劝化民俗,使木铎老人每月朔望昧爽以木铎巡于道路,高唱圣谕以设众,月给以粮.[5]〔P108〕木铎老人词曰: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6]〔卷三P348〕即木铎老人每月初一、十五早晚敲着木铎高唱圣谕,行于道路,这种教化机制行于明前期。木铎老人所宣唱的朱元璋(圣训六言〕,实乃中国的儒家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样是河洛文化的核心。里老制,是明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设计的一项重要的乡村社会治理制度,这项制度创设于何年,没有明确记载。清代张廷玉等在(明史〕中也只是讲到:里设老人,选年高为众所服者,导民善,平乡里争讼。[7]〔卷七十七P7980〕即没有讲到创制于何年。学者们根据(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七年的记载:〔明太祖〕命民间高年老人理其乡之词讼,[3]〔卷二三二P3396〕以为这是明代设立里老人制度的开场。对于里老人,朱元璋赋予了其治理乡间的重要责职:催促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和兴修水利、平乡里争讼、在乡间行教化。其行教化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在乡间行乡饮酒礼,二是结合申明亭和旌善亭制,在乡间旌表善恶,及宣讲(大明律〕(大诰三编〕(教民榜文〕。乡饮酒礼源自于西周的(周礼〕,这是一种兴贤敬老、习礼让仪规、选举人才、教育后进、教化民人的一种活动。[8]而明清时期的乡饮酒礼仍然推行敬老、敬贤、崇礼让,同时,一个更主要的目的是进行儒家伦理道德和尊卑等级教化,如明太祖朱元璋所公布的(大诰〕中规定:乡饮酒礼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其坐席间高年有德者居於上,高年淳笃者并之,以次叙齿而列,其曾有违条犯法之人列於外,坐同类者成席,不许干於善良之席,主者若不分别,致使贵贱混淆,察知或坐中人发现觉察,罪以违制,奸顽不由其主,紊乱正席,全家移出化外。[9]〔卷七十八P748〕明太祖朱元璋对乡饮酒礼的推广行是很坚决的,期望通过乡饮酒礼来到达教化臣民的作用:洪武初诏中书省详定乡饮酒礼条式,使民岁时燕会,习礼读律,期於申明朝廷之法,敦序长幼之节。[9]〔卷七十八P748〕申明亭和旌善亭,即明太祖朱元璋命各地方官在府州县城及各乡间里社建立两亭,一高一低、一东一西、一前一后,表示清楚崇善抑恶之意。申明亭创于洪武五年二月,明太祖诏令建申明亭:上以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命有司於内外府州县及其乡之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书其过、名,榜於亭上,使人有所惩戒。[3]〔卷七十二P1332-1333〕即申明亭之建有普法的性质,有通过案例警示民众的目的。旌善亭创立的时间在正史中无明确记载,有学者根据嘉靖(兰阳县志〕卷四的记载,旌善亭的创立当在洪武十六年。[10]其创立的目的为了旌表孝子顺孙、义夫节妇,树立基层道德典范。洪武二十七年里老制建立后,里老制和申明亭、旌善亭制结合起来了,明太祖命里老人在申明亭轮流值日理事,理乡之词讼,又在旌善亭设置板榜,将经过查实并经地方官批准的孝子顺孙、节妇义妇、善民义民书于榜上。如此,构成了既有负面惩戒,又有正面奖劝的基层教化机制,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理念和国家的意志贯彻到了基层。旌表善的,惩戒恶的,即彰善瘅恶,这是中国自周代以来已有的传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思想,明太祖通过制定详细的措施,用河洛文化,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贯彻到基层社会,来治理乡村社会。木铎老人制、里老制、读法读诰制、旌善亭制和乡饮酒礼制,这些教化乡民和治理乡村社会的措施,要贯彻在最基层,地方官员所依靠的是乡绅③,由于这些措施的落实需要乡绅给予配合,如木铎老人、里老人需要乡绅来充任,读法读诰、彰善瘅恶、行乡饮酒礼等,都需要乡绅在乡村社会施行。所以,乡绅对应用河洛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措施去治理乡村社会起了重要作用。二、明代后期乡绅在乡村社会推行乡约与河洛文化治理乡村社会明前期朱元璋所建立的整个教化系统到明代中期已衰落,里老人即便在一些地方设置着,也不是从事教化乡民的工作了,而是起着催征钱粮的胥吏的作用。申明亭、旌善亭大多在乡间已倒,即便还在乡间存在,可能也没有里老人坐亭了。县城内都保存与维护乃至重建申明亭和旌善亭,但也只是作为县域内的必要设施罢了,早已没有里老坐亭了。各县域社会内的各种祭坛可能都还存在,但官府已不再组织的各种祭祀了。基层社会似乎已成了教化的真空地带,然而,中国儒学培养出来的文人们总是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在一些地方的一些文人或闲居在家的文人士大夫们,即乡绅们,他们探寻求索建立用乡约来教化与管理基层社会。乡约④是指基层民众自发订立的乡规民约,其目的是美风俗与弥盗安里,最早源自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陕西蓝田人吕大防撰(吕氏乡约〕,定下四条规约〔每条之下又有详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其本质是中国儒家文人〔吕大均和其兄吕大防都是理学家张载与程颐的学生〕以治理社会为己任,构建并倡行了一套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案,其总特点是提倡并相约践行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到南宋时,大理学家朱熹看到了(吕氏乡约〕对治理基层社会的价值,对(吕氏乡约〕进行了调整,并参加了自个的设想,如朱熹设想:推齿德一人为都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月轮一人为直月。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籍。[11]〔卷四十P213〕朱熹撰写了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的(家礼〕,其目的是要将儒家的伦理道德理念进一步贯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要求,所以其书分五卷: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从家族内日常礼仪到成年、结婚、丧葬、祭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明清时代的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们吸收了朱熹的思想,并用政权的强迫力推行从(吕氏乡约〕以来的乡约理论,明太祖组织了三十多名儒士撰写了(大明集礼〕颁行天下,又颁行了(大诰初编〕和(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及(教民榜文〕,明成祖朱棣还刊行了(性理大全〕,将儒家的思想伦理道德理念贯输到最基层。除了政权强力推行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与理念外,一些文人也看到了乡约对基层社会建设的作用。明前期大明才子解缙就曾建议明太祖要建设庠乡学之规.一些地方官员也深知乡约对地方社会的作用,在所辖地行乡约,如正统初年任广东潮州知府的王源,成化十年〔1474〕及弘治十一年〔1498〕任永嘉知县和温州知府的文林,都在辖地推广乡约。[12]〔P201-202〕除此之外,还有些地方乡绅在基层社会倡行乡约,如正统年间的浙江李伦、正德五年山西潞安仇氏兄弟、宣德年间龙岩人蒋辅等。对乡约在明代中后期践行起最大推动作用的是明代中期的王阳明。他在正德十一年〔1516〕至正德十六年〔1521〕为官赣南及在平定赣南山区农民起义的经过中,先后行十家牌法、兴社学、颁行(南赣乡约〕。其十家牌法主要功能在弥盗,兼有教化功能;而(南赣乡约〕主要功能是教化,兼有弥盗功能。据有的学者研究⑤,乡约由于仪式繁琐,维持时间甚短,但在赣南却构成了直至清代仍然沿用的保甲加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形式。明代中后期的江西,一批王门弟子积极在基层社会倡行与践行乡约。明代中后期的乡绅热衷于用乡约教化乡民,还表如今很多乡绅热衷于用乡约建设宗族,这就是常建华先生所讲宗族乡约化,常建华先生在(明代宗族研究〕一书中,曾引用江西学者梁洪生(江右王门学者的乡族建设-以流坑村为例〕[13]一文的研究成果,讲述了江西流坑村董氏乡绅们将宗族乡约化的事例。乡约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河洛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无论(吕氏乡约〕还是朱熹的(家礼〕及明后期地方官员和乡绅推行的乡约,都是将河洛文化化作详细的行为要求,以王阳明在(乡约告谕〕中对乡民的要求为例:今特为乡约以协和尔民: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邻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14]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普通乡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儒家的思想道德要求。明代乡约的核心思想大体如此。三、清代乡绅践行乡约加保甲的乡村治理政策与应用河洛文化治理乡村社会清朝汲取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十分是明代统治者〕治理基层社会的经历体验,利用乡绅,大力推行乡约加保甲的办法来治理与控制乡村社会。乾隆十二年(皇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一(职役考一〕记载:先是顺治九年颁行六谕碑文曰:孝敬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无作非为。即朝廷在顺治九年〔1652〕将这六谕颁行八旗和各直省,并诏令镌刻于碑。顺治十六年〔1659〕令直省举行乡约之法宣讲上谕.其法是令五城设立公所讲解开谕以广教化,直省府州县亦皆举行乡约,各地方官责成乡约人等每月朔望聚集公所宣讲。[15]〔卷二十一P451-452〕并规定:其乡约正副不应以仆隶、奸胥蠹设充数,应会合乡人,公举六十岁以上,业经告给衣领,行履无过、德业素著之生员统摄。若无生员,即以素有德望六七十岁以上之平民统摄。每遇朔望,申明诫谕,并旌别善恶实行,登记薄册,使之共相鼓舞。[16]〔卷三九七P314〕康熙巳帝进一步推进和加深了乡约在基层社会的推行,在康熙九年庚戌十月癸巳诏令中讲: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其时人心醇良,风俗朴厚,刑措不用,比户可封,长治久安,茂登上理。盖法令禁於一时而教化维於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近见风俗日敝,人心不古,嚣凌成习,僭滥多端,狙诈之术日工,狱讼之兴靡已。或豪富凌轹孤寒,或劣绅武断乡曲,或恶衿出入衙署,或蠹棍诈害善良朕今欲法古帝王尚德缓刑,化民成俗。举凡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省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以上诸条著通过晓谕八旗并直隶各省府州县乡村人等切实遵行。[17]〔卷六P215〕这也就是康熙著名的(圣谕十六条〕。到雍正二年〔1724〕,雍正帝将康熙上谕十六条寻绎其义,推衍其文[18]〔卷九P137〕将康熙的(圣谕十六条〕演绎成了洋洋万言的(圣谕广训〕,并在雍正七年下令:令各州县於大乡大村人口稠密之处,俱设乡约之所,於举贡生员内拣选老成有学行者一人,以为约正;再选朴实谨守者三四人,以为直月,每月朔望,齐集乡之耆老、里长及读书之人,宣读(圣谕广训〕,说明大义,详示开导,务使乡曲愚民咸生孝友敦睦之思。[19]〔卷一二六之二十P619〕从乾隆到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诸帝,都一直坚持着推行乡约加保甲教化与治理基层社会的办法。如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刚即位就下诏令:应严饬各地方官于各乡里居民中,择其素行醇谨通晓文义者,举为约正,不拘名数,令各就所近村镇,恭将(圣谕广训〕勤为宣讲,诚心开导,并摘所犯律条,刊布晓谕。[16]〔卷三九八P331〕咸丰和同治年间各地还根据朝廷要求建立了乡约局。直到光绪二年〔1876〕,当时的中国已是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但光绪皇帝仍然在要求各地行乡约之法:宣讲(圣谕广训〕,巨典昭重,自应认真举办,乃近来各地方官往往视为具文,实属不成事体!著顺天府、五城,实力奉行,并著各直省督抚学政,督饬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融合启航盛典见证新高度
- 全球铀矿资源分布与核能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路径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公共交通与城市社区建设协同报告
- ChEMBL22003-生命科学试剂-MCE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核医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省武威五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行为矫正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鼓楼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融合空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33490-2025展览展示工程服务基本要求
- 2025年春季《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二次平时作业-国开(XJ)-参考资料
- 2024-2025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实验1-13参考答案
- 商混企业整合方案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文)
- 双狐实用入门
- (完整版)应急预案评审表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
- 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登记表
- 储油罐制作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