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适用学科初中历史适用年级初一年级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教学目标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教学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教学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课题说明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玄宗幸蜀图》图)讲述杨贵妃的死:唐玄宗一众到了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23里)途中将士饥疲,六军愤怒,陈玄礼认为杨国忠作乱才导致安禄山谋反,请李辅国转告太子想杀杨国忠的意图。这时吐蕃使者正率领20多人围堵杨国忠,抱怨没食物。有官兵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杨国忠骑着马逃到西门,被众人杀死肢解,头被枪挑着竖在驿站门口。陈玄礼及韦谔请求玄宗杀死杨贵妃。高力士劝说玄宗保军心安定,杀死杨贵妃。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后世史家认为“马嵬之变”是一场“有计划的兵变“。这就是《玄宗幸蜀图》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由盛世到衰败的过程,以从中汲取教训。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二、知识教学考点1安史之乱.背景:(1)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日趋腐败,社会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璐形势日趋紧张。(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爆发: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概况:(1)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淹关,逼近长安。(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3)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叛军被平定。.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考点2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黄巢起义:(1)背景。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中央无力控制藩镇。②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3)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唐朝灭亡:(1)时间:907年。(2)概况:被朱温建立的后梁灭亡。考点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五代: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鸳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评价:(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2)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三、例题精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考点一安史之乱)。B、)。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D、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外重内轻A、唐玄宗统治后期沉迷酒色,追求享乐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答案】B【解析】安史之乱的爆发主要由于朝政腐败和节度使权利膨胀,没有天灾人祸的影响。考点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例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答案】B【解析】唐末农民起义领导人是黄巢。因此B正确。例3朱温原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后投降唐朝并被封为节度使,其后建立( )。A、后梁 B、后唐C、后汉 D、后周【答案】A【解析】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因此A正确。考点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例4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A.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C.南方政局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D.后唐是这一时期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答案】D【解析】北汉是五代十国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因此选D。课程小结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过关检测一、选择题.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B.张角C.黄巢D.朱温.“安史之乱”是一场( )A.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D)①唐朝后期政治更加黑暗 ②灾荒连年③唐朝后期土地集中兼并严重 ④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无法生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D.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4/6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学案A.手握重兵的武将 B.饱读读书的儒生C.前朝的皇亲国戚 D.豪门大户的后代.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由于()①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 ②各分裂政权能够和平相处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④北方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成为南方政权的依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二、材料分析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末农民起义前夕,翰林学士刘允章上《直谏书》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怨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并说:“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诉于州县。州县不理,诉于宰相。宰相不理,诉于陛下。陛下不理,何以归哉!”——《全唐文》材料二: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⑴材料一中的“唐末农民起义”指的是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⑵联系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说这次起义的原因是什么。⑶材料二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什么样的政治状况?你对此作何评价?答案一、选择题1.D2.C3.C4.A5.D6.C7.A8.C9.B二、材料分析10.(1)黄巢起义。结果: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后被镇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安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