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厂区控评性附件_第1页
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厂区控评性附件_第2页
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厂区控评性附件_第3页
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厂区控评性附件_第4页
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厂区控评性附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 项目背 评价依 评价目 评价范 评价内 评价方 评价程 质量控 评价单 建设项 工程概 自然环境概 社会环境条 地理位置及交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 项目试运行情 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概 总体布 与评 总体布 总体布局评 设备布局与评 主要设 主要设备布局评 职 害因 、检测与评 职 害因 主要职 害因素对的影 职 害因素检测与评 职 害因素关键控制 职 害防护设 与评 职 害防护设 防护设 情 职 害防护设施评 应急救援措施与评 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程 对外和通讯程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其责任和义 应急救援措施评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与评 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 个人防护用品评 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与评 建筑卫生 与评 辅助用 与评 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与评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 职业卫生管理制 职业卫生管理评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 职业健康监护分 职业健康监护评 评价结论与建 评价结 建 附件1、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职业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2、《关于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备案》[石发改备(2013)10号];3、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营业执照;4、石阡盘兴投资总平面布置图5、现场总论项目背景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为新建项目成立2011年,主要从事大理石板材、异型石材加工及销售。其大理石开采加工项目由石阡县发展局(石发改备[2013]10号文)同意备案。生产规模:年开采加工大理石100m2的生产线。大理石主要用于加工成各种形材、板材,作建筑物的、地面、台、柱常用于纪念性建筑物如碑、塔、雕像等的材料。大理石还可以雕刻成工艺美术品、文具、灯具、器皿等实用艺术品。大理石质感柔和美观庄重调高装饰豪华建筑的理想材料,也是艺术雕刻的传统材料。依据《中民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害分类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规章的规定,石阡盘兴投资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30日委托良诚安康职业病技术服务对“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评价工作坚持观、科学、公正、严肃”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经过资料核实、工程分析以及对该建设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等编制了本报告书。评价依据法律、依据《中民职业病防治法》(中 令,第52201112月修正);《中民劳动合同法(中 令第73号201212月修正);《中民突发事件应对法》(中 令,6920078月);《工业企业职 保护规范》 卫法监发(1999)第620199912月);《职业害因素分类 》(卫法监发[2002]63号,2002年3月);《职业病分类 (国卫疾控〔201348号,2013年12月)《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令120057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令,第4720126月);《职业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令,4820124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令第49号,2012年4月);《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令第51号,2012年4月);《建设项目职业害风险分类管理 (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2012年4月);《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2012年月);《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2013年12月);《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令第51号)第二十六条施行说明》(ZW-FZ-2013-013),(2013年10月);《用人单位职业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 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令第23号发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7月31日,令第31号发布);《建设项目职业害分类管理办法(2009年7月27日,卫部令第49号发布);《中民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发105号发布);《职业病 (2004年4月18日和劳动社会保障部以卫法监发[2002]108 )。评价规范与标准《建设项目职业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ZW-JB-2014-003;《建设项目职业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7分:高温》GBZ/T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8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T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GBZ/T160.54-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呼吸防护用品选择、使用与》GB/T18664-2002;《护选择指南》GB/T23466-2009;《防护装备配备要求》GB/T29510-2013;《工作场所职业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职业卫生名词用语》GBZ/T224-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189200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任务依据《石阡盘兴投资厂区作业场职业害控制评价委托书》(20141030日)。基础依据《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可行性》(2013年11月22日);《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201412月);《关于石阡盘兴投 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备案》[石发改备(2013)10号]其它依据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及与评价工作有关的其他资料。评价目的通过对“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新建项目”开展职业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和确定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害因素的种类、环节、浓度(强度)、评价职业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及职业害防护措施的控制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从而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害控制效果评价,使该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能够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标准、规范的要求,保护劳动者健康。也为安监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该项目建成试运行期间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防护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价,工程内容中设置有职业害防护设施及防护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主要包括板材加工系统、异型材加工系统、生产生活辅助设施以及试运行期间职业害防护设施等配套设施及效果进行评价),本次评价只针对该项目已投产运行的工程内容,不包括项目投产后由于工艺设备、使用的原辅材料发生变更而新产生的职业害等相关内容。评价内容本项目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害因素及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情况等。评价方法针对本项目中不同的评价内容,分别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合职业病防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情况,对试运行期间作业人员的职业害因素接触水平及职业健康影响进行评价;采用检查表分析法对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辅助卫生用室基本要求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的符合程度进行检查。评价程序该建设项目职业害预评价工作程序见图1-1质量控制本次评价工作严格按照我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以及国家、相关部门规定执行,并通过下列措施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合同评审在职业害评价项目签订合同之前,充分研读有关资料,经初步现场后,对其进行评价范围及评价能力的确认,以确保本机构资质业务范围以及现有评价专业人员构成能够满足评价项目的需要,并确定是否聘请相关专业的技术专家等。评价方案审核对制定的职业害现状评价方案进行质控审核,确定方案可行后,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评价报告审核评价报告书通过审核人、人等的严格技术审定,确保评价报告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评价质量控制程序见图1-2。评价单元本次评价根据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功能分区职业害因素识别等特点综合分析后,按生产工艺条件将评价内容划分为:板材加工系统、异型材加工系统、生产生活辅助设施3个评价单元。 实 图1-1职 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及质量控制委托方 与公司洽谈达成协议委托方与公司洽谈达成协议接受客户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接受客户委托(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资料资料收集登 1.委托书2.合同书3.项目相关材项项 接受工作任务、领取评价受理组织项目组不合格合格合格开展评价工作组织内审组织内审不合格编写报告书内审稿意见反馈

合格形成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合格专家审查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报告书形成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合格专家审查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报告书编制初步评价方案编制初步评价方案项项 、报告编写人、审核人签委托方领取报告书评价单位签章存档委托方领取报告书评价单位签章存档图1-2建设项目职 害评价质量控制程序示意图建设项目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石阡盘兴投资年开采加工100万平方米大理石(厂区)新建项目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省石阡县汤山镇鸭背工业园区建设规模100万平方米/年主要成品:大理石板材、异型石材“三同时”执行情况:企业在可研阶段未做职业害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阶段未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在竣工验收委托贵州良诚安康职业病技术服务对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石阡县地势由南东向北西逐渐倾斜。境内最佛顶山海1869.3m。西北部的本庄镇与凤冈县交界处乌江岸边的最低点海拔高388.3m,相对高1481m。境内河流深切,溯源侵蚀强烈,群峰耸立,以不同高度划分,县境内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面积为462.8km2,占总面积的21.3800~1000m的山地面积为919.2km2,占总面积的42.3500~800m的低山丘陵,沟谷面积为745.3km2,占总面积的34.3%;500m以下的河谷阶地面积为45.7km2,占总面积的2.1%。区内地形地貌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其山脉、沟谷、河流的展布,大部份与构造线方向一致。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形成以山地为主的多种地貌形态,有山地、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阶地。有溶蚀的溶丘、峰丛、峰林、溶蚀洼地、谷地和侵蚀山脊和沟谷等。岩溶及侵蚀地貌。其中岩溶地貌分布较广,主要岩溶形态有漏斗、洼地、谷地、暗河、落水洞等,共计岩溶地1486km2,占总面积68.4%。侵蚀地貌面610km2,占总面积的28.1岩溶地貌与侵蚀地貌相间的面积77km2占总面积的3.5%。供水鸭背工业园区:近期水源为龙川河,在片区北侧新建一水厂,近期处理规模达2m3/d;中、远期水源为拟建的木瓜溪水库,把片区新建水厂规模扩建为5m3/d。石材加工日用水量480吨,经沉淀后循环使用,日耗水量仅为24吨。由于日耗水中较小,石材加工(含生活用水)可由鸭背工业园区工业水池供水,供水距离约2.1km。为保证生产用水的可靠性,自行建造一个1000m3的蓄水池保证生产和消防用水。地质构造项目区在地质结构较稳定,少有自然发生。场地无滑坡、泥石流、断层、等地质;地质构造简单,结构稳定,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的可能性小、损失小、性小。岩土分层简单,结构稳定,岩石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较大,可作为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基本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烈度为度,建筑物按6度设防。气象条件及气候特征项目所在地区内属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凉,四季分明雨量充年均气16.86~7最高气温可41.1℃,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气温较低,最低温度﹣6.9℃,并有短期冰冻。平均日照时间1233.2小时全年无霜期303年均降雨量为1121mm,多集中5~8月,约占全年降雨总量70%左右。项目所在地常年主导风为东北偏北风(NNE),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偏西风(WNW).性天气有倒春寒、伏旱、秋风、冰雹、暴雨等。2-1石阡县风向频率玫瑰图厂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病及传染病根据石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资料显示,项目区有甲、乙型肝炎、肺结核、伤寒等传染病散发,不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疫区和地方病病区。经分析,本项目无引起传染病、地方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的因素。社会环境条件石阡县位于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周边与江口、印江、思南、余庆、凤冈、镇远、施秉8相邻。全县18镇,总面2173平方公里,总人口38.03万人,其中仡佬、侗、苗、土家等12个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62%。全县有耕31万多亩,森林覆盖率38%。石阡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名胜众多,有国家级保护单位万寿宫等古建筑群。有省级保护单位府文庙、太虚洞和“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石阡县辖7个镇、2个乡、9个民族乡:汤山镇、本庄镇、白沙镇、龙塘镇、花桥镇、五德镇、中坝镇、河坝场乡、国荣乡、聚凤仡佬族侗族乡、龙区侗族仡佬族乡、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枫香侗族仡佬族乡、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石固仡佬族侗族乡、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甘溪仡佬族侗族乡、坪山仡佬族侗族乡。2010年石阡县完成工业生产总54244万元,同比增20.5%。目前全县仅有规模企业16家,工业化水平较低,处于铜仁地区挂末位置。尽管增幅较快,但其总量较小,主要表现在:(1)企业普遍规模小,传统工业占主导;(2)产业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重工业等传统行业,科技含量普遍不高,产品附加值低,造成了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足。工业“短腿”,已经成为长期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事实。石阡已经初步形成以茶叶、石材、地热厂泉水和地热旅游产业发展为主导,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冶金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石阡县建材产业以石材为主体要产品有石阡红、石阡桃红、贝壳石、灰大理石、绿大理石、燕子石、云石等10多个品种,并且可达A石材装修材料标准,可广泛应用于新型建材和室内装饰,目前,大小石材企业共两家,主要是对石材进行初级加工。地理位置及交通县境内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360km,十八乡镇实现乡乡通,通道有:向东可达江口至梵净山约130公里,到铜仁大兴机170km,距铜仁市149km,至岑巩县117km;向南可达镇远连接湘黔铁92km,达施秉县123里;向西可达余庆直通贵阳320km;向70km达思南直通遵义、重庆等大中城市。交通主要靠公路。全境内的公路共有904km,其中省道(S302)148km,177.4km,乡村212km,简易公364.6km。有主干公路与邻县相连。石阡18个乡镇91个村已通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辐射的公路网络通较为方便。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项目投产后,执行国家《劳动法》,年工作日230天。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各类劳动定员见表2-2。2-2劳动定员汇总表男女110244314086096020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项目组成1、年产100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生产线一条2、异型加工生产线4条;3、配套建设供水、供电、污水工程等生产设施。主要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见表2-3.2-3项目主要工程内容123项目试运行情况本项目201412月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各设备、设施;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运行正常,未发生过急性职业害事故,具备了开展职业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条件。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概况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不同的工作岗位的施工人员配备了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为焊接作业人员配备了防尘、电焊面罩、电焊手套;为防腐作业人员配备了防毒、防护手套等。施工单位具备完善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完善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进场验收和检验制度。在本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未使用不合格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在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采取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效果。总体布局与评总体布局项目所在地常年主导风为东北偏北风(NNE),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偏西风(WNW).厂区占地面积100亩,总图布置根据各生产材料的特点,及厂区地理位置,分两排平行布置,一排为板材生产线;另一排为异型材生产线;办公楼建在南侧。在厂区的东北侧布置后勤方、配电房;南东侧修建综合楼及职工宿舍。厂区建一条6m宽的道路与厂区及外界联系在厂区设两个出,一为厂区主出,另一为厂区消防出。材料采用道路汽车通过分析,本项目生产区位于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生活区位于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3-1总平面布置示意图总体布局评价关于总体布局方面的检查内容及结果见表3-13-1关于总体布局方面的检查内容及结果序号1符2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功能分区的分区原则(符3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布置在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W),以办公楼为参照,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西北侧,位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侧上风(符4因素的设施远离产生一般职业性有害因素业性有害因素的车间与其他车间及生活区本项目按照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类别对人工异型所产生的粉尘进行有效的5并应避免采用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布置形式。GB50187-本项目主要产生粉尘的设备和工序为6GB50187-本项目临时废碴场位于生产生活管理区的南侧位于当地全年最大频率风向7噪声与振动较大的生产设备宜安装在单层符8GB50187-本项目竖向布置中考虑了厂区的整体符9GB50187-等符项目厂区功能分区明确,项目设生产区(大理石加工车间)、非生产区(生产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机修、空压、变电站等)。结合工业企业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场地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布局。以办公楼为参照,生产区布置在总平面布置的西北侧,位于当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WNW)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好,但企业对人工异型岗位没有固定的布置,有时放置于车间外,有时放置于生产厂房内,企业如把人异型岗位布置在生产车间内,对其他生产岗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综上所述,本项目总体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的要求。设备布局与评主要设备切割设备本项目配备有众立大理石排3(SJP2200),通过主电机带动大飞轮的转动,再通曲柄轴、连杆把动力传递给锯条,锯条在导轨槽的约束下只能作直线运动,这样就把飞轮的圆周运动转化成了锯条的往复直线运动。框架锯利用锯条上的砂刀头将荒料在冷凝水的冷却情况下切割。切割时荒料工作台在丝杠螺母副的作用下带动由下向上进给。锯片的规格4350mm×宽180mm×厚度厚度有三种规格:3.5mm、2.5mm、2.0mm1.5mm。本项目主要设备明细见表4-1.4-1项目主要设备明细表数量(台功率QD32-1/3/ZQJ-1//ZDCQ-2///2//2//1/LH5-5//2/ZL-1//1/1//2/SKFX-1///2//1/辅助设备1、供水系统鸭背工业园区水源为龙川河,在片区北侧新建一水厂,近期处理规模达2m3/d;中、远期水源为拟建的木瓜溪水库,把片区新建水厂规模扩建为5万m3/d。石材加工日用水量480吨,经沉淀后循环使用,日耗水量仅为24吨。由于日耗水中较小,石材加工(含生活用水)可由鸭背工业园区工业水池供水,供水距离约2.1km。为保证生产用水的可靠性,自行建造一个1000m3的蓄水池保证生产和消防用水。2、供电设备工业园区设变配电房一座,设KYN28中压配电柜及计量柜共三台,S11-1250kVA、10.5/0.4kV压器一台,GGD压配电柜十台,无功补偿柜两台。砂石设置设变压所一座,变压器选择S11-800KVA10.5/0.4kV一台GGD低压配电柜5台,无功补偿柜一台。0.4kV用电负荷由变压器低压侧供电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向各生产用电岗位配电。变压器平均负载率是0.82。无功功率补偿主要采用集中方式,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5以上。3、废水处理企业工业废水处理采用循环水处理的方式,降尘降温用水理过循环水处理站处理后回收利用,压滤渣用于充填地基或外销制作瓷砖。主要设备布局评价项目主要设备布局检查评价表见表4-2.4-2设备布局方面的检查内容及结果序号1GBZ1-第5.2.2.2本项目为生产车间均为2GBZ1-第6.1.1.2本项目主要生产工序如绳锯等均采用机械自动3GBZ1-第6.1.1.3本项目主要生产工序如绳锯等均采用机械自动4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宜铺设液体或GBZ1-6.1.5本项目为采用自然全面本项目主要生产工序如排锯切割、磨光机磨光、绳锯等均采用机械自动化,采用湿式作业,企业采用自然通风,生产车间采用全面通风排除物有害物质。综上所述,本项目设备布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相关要求。职业害因素、检测与评职业害因素主要的原辅材料本项目主要生产大理石板材、异型石材,主要的原辅材料为大理石荒料、网胶、云石胶、油漆等,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详见表5-1.5-1项目主要原辅材料6大理石是指变质或沉积的碳酸盐岩类的岩石,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约50%以上,还有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锰及二氧化硅等。云石胶基于不饱和聚酯树脂,适用于各类石材间的粘接或修补石材表面的裂缝和断痕,常用于各类型铺石工程及各类石材的修补、粘接定位和填缝,配以剂,组成双组分胶粘剂。其特点是凝胶快,时间短,粘接强度较高,可低温(-10℃)。在常温下,经过调整配方,可在几秒钟内凝胶,5分钟左右完全。:醋酸丁酯等填料:粉料功能助剂,遮盖:颜料,基料:树脂-醇酸,丙烯酸等;化学有害物质主要为苯及苯系物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根据本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和各种设备选型,分析了本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和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害因素。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5-1所示:切割1.8cm切割1.8cm大理石原料 人工刷胶布网(配色 风干 磨大理石原料人工刷胶布网(配色风干磨光成品异形钢异形钢砂防滑3、5、15cm5-1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主要生3、5、15cm一、切割大理石荒料产自项目自身的矿山(石阡盘兴投资 石阡县坪地场雷首山大理岩矿),大理石荒料通过汽车运进厂区大理石原料堆放场,厂区大理石主要通过行车,大理石首先经排锯进行切割,排锯在生产为机械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全程进行湿式作业,排锯框架锯利用锯条上的砂刀头将荒料在冷凝水的冷却情况下切割,主要切割的规格为1.8cm、3cm、5cm、15cm,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噪声。二、1.8cm规格刷胶背网磨光对1.8cm规格的板材进行刷胶背网调色配漆(主要胶水为:网胶、云石胶、油漆等)理石板材一般裂缝较度大,对板材背网主要是对板材进行加固,减少下一工序中大理石板材的破碎率,胶补的原则:多补石粉、石粒、少补胶,大理石加网一般在毛板水分干后才进行,对于较平整的毛板可以直接加网,但对于孔洞裂纹较多的一般的要先刮石粉后再加网后进行风干,风干后的板材进行磨光得到成份。此工序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为:、苯系物。三、3、5、15cm规格对3、5、15cm规格毛板,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异型(如:花盆、栏杆等)工序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尘、噪声(砂的目的是对地板进行防滑)此工序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生产中产生的主要职业害因素的识别根据对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工程分析收集相关资料分析本项目在建成投产后生产过程中产生以下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一、化学因素1、大理石粉尘或矽尘:主要来源于锯切、粗磨、异型、麿光等2、:主要来源于刷胶布网和磨光过程产生。3、苯系物:主要来源于刷胶布网和磨光过程产。二、物理因素噪声:主要来源于锯切、粗磨、异型、麿光等过程中产生。三、职业害因素的分布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在建成投产后可能产生以下主要职业危害因素。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见表5-2。表5-2项目各评价单元及生产系统中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6/364/666666检修过程中的职业害因项目生产设备在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备运行一定时间后需对设备进行维修。这些工作中工人有可能接触到比正常状态下浓度高出很多倍的有害物质,如清理机器表面的粉尘,切割时产生的粉尘、噪声等,本项目维修仅为设备的日常点检和,大的维修则委托外公司人员来处理。为了减少厂内的维修工以及外包工人接触职业害因素浓强度,对异常情况和设备检修时存在的职业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以便更好地做好防护工作。维修时需要用到电焊作业,电焊时人员会接触到电焊弧光、电焊烟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事故状态下的职业害因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害事故为储油漆发生燃烧而引起的职业害事故以及可能存在和苯。施工过程及设备安装的职业害因素本项目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等。建设期各主要工种接触的职业 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5-3。表5-3本项目建设期各工种职业害因素分布情况一览表l234567、铅、、甲苯二异89沉箱及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职业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职业性精神(心理)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不当、个别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该企业劳动制度8小时工作制,企业设备多为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较小,劳动工具合理,劳动过程存在体力劳动较轻,主要为手工单调重复作业等,易造成职工心理压力,长期从事单调作业而不适应的劳动者,除产生疲劳症状外,还可致其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劳动者降低、精神受到抑制、工伤事故增多、因病缺勤率增高等。生产环境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辐射)、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作业环境空气污染等。主要职业害因素对的影响生产性粉尘【对的危害】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长期在生产环境中吸入生产性无机粉尘,有可能导致以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患者表现出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职业流行病学结果表明,粉尘作业人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增加。【职业证】活动性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间质性肺病;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致职业病】尘肺病。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规定,从事苯系物作业的劳动者须作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上岗前职业主要是查职业证,有上述职业证的劳动者不得从事接触粉尘岗位作业。噪声【对的危害】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身体发生多方面不良改变及职业病。引起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力减退等症状出现;引起工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高频损伤、语频损失直至噪声性耳聋;引起工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出现非特异性不良改变起工人操作时注意力下降,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下降,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出现生产或工伤事故的可能性增加。【职业证】上岗前职业证(1)引起永久音神经性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道听阈25dB);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耳平均听阈40dB;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损失≥41dB。在岗期间职业证:除噪声外引起永久音神经性损失(500Hz、1000Hz、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阀>25dB);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损失≥41dB;噪声敏感者(上岗前职业纯音检查各频率损失均25dB,但噪声作业一年之内,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平均听阈40分贝)。【致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规定,从事接触噪声岗位作业的劳动者须作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上岗前职业主要是查职业证,有上述职业证的劳动者不得从事接触噪声岗位作业。苯系物【对人体的危害】苯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主要损害神经和造血系统。短期大量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嗜睡、步态不稳,重者发生、。长期过量接触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性贫血、白血病。【职业证】1、血常规检出有如下异常者①白细胞计数低于4.5×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②血小板计数低8×1010/L.2、造血系统疾病。在岗期间职业证:造血系统疾病。【可致的职业病】职业性慢性苯、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急性苯。【应急救援措施】根据迅速将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皮肤污染者,立即除去污染衣物,有条件时,协助消防部门对危重病人进行洗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条件予以吸氧,注意保暖。当短期内出现大批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等症状的。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规定,从事苯系物作业的劳动者须作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上岗前职业主要是查职业证,有上述职业证的劳动者不得从事苯系物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种无色、有强烈气味的刺激性气体,对眼、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高浓度气体可引急性。吸入气体后,轻者可致结膜炎、角膜炎、上呼吸道炎、气管-支气管炎,表现为眼部烧灼感、流泪、流涕咽痛、咳嗽、气短等,可并有头晕、头痛、乏力等。严重者发生喉痉挛、喉头水肿、、肺水肿等。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皲裂慢性湿疹等。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等。对皮肤有性刺激和致敏作用;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致死。【职业证】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间质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可致职业病 【急救措施】现场处理立即脱离现场,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对受污染的皮肤使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再使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溅入眼内须立即使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气体后,出现上呼吸道刺激反应者至少观察48小时,避免活动后加重病情。及时拨打当地急救,寻求医疗卫生机构的帮助。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规定,上岗前职业主要是查职业证,有上述职业证的劳动者不得从事接触岗位作业。职业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国家卫生标准一、生产性粉尘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1化学有害因素》及有关标准中规定,本项目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见表5-4。5-4工作场所空气中生产性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名PC-超限倍数112284PC-TWAPC-TWA2二、化学职业卫生标准(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1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及有关标准中规定项目中产生的甲醛职业接限值见浓度MAC限值为≦0.5mg/m3(2)苯系物《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1化学有害因素PC-PC-S苯6(GBZ2.1-2007)的规定,苯系物的PC-TWA,PC-S见表5-5。PC-PC-S苯6三、物理因素职业卫生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2分理因素中规定:每周工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85dB(A);每周工5,每天工作时间不等8h,需计算8h等效值为85dB(A);每周工作不是5天,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见表5-65-6工作场所噪声职业接触限值接触限值职业害因素检测在正常生产且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贵州良诚安康职业病技术服务于2014年10月31日-2014年11月2日对作业场所粉尘、噪声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检20141125日-2014年11月27日对作业场所苯系物和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检测。通过对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布置、现场生产环境、作业方式等的调查结果分析,确定此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检测的职业害重点检测生产性粉尘、噪声、、苯系物。在项目正常生产状况下,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采样采样时同步进行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测定;物理因素的检测按《工作场所物理因素8分:噪声》(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9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规定进行,总尘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1分:总粉尘浓度》规定进行,呼尘按《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系物按《工作场所空气芳香烃类化合物》(GBZ/T160.42-2004)规定进行;《工作场所空气物质测定脂肪族醛类化全物》(GBZ/T160.54-2004)规定进行。检测内容、方法、指标及检测设备见表5-7。检测仪器均经过中国测试技术检定,且均在有效期内。5-7检测内容、方法、指标及检测设备一览表称GBZ/T192.1-收管GBZ/T160.54-收管GBZ/T160.42-GBZ/T189.8-GBZ/T192.4-GBZ/T189.9-GB/T934-GB/T934-GB/T934-检测条件在采样和检测期间,项目生产线正常运行,生产设备和职业害防护设施正常使用。检测频次粉尘检测频次1、采用定点、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2、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其中需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3、在空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噪声检测频次工作场所声场分布均匀(测量范围内A声级差别﹤3dB(A)),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工作场所声场分布不均匀时,将其划分若干声级区,同一声级区内声级差﹤3dB(A)。每个区域内,选择2测点,取平均值。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流动范围内,对工作地点分别进量,计算等效声级。检测点设置粉尘检测点布置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GBZ159-2004)规定,结合现场生产情况择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锯巡检位、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巡检位、叉车司机、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位、钢砂操作位、人工异型操作位、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位等)行布点采样。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噪声检测点布置按照《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规定,将生产场所划分若干区域(排锯巡检位、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巡检位、叉车司机、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位、钢砂操作位、人工异型操作位、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位等),每个区域内,选择2检测点,取平均值计8h效连A级。选择检测点作业工人人耳高度测试噪声。空气中物质的测点布置采样点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根据工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检测采样情况检测组对工作场所的化学有害因素进行了定点采样。采样期间,各设备已达到设计负荷,防护设施正常运转。检测期间气象条件见表5-8:5-8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等气象条件测定温度气压湿度2014103120141112014112201411252014112620141127时间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职业接触限值(OELs):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呼吸性粉尘: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 的可进入肺泡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µm空气动力学直径5µ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生产性粉尘检测结果及其职业害程度评价工作场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工作场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见表5-95-9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结果1由上5-5可见工作场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大理石粉尘进行评价。工作场所大理石粉尘总尘浓度检15minC-检测值C-515minC-检测值C-582合3//582合3//482合4//叉叉482合4//成品包482合4//682合2//钢582合3//人工异6822//红外线边倒角682合2//绳482合4//本次检测共涉9个岗位,分别为:排锯巡检工、刷胶布网操作工、磨光机巡检工、叉车、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工、钢砂操作工、人工异型操作工、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工过对6-6的分析,本次检测的人工异型操作工岗位大理石粉尘总C-TWA浓度和实测超限倍数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工作场所大理石粉尘呼尘浓度检15minC-检测值C-515minC-检测值C-542合3//542合3//442合4//叉叉442合4//成品包442合4//642合2//542合3//人工异6422//642合2//442合4//本次检测共涉9个岗位,分别为:排锯巡检工、刷胶布网操作工、磨光机巡检工、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工、钢砂操作工、人工异型操作工、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工,本次检测的人工异型操作工岗位大理石粉尘呼C-TWA浓度和实测超限倍数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1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人工异型操作位大理石粉尘原因分析1、生产工艺:项目所选用的生产工艺是手工异型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不能保证生产的自动化和机械化;2、生产设备:项目打孔操作位选用的砂轮和切割机,工人在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手持砂轮和切割机进行贴身作业,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局限性,在生产过程中不能进行湿式作业,在作来过程中扬尘得不到控制。3、防护设施:无有效的防护措施噪声检测结果及其职业害程度评价噪声检测结果《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规定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企业作业场所噪声属于非稳态噪声。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见表5-12.5-12工作场所噪声检测及接触水平评A8h值53534444446253626244本次检测共涉10岗位,分别为:排锯巡检位、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巡检位、叉车、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位、钢砂操作位、人工异型操作位、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位,通过对5-11的分析,本次检测除了成品包装岗位噪声强度合格外,其9个岗位的噪声强度均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的要求。噪声原因分析1、生产工艺:项目主要生产工艺采用较为先进的自动化和机械化,但由于生产过程中切割大理石所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2、生产设备:本项目以大理石加工为主,在加工的过程所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生产设备在生产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大。工作场所浓度检测表5-13工作场所浓度检测及接触水平评C-C-S53//44//本次检测共涉2个岗位,分别为: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操作位,本次检测的岗位浓度C-MAC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工作场所苯系物浓度检测工作场所苯浓度的检测工作场所苯浓度检测结果工作场所苯浓度检测及计算结果见表5-145-14工作场所苯浓度检测及接触水平评15minC-S563//464//工作场所苯浓度 本次检测共涉及2个岗位,分别为: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操作位。根据苯检测及计算结果可知,本次检测的苯的C-TWA和C-S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工作场所甲苯浓度检测工作场所甲苯浓度检测工作场所甲苯浓度检测及计算结果见5-155-15工作场所甲苯浓度检测及接触水平评15minC-S5344甲苯检测结果评价本次检测共涉2岗位,分别为: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操作甲苯检测及计算结果可知本次检测的甲苯的C-TWAC-S浓度未超过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工作场所乙苯浓度检测工作场所乙苯浓度检测工作场所乙苯浓度检测及计算结果见表5-165-16工作场所乙苯浓度检测及接触水平评15minC-5344乙苯浓度检测结果评价本次检测共涉2岗位,分别为: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操作根据乙苯检测及计算结果可知本次检测的乙苯的C-TWA和C-S浓度均未超过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工作场所二甲苯浓度检测工作场所二甲苯浓度检测工作场所二甲苯浓度检测及计算结果见表5-17.5-17二甲PC-TWA度检测及接触水平评价间15minC-5344二甲苯检测结果评价本次检测共涉2岗位,分别为: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操作位。根据二甲苯检测及计算结果可知次检测的二甲C-TWAC-S浓度均未超过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的要求。毒物的联合作用在实际环境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污染物质,它们对机体同时产生的的毒性,有别于其中任一单个污染物质对机体引起的毒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称为毒物的联合作用。毒物的联合作用:可分为协同作用、独立作用、相加作用、拮抗作用四种类。协同作用:是指毒物联合作用的毒性大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就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吸收加强,降解受阻、排泄迟缓、蓄积增加或产生高毒代谢物等。相加作用:是指毒物联合作用的毒性等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即其中各毒物成分之间均可按比例取代另一毒物成分,而混合毒性均无改变。独立作用:各毒物对机体的侵入途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等均不相同,因而在其联合作用中各毒物生理学效应本次无关,互不影响。即独立作用的毒性低于相加作用,但高于其中单项毒物毒性。拮抗作用:是指毒物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就是说,其中某一毒物成分能促进机体对其他毒物成分的降解加速、排泄加快、吸收减少或产生低毒代谢物等,使混合毒性降低。通过从有毒理学的资料可知苯、甲苯均共同作用于中枢神系统、具有相似的毒性,具有毒物的联合作用。二甲苯、乙苯共同作用于呼吸系统,具有相似的毒物,具物的联合作用。通过分析,以上毒物的联合作用属于相加作用。按公C1/L1+C2/L2+……+Cn/Ln=1进行比值计算,式中C1C2,……Cn-各化学物质所测得的浓度;L1L2Ln-各化学物质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5-18苯、甲苯联合作用计算表5-19乙苯、二甲苯的联合作用通过以上对毒物联合作用的分析,对毒物的联合作用进行评价,本次所测岗位毒物联合作用均符合相关限值的要求。职业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及预期效果分职业害因素关键控制点通过对本项目生产工艺、存在职业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及毒性、作业人员实际接触各类职业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以下环节作为本项目职业害因素关键控制点,具体见表5-19。表5-19职业害因素关键控制职业害因预期效果分析通过本项目的工艺水平、机械化程度、作业方式、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情况、本评价报告的检测结果和接触水进行综合分析,本项目在正常投产运行时,人工异型操作位粉尘浓度可能;排锯巡检位、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巡检位、叉车、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位、钢砂操作位、人工异型操作位、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位噪声强度可能。企业应加强上述岗位的职业害防治工作,从工程技术、防护和监督管理两方面进行防治,从而达到避免职业病的发生,保护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职业害防护设施与评价职业害防护设施防尘设施及措施1、大理石排锯全生产过程湿式作业,每台排锯设置有8根洒水钢管,随排锯的开启而开启,排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自动化作业。2、红外线切边倒角机生产过程实现半自动机械化,全生产过程采用湿式作业,洒水器随设备生产的开启而开启。3、绳锯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生产,生产过程采用湿式作业。4、自动异型机采用半自动机械化作业,生产过程采用湿式作业。5、钢砂机生产过程实行密闭作业,安装有袋式吸尘器,吸尘器通风机型号4-19NO4.5A;风压2697-1648Pa;风量6640-1229m3/h,所配电机为Y160-2,功率11kW.6、接尘人员佩戴防尘7、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作业人员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8、加强防护,完善防尘设施,定期检测粉尘浓度,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防噪减振设施及措施1、减少高噪声环境人员的作业时间,同时佩戴防护用具。2、加强环境绿化工作,有条件情况下在厂区周围种植吸声降噪效果好的树木。防化学有害毒物设施及措施1、本项目化学有害毒物主要为:、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乙苯),本项目生产车间采用全面通风方式排除化学有害毒物,刷胶布网岗位工作地点布置在生产车间生产通风良好的区域。2、磨光机采用局部通风排除化学有害毒物,配备有高压离心通风机,型号:9-19-NO4.5A;功率:4kw;风量:1194-2032m3/h;风压:4603-4447Pa。配用的电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型号:Y112M-2.防护设施情况企业制定了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制度,规定安排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台帐;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职业害防护设施评表6-1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应急救援设施检查评价表序号1质浓度符合GBZ2.1GBZ/Tl95、GB/Tl8664本项目生产工艺较为身中多数工序采用湿式作符合的防尘口23钢砂机生产过程实行密4-19NO4.5A;风压:在生产过程中多数工序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应按GBJ87设计,对生产声声级符合GBZ2.2措施仍达不到GBZ2.2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本项目生产工艺较为身工人的工作方式多为巡2产生噪声的车间与非噪序号3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布企业针对本项目存在的职业害因素采取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护措施,其防护设施能正常运行,职业害防护设施基本可行。根据对现场产生职业害因素的检测的分析,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部分岗位工人接触的粉尘、噪声的浓度/强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人工异型操作位粉尘浓度;排锯巡检位、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巡检位、叉车、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位、钢砂操作位、人工异型操作位、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位噪声强度)。企业应对岗位从工艺上和设备上进行整改,和监督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佩戴防护用品。今后项目运行过程中,企业应将粉尘和噪声岗位作为职业病防治的关键控制岗位,进一步加强岗位的整改,使工作场所粉尘和噪声的浓度/强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同时对职业病防护设备,特别是防尘和减振降噪设施,应进行经常性的、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以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应急救援措施与评价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程度1、作业人员在操作机器设备。2、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如防护设施缺损,转运部件外露,可能造成对作业人员的机械,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电力设施在运行中因故障而造成设备内部绝缘击穿或外部绝缘破损,接地、接零不良或失效造成触电,是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主要的发生的油漆的燃烧造成的职业害事故以及和苯系物等。对外和通讯程序当事故一旦发生,职业卫生安全管理员立即向报告事故情况,立即启动应急计划,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其责任和义务本项目应成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并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职业卫生安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主要、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从业人员都须经过相应的职业卫生资格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急救援指挥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组长负责指挥所有成员,迅速抢救伤员、设备,将事故尽可能控制。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中心人员施救,并负责指挥对受伤人员的急救,与医疗急救医院协调救治事宜。职业卫生安全员协助组长、副组长组织中心人员施救,并为争救提供技术指导。各成员听从指挥,各施其责,按预先分工积极施救。应急救援措施评价本项目成立了应急救援机构,配备了应急救援人员,制定有应急救援预案。综上所述,以上应急救援措施基本符合法律的要求。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与评价个人防护用品配置情况《中民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经,企业为各岗位人员了个人防护用品(3M3200防尘口罩和3M2710防噪耳塞)。各岗位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见表8-18-1各岗位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表3)3防 防 防 防 防 防 防 防 表8-2防 防护效果判定8-3防噪耳塞防护效果判定个人防护用品评价企业已根据各岗位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害因素的种类、人数,制订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防护用品已到位,现已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种类和数量上基本能满足个人防护的需要。项目配备的防护用品基本符合《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防护装备配备要求》的相关要求。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与评建筑卫生学与评价主要建筑物结构项目主要建筑的主要功能为、职工休息室、储物室等,白天以自然采光为主,以人工照明辅。采暖项目、及休息室冬季采用电烤炉防寒取暖,炎热气候辅电风扇降温,项目采暖基本可行。通风该企业生产区均采用自然通风。、休息室等生活区也采用自然通风进行调节,项目通风条件可行。采光照明厂房跨度大12m时,单跨厂房的两边有采光侧窗,窗户的宽度大于开间长度1/2。车间通道照明灯要覆盖所有通道,覆盖长度应大于90%车间安全通道长度。对可采用自然光照明的部位和房间计中采用可开启的玻璃窗进行采光和通风;对采用人工照明的部位和房间,设计中采用的灯具,以舒适的照明方式和较高的照明标足厂内照明场所对照度的要求。企业生产区采用自然光,等生活区采用白炽灯与自然采光相结合照明,项目采光照明基本可行。辅助用室与评价该企业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大理石粉尘)、毒物(、苯系物等),按照车间卫生特征分级9-1中的相关规定项目间卫生学特征分级应为3级,根据3级卫生特征设置要求的相关规定。9-1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1234级极易经皮肤吸收引起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严重污染全身或皮肤有(棉尘体力劳动强度9-2车间卫生特3辅助用室设置标项目辅助卫生用室设置情况见表9-3.9-3项目辅助卫生用室设置情况3长111关于辅助用室设置的检查内容及结果见表9-49-4辅助卫生设施检查表序号1置的洗衣室)、生活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2本项目辅助用室易于清3GBZ1-4项目最大班组人数为5本项目按照车间实际人6GBZ1-本项目劳动定员最大班有677通过9-4的分析,本项目辅助用室设置情况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相关条款的要求。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与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主要由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该部门有名人员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工作。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企业每年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等。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企业制定了职业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害警示与告知制度、职业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防治宣传制度、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制度、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害监测及检价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管理制度、职业害事故处置与报告管理制度、职业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职业害防治责任制企业成立了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小组,全面负责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企业制定的职业害防治责任制度符合《中民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职业害警示与告知制度企业制定了职业害警示与告知制度。根据现场,企业采取的职业害告知途径包括:⑴合同告知;⑵职业病警示标识告知;⑶公告栏告知。人力资源部与职工签订合同时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职业害及其、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在生产岗位排锯巡检位、刷胶布网操作位、磨光机巡检位、叉车、成品包装、异型机操作位、钢砂操作位、人工异型操作位、红外线切边倒角、绳锯巡检位等产生职业害因素的场所醒目位置均设置有警示标识及职业害告知卡;在厂区醒目位置设置了职业害告知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害因素检测结果。企业采取的职业害警示、告知等措施基本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害警示标识》、《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标准的要求。企业还应设置警示标识台账,将各警示标识设点、种类、更换情况等纳入台账中,统一管理;对于外委单位,企业应要求外委单位对劳动者接触的职业害因素及其、职业病防护措施等进行告知。职业害项目申报制企业制定了职业害项目申报制度,规定了申报内容,并规定职业卫生管理小组为负责申报的部门,已向当地安监部门进行网上申报。企业的职业害项目申报制度和程序符合《职业害项目申报办法》等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病防治宣传制企业制定了职业病防治宣传制度,规定由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联合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组织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职业卫生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员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建立职业卫生培训。项目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已申请参加了当地安监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铜仁市华荣安全咨询服务),相关培训工作正在进行中。职业健康宣传:公司利用墙报、厂报、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职业卫生培训:入厂新工人、新调入人员、劳务派遣工,由人力资源部通知职业卫生管理小组,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准上岗作业。企业已采取的职业病防治培训制度基本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制企业制定了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制度,规定安排专人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日常和保养,并建立相应的台帐;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应会同设备检修部制定和实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检维修计划和方案,经常检查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日常检查、以及检修的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制度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议企业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内容应包括防护设施的技术文件;防护设施(名称、设点);防护设施检测、评价和鉴定资料;防护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使用、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等。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企业制定了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规定职业卫生管理小组统计各工种从业人员数量,根据国家劳动防护用品标准编制年度劳动防护用品采购计划,财务会计部门根据计划从职业卫生费用中落实,物资设备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经,企业按照制度的要求个人防护用品,并建立了个人防护用品台账。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符合《中民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的规定。职业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企业制定了职业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规定由职业卫生管理小组负责公司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的委托工作,负责制定职业危害日常监测计划,并依法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截止目前,企业已委托良诚安康职业病技术服务对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时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本项目采取的职业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基本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企业应按照《职业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开展职业害因素日常监测工作,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测,每三年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每年进行一下职业害因素日常检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企业制定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规定开展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本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在项目试运行稳定后,企业委托良诚安康职业病技术服务对本项目产生的职业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并进行职业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以上措施基本符合《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管理制度企业制定有《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管理制度》,规定:人力资源部负责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疗管理工作;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并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性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劳动者健康监护,并妥善保存。企业要求外委企业为接触职业害因素的作业人员等进行职健康检查。企业采取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基本符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要求。建议企业应组织新上岗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督促外委企业为接触职业害因素的作业人员等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企业制定了《职业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明确了发生职业害事故时的处置、报告流程。根据现场,企业运行以来尚未发生职业害事故。以上制度符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后期运行过程中,若发生职业害事故,企业应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台账,将职业害事故的报告、有关资料等存档保存,并按要求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职业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企业制定了《职业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制度中规定了应急救援组织及其具体职责;制定了《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置预案》,专项预案中包括职业卫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本项目制定了《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规定了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要求接触职业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佩戴防尘、防噪声耳塞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经常对作业场所进行洒水除尘和卫生清理,保持作业地点清洁干净。企业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符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的要求。职业卫生管理评价综上,企业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基本符合《中民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的要求。建议企业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制定有《职业害防治制度》,制度规定必须委托有职业资质的医疗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职业内容、检查周期应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堆规范》(GBZ188-2014)的规定进行。本项目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制定有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规定工人上岗前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组织职工进行职业,把体检结果及时告示职工,让职工及时清楚自己的职业健康状况,把职工职业表收入职业健康监护。本项目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管理制度》中规定,职业中若发现有职业证的患者应立即调离原岗位,体检鉴定为疑似职业病的工人到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确认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