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_第1页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_第2页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_第3页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_第4页
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滴注10~14天,稳定后改华法林3mg/d口服,并定期检查凝血功能,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对于髋、膝部老年性骨折或多发性骨折者,尤其既往有静脉疾病者,鼓励病人及早进行肢体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以及口服阿斯匹林。1.3结果:本组病人经过上述及时处理,肢体肿胀减轻或消褪,经采色多普勒复查,2例深静脉部分再通,7例全部再通,所有病例无1例发生肺栓塞。2讨论2.1DVT发生的危险因素: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包括高凝、血液滞缓和血管损伤。故应早期警惕以下高危因素,降低DVT发生的风险:①既往有血栓发生的病史;②有静脉手术史或静脉曲张者;③既往有矫形手术者;④年龄较大者;⑤有恶性肿瘤者;⑥有血管阻塞性心脏病或长期下肢肿胀者;⑦肢体长期制动者。⑧糖尿病患者;⑨口服激素者;⑩过度血液丧失或输血者。以上高危因素已得到公认,患者体重、吸烟史以及手术径路为不肯定的危险因素。临床诊断:骨折术后卧床病人突然患肢疼痛,单侧肢体肿胀,肢体肌张力较高,挤压小腿后侧肌肉疼痛,Homann氏征或Neuhof氏征阳性,部分病人肢体表面皮肤有红斑形成,并有低热、脉搏加快。但有50%病人具有隐蔽性,临床表现不明显。需排除急性动脉栓塞和淋巴水肿,蜂窝织炎等。实验诊断:由于相当部分病人无特异临床症状[1],诊断难度较大,而且由于顾虑不良反应、治疗费用高和缺乏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发生率的认识,栓塞预防性治疗未能广泛应用。对于无特异临床病状的病人,如何早期诊断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实现临床上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大家共同面临的课题。因此,运用实验诊断方法进行早期诊断,就很有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其无创、实时、动态、重复性高等优点,对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它不仅能检测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是否存在,还可诊断出血栓部位、大小和血流状态,为临床制定诊断方案、评价药物、介入和手术疗效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2,3]。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对急性血栓检出率敏感性100%,特异性75%[4]。因此对下肢骨折患者,特别是高危因素患者应常规做彩色多普勒检查,它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诊断的一种常用方法。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是对血液粘度影响最大的血浆蛋白,血液粘度增加无疑使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度增加。有学者观察到骨折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并提出其可作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检测指标[5]。Munster[6]提出高纤维蛋白血症可做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这说明,纤维蛋白的检测也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诊断的一种方法。血浆D—二聚体是特异性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酶增多或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是血管内最常用血清学标记物。正常情况下血栓形成后立即有异常反应,纤溶酶的作用是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主要含D—二聚体)释放入血循环。因此检测D—二聚体阴性可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目前它已广泛用作对可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排除试验。应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GIA)测定D一二聚体含量还可用于下肢深静脉栓塞急性期的临床诊断[7]。而且D一二聚体的升高很可能表明已形成不易辩认的微血栓[8],增高程度增加,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也增高[9]。Anderson[10]认为,仅有4%患者在血浆D—二聚体浓度正常下,发生肺栓塞或深静脉血栓。因此,测定D一二聚体含量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实验诊断的另一种方法。2.4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是综合性的,以内科治疗为主,目前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处理:①抑制凝血;②溶解栓子;③效果不明显时,可采用介入治疗。低分子肝素是从普通肝素解聚而来,其出血的副作用少,生物利用度高,个体间差异小,近年来已成为预防及治疗DVT的首选药[11]。HakDJ[12]认为,对于年龄大损坏严重,因需长期制动容易发生DVT者,应积极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李锋[13]通过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治疗DVT,但出血并发症并没有发生,血小板计数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本组病例再一次证明了它的:实用性和疗效性。2.5预防:下肢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体外肢体向心性按摩对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有高凝患者,每天口服阿斯匹林,可明显减少DVT的发生。这些预防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参考文献】GirardP,MussetD,ParentF,etal.HighPrevalenceofdetectabledeepvenousthrombosisinpatientswithacutepulmonaryembolism[J].Chest,1999,116(4):903-908.王岩,蒋均远,崔玉清,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03,14(1):30-31.沈素红,陈柯,张江涛.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J].中医正骨,2003,15(1):10-11.刘嬉,段云友,郑海霞.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演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5):365-366.吴建华,张代民,扈培霞.骨折病人纤维层蛋白原测定及意义[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7(5):458-459.MunsterAM,IngemannJensenJ,BechB,etal.Activationofbloodcoagulationinpigsfollowinglowerlimbgunshottrauma[J].BloodCoagulFibrinolysis,2001,12(3):477-485.赵春起,王维亮,黄德祥,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浆D一二聚体测定临床评价[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9(2):556-557.LiuHw,kwongYL,BourkeC,etal.HighincidenceofthrombophiliadetectedinChinesepatientswithvenousthrombosis[J].ThrombosisHaemost,1994,7(2):426.SchutgensRE,AckermarkP,HaasFT,etal.CombinationofanormalD-dimmerconcentrationandanon-highpretestclinicalprobabilityscoreisasafestrategytoexcludedeepvenousthrombosis[J].Circulation,2003,107(7):593-597.AndersonDr,kovacsMJ,kovalsG,etal.CombineduseofclinicalassessmentandD-dimertoimprovethemanagementofpatientspresentingtotheemergencydepartmentwithsuspecteddeepveinthrombosis(theEDITDEstudy)[J].JThrombHaemost,2003,133(16):645-651.谢松林,吴宇黎,周维江,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骨伤,2002,15(12):712-713.Hak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