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建模_第1页
建模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建模_第2页
建模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建模_第3页
建模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建模_第4页
建模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建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模四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素建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测控导航题号知识点易中难农业与自然环境3、54、1012农业与社会环境1、2、116、7、8、91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2017·广西模拟)“第六产业”是指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同时将第一、二、三产业相加正好等于六,故名“第六产业”。在成都温江区万春一个叫“土豆传奇”的基地,每亩每年的综合产值近10万元。他们在农业发展中坚持一、二、三产业整合发展,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2题:1.发展“第六产业”能显著 ( )①扩大农产品出口 ②提高机械化水平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提升产品附加值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土豆传奇”的成功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信息化农业 B.促进农业向多元化发展C.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D.发展集约型的生态农业解析:1.D2.B第1题,结合“第六产业”的概念,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因此延长了产业链,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但对于农产品的出口和机械化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第 2题,“土豆传奇”形成了集紫色马铃薯种植、副食品加工、游客体验和农家乐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因此主要体现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2016·江西吉安质检)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下图为某地区冬小麦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到成熟所需的时间)日数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M、P两地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降水 D.洋流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A.逐渐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3.D 4.B 第3题,影响冬小麦生育期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从图中冬小麦生育期日数分布可以看出 ,总趋势是纬度越低日数越少。 M、P两地纬度相同,热量差异主要是由洋流引起的,M地附近有暖流经过,热量条件较好,冬小麦生育期日数较短(120天以内);P地附近有寒流经过,冬小麦生育期日数较长(140天以上)。第4题,冬小麦为每年秋季播种,次年春末夏初收获,在该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先是远离M地,后是接近M地,所以M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先减小后增大。(2016·海南卷,4~6)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回答5~7题:5.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土壤6.该地区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7.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析:5.A6.D7.A第5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俄罗斯中部,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不利于蔬菜的种植,故A项正确。图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虽然降水少,但气温低,蒸发弱,且有河流流经,故水分充足,B、C项错误;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土壤情况,故D项错误。第6题,结合上题中的气候判断,该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故利用温室种植蔬菜需要有充足的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并有输油管道连接城市,故能源供应充足。第7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且波动较大,因此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减少蔬菜对外过分依赖。(2016·浙江三市联考)读漫画“逼牛太甚”,回答8~9题:8.该漫画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过度垦荒,水土流失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C.建设占地,耕地减少 D.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9.下列有利于缓解该问题的措施有 ( )①禁樵禁采 ②严格执法 ③土地集约利用 ④退耕还林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8.C9.B第8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违法占地增多导致耕地减少。第9题,由于经济发展导致“违法”占地的发生,耕地资源减少,因此要严格执法,减少违法占地的发生。加强对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可以缓解耕地减少带来的问题。禁樵禁采、退耕还林跟漫画所示没有关联,故B项正确。下图为欧洲某地区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当地农民夏季上山放牧、农田两年轮种和种植橄榄是图示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特点。读图,回答10~11题:10.制约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是 ( )A.水源不足 B.土壤贫瘠C.洪涝频繁 D.气温较低图中居民在不同地形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显见其适应环境的智慧。其中,在山地地区以放牧蛋白质丰富的山羊或绵羊为主,这是因为()A.山地地势过低,造成水草不丰B.山地地表崎岖,羊攀移能力强C.山区过于寒冷,羊御寒能力较强D.山区传染病多,羊抵抗能力较好解析:10.A 11.B 第10题,由图示山脉名称、种植橄榄树等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较少,易导致农业灌溉缺水。第11题,山地地区地表崎岖,但水草丰美,适宜牧羊。山羊或绵羊具有较强的攀移能力 ,崎岖的地表利于减少体内多余脂肪 ,增加体内蛋白质含量。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7·福建泉州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乌江镇位于黑河中游,盛产“乌江贡米”。乌江贡米种植始于唐代,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上世纪80年代,乌江镇引进外地高产品种,传统的乌江贡米种植面积逐年萎缩。2000年,黑河开始实行分水制(每年将上游来水的60%分给下游),此后,张掖市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种子繁育农业。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由于制种玉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2016年,乌江镇建起“乌江贡米”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恢复“乌江贡米”生产。说明“乌江贡米”几近销声匿迹的原因。(8分)分析张掖能够建成国家级优质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12分)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8分)问题①:分析乌江镇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原因。问题②:为栽培示范基地种植“乌江贡米”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几近销声匿迹”说明种植的很少。为什么不再种植?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材料信息“引进外地高产品种”,说明“乌江贡米”自身单产低——经济效益差;二是“分水制”——发展节水农业——水稻耗水多——种植面积减少;三是“制种玉米面积产值逐年上扬”说明农业结构调整,改种玉米。第(2)题,主要抓住两点进行分析,一是“种子优质”——品质好、无污染、虫害少,结合气候、水源等进行分析;二是“生产基地”说明适宜种植的面积广,产量大,结合地形进行分析。第(3)题,恢复“乌江贡米”生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品质好—品牌效应—高端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高,二是对传统的保护。合理化的建议可从科技和机械化投入、良种改良、生态绿色节水农业发展等角度说明。答案:(1)“乌江贡米”单产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外地引进的高产大米经济效益较好;分水制导致张掖农业用水减少,制约水稻种植(水稻种植成本上升),种植面积减少;张掖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8分)张掖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玉米品质优良;并且干燥气候有利于晾晒和储存。张掖地区气候干旱,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灌溉,水质洁净;位于山麓冲积扇,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制种产量大;张掖被沙漠和高山围绕,(北边是内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面是祁连山)形成了天然的隔离区,使玉米制种较少受到有害生物和有害花粉的侵袭 ;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与繁殖。 (12分)问题①:乌江贡米品质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优质大米的市场需求增加;种植乌江贡米有助于利用品牌效应,拓展高端市场;保护乌江贡米传统品种和传统品牌。 (答出4点得8分)问题②:提高科技投入,在保护传统品种的同时,改良培育新品种;发展节水的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绿色种植,保证产品品质;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答出4点得8分)13.(2016·江西鹰潭一模)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中美两国是世界主要的玉米生产大国。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约为1.4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约为3.38亿吨。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预计将达到1.1875亿吨。如此高的产量导致玉米库存过剩,加之常规能源危机,美国开始以玉米为原料发展能源加工。材料二 下图为近30年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指出东北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9分)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分别分析它们对该玉米带的“保障作用”。(9分)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说明我国玉米向能源加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10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图例,玉米原(新)产地分布、草原分布和副食品生产新(老)基地的分布可直接得到答案。第(2)题,该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答,一是长白山对玉米带的保障作用,主要围绕水、肥等方面作答;二是减少风沙灾害对农田的影响。山区森林茂密,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定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保护农田。第(3)题,美国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美国玉米的过剩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玉米向能源加工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玉米剩余不足、技术落后、成本较高等。答案:(1)变化: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西部放牧业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新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9分)(2)长白山区:①地势高,降水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